
慈爱圣洁的天父,感谢你聚集我们。在这神圣的光阴,我们恳切的求你临格,来光照我们,教导我们,引导我们。使我们能够因着真理和福音的使命有达到合一的心,帮助我们能够预备好领受晚雨圣灵的沛降。主,帮助我们在灵性上能够为将来的患难做好准备。主,求你来祝福我们这聚集的光阴,你知道我们的需要,我们需要你的帮助。你用圣灵和真理来解决我们的问题,你来改变我们的心,你来再造我们,使我们成为可以见证你,荣耀你的一群。主,我们的心向你敞开,我们唯有认定你的话语是真理。求你与我们同在,让我们都学会屈服于你的义。
主,求你教导我们,我们需要你。在我们困难痛苦的时候,我们需要你,需要你的安慰。在我们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我们需要你,你就是真理和道路。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没有什么期待,你知道离开你我们就会感觉到空虚,不做你的圣工,我们也感觉到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主啊,我们没有智慧,也不知道怎么去做,求你来引导我们,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胜过一切的痛苦的经验能够学会你的义的品行。主你知道这里圣工当中所有的问题,所以求你来帮助我们,赐给我们需要的真理。奉耶稣圣名求!阿们!
在青年人的成长的过程当中,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他们小的时候,他们对父母的爱,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太多的认识。因为他们还很小,他们完全是在父母的爱当中成长,但是在他们理智上和思想上对父母的爱真正的理解还是没有的,所以小的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之下生长的时候,生活的时候他没什么痛苦。但是当他慢慢长大了,他们对父母要有重新的认识,这个时候反而痛苦来了。他们会觉得父母亲怎么对我这么严厉,父母亲为什么帮我做这样的安排。然后,父母亲真的是不爱我,我真的很痛苦。在很多青年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我和他们交往,我都开始感觉到这一点。
在父母的爱当中生活,他没有痛苦,小的时候,因为他对父母的爱并没有真正的认识。但是当他开始学习在认识对父母的爱的时候,结果反而问题来了。他就觉得父母亲亏待了他,严厉的对待了他,他反而痛苦。然后他就说,反正父母不要我在他身边。在他身边,他总是烦我,我干脆就离家出走,一年两年,我不想回家,也不想见到父母。这个是不是很正常的呢?完全是正常的。没有认识的时候反而没有痛苦,一旦有了认识,要学着去正确的认识的时候,反而有痛苦了。这个时候很多孩子都觉得父母根本不爱他,所以不愿意见面,他们心中就有了这样的隔阂。
有很多青年人跟我交谈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一点。这个时候我就跟他们说,你在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当中,你一定会经历这个。比如说,举例子来说,我们不知道上帝的创造,那么你在这个自然界当中,你不会有什么痛苦,荆棘也好,杂草也好,毒蛇也好,苍蝇好,蚊子也好,你没什么感觉,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是上帝创造了这个自然界,所以你对上帝也没什么认识,也没什么痛苦。但是当你真正了解是上帝的创造的时候,你反而误解来了,反而问题来了。
如果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那为什么这么多荆棘呢?如果上帝是爱我的话,在我的人生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坎坷和苦难呢?他们反而痛苦来了,误解来了,而这是认识上帝必须经过的一个步骤。所以我给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们就这样讲,你想想,父母亲是爱你的,不管怎么样都是爱你的。当你想正确的认识这个爱的时候,你就会面对一些现实。你的父母可能并不像耶稣那样有好的品行,但是他们把你带到真理里面来。他可能错误的对待你,态度会严厉,但是,父母是爱你的,这一点你不能否认。如果你这一点你都怀疑的话,那整个问题就来了。
但是如果这一点你不怀疑,在这个基础上,那你就要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现在,你一定要确认父母是爱你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来理解问题,这是你必须要把这个思维调整过来的。然后他就想,我看不到父母怎么爱我,在过去的两年,已经弄得非常的复杂了。他们对我说话越来越严厉,然后我一听他们说话,我也烦。他们不想我在他们身边,我也不想回到他们身边,反正就这样。
我就开始跟他们说,你已经将近20年了,那么在这最近的两年之前的18年的记忆都到哪里去了?你能不能改变一下思维方式,稍微想一想,在你这两年关系闹得很僵之前,你在父母的爱之下成长的这些过程。他说我父母不让我在他身边,我就说你给我钱,给我钱,我就离开。我说,这就是一个浪子的心,父母亲把你养大,现在你厌烦了,然后要离开,还要父母给你钱,父母不给你钱,你还烦,就像一个浪子。现在处在一个浪子的这样一个状态当中,那么不管他在不在身边,他会总是觉得一个负担。
我说你现在和父母这个关系没有化解,这个隔阂在里面,这个问题没有化解。你就是在身边,不在身边,你总是有阴影。你就是距离离得再远,你就是再长的时间不见面,你心中那个阴影始终存在,你没办法摆脱这一点,所以你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你首先要改变认识。现在的痛苦是你在认识当中必须有的,但是你还是要知道父母就是爱,你有值得感谢的东西。你要拿起电话和父母通话,要把这个隔阂化解掉,然后你的阴影才能退去。
这个时候,不管你在不在身边,隔的时间,没见面的时间多长,也都能够很释放的来学习和成长。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认识真理的过程当中有痛苦,这是个提高的过程。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你不会感觉有什么需要,但是当我们开始明白什么是真理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很多不理解的问题就来了,很多的分歧也来了,这个时候自然就有了痛苦,但是这是成长过程当中必须的。
大家想想你来认识一下上帝吧,很多人不知道上帝是爱的时候,他没什么问题,他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上帝的爱。但是当他理解上帝就是爱的时候,一连串的疑问就来了。如果上帝就是爱,那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很多不解就来了,有的人就卡在这里。你对上帝可以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有一点要确信,上帝对你是爱的,现在你的不理解,是在认识当中的成长,所以可以有疑问,但是不能有疑惑。
在徒17:27节有这样的话语,大家可能都熟悉,就是上帝创造的天地万物,你要揣摩,揣摩而得,就是要揣摩而得。就是你揣摩揣摩就可以认识上帝。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自然界,它是静静的,就在那里,它是无声的做着见证。它并不会对你去说什么话,它只是静静的摆在那里。这个自然界当中有善的知识,也有恶的知识,它都掺杂在一起。不是你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也不是它一说话,你就能够明白的,它就是很静静的在那里。有美丽的花,但也有荆棘,有善与恶混杂在一起,这个时候你就要揣摩。这些鸟儿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天上飞的鹰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为什么美丽的花稍纵即逝?为什么地里会长出杂草和荆棘?就是带着对这些疑问的一种揣摩,这本身就是认识上帝的过程。
大家现在是不是领受了这些真理,有了这一段时间,问题也多起来了,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以前是不是没什么问题?现在接受的真理之后问题也多起来了,是不是这样的?这是很正常的。大家不要为这个感觉到有什么很难,这是非常正常的,这是成长过程当中就会不断的有问题,当这些问题不断的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就进步了,这就是我们要揣摩的地方。
大家看一下,有个经文非常有意思。罗7:9节“我以前没有律法是活着的;但是诫命来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这个话是不是很有意思?很深奥对吧?那么,这里的意思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你不知道诫命的时候,你认为自己活得蛮好,你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你看到了诫命,啊?违背律法就是罪。我所有的罪都显明出来了,开始有问题了。这个时候你说,原来我是死的,理解了这一点。所以当真理越照越明的时候,我们就会越来越发现我们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是成长当中的问题,认识上的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有痛苦,这个过程需要揣摩。
刚才我说到的是在认识当中的问题,在认识提高的过程当中的问题,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还想说明,就是我们在成长当中会有痛苦。只要你是在灵性上在成长,你就会有痛苦。大家看加4:19节,在成长过程当中的痛苦,究竟是哪些方面呢?我们首先看加4:19节“我小子啊,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这里说,当圣灵把义要种植到我们心中的时候,当上帝要饶恕并且赐给我们义的时候,这就如同是妇人怀胎生产一样的。要把耶稣的模样印在我们的里面,培养出来,这个时候就像怀胎生产的痛苦一样的。所以大家看到在成长当中有没有痛苦啊?要把义种植到我们心中成形,这就说有自我死去的过程。
如果你领受真理,有很多你需要放弃的东西,这个时候就会有痛苦。如果希律王他领受施洗约翰的信息,他就要领受施洗约翰对他的指证。如果他不愿意放弃这个偶像,他就会成为杀害施洗约翰的人。彼拉多知道了耶稣是弥赛亚,但是彼拉多舍不得放弃他一官半职的这样的一个偶像,所以他最后与钉耶稣十字架的人的罪有份了。
真理要来到我们心中,那么施洗约翰就会说,高高低低的都要变成平坦,弯弯曲曲的都要变为正直。这就是心里面的偶像都得抛弃,在这个世上的期待都得抛弃,自己的习惯和错误都得抛弃,这就是自我要死。那自我死很容易的吗?不容易,所以领受真理的成长的过程当中就会有痛苦。
大家看罗10:3节“因为不知道上帝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上帝的义了。”这里说到我们要服上帝的义,这个服就是屈服的意思。要屈服于上帝的义,要屈服于上帝的律法,要屈服于上帝的旨意,要屈服于耶稣的方法,要屈服与耶稣在地上所做的一切的榜样,要屈服于上帝为堕落的人类所制定的一些制度,所做的一切的安排,都不能够随便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所以要屈服,这就是在成长当中的痛苦。
所以耶稣说,你若要跟从我,就当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背十字架是容易的吗?是不容易的。背十字架就是屈服,自我死的过程。但是耶稣同时也安慰我们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痛苦是来自于我们不屈服。当我们愿意屈服于上帝义的时候。这个时候,耶稣就和我们同背十字架,不断地给我们安慰和鼓励。这个时候耶稣就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完全愿意屈服于上帝的人,心中就会有平安。
这是成长当中的痛苦之一,就是人要放弃偶像,要学会自我死,要屈服于上帝的义,要背十字架,坑坑洼洼都要变成平坦,这是一方面的痛苦。另一方面就是领受真理,要传扬真理,要为真理而活,就会有逼迫,这是随之而来,这是痛苦的原因之二。大家看加5:11节“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这话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大家都读过这个章节吧。这里说十字架讨厌的地方,背十字架有讨厌的地方。
保罗就说,如果我还是传那种以前的那样的道理,如果我还是按照犹太人的这种错误的想法去传道,那还不容易啊,那我就是他们当中对这个最熟悉的人,那我就会像以前一样,仍然处在那样的位置上,那就没什么困难。如果我还那样的话,那我何苦有这么多的十字架要背呢?还为什么会有逼迫呢?但是,我如今传扬耶稣基督的真理,要按着正义去讲的话自然就有了,这也就是一个讨厌的地方,你避免不了。十字架就有讨厌的地方。
大家知道保罗,在他的身上,真的有总是让他很难的地方。有没有啊?那就是他不管传道传到哪里,犹太人就跟着反对到哪里。在保罗的一生的传道生涯当中,犹太人的反对自始至终的。虽然保罗本人并没有对什么犹太人的敌意,并没有什么对犹太人的敌意。尽管最后保罗上诉到凯撒那里,到了罗马,上诉看起来好像是去告犹太人的状的,给他打官司打到了罗马。但是保罗说,对罗马的犹太人说,你们是不是听到了从耶路撒冷传来的消息,请你们不要误解,我真的对我们本民族的人没什么恶意,我到这里不是想要为自己辩护,告他们。我是不得已这样子做的。那些罗马的犹太人就说,没什么,确实是这样。所以保罗在他一生当中为了传扬这个真理,与那些律法主义的人总是相反的,他们总是追随着逼迫他,这就是讨厌的地方。真理有让人不方便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大家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有痛苦,这只是痛苦的理由之二。
我们再来看痛苦的理由之三。那就是什么呢?你信真理,你不可能独善其身,你就得和人相处。领受真理的人他们的性格可能各有不同,12种不同的性格,那么都爱这个真理,聚集到一起来了,就是合不到一起。为什么呢?他们之间要有摩擦。上帝拣选种种不同的人配搭,这是上帝的计划,但人有时候就会感觉到不舒服,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我举例子来跟大家说,在宗教改革的时候,是不是有马丁路德?对不对?马丁路德在谴责罪恶和倡导真理的工作上是火热而勤奋,胆大无畏的。他不会因为恶人或者鬼魔而惧怕,因他知道有一位比他们远为强大的主在支持他。路德是个有热心的人,有勇气的人,也是有胆量的人,但是,有时他有一种走向极端的危险。所以上帝就兴起性情与路德恰好相反的梅兰克吞来帮助路德推进改革的工作。而梅兰克吞是什么人呢?胆小,怯懦,审慎并大有耐心,他也是大蒙上帝眷爱的。他对圣经有渊博的知识,他也有卓越的判断力和智慧,他对上帝圣工的热爱不小于路德。二人的心深相契合,他们是不可分离的密友。在梅兰克吞有胆小而迟缓的危险时,路德对他的帮助很大。而在路德有超之过急的危险时,梅兰克吞对路德也是一项极大的帮助。
大家有没有看到上帝的智慧啊?两个人是完全相反的,但是在一起配搭。那有没有问题呢?大家想想,梅兰克吞远大的眼光和审慎的作风时常避免了许多困难,那是圣工在路德一人领导之下所必然会遭遇的。就是改革的运动,如果在路德一个人领导之下,必然会遭遇困难,但有了梅兰克吞就好一些,就避免了许多困难。但是假若工作全交给梅兰克吞一人去推动,往往他不会有多少进展。是不是很有意思,如果没有路德这种精神,只是梅兰克吞一个人来做的话,那个改革运动不会有太多的进展。所以上帝的拣选这两个人去推动改革运动的事情上显出一种智慧。
但是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会不会有很难的时候啊?一个很外向的人又说又笑,那么内向的人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怎么吵的很,他就感觉到很不自在。那个外向的人反过来认为,这个人怎么整天一声不吭的,一点也不微笑,然后是不是心中有什么问题?真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就会有这样的问题。是不是?
大家再看看彼得和约翰。彼得和约翰有没有争吵的时候?彼得和约翰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人。那两个人在性情上,在做工的方式上并不相同。上帝并没有把蒙爱的,柔和的约翰与一个同样气质的人配合,他却使热情而冲动的彼得与他配合。彼得是热心行动,敏捷,勇敢而不妥协,并且常常感到受到伤害的人,特别敏感。而约翰是经常的保持镇静,体谅别人的感情,并要来约束及鼓励人的。这样一个人的缺点便被别人的优点所部分的涵盖了,这是他们两个人的配搭。
大家要知道不同的人在一起合作是难的,随着我们的圣化,随着我们品行的成长,这个问题的就会越来越得到解决。但在我们还没有达到一种完全的耶稣的谦卑和义之前,大家总是感觉到不同的人带来的痛苦。大家并不陌生,就是保罗。保罗是不是很好的人?那么彼得是不是很好的人?那没什么话说,在五旬节圣灵沛降之后,他们两个人一起去传道,那么,是不是他们有了争执啊?在哪里记载的呢?我们看加2:13-14节“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随着彼得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但我一看见他们行的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对矶法说:“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保罗是不是和彼得有时候不一致的时候,然后就是他说他,这样的事情有没有?
我们再看徒15:36节“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也就是马可福音的作者,那个时候他是青年人。“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做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是不是有意思啊?
提拔保罗的人是谁?巴拿巴。如果没有巴拿巴的提拔保罗可能很难,对吧?很难和那些使徒们彼此认同。巴拿巴和保罗是非常不一般的关系。但是他们对马可的态度有了分歧,结果就是说,那你就走你的,我就走我的。后来保罗说,行,我带着西拉往这里去做我的事情,那你觉得马可好,你就跟着马可一起去传道好了。但是如果你跟我一起去,我绝对不带马可去,是不是很有意思啊?
他们谁对谁错呢?可以说都是对的。是不是?可以说开始保罗是对的,可以说后来巴拿巴是对的。最后,保罗在晚年的时候写信,在提摩太书写的最后一封信的时候特别提到了马可。他就是可能是想起自己曾经对待马可的事情,或者说是看到了这个青年人马可现在有了很大的成长,感觉到很安慰。他写信就跟别的人说,说马可这个人很好,对主有益的,你们要帮助信赖他,使用他,不要因为我以前对待他的态度,你们就有什么样的想法。所以保罗很好的把这个事情做了一个处理?
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是领受真理的,性格不同,并且主有意使用不同性格的人的配合,两个两个的,要联络得合适,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有痛苦。大家想一想,一种无次序的状态是不是会带来混乱?一种无序的一种状态是不是不能够代表真正的真理,也不能够有效的做工啊?是的。但是从一种无序要建立一种秩序,就需要彼此的屈服和联络,这个时候会不会痛苦?就会有了。
我所说的这些成长当中痛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在以上我们讲到了一些什么呢?我们说到了第一个,就是大家在认识提高的过程当中会有问题。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有问题大家来分歧是很正常。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什么很大的问题,也不要觉得他在这个问题上意见跟我不一样,我们的感情就受到了伤害,我们就各走各的路吧,不要再见面了,拉倒,不能这样,这是不对的。就是在工作上,在对哪一个问题的认识有分歧,不等于说我们感情就破裂了,大家的心都是往一个方向在走的,在这个前进的过程当中。
还有说到在成长中有痛苦,这个原因第一,真理要求我们自我要死,我们要背十字架,这是自身要经历的一个蜕变的过程,就会有痛苦。第二,你领受真理,为真理而生活就会有讨厌的地方,就会有逼迫,这是自然会有的痛苦。第三,大家要彼此联络在一起,性格不同,恩赐不同,考虑问题的方法,方面也都不同,个性都不同,性情完全各异,所以很自然就有分歧,这个时候,他们要学会彼此的联络,这个过程当中会有痛苦。从一种无序到建立一种次序,这个过程当中就会有痛苦,这是很自然的。不做一番努力是做不到的。彼此磨合会有问题。
刚才讲到了在认识当中的问题,在提高认识当中的问题,和在成长当中的痛苦,大家要这么去看。在晚雨圣灵沛降之前,任何一个团体都有问题。大家是不是这么认为?你能找到一个没有问题的教会吗?你现在能找到一个没有问题的团队吗?你能够找到一个没有任何问题的机构吗?任何一群人,他们有没有问题?有。但是有两种,一种就是大家带着问题在前进,带着提高在改变,然后带着一种经历在成长,他们的心始终是向着这个真理和耶稣基督,这个方向是对的,那么这就够了,这就够了。
有两种问题。第一种问题,这个心是背着的,他是反着的,他正在往相反的方向在发展,那这个是真正的问题。但是另一种,这个心是向着的,是顺着的,往这个方向在前进,那就不是问题,那只不过是一个过程。大家听懂了吗?我给大家这样的来类比一下,这个自行车的车轮是不是有一个中心轴?这个中心轴对不对?这个中心轴你把它往两边走,车轮在转动的时候,这个两边的这个点是不是有一种被抛开的,越来越远的一种倾向,对不对?
这个车轮转得越快,那么在这个中心点两边的人就好像这样越拉越远一样的,就是感觉到我的性格是不同的,你是在这个中心点的这一边,我是在中心点的这一边,我们两个刚好是对着的。就是这样的,转得越快,就有越分开的一种倾向,但是要有一种力量,把它总是往那个中心吸,总是往这个中心吸,然后吸到一起的时候就合一了,问题就没有了,是不是这样的?
就是两个性格相反的人,在什么问题都是这样对着来的,看什么问题就这样反着的,因为他本身就是处于两个不同的位置上。有的人可能是这样挨着的,有的人是这样,有的人就是这样的,就对着这个中心,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那就是刚好相反的两个人,有的是有点相似,有一点点分歧。有的就是挨得很近,紧挨着的,我们两个最要好,我们两个是紧挨着的两个这个铁丝,然后都是这样排在这里就很容易。但是最终都往这个中心越来越聚拢的时候,大家在自我死去,在学会尊重别人,在忍受逼迫,在提高认识这个过程当中越来越像耶稣的时候,这个问题就越来越化解了。
任何团队都有问题,但是看这个问题是一种什么性质和方向的问题。现在是不是要迎接晚雨的时候到了?那么,迎接晚雨的过程当中,是不是要促成一种联合?是不是要促成一种真正的合一?我说的是一种真正的合一,不是人为的一种联合,因着真理的信息,因着圣灵的工作,也因着大家对耶稣的优美的品格的一种渴慕,也因着福音的使命,大家自然而然地被主的灵和真理所吸引到一起来的这样的一群人,一个完全献身的,悔改的,为主而献身的这样的一群人要得到预备,然后才能够接受晚雨。那这样一群人,就在有一个痛苦当中成长的过程,大家对这些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认识。
刚才说到了在提高当中的一种认识,还有在成长当中的一种痛苦。现在,我还说明一点,就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和一种失落感,这是两方面的问题。大家看耶5:31节“就是先知说假预言,祭司藉他们把持权柄;我的百姓也喜爱这些事,到了结局你们怎样行呢?”这里耶利米在说明晚雨圣灵不能沛降,春雨不降的当时的原因。因为百姓们都有悖逆的心,他们传的是假的,然后却保持着一种权势,然后百姓也就满足于这个状况,也都喜爱这些事情。他们不去想接下来的结局是什么。
这是描写到当今教会的一种状况,当当今的教会有这么一种状况的时候,那些百姓们,大部分的群众,也都喜欢这些事情。有的他已经习惯了,已经满足于这个状况了,他已经喝惯了这个陈酒,他总是说陈的好,所以不能够接受任何新的东西,不愿意有任何的变革,他们已经麻木的满足于这种状态,这就是老底嘉教会的状态,这是一种昏昏欲睡的一种魔力在控制着他们。他们不觉得需要学什么新的东西,也感觉不到有什么缺乏,也不觉得需要什么变革,他们都满足于现状,就是这种状态。但是他们有一种安全感。
我们看耶6:14节“他们轻轻忽忽地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第13节,“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一味地贪婪,从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虚谎。”就是贪心,然后虚谎,还对百姓说平安了,平安了,这就是一种盲目的安全感。我们再看耶7:4节,但是,上帝怎么说呢?“你们不要倚靠虚谎的话,说:‘这些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人们反复的在这里强调这是耶和华的殿,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反复的在强调要到这个地方来,这是上帝所认可的地方,这是预言中的教会,这是上帝的子民,所以到这里来,在这里可以得救。他们就向人反复地强调这一点,在这种反复的强调当中,人们就开始有一种盲目的满足感,就有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但是反过来说,当你摆脱这一切,想要个人性的来寻求真理的时候,你突然感觉到有种失落感,大家理解这话吗?我们的家在哪里呢?怎么那里有那么多人聚集,我们就这么几个人,我们的方向在哪里呢?我们究竟怎么样联合呢?我们这么散着,很疲乏,很无奈,不知道怎么走下去。那些人有大的活动,按时的有很多的组织集体的活动,那么多人,人多势众,非常的热闹。有时候感觉到在那里好像比较可靠一点的感觉,这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但是你离开这里的时候,突然就感觉到有一种失落感,这是一个蜕变当中的问题。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把我们的信仰长久的依赖于一种组织,一种壮大的外表,一种轰轰烈烈的,一种看得见的一些表象。我们总满足于这种自夸,然后总是强调这是耶和华的殿,平安了,平安了。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这个的话是很危险的。你不要看到现在在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好像感觉到很平安,你好像很孤独,他们感觉到好像很安全,人多势众,但是那是危险的,它就是没有结局的。大家想想那个结局会是什么。
但是当我们为了坚持真理而走的时候,就开始成了从那一群鱼当中,好像往另一个方向开始游了一条鱼一样的。大部分的鱼都在往这个方向游,你这一条鱼在往这相反的方向在游,你就突然感觉到有一种孤独感,有一种失落感。人们就有时候就忍受不住了,非常想找到一个团体,非常想找到一个家,非常想找到一个什么人为的一些方法。大家不要这么去想。我们必须要有个人的基督徒经验。哪怕没有任何人理解你,你也要在真理走下去,这种经验应该有。在一个很偏激的山沟里生活着,跟外界没有任何的联系,你也不会感觉到孤独,这样一种和上帝同在的经验,你应该有。当全世界的人都来反叛的时候,你仍然可以坚持站在上帝这边,这样的一种经验和勇气应该有。
耶稣在地上是最孤独的,直到死在十字架上,没有人给他什么安慰,没有人给他什么安慰,但是耶稣最后走到底了。大家要开始在基督里面得到一种满足,不要总想找别的带来一种安慰。如果我们个人读经得不到饱足感,如果我们个人向主祈祷得不到一种医治的感觉,如果我们个人性的去做工,没有圣灵的同在,那么你缺乏这一切的经验,别的都不足以能够维持你最后的得救。所以大家要定下一条心,要个人的去寻求主,不要再依赖于人。
但是有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团队彼此激励也是有问题的。晚雨圣灵需要找到一群人来代表主,以个人的得胜不足以成就上帝的事业。亚伯拉罕是得胜的人,摩西是得胜的人,以利亚,以诺都是得胜的人,耶稣在地上也是得胜的人,施洗约翰也是得胜的人。但是耶稣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能来,必须要有144000人,他们要有144000次对撒旦说不,耶稣才能够来,必须有这样一个国度要产生。所以一方面不要感觉到总有种失落,一定要在一种没有人的带领之下,仍然有上帝带领的个人经验,但是同时大家应该成为一群,应该有所联络,应该成为一个国度,耶稣是王。一个耶稣基督的国度就会有次序,就会有组织,就会有分配,就会有严格的、整齐的一种次序。
大家知道以色列人,在安营的时候,巴兰想去咒诅以色列人,但是他往底下一看,啊!这是上帝的军队。围绕着帐幕安营扎寨,整整齐齐的,每一个边上都有一个旗帜,然后代表以上帝为中心的一种联合。所以巴兰一看,这不是一般的一群人。你不要认为出埃及之后,他们就像逃犯一样在逃跑,你不要认为他们都是为奴的时间太久了,现在像讨饭的一样都逃出来了。你不要认为是根本没有什么次序的一群人,一直是作为奴隶的一群人,破破烂烂的,现在杂乱无章的,不要认为是这样。上帝带领出来的军队有完全的次序,所以大家要走向这一点。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经历痛苦,要克服困难。
现在大家可能有一些彷徨,心里面有一些失落,有时候也不晓得感觉到这个方向在哪里,不知道怎么走下去这条路。我和很多个人交谈的时候,我也洞察到他们内心这样的一个状态,现在各个地方真理的百姓都处在这个状态当中。你们可能会认为现在在中国各个地方,领受真理的人肯定是非常喜乐的一群人吧。刚好相反,领受了真理,正在准备接受晚雨的另一群人,我看到他们一个一个正在痛苦当中,这是事实,这正是领受晚雨之前的经验。这些痛苦就是以上的这些问题。
我到现在有时候也真的是痛苦啊。所以我就一个人到山上去坐着,仰望着蓝天,我一坐就是一个小时。我努力地在想别人正确的一面,我努力地让我能够接受上帝的旨意。我努力地让我能够完全的屈服,我要求主,把我内心里面的这些东西都要拿走,让我能够平静,我就是去做这样的挣扎。有时候我也要这样,到现在为止,我还在经历这些。所以所有的真正正在洁净的人都在经历着痛苦,这正是领受晚雨之前的状态。
有文字布道士给我这样发短信,他说有时候感觉到没有目标和方向,请问怎么样才能够保持救灵的热忱?我来的路上收到这样一个短信,我给他这样回答,第一,救灵的热忱不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是来自于我们每天读经祷告,认识耶稣,这个爱的激励和我们领受了一种真理,我们对真理有了一种领会,自然的就想去传道,这是第一。第二,当我们在做工的过程当中,就会有圣灵的浇灌。你在家里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但是当你去做的时候,就有圣灵的同在,当你去发光的时候,这个油就会开始浇灌你,这个时候,你自然就会有热忱,一种圣洁的热忱。第三,当我们出去看到灵魂的需要的时候,你在心中就自然会产生一种想要帮助他们的一种感觉。
在我的经验当中都是如此,当我们在家里,学校里学习了真理的时候,我们就特别想去讲。当我们看到别人需要的时候,疲乏和痛苦,个人的问题全部都消散了。我在来之前我也是感觉到心里有一种很难受,很痛苦的感觉,也很疲乏。我马上就要拉着包就要出门了,但是我说,哎呀,真累啊,然后我就躺在床上躺了一下。所以有一位姊妹,看到我这个样子,她就给我安慰。我就告诉她,对我们来说,痛苦和疲乏都不过是转眼之间,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得力。因为感觉到弟兄姊妹的需要,我们就有了热忱。
但是还没有结束,然后我继续说,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疲乏的时候自然会有的。疲乏的时候自然会有的。我们需要退隐,需要休息,然后重新得力。那什么是重新得力的经验呢?我接下来会给大家很好的说明。还有一点,我们做工的果效往往不是现在马上眼睛就能够看得到的,所以需要持守一种信心和忍耐。还有一点是什么呢?就是团队彼此的合作和激励也是很重要的。
我把这六点我再重申一下。我们如何能够保持一种救灵的热忱?第一,是来自于真理和圣灵的激励。第二,出去的时候感觉到灵魂的需要。第三,做工的过程当中有圣灵的运行。第四,我们需要退隐和休息。第五,做工的果效往往不能马上看得见,需要持守一种信心和忍耐。第六,需要一种团队的合作。如果你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就会孤独灰心。所以耶稣说,要两个两个的去做工,并且要成为一个团队,团队当中彼此激励,这是很重要的。大家说维持个人的救灵的热忱,这六点是不是都很重要啊?以上的六点是不是都很重要?
大家很多人处在一种有缺乏的一种状态中。大家要认识,要理解,就是认识过程当中的问题,成长当中的痛苦。那种虚假的安全感,不是我们追求的。大家要摆脱那种失落感,维持个人一直救灵和对真理的热忱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经验,也需要有团队合作和激励。在走向这个晚雨的过程当中,要产生这样一群人的过程当中,大家就会带着痛苦来前进。
我们看约16:20节“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痛哭、哀号,世人倒要喜乐;你们将要忧愁,然而你们的忧愁要变为喜乐。妇人生产的时候就忧愁,因为她的时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记念那苦楚,因为欢喜世上生了一个人。你们现在也是忧愁,但我要再见你们,你们的心就喜乐了;这喜乐也没有人能夺去。”
这段话是不是非常好?耶稣对谁说的呢?对当时即将要分离的门徒们说的。门徒们和耶稣在一起也有争执,也有悔改,有彼此的冲突,但是他们心也都向着耶稣,就这样打打闹闹一起走过了三年半。现在耶稣要离开了,马上就和他们分离了,他们就开始感觉到一种失落和孤独,他们就开始忧愁起来。如果没有耶稣和我们在一起,像我们这一群人。彼得,约翰,雅各,每个人个性都不同,马太,我们在一起能够做什么呢?我们性格也太不同了,我们会继续走在一起吗?所以他们就有很多的忧愁,这也就是接受早雨圣灵之前的门徒们的状态。
但是耶稣说,现在你们在经历着产难之苦,因为时候到了,就是你们经历产难之苦的时候,及至生了一个孩子,也就是说,当开始感觉到了自己的需要和问题,都把心向着需要领受早雨圣灵的时候,当耶稣的义开始成形在人心里的时候,及至早雨圣灵开始沛降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忧愁都解决了,就开始大大的喜乐了。
大家经历了很多,有个过程,现在处在一种这种特殊的状态当中,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及至我们做好了预备,带着这些继续前进,慢慢恢复一种秩序,慢慢放弃自我,慢慢忍受逼迫,慢慢提高认识,慢慢的忍耐,找到一种基督的经验,继续保持这种圣洁的热忱。时候到了,晚雨圣灵就会沛降,那个时候什么问题就没了,所有的争论也都结束了,所有的问题都化解了。
在等待当中有痛苦,在成长当中有痛苦,在认识不断的提高的过程当中会有冲突,但是如何能够有一种真实的这种经验呢?怎样能够时刻的保持一种热忱呢?我们需要理解以上的这些问题。大家现在所处的状况我非常清楚,这是很正常的。不要有灰心和阴暗的感觉,应该有一种我们都需要重新得力,然后迎接晚雨圣灵沛降的,往这个方向去前进。我们一起祷告。
慈爱圣洁的天父,不管我们是多么不足,但是感谢你赐给了我们爱真理的心。感谢你对我们的引导,并不是我们来寻找你,是你来寻找我们,也并不是我们理解了真理,而是你赐给了我们真理。我们一切都从你而领受。主啊,我们因为从你那里领受了真正的真理,所以向你感谢,也为我们能够聚在一起,向你感谢。主啊,求你帮助我们,我们虽然经历着一些问题,但是主求你赐给我们一个积极的心,赐给我们一个向上的心。让我们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使一切的痛苦和疲乏都成为转眼之间,让我们能够重新得力。主啊,教导我们如何重新得力,在这次我们的聚集当中,求你化解我们各自心中的疑问。求你祝福!我们需要你的沛降,需要你的临格,求你在今日把我们带到天国的氛围当中。让我们忘记周围,也忘记自己,忘记过去,让我们在你的话语当中来领受。奉耶稣的圣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