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117.合一与相爱

慈爱圣洁的天父,感谢你拣选我们,求你让我们因着你的恩典,从罪当中得释放,也让我们因着你的教导可以自由。求你驱散我们里面的黑暗,也解开我们思想上的束缚,让我们能够确定你的旨意。你是怎样来引导,你教诲的,让我们能够明白和确信。求你赐给我们坚固的信心,让我们这个末时代按着你的计划去生活,因为你必成全你的国度,所有罪恶的权势都会结束,你要以荣耀的王来临。为了你的国度,我们要服从你的指挥。求你在天上做我们的元帅。愿我们都能够成为钦差大臣,带着一种尊严,带着一种勇气来生活和工作。求你帮助我们能够在爱当中合一,在圣灵当中合一。求你让我们能够理解你是怎样对待我们的,让我们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彼此接纳,彼此相待。求你让这一群百姓能够成为领受真理,圣灵,可以释放,可以奔走,可以奔跑,来传扬你的光的人。求你让我们在这所有的事情去完成之前,能够得到预备,能够学会合一和爱。奉耶稣圣名求!阿们!

大家对马太福音23章我们再做一点补充的说明。就是在圣经当中有这样的话,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当然,圣经里面还有这样的话,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这样的话和耶稣马太福音23章的谈话是矛盾的吗?还是不矛盾的?大家如何来理解呢?

耶稣在当时的时代被人称为是分裂者。历世历代传真理的人都会称作是分裂教会的人,马丁路德作为改革家,也被称作是分裂教会的人。所以预言之灵说过这样的话,真理在任何时代传播都是带着这样的特征。就是说不是真理分裂,而是反对真理造成分裂。在《善恶之争》和《历代愿望》以及《使徒行述》预言之灵次次讲过这样的话,就是真理就像动刀兵一样,就会引起人争战。为什么争战?因为有人反对,反对引起分裂,而不是真理引起分裂。

耶稣是和平的君,但是耶稣怎么说的?我来不是叫地上太平。耶稣传道就像扔火把一样,就像扔刀剑一样。他说,我来不是叫地上太平。那么,明明知道耶稣是和平的君,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耶稣是和平的君,也是造成分裂的因素。因为耶稣来了,就会和魔鬼的国度争战,那么谬道就会抵抗,罪恶就会抵抗。魔鬼怎么抵抗呢?就是藉着他可以使用的人,他可以控制的人,就是那些有罪的,有错误的人,他们就会为着他们的遗传发热心,这就是法利赛人所做的。所以这些话语不是矛盾的。

大家要了解真理的特征,我们不是分裂教会的人,我们不是攻击教会的人,我们只是传真理,但是真理会遭到反对,大家不要为这些事情感觉到有什么困惑,或者稀奇。彼得这样说,你们不要为这些事情稀奇。保罗也这样说,凡是敬虔度日的,都要受逼迫,没有例外,对不对?所以,如果你真的接受了的真理和圣灵,这个世界就会与你为敌,所以我们要忍耐。

耶稣说,你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或者你在地上所释放的,谁就释放。你在地上捆绑了就捆绑。大家不要把这个话错误的理解,这个话从来就没赋予人有什么特权。可是教皇权就把这个话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天主教的道理的去运用。如果我们不小心错误的理解这个话的话,我们就会和天主教拥有同样的思想,天主教的理论的根基就是这些话语。

这句话,你只要去读上下文,你把上上下下的都完整的来看,就没有问题了。教会如果拥有真理,并且是重生而接受圣灵的人,那么教会就有权利。但是如果教会不是重生的人,不是代表真理的人,他就没有什么权利,那么人的组织的权威是自取的权威。耶稣的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他在上文里面有些教导,他说,你们受圣灵。然后又说,你们要理解对待人的法则,当我们实行了,在这个话语的前文耶稣所讲的真理,并且因着这个真理而变化,能够代表这个真理,拥有圣灵的能力的时候。这个时候,耶稣就说了这个话。

耶稣这个话的意思是指耶稣自己没有直接的做工作,而是通过所委托的这些地上的真正的代表的做工作,而这些人所做的工作和上天直接做的工作有同等的性质,就是说,地上的教会传扬真理,如果你拒绝,你就会灭亡,就像耶稣直接传,你拒绝会灭亡一样。地上的教会传真理,如果你接受,你就会得救,就像耶稣直接传真理,你接受能得救一样。耶稣不在,但是耶稣说,我所委托的,这些地上的教会所传的事情是和天国的指使的事情是一致的,所以他是带着一种委托的,是这个意思。

比如说这个房东,他不住这个房子,然后他就委托我做这个房子的买卖。那么买卖的人就会跟我说,你说话能算数吗?如果你算不了数,你跟我谈什么呢?你跟我谈了一个价之后这个房主会不会认呢?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对不对?然后我说这个房主的意图我完全明白了,并且他现在已经委托我了,我跟你签约,然后房主也会签约的。但是这个并不等于说我成了房主,并不等于说我可以来支配这个房子的买卖。所以人们在传天国的道,别人就会说,这究竟是上帝说的,还是你说的?你人说的能算数吗?就是为了避开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耶稣就说了,我委托你们的时候,你们带着权柄,要确信,因为真正的来源是天上。在地上所做的事情将会存到永远,和天上所直接行使的事情是一致的,是这个意思,大家能理解吗?

人只是委托,不是说人可以赦免人的罪,不是说人成了权威。如果人偏离了真理,如果人没有接受圣灵,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取的权威,上帝不会认可。当时的犹太人已经偏离了上帝的道,耶稣从来就不认同他们的权威,反过来他们质疑耶稣的权威。耶稣,你凭什么说这句话?耶稣就说,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施洗约翰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地上来的?你们不回答,所以我也不回答你。所以人们就是带着这样的观念。

这些事情,大家都要理解,预言之灵解释得非常清楚。就是如果我们真的实行主的道,按照圣经的教导去做,我们带着圣灵的能力,那么在地上所做的事情,真的和将来永恒的天国的判决是有关联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反复的读圣经和预言之灵,我们就理解了。

门徒们当时要完成耶稣的真理的事业,他们必须要摆脱一个错误的宗教观念的束缚。今天也是一样,我们要接受晚雨圣灵,要向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完成大呼喊的工作,你首先就得有一个正确的立场。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天使的立场是什么呢?天使的立场不是要建立什么教派的工作,不是分门别类的工作,而是所有需要的人都在真理里面来合一的工作。所以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对我们接受的真理之后的责任。不要把真理固定在某一个派别里面,不要固步自封,也不要带着自以为义的心情,这就是耶稣话里的意思。

我所说的这些,不是叫大家去敌对教会,去攻击什么教会的指导者,去与人为敌。大家要在思想上有个正确的立场和出发点,要有个正确的动机,是这个意思。如果犹太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成为犹太人,他就不可能向外邦人去传教。当耶稣向外邦人传教的时候,他们就说,咦,耶稣怎么跟撒玛利亚的妇人的谈话,真是奇怪,是不是这样的?

当彼得第一个向外邦人去宣教的时候,大家都开始开会批评他了。彼得,你这怎么回事啊?你现在在推翻犹太人的规条和犹太人的传统,你怎么去跟污秽的人接触。如果这个思想不解开的话,他们怎么可能去做耶稣的工作呢?所以耶稣在他的生涯当中打下了很多伏笔,最后很直接的他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就是狭隘的民族观念,一种盲目的自尊心,一种盲目的骄傲必须打破,然后他们才能够理解耶稣的指令。大家能理解吗?

如果我们向别人说,你要到某个教派里面来得救。他们就发生困惑了,难道我们这当中这么多虔诚的人都会灭亡吗?我暂且相信你所说的,你的教会是真理的教会。那我去一看,哎,你们这教会当中也有很多人是很没有品行的啊,他们就很困惑了。如果一开始就站在天使的立场上,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到真理里面来聚集,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这就是上帝的立场,这个时候你才可能正确的解决自己信仰上的问题,也能够正确的指导别人。关于这个问题,我就说到这里。

我们现在来看,就是当这些门徒们,如此的受到了训练,受到了理解,也接受了圣灵,然后他们开始从事传道的工作,然后他们彼此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建立的教会拥有什么样的一个特征,我们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也就是合一与爱。什么是真正的合一?什么是真正的爱?这个被人强烈的误解。他们以错误的组织来强调合一,这不是的。他们强求统一,这不是合一。他们把一种感情理解成是爱,这不是真正的爱。所以我们思考一下圣经所描绘的各国,各族,各方的人,因为真理聚集到一起来的,他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爱和合一的关系。大家正确的理解这一点,大家觉得这是不是我们按照次序接下来就要思考的问题啊?

大家打开林前12:4-5节“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就是说,都在圣灵里面,都在上帝给我们福音的托付上面,然后大家聚集,但是,大家从事的工作不一样,从事的这个职分不一样,也就是属灵的恩赐不一样。我们看第7节,“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又有一位怎么样,又有一位怎么样。第11节这样说,“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就是圣灵来运行教会的时候,圣灵是主,其他的人全是仆人。叫这个仆人做这个,叫那个仆人做那个。仆人和仆人之间不要相互的排斥,不要相互的论断,不要相互的指责,并且各个仆人从事的职分都不一样,不要高抬这个,贬低那个,就这个意思。

我们再看13节“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这里说什么呢?当我们都受圣灵的洗的时候,当我们都隐于一位圣灵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成为一个身体。如果不是都接受真理和圣灵的人,他们就不能成为一个身体,是不是这样的?当他们都受一个圣灵的恩膏,接受恩赐,并且从事福音的执事的时候,他们成为一个身体。也就是这个身体是上帝建造和聚集的,按照真理来聚集的人,而不是按照人的这个规范和标准来聚集的人。

真理聚集人有什么特点呢?真理往往隐藏在一个很朴实的外表里面。耶稣道成肉身的时候为什么要包着布,卧在马槽里呢?上帝也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让那些只是看真理的淳朴和优美的人可以来,而别的人就不能来。如果耶稣带着很大的祝福,世上的祝福和荣耀来,那么很多的投机分子都会来,教会就没有办法建立。所以耶稣就偏偏要这样来,那么只有一种人才会来。牧羊人就会来,东方的博士就会来。他们不看外表,只看真理的优美,所以圣灵以这种方式聚集人。这样聚集的人,就是上帝聚集的人,而不是人聚集的人。

我们说信耶稣吧,信耶稣都得福。身体健康,你祷告儿子考上大学,那很多人就来了。但是这不是按照真理的门来的,不是因着十字架的爱来的,所以教会充满了这样的人,那就是稗子。最后他们走了,是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属于上帝,所以自然会走。如果按照真理去聚集人,真理就有真理的特征,真理就有真理的牺牲,就要使人牺牲世俗。并且接受真理的人领受圣灵。这样的话,大家同领一位圣灵的时候,并且都是为圣灵所差派做事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聚集成为一个身体,这就是教会。

但是在这个身体里面有不同的肢体,所以对于这个真正的教会,保罗接下来就说明,各肢体之间应有一种很密切和协调的关系。手和脚要协调,鼻子眼睛都要协调,所有的各个部分要自然的协调。怎么才能够协调呢?大脑指挥的时候就能协调,对不对?如果两个眼睛,我只是闭上一只眼睛,那么我的手现在就不能准确的判别方位了,是二维的而不是三维的。大脑指挥这一切,所以各个肢体就自然的协调。也就是说耶稣是王,我们是他的各个部门的部长,这样的话就容易服从命令了。

在这里,保罗说的非常有意思,就是各个肢体之间的协调的关系。这里面说出来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大家在真正理解和贯彻的事情上就相差甚远了。我们一定要理解,我们是12种不同性格的人,上帝的计划当中最美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他就是把各种不同性格,不同恩赐的男男女女放到一起来做工,这就是上帝最美妙的计划。

就像一个花园一样,里面点缀着各色各样的花草树木,有牛膝草,还有香柏树,有棕榈树,它们不可能有一样的高度。牛膝草和香柏树不可能发出一样的气味。所以你看花都非常的美,必须是花才能很美,但是南瓜花,茉莉花,牡丹花,你比较一下。有人可能喜欢南瓜花。从来没有人赞美南瓜花,但是南瓜花其实照样的很美,没什么关系啊,所以各有其用。所以,就是在宗教和智力方面受到很多训练的人,也有工作可做。受到很有限训练的人,如果他谦卑也有一点工作可做。就是说接受五千两银子的恩赐的人有工作可做,只是接受一千两银子的恩赐的人也有工作可做。上帝需要不同的人配搭在一起来做各自不同的工作,这个才是属灵的花园。

所以大家要学会主的思想,然后我们就开始不要按人的计划,要按上帝的计划,来接纳不同的人,来信赖不同的人,也要使用不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分。如果我们总想让别人像我们一样,这是种很极端的思想。要别人讲道方法也像我们一样,要别人的经验和感受也像我们一样,要别人把事情做得也像我们一样周到,要别人做我们一样的事情也要做好,这是极错误的思想。

有些人有些事情对你来说轻而易举,但是对另一个人来说,哎呀,太难了。你要理解,不同的人受的教育和恩赐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要相互模仿,也不要强求别人像我们一样,每个人都有他的用处,每个人的工作才干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是当场的演说家,一上去就是很精彩的演讲。有些人可能是现成的写作家,有些人可能是有很迫切热心祈祷的才干,有些人有歌唱的才干,有些人有清楚的讲解圣经的才干。每一种才干都是上帝的一种大能,都要为上帝所使用。有些人有智慧的口才,有些人有知识,有些人有信心,但是同一个元首之下发挥不同的作用。上帝是一位,在各个肢体当中来运行,多么奇妙啊!这就叫轮中套轮,非常的和谐。

我们要使事工达到一种非常和谐的程度,就要理解上帝的秩序。上帝一方面有秩序,另一方面,包罗万象,百花齐放。所以看起来不同颜色的心,不同的轨道,不同的速度都在运转,轮中套轮,非常和谐。上帝的精巧,有次序,又非常的活泼,而不是单一的。你看,每一个叶子长的样子都不一样,如果所有的树叶都长成一个样子,那这个自然界太单调了。如果所有的花都散发出一样的香气,也没有人以这个香气为香气了。

所以有的人喜欢那种很直接的这种香气,很刺激的香气。有人喜欢那种很暗暗的香气,好像就是一缕一缕的这种香气,在空气上面,欸,一下子没有捕捉住就过去了那样的。所以大家在座这个姐妹使用的化妆品是不是都不同啊?个人有不同的喜爱,所以我们要在一种不同当中和谐,这就是大家一定要理解的做工和教会的一种规则,是上帝的计划。在一种不同当中和谐。

主愿望他拣选的仆人们能够学会共同来做工,合而为一。但有些事情看起来很矛盾。你看,这两个人的性格和才干截然不同,差别太大了,不可能能够同工,但是上帝的计划恰恰相反,就是让不同的人来同工。大家理解这一点吗?这一点说出来是不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在你的实际的传教和侍奉当中,真正的这么接纳与我们不同的人,多么少啊。他们不愿意屈服于上帝的安排。

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接触的人不同,个人的性格和心思都不同,有些人,这个人给他讲道很有感化,但是对另一个人他可能不能做什么。但是另一个人去,却能够情投意合,这是不是很奇怪的?有很多事情我做不了,在我所能够做的工作当中,只有一部分人会得到很好的帮助。但是有些人,上帝需要别的人以另一种方式才能给他帮助。我们需要接受不同的人的帮助,同样,我们去帮助人的时候,也需要不同的人来帮助人,是一样的道理。

尤其是在大城市当中,做工一定得有好几个部分的工作同时进行,然后每一种努力都相互的配合才能够达到效果。书信,邮件,拜访,医药,教育,然后学习班都得有。这些工作都得协调起来,然后才能够产生效果。因为大城市当的人都是不同的。所以人们不要有一种很狭窄的观念,我认为传福音就应该这么做,那么你这么做不对。其实大家不要的随便去排斥别人的工作。

有人说医药布道就是最后的冲制,最后的亮光,最高尚的传教,比所有的传教都更好,这就是存留到最后的,好像就只有这个工作了一样的。然后文字布道就说,文字布道最重要,只有文字布道才能够把福音传给所有的人,别的方法都是次要的。但是后来我也碰到另一个人,他专门做一种福音工作,是给大麻风病院的人传福音。他就说,所有的工作做法都是错的,只有让大麻风病人得到洁净了,那么这个大麻风病人就会形成很大的见证,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晚雨的传道。他强调一定要大麻风病人洁净,福音才能够传开。大家去行善,让大麻风病人能够得到洁净,他们就会奔走在前面见证耶稣,福音是这么才对的,这才是末时代的传教。你们所做的全是错的。散发书籍有什么用呢?有几个人看他们的书呢?不要去散发什么人的讲道集了,预言之灵这么多都来不及看,这是多么极端的思想。

我非常认可他所做的。行善是对的,但是不要否定别人。各个工作都要同时进行,尽自己的职分,按上帝的引导去做,但是不要相互排斥,不要相互打击。上帝有千千万万的方法来做救人的工作,但是大体上也只有几个方法,只不过有千千万万的途径而已。但是我们一定不要有狭窄的心。从来我们就不认为非得要跟我们这样去做才是对的,我们不能这样有狭窄的观念。

耶稣说了,不反对我们的人,就是帮助我们的人。但是约翰却说,他传耶稣,但是不跟着我们,你制止他吧。耶稣却说,这样的人对我们有益,不会有害,制止他干什么?就是他们的观念很狭窄,好像非要怎么样,他才认可。我们一定要理解种种不同当中的和谐一致。有些人这个主观的观念特别强。他有一个想法,他就强迫人都这样去做,这是很不对的,看不同的情形而论。有些事情只是一种教导,不是律法,不是诫命。有些只是一种劝勉,不要命令别人这样去做,这是不对的。这个事情是一个小事情,但是可以表现出我们的品行里面的一种不完善的一个方面,所以大家学会有个很宽的心。

撒旦就努力的使我们的合一受到破坏,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不断的拆毁人们的力量。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分散的就没有力量。我们都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然后,我们出于爱真理的动机,我们在一起,那么就都要相互忍耐,并且要相互的信赖,要相互的信任。耶稣的这些门徒都这么不同,经常的争论,耶稣非常信任他们。

如果我们爱同一个真理的人在一起做工,相互不信任,没办法做工。总是怀疑别人做的可能有什么偏差,面面俱到,在我的控制之下,我才觉得是对的。我的每个想法别人都理解了,都贯彻了,我才觉得是安全的,这是不对的,这是把事情揽到自己手上。我们要相信上帝,上帝会使用每一个人,按着不同的方式来训练每一个人,各自都能够做自己。别人可能做到,我们做到的那一方面。所以大家不要为那些不是原则性的分歧争论,这是我们能够真正为主使用,必须去贯彻的一个精神,不同当中的和谐,这就是真正的合一。

合一就是在不同的恩赐当中的和谐。没有自私,没有骄傲,没有自负,也没有纷争。心意是一样的,精神是一样的,品行是一样的,动机和目标一样的,所从事的事业是一样的,但是性格不同,个性不同,说话的方式不同,对道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能够帮助人的对象不同,恩赐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不同中的和谐,这就是上帝所要倡导的合一。那么在神圣之爱当中,大家应该有相互信任的关系。

合一不是统一。合一不是强求一致,合一也不是通过一种外在的把大家聚在一起,从组织上来做的,合一是精神上来做的。大家有了合一的精神,就不会信口的批评别人了,也不会吹毛求疵了,也不会总是贬低别人。这样的人心中不会有平安,也不会觉得我没有被别人重视和赏识,也不要这样去想。那些攻击自己的弟兄,批评自己的弟兄的人,主绝对不会赐福,因为这是撒旦的工作。

我们都要学会来高抬别人,重视别人的才干。在我们这个工作当中,没有你真是不行啊,你所做的事情是多么重要。你所有的辛苦的工作实在是太感谢,这些应该都是我去做的,但是你都帮我做了,太感谢了。所以应该经常的重视别人,赞赏别人所做的工作,这就是一种谦卑的美德。大家都是从自己一种高傲的地方降卑下来,理解了真正的合一,就会有这种精神。我们精神上同等,相互尊重,对人有礼貌,但是大家的气质是不同的。有些人很开朗的,有些人很内向的。有人说话非常的风趣,有些人慢吞吞的,一字一句的就那么讲话。有些人理解得非常快,我懂了,有些人理解得非常慢,会要问几个为什么,总是问为什么,总是让你反反复复的说。大家的气质是不同的。

其实在家庭当中也一样,我们真正理解以后,不只是在教会当中要贯彻,在同工当中要贯彻,在家庭当中也要贯彻。丈夫和妻子是不一样的。肯定不一样,最起码一男一女嘛,这是不一样嘛。那么男人有男人的特点,女人有女人的特点。他们结婚以后就有个很长时间相互接纳和磨合的过程,这是很正常的。大家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不能够理解男人和女人的区别的话,问题就大了,那女人生气的就说,离婚吧。那你就说离婚就离婚,这就错了。当女人说离婚的时候,实际上是不愿意离婚。而是说,你为什么不重视我,为什么冷淡我,在这个家庭上,我感觉到很孤独,你快来安慰我吧,实际上是这个意思。我太爱你了,但是你把我晾在一边,我真感觉到痛苦,实际上是这个意思,但是她偏偏说,我真想离家出走。这个时候,你说,你走就走吧,真是太伤她的心了。

你应该反过来说,啊,是不是最近我有什么不对呀?我实在是和你一起交谈的时间太少了,也没有关心你的生活,家庭这么多重担都在你的身上。我们应该这么去理解,问题就解决了。我们要分担做母亲的不容易,要教育孩子,又要从事家务。如果真的累垮了,那么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爱惜她的体力和健康,让她能够继续的维持这个家庭,这样我们家庭里面就会有相互尊重的气氛。

有时候在家里面肯定有一些争论,就是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不要暴躁。有分歧是可以的,儿子和父亲也不能完全一样,大家理解的方面都不一样。就是我非常喜欢吃这个菜,然后我总是把这个菜,孩子你吃吧,多好吃啊。他说,我不喜欢这样吃。我喜欢这个豆腐,生的买来直接吃,但是我总要他吃。我不喜欢这样吃。你喜欢这样吃,不等于说我喜欢这样吃。后来我就理解了,就是我的儿子也有跟我不同的地方,我以为他什么方面都跟我一样啊,原来他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应该尊重他。这样呢这些精神实际上就代表了品行。

我们再来看哥林多前书13章,保罗开始强调跟从耶稣基督的人,他们具有爱心的重要性。爱心也包括对以上的事情的理解,尊重和礼貌,这本身也就是爱。究竟什么是爱呢?爱不是感情,爱是一种道德品质,爱是一种内心的特征,也就是基督的品行就是爱。爱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你对待人的态度上面,你怎么看待人,你怎么判断事,你对人怎么说话,这就是是否有爱的表现。

所以接下来保罗就做了这样的说明,我们看林前13:1节,“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并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火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这个话有一些费解啊,我素来就不理解。你看,能够说天使的话语,有先知讲道之能,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爱吗?没有爱他怎么能有先知讲道之能。

最近我遇到一位姐妹她跟我谈话就这么说的。“你们总说我没有悔改,没有悔改,为什么我出去讲道别人都很受感动?“我说:“我非常理解,以前我讲道别人也说讲得好,但是我非常清楚,以前我没有悔改,所以我知道这一点。现在你有个误解,你误解什么呢?就是你讲的如果是圣经上的话,圣灵会动工的。这个并不是表示你就悔改了,这是两回事。如果一个有罪的人为一个病人代祷,那个病人也可能得医治,因为那个病人自己也在祷告,上帝可能是垂听他的内心的呼求,不会看那个按手的人自己有什么罪?”

比如说你领圣餐,组织圣餐的人可能是不洁的人,隐藏着罪的人。但是当这个圣餐的礼节进行的时候,圣灵照样在每个人的心灵当中动工,对不对?主的工作不会受到人的限制,但是这不等于说你就悔改了。你这里有个误解,我以前也这样的误解。别人都说我讲得好,我讲道别人都说讲的是圣经,你怎么能说我错了呢?但是我妻子知道我。如果我把你在家里的一些生活,我在教会当中说出去的话,你看还有没有人听你讲道。以前她是跟我这样说的,所以我现在真的理解了。

以前别人对我这样评价的,我离开那个教会之前,别人跟我说。我们很佩服你。你不管讲什么题目,不离开圣经,你讲的是对的,我们很敬佩你。但是送你一句话吧,对你是敬而远之。这个话大家能理解吗?我当时就傻了,是这样吗?我很长时间我不理解这个,就是没有真实的爱对待人,这个态度和言语,你讲话的动机里面没有真实的爱灵魂的心,所以别人感觉到敬而远之。这个话语真的值得人思考,但是通过很长的过程我才真正的理解。当我理解这一点的时候,我就理解了哥林多前书13章的话。

有讲道之能不一定有爱,叫火焚烧己身不一定有爱,可能是出于自私和冲动。爱不是感情,爱是一种道德品质。爱是对待别人的一种态度。那么究竟什么是爱呢?当今的世界对爱都有误解,人们唱着这样的流行歌曲,我是世界上唯一爱你的人。我爱得多么惆怅,爱得多么沉重。在火车上写着,你离我而去,我永远的爱你。大家都把这个爱理解成什么呢?

以前我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上的班长和另一个系的一位女同学爱上了,然后他们也生活在一起,然后我就跟他谈话。他说,你真的不懂什么是爱,她说非我不嫁,我非她不娶。但是毕业了,过了两年,我去了一个城市,我见到我一些老同学,我打听了一下,他们说离婚了,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这样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这不是爱。爱是一种真实悔改之后对待人的一种态度,这是爱。如果没有真正的爱,婚姻不会有幸福。如果没有真正的爱,在地上的家庭不会有美满,肯定的,是基督徒也是一样痛苦。大家就会感觉到没意思,不如离婚了。离婚之后更没意思。如果你不学会爱,离婚,再婚,再婚,离婚还是没有幸福。要学会爱。

爱不是感情的冲动,爱不是强烈的欲望的表达。爱是一种舍己,爱是一种基督的精神。现在不只是在世上,在教会当中,人们对爱有误解了。上帝就是爱,为我们钉十字架,相信这个就得救了。按照他们的想法,普世的人都会得救。上帝如此的爱,以至于所有的人都会得救。他们把爱变成一种懦弱的情感主义。他们可以讲耶稣的受难,他们可以让人泪流满面,但是还是不愿意在生活中的克己牺牲,来顺从主的话,这个能够说是真正的爱吗?

现在在教会当中的讲道,忽略圣经当中的明文的命令,而倡导一种情感的讲道。他们用种种的方法来感动人,来触动人的感情上的感动,结果人们可能也流泪。大家知道耶稣钉十字架的时候,是不是很多人哭啊?耶稣说,不要为我哭泣。现在有人看到耶稣受难记就哭。耶稣说不要为我哭泣。也就是说不要只是感情上去理解他,要真正了解十字架的意义,要了解上帝是怎样对待我的,上帝是怎样对待世人的。

上帝为什么有饶恕,为什么遮盖我的罪?上帝为什么对我有忍耐?上帝为什么这样一直这么给我希望?上帝为什么让我受痛苦得经验?上帝为什么这样来安排我的人生?要从各个方面理解上帝的爱,我们的内心就会改变,然后我们就学会了怎样对待别人。一种懦弱的情感主义,这就是一种唯爱的福音,这就是新神学。

但是我们来看,真正的爱在这里有定义。林前13:4节“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待有错的人,对待有误解的人,对待比我们差的人,我们恒久的忍耐他,继续用恩慈对待他,因为我们希望他成长,希望他改变。这是不是上帝对待我们的态度?对有罪的人,上帝是不是忍耐,给他恩慈?所以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是表明我们对待别人的一种态度。有错的人,有误解的人,你对他持着一个什么样的立场呢?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用恩典来对待他吧,不是指责他和定他的罪的精神。

爱是不嫉妒。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人比我们强,这个时候你心里怎么想呢?不要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比我们差的人面前你怎么想呢?不要骄傲。一切都是领受的,人人都是同等的。我比他有更多的机会,我理应比他做的更好,上帝是合理地对待每一个人,所以不要有自夸,也不要有嫉妒。这里就讲到了爱是一种什么呢?是一种真实的谦卑和顺从,并且是照着上帝对待我们的方法对待别人。

接下来,我们看第5节说“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这里说,不求自己的益处,不做害羞的事,不轻易发怒。但是很多人是什么?有一种非常敏感的一种情绪,过于敏感了,别人说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马上感觉到,对自己的不尊重,是对自己的不恭敬,冒犯了我。有很多人在台上讲道,他在底下就气愤了,这个话明明是说我的,过于敏感了。其实稍微解释解释,事情就能够说清楚。

有些人这个自尊心太敏感了,太维护自己的名誉了,太爱自己了,太自爱自尊了,所以经常感觉到别人冒犯了他。受到一点谴责就愤怒,并且如果没有人夸赞,他就感觉到没有力量。要有人经常的表扬他,他才有力气去做。如果没有人夸赞他,他就感觉到没意思。所以我们做工作的热情是要建立在对耶稣的感情上,不要建立在别人对我们的认可的事情上。

当我们受到误解和指责的时候,根本不要去伤心,感觉到不愉快,我们尽量对别人的事情做最有利的解释。他可能是不明白,情有可原,可以理解。这个事情有机会跟他说明一下就行了,就这样一个态度,就说,他以后会知道的,这个事情不重要,用不着去解释。所以这里说不轻易发怒,就是不要动不动就感觉到自己被冒犯了,我们对很多事情要保持一种不介意的态度。有人跟你说,他说你怎么样,怎么样。你说是吗?就这样不介意,那么别人也不介意了。如果你非常介意,是吗?他怎么说的,详细告诉我,我给你解释一下吧。那样你越说,那个听的人越介意了。如果你置之不理,一笑了之,别人也就不介意了。所以我们要抱着这样一个态度,这就是爱。不轻易发怒,不求自己的益处,这就是爱。

然后说,“不计算人的恶。”什么叫不计算人的恶?就是不要把人的错误的事情,无缘无故的,没有必要的到处去张扬,理解吗?如果我们在大庭广众当中,把一个人犯的罪公之于众的话,无疑就是关闭了他悔改的门,并且是使他处在一个非常难堪的地步,这就是一种很恶的精神,撒旦就这样去做的。但是耶稣是遮盖人的罪,遮掩人的罪。我们不计算人的恶,就是绝不把人的错误的东西到处去宣扬。不要无缘无故去揭露别人,要去尊重别人的人格,不要贬低别人。不要说别人的坏话,并且尽量的把别人的事情往好处去想,看别人的长处。尽量不要误解别人的动机。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他也许是这么想的吧,他可能是这么去想,所以才这么说的,可以理解。我们要带着这样的一个态度,这就是爱,一种温柔,一种柔和的态度就是爱。一种仇恨和报复,一种自尊,爱自己,我们就会失去平安。

我们继续看,这里说“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不所以爱和真理是不能分开的。上帝是真理,所以我们爱这位上帝。上帝爱我们非常的合理,非常的公平,所以爱就是公义而又怜悯的一种品行。爱和真理不可分割。如果没有真理谈不上爱,如果没有真理,只是强调爱的话,那么我们和什么人都可以合一。我们爱吧!和天主教也可以合一,是不是呢?所以爱和真理是不可分割的。爱是什么呢?就是实行真理就是爱,就是去行真理就是爱。如果你去行真理自然就是爱。

这里接着说,“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会成长的,他会变好的,上帝忍耐他,继续给他恩典,他有个过程。总是这样的鼓励别人,你会做好的,你会明白的,你很有长进,就是对待别人这个态度,这就是凡事包容。“爱是永不止息。”就是说,这样的品质就有永恒的价值。当地上的钱没有用了,房子也没有用了,但是这种爱的品行还有用。这就是爱是永不止息。它永远不会贬值,永远有永恒的价值,一直可以带到天上去,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接着看,“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这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们可能知道的道理比别人多,现在还需要我们讲道。但是到时候救赎的工作完成了,大家所知道的道理都一样,再没谁误解,再没谁不懂,那个时候就是爱的品质就留下来了,这个时候讲道不需要了。大家理解吗?现在我们可能知道的比别人多,但是晚雨圣灵沛降的时候,大家知道的都是一样。

有个小孩子,哇,你的小孩子真聪明了,他已经会认了中国的中。当然了,如果他只有两岁,会认中国的中是算比较聪明的。但是这算什么,所有的孩子到了三岁都会知道这个字,到了五岁,大家都会写中国这两个字,这不算是聪明,这只不过是成长当中应有的一个步骤。上帝给我们真理到了这个地步来了,我们就要明白这个。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品格,品格就是一种特质,才华不是品格。所以这里说讲道也好,各个方面也好,这都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确的精神。

所以我们举个例子来看,在哥林多前书第八章有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说明,就是先知讲道之能,有所有的知识可能没有爱,我们就要理解这个。“论到祭偶像之物,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若有人爱上帝,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这个我们不谈祭偶像之物本身的含义。就是说,保罗,他遇到的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强调什么,然后他纠正人们什么。这就是一种精神和态度。

祭偶像之物能不能吃?能吃。有的人就有这个知识了,这个当然也是一种好的信仰。那么有些人认为不能吃。他认为不能吃也有他的理由,他虽然不是很全面的理解,但是他这个动机是对的。有些认为能吃的人,他就对待那些认为不能吃的人就有点过头。那么,保罗就说了,是的,是的,你知道的是对的,你讲的也是对的,这个知识也是对的。但是你自高自大这个精神是不对的,你在对待人的时候,这个态度是不对的,这里面没有爱。

爱不是否定知识,爱是合理的运用这个知识。你要感觉到不是所有人都有你这个亮光,所以你要恰如其分的对待别人。去和人争干什么呢?批评别人干什么呢?你这个本身就没有爱了,那么按着你所知道的,其实你还是不知道。你只知道这个知识,还是不知道上帝的爱。如果你真的知道上帝的爱,上帝是会认证,是会知道的。按你所当知道的,你还是不知道。保罗这个话就这个意思,大家理解了这个话的意思了吗?所以我们不能拿着我们的亮光去和人争论,拿着亮光去论断人和评判人。

我们始终要想到这样一点,我们听的道多,我们领受的多,我们的机会也多,我们自然有些问题比别人理解的也多。其实我们以前不是也没有理解吗?那么,所以我不能以我的这样的知识自高自大的就对待别人。我们很耐心的听,我应该用最简单的话语,很忍耐的来启发他,这就是这个态度。所以你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去对待别人,就决定了你做工的效果。

如果有知识没有爱,这个知识就成了我们自高自大的资本,使人跌倒。大家总是注意我们的言语,态度,要尊重人,要对人有礼貌。我们讲话这个措辞和语气不要太强。以前我就是这样的人,后来我认识到我的不足。当我认识到我不足的时候,我真的,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走访那些我以前得罪过的人,一一地到他们家里去道歉。当时我也不知道我怎么有这个勇气这样去做,我怎么突然想到这样去做。圣灵就这样感动我真的去做了。

当时就有一种力量总是催促着我,激励着我,要去找那些人。我就很真诚的跟他们说,我以前的话有个错,我们虽然讲的是真理,但是态度太强了,措辞太生硬了,然后与我们的经验是不相配的。我们是年轻人,热忱固然是好的,但是在对比我们年长的人面前说话,你应该恰如其分。如果指着那些比我们年长的牧师说,我奉劝你们不要抵挡了上帝。这个话尽管可能是对的,但是这个不能以我们这样年轻人的立场来说。我开始认识不到这一点。后来我知道,这样的精神不能够给人感化。真理是对的,但是精神太强硬了,不能够给人感化。

我们不能责难人,并且有压倒人的一种势头,还有就是我们要很镇静,要等待。有些人理解有一个过程,有些人他就要查考一些证据,你要等待他。我们热忱,但是不能急躁。在给别人传授真理的时候,遇到反对的时候,遇到别人拒绝的时候千万不要感情冲动。所以说我们遇到反对,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千万不要浮动,千万不要随着环境左右就表现出一种冲动。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内心很深沉的一种特征。不是一种强烈的感情,不是一种非常的像火一样很热烈的,很迫不及待的那种激情,不是的。爱是一种在小事上默默的,温和的。就像一种可以弥漫的一种气氛,所以家庭当中需要有这样的一种气氛。我们在很细小的事情上表达我们的心迹,别人就会得到感化。如果过于强烈了,就像菜里面的盐放多了一样的。菜里面盐放多了就没法吃了,这个只能放一点点盐就够了,就是说恰当的表达就行了,

所以我以前真的是很不足的,说了一些很过头的话。我以我的努力做了很多弥补。我这样做了以后,上帝也确实感动很多人又重新的回转了,得到了很大的感动。我们带着热情是对的,但是按照我们信仰的时间还比较短,为了使我们的经验让别人感觉到很相衬,所以说话的时候能不要急躁。有些话不适合我们来说,因为我们太年轻,听众可能比我们都年长。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说,这个年轻人太冲了。如果给人留下这个印象的话,这就是一种没有爱的影响力的结果。

所以真理是重要的,爱也是重要的,我们成为和平的军人。当我们运用我们的智力,运用我们的影响力的时候都要调和着盐,所以话语要柔和,态度要谦卑,然后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希望大家领受了真理后,带着这样的一个思考去传教。我们领受真理的人,要成为合一的人,要成为以爱心去帮助别人的人。

赞(0)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