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83.旷野的人声

祷告:慈爱圣洁的天父,为您在我们每一位当中所做的一切向您感谢!我们多么需要您用真理来引导我们。在这危机的世代,求您来寻找我们,求您引导我们,使我们知道当如何行才能得救。主,求您赐圣灵教导我们您的话语,求您使天上的话语像剑,能够斩断捆绑我们的一切的网罗。主啊!人的话语没有力量,求您使您真理的话,带着能力。求您充充满满地祝福,使我们进入您的真理,让我们的头脑能够被光照,清醒地领受您的话语。求您赐下清楚简明的真理,求您指教我们当如何去行。求您成全您旨意,使每一位得到您天上的祝福。奉耶稣圣名求,阿们!

 

引言

现在是耶稣要第二次来临的时候,那么耶稣即将要再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上帝会怎么样引导和聚集我们呢?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耶稣基督里的福音?我们究竟怎么样成为耶稣的门徒?我们应该受什么样的训练?怎样才能够接受圣灵?在末时代怎么样去作主的工作?这所有重要的事情,也是非常简单的问题,我们怎样得到准确的理解和答案?

我们只要看耶稣第一次降临的时候《圣经》所记述的历史。耶稣第一次降临的时候,祂是怎样聚集人的?施洗约翰是怎样来作耶稣的开路先锋的?耶稣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福音?祂是怎样召门徒?祂又是怎样训练祂的门徒的?那些门徒是怎样接受圣灵的?他们是怎样把福音传遍了天下?——这所有的事情,在末时代都会重演!

在耶稣第一次来临的时候,上帝是不是先兴起了施洗约翰作耶稣的开路先锋,为耶稣的来临预备道路?但我们知道——当时的人拒绝了施洗约翰的见证,后来,他们就没有得到耶稣讲道的帮助。进一步的——在他们拒绝了“耶稣是弥赛亚”的清楚的证据之后,魔鬼就进一步引导他们,最后把耶稣钉十字架,他们就越走越远。他们既然如此行,也就失去了五旬节圣灵沛降的福气,结果他们就没有进入天上的圣所。当耶稣已经进入天上的圣所,地上的幔子完全裂开了,他们却仍然在地上拘守着他们(宗教)的仪式,而得不到耶稣的救赎和中保的帮助——这是一个连贯的过程。

这里有三个步骤:先有施洗约翰,然后有耶稣基督的生涯,然后有十字架,然后导入了早雨圣灵。晚雨圣灵时代,这些历史都会重演,按着相同的步骤、按着相同的经验。大家仔细地想一想:拒绝了施洗约翰见证的人,他也就没有得到耶稣教训的帮助。他既然看不出耶稣是弥赛亚这种福音的证据,他们就将他钉了十字架。然后他们失去了五旬节的福气,他们就不明白救赎和耶稣的真道。那么反过来,领受了施洗约翰信息的人,他们就成了耶稣的门徒。耶稣给了他们福音,耶稣训练了他们,然后他们在爱当中合一了,然后他们接受了圣灵的沛降,然后他们把福音一下子传遍了天下——一模一样的历史会在末时代会重演。

为什么会有施洗约翰?当时的教会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耶稣怎样聚集祂的门徒?耶稣给了他们什么样的福音?是怎样为早雨圣灵沛降作好预备的?然后他们接受圣灵以后,他们怎样从事上帝的事工的?然后在事工当中遇见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一切就是《圣经》的历史,这就是我们要寻求的课题,也是我们要从中得到经验的题材。

 

关于以利亚的预言

大家看《玛拉基书》4:5-6节,这里有非常重要的话语。“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这里说到“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既是耶稣的初临、也是耶稣的复临。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上帝要兴起“以利亚”。当然不是已经升天的以利亚再来,而是按着以利亚的心志和能力要来完成一个预备的工作、一个改革的工作、一个聚集人的工作,上帝会作这样的事情。这是一个“双重”的预言,既要在耶稣初临的时代应验,也要在耶稣复临的时代应验,这是一个新旧约圣经的链环。当《玛拉基书》到这里结束的时候,留下来了这样一个预言。所以,人们拿着这样的预言,在等待新约时代的来到,人们等待着这个预言的应验,然后去寻求谁是弥赛亚。

 

施洗约翰的故事——节制的重要性

在耶稣初临的时候,“以利亚”来了。那是谁呢?——施洗约翰,所以称作是“旷野的人声”,耶稣基督救赎的工作就从这里开始。这是旧约圣经的一个终点,这是新约圣经的一个起点——历史将会重演——我们要来思考“旷野的人声”。

我们来看施洗约翰的故事:他的预备、他的生活、他的心志和能力。请大家看《路加福音》1:13-15节,这里记载撒迦利亚和伊利莎白,在这个家庭中,耶稣的先锋——约翰兴起来了。天使很快乐的给了这样的应许和保证,“天使对他说:‘撒迦利亚,不要害怕,因为你的祈祷已经被听见了。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你必欢喜快乐,有许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乐。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淡酒浓酒都不喝,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这里天使指示了。如果他听从天使的这个指示,在生活当中实行严格的自制、节制,那么,他就会被圣灵充满。

第15节的话语,我们先来学习,“淡酒浓酒都不可喝,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大家知道,施洗约翰,他要作上帝的使者,他要把光带给世人,给人们思想指出一个新的方向。他要将上帝的圣洁,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让人们充分感觉到需要耶稣基督的义。为了很好的完成这样的工作,那么,他本身需要成为圣洁,他需要成为圣灵可以充满的人、圣灵可以使用的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他要接受天使的指示,在生活当中完全的“节制”。

和过去一样——人们因为放纵食欲和情欲、放纵肉体的享乐、荒宴醉酒,所以导致了疾病和灾祸。人们灵性的理解力就开始迟钝,人们就开始不太明白《圣经》的话语,然后对罪恶也不是非常敏感。在这样的时候,施洗约翰要来作一个改革的工作、一个改良的工作,他倡导“节制”的信息,并且他要作“节制”的榜样。只有他能够完全地自制,他才能够在这个背道的时代坚如磐石,他才能够去胜任上帝要他作的工作。今天的人们在为耶稣基督的复临作预备的当中,“节制”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人们因为对罪恶司空见惯了,他们所接触的,他们的生活习惯,使他们的头脑麻痹,这样他们就不能够明白真理,所以全部陷在一种很昏迷的状态当中。只有完全“节制”的人才能够开始聆听上帝的声音,明白在这个时代上帝的旨意。

 

施洗约翰的成长和预备

我们再看《路加福音》1:80节,“那孩子渐渐长大,心灵强健,住在旷野,直到他显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这里记载约翰的成长,也就是他的预备。他生活在什么地方呢?——他住在乡村里面,旷野里面接受严格的训练。一方面是为了舍弃人生的享乐和奢华;也是为了远避世俗的那些不信、污秽和猜疑。同时也是远离当时错误的宗教教育——他要接受上帝的教育,所以他住到了大自然的环境当中。他研究这个自然和自然界的上帝,这个自然和《圣经》的话语就在他的心灵当中产生了非常大的亮光。《圣经》记载,他喝的是山间的泉水,吃的是“蝗虫野蜜”——这个“蝗虫”是翻译上的一个出入,其实是“蝗虫豆”,是一种豆荚,也可以说是一“槐树豆”。

所以他过着节制的生活、简朴的生活。他住在旷野里面——这样《圣经》上的话语就越来越清楚地被他所理解。当他看到那些摩押的山岗,他就想到上帝以大能束腰,上帝的应许是信实的,上帝是立约的上帝。当他看到那种荒凉的旷野,他就清楚地理解了当时教会灵性上的光景。当他看到那些雨后的彩虹,他想到上帝不变的约、慈爱的约。当他看到透过乌云的缝隙,阳光那么照射下来的时候——那种阳光的光芒像剑一样,从乌黑的云缝里面照射出来的时候,他就想到耶稣再来的时候那种荣耀——带着千千万万的天使降临的荣耀。所以《圣经》上的每一个话语,都变成自然界中生动的形像,印在他的脑子里。

《圣经》的话语、自然界的景象,在他脑子里不断交叉回应着。他默想耶稣基督,祂就是要来的王、公义的王、慈爱的王。为了让耶稣能够得国,作祂的开路先锋来预备道路,所以他每一天都想到自己的使命。他沉思默想,借着祈祷来增加理解力。并且他已经认识到这位王,他在这位王面前敬拜和生活过。所以当他从旷野那里出来的时候,他在世界上对任何人没有惧怕,他能够站在地上的王面前,因为他早已参见过宇宙之君的荣美,他忘却了自己。

我们说到过施洗约翰的降生,也说到他“节制”的生活,他居住的环境和他所受的教育。大家要理解,施洗约翰并不是在那里离群索居、独善其身。他经常的下来,他去观察世间所发生的变化,他很留意社会的动态,他研究人性,他求主赐给他智慧,使主的话能够针对着人们的心灵,能够说出来解决人们心中的问题。所以他研究当时的社会和人性,并且他借着祈祷使话语能够有效的到达人的心中,他在那里作着这样的工作。

不仅如此,他也看到了教会的情形。他看到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他们陷在罪当中,自满自负。约翰就渴望唤醒他们,去过圣洁的生活。如果没有离弃罪恶,不能够得见耶稣基督的国。他就渴望把这样的信息,来聚集他的百姓。

他所传的不是平安的信息,他所传的不是欺哄人的信息,他所传的不是使人陷入到一种虚谎的安全感当中的不圣洁的信息。他把沉重的担子压在罪人心中,他的话语像剑一样,刺透罪人的心,使他们觉悟,使他们想到上帝对罪恶可怕的报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昏睡当中醒过来。那个时代的人们,就是“你唱歌,他们也不喜乐;你哀哭,他们也不流泪”——他们是在麻痹当中。但是,施洗约翰的信息就像鞭子一样。这时候很多人就在内心里面发出疑问:上帝!我究竟应该怎样行才能够得救?当上帝的话语使他们降卑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自省——这个时候他们做好了得到耶稣提拔的准备。

所以,当时的社会、教会都处在一种非常大的危机当中。但是,上帝预备了施洗约翰。实际上,施洗约翰是多余的——因为他就是犹太人,所有的信息都已经交给了犹太人。但是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整体来说,陷在了很大的问题当中。这时上帝却特别的预备了施洗约翰,也就是使用了这么一个“个人”——就在这样的危机当中,施洗约翰来了。他穿的服饰和神态像过去的先知以利亚,他带着以利亚的心志和能力,他痛斥国家的腐败、教会的罪恶,他的话语简明易懂,切中要害,深深折服人心。所以全国沸腾起来了,人们从各个地方聚集而来。

 

施洗约翰的信息和使命

我们刚才看到了施洗约翰初期的内容。我们再来看《路加福音》1:16-17节,“他要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主他们的上帝。这里既说“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这必然是以色列人已经离弃了上帝。“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大家知道以利亚的时代,是举国背道的时代,上帝借着以利亚来使他们回转。“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这就是施洗约翰的使命。他要在背道当中使人回转,这是福音的工作,这也是改革的工作,这是一个聚集上帝余民的工作。在耶稣复临的时代,会有第二个“施洗约翰”来,会完成同样的工作。

我们看施洗约翰的工作和他的信息。大家看《路加福音》3:3节,“他就来到约旦河一带地方,宣讲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他宣讲“悔改的洗礼”,也就是劝告众人要悔改。他在约旦河里施洗,这是表明从罪当中得到洁净——这是一个富有意义的礼节。这个礼节也就是等于在宣布,那些自称是上帝子民的那些人,已经被罪恶所污染了。如果他们的心灵和生活是不洁净的话,那么他们在弥赛亚的国度里就无份了。虽然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但是,假如他们生活和心灵是在污秽当中,他们也同样在弥赛亚的国度里无份。约翰宣讲“悔改”的洗礼,是告诉他们这么一个最简单而直接的声音。但是,这却是被当时的人所遗忘的。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上帝就会给他们特别的恩典和特权——这是一种错觉。

我们看第4节,“正如先知以赛亚书上所记的话,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不只是玛拉基有预言,以赛亚先知也有预言——预言必定应验,预言将会重演。“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上帝要作预备的工作、聚集人的工作、福音的工作、使人悔改的工作。并且告诉他们:只有心灵和生活得到洁净,才能够进入耶稣的国。

大家看第7节,“约翰对那出来要受他洗的众人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有许多文士和法利赛人,也来承认他们的罪,并要求受洗。但约翰受到圣灵感动,看到这些人并不是真的悔改的人——他们是投机分子。所谓“毒蛇的种类”,也就是心灵没有重生的人、没有接受圣灵的人、没有真正得到悔改的人。虽然他们是有上帝的选民这样的身份,但是他们仍然被称为是“毒蛇的种类”——上帝是只看内心,不看外表。

第8节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所以施洗约翰的信息是什么呢?——就是要真实的“悔改”。如果我们的内心真实的悔改了,你的生活就会有一番改变,生活中就会表现出来——对待人就会有仁慈的态度,就会有饶恕的心,就会怜悯灵魂的心,就会有忍耐,就会变得温柔,就会有真实的心灵的平安,在一切痛苦当中能够明白上帝的旨意。如果真正的悔改,你身边的人就会最先感觉得到,和你相处的人会发现你变了。如果真实的悔改,生活当中就会有表现。

我们看8-9节这样说,“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上帝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这是非常重要的话语!大家要理解施洗约翰的信息很浓缩的记载在《圣经》当中——大家要把当中的每一句话,重新去解开、去思考,就会得到答案。施洗约翰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上帝能够从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这什么意思呢? “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要砍下…”——这是什么意思你呢?也就是说,一棵树它的价值是在于果子,并不在于那个树的名称。就是这棵树叫什么树不重要——你是哪个教堂并不重要,你是到哪个地方聚会并不重要,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教派的名称并不重要,树的名称并不重要——它的价值在于它所结的果子,大家要理解这个。如果人的生活和品行和上帝的律法不相符合的话,那在上帝面前就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在上帝面前的地位是取决于人的生活和品格,否则上帝就不能承认他们是祂的子民——外在的名称不是上帝所要看的,上帝只看内心。

大家知道这里有这样的话:“你们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这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当然是亚伯拉罕的后代,但是他们现在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误解:他们就会说《圣经》当中有应许,上帝永永远远地眷顾以色列人,以色列是上帝拣选的民族,是地上祂唯一关爱的对象,上帝永远不会丢弃以色列人。《圣经》确上有这样的应许,但他们就误解了这样的应许——这样的应许是有条件的。他们忽略了应许的条件,而只强调应许本身。他们误解了上帝给他们祝福、给他们真理,他们就认为他们自己比别人强上帝才这样作。他们认为上帝给他们真理,他们自然而然的在得救的问题上就比别人优越——这是一种错误。

上帝说了,我给你真理是为了让你因着这个真理而变化,并且是让你为这个真理去作见证。但如果你们只是接受了真理,并没有因着真理而变化的话,我可以拣选别人——就如同拣选你们一样。我不是说非要用你们,我也可以用别的人,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不结果子就砍掉,那么我能够“从石头中重新兴起他的子孙来”(路3:8)。就是说,那些外邦人上帝可以重新拣选他们——他们本来是没有属灵的生命的,就像旷野那些没有生气的石头一样。但如果上帝的灵和真理进入到他们里面,(就)能够改变他们,他们同样可以成为上帝的工具。只要他们愿意屈服于上帝,他们可以成为圣灵能够充满的对象。上帝还可以拣选别的人,就如同拣选亚伯拉罕一样。不是说非要拣选这个民族,拣选这个民族是有目的的——如果他们不能完成这样的旨意,那么上帝的计划不会改变。

他们误解了——我们不是有真理吗?上帝不是把真理给了我们吗?他们就认为——上帝特别爱我们,自然不会抛弃我们。他们就把上帝的恩典当作一种自满的理由,并且以上帝大量的恩典用来遮盖他们的罪——这是一种错误,大家要理解这话语。

现在请大家看《耶利米书》31:35-37节,“那使太阳白日发光,使星月有定例,黑夜发亮,又搅动大海,使海中波浪砰訇的,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名。他如此说:这些定例若能在我面前废掉,以色列的后裔也就在我面前断绝,永远不再成国。这是耶和华说的。”这是什么意思呢?——除非天地废去,我才会弃绝以色列。反过来说,我永远不会弃绝以色列。这里有上帝永远眷爱以色列的应许——犹太人非常喜欢这个应许,他们拿着这个应许自许是亚伯拉罕的嫡系子孙,从血缘上是直接的亚伯拉罕的后裔,所以他们认为有权承受这个应许。但是他们忽略了上帝所提出来的条件。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大家看这个应许的前面,在33-34节有什么样的话语呢?35-37节是应许,33-34节有条件。这里,上帝说,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如果上帝的律法铭刻在人的心中,上帝对这样的人的恩典确实是可靠的,他们与上帝是合一的。但是当时的犹太人,他们因罪已经与上帝隔绝了,他们因为罪正处在上帝的刑罚之下而受苦,他们受着异邦的奴役,他们的心思因为犯罪变得黑暗了。上帝虽然赐给他们这么大的恩典,但是他们不能够成就主的旨意。但他们却错误的认为,上帝已经应许过了,他们就原谅自己的罪,并且以为自己比别人好,应该得到福惠,他们标榜自己,从名称上是亚伯拉罕的后代。

大家知道这样的错误也正是当今教会的情形。预言之灵说到这些内容的时候这样讲:这些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我们为什么被拣选呢?我们为什么成为末时代上帝教会当中的子民呢?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强吗?主给了我们这么多的真理,是因为我们比别人更优越吗?是因为我们有了什么特权吗?

所以现在大部分(复临教会)的人是这样想的:“啊——那些巴比伦的百姓你们多么可怜啊!连2300日的预言都不知道,七十个七的预言都不明白,你们真是太可怜了。这些道理我们早就学过了,虚心的到我们这里来吧,好好地听我们讲一讲吧。”他们现在就是存着这样的一个行为。“你们这巴比伦的儿女,你们都要灭亡了。我们还会有什么问题呢?我们不是已经到上帝的教会当中来了吗?那么我们的得救还有什么问题呢?”大家现在就陷在这样的错觉当中。

施洗约翰的话语就是要揭开这种错误的迷惑,真理给了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因着真理而变化,真理给了我们,是为了让我们拿着这些真理去聚集上帝的余民。如果我们不能够符合主的旨意,如果我们没有因着这些真理而变化,上帝就会拣选别的人,就像当初拣选我们一样。

施洗约翰的信息是简单的,就说,你们不要再陷在错误当中了,你们不要再自欺了,不要再盲目了——要悔改,必须洁净才能进耶稣基督的国。这是不是最简明的话语呢?“应当悔改,因为天国近了!”——这就是施洗约翰的信息。这位新兴的教师兴起来了,他看到民众正在聚集,这时候他极力把他们的信仰引到即将要来的那一位身上。施洗约翰本身不是弥赛亚,施洗约翰本身也不是生命的光——他只不过是一个声音——旷野的人声。领受了“旷野人声”的人,就会聚集到了耶稣的面前。这是预言应验的步骤,这是上帝作事情的步骤。这样的预言将会重演,这样的历史将会重演,大家需要多么深刻地去领会施洗约翰的信息和使命。

 

“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我们看《约翰福音》3:22-26节,“这事以后,耶稣和门徒到了犹太地,在那里居住,施洗。约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因为那里水多,众人都去受洗。那时约翰还没有下在监里。约翰的门徒和一个犹太人辩论洁净的礼,就来见约翰说:‘拉比,从前同你在约旦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约翰的门徒心怀不平地来到约翰面前,就说:“拉比,现在那一位在那里施洗,人们都往他那里去了!”撒但用这话来试探约翰。约翰的任务即将结束了,但约翰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这个问题的话,他可能会拦阻耶稣的工作。如果他顾及到自己的名誉的话,(如果)他顾因为自己马上要被撤换了,他就会感觉到失望和悲愤,那么他就会撒下争论的种子,助长人们的忌妒、猜疑和纷争,就会严重地阻碍福音的进展。

约翰像所有的人一样,也都有人性上的弱点,但是他被神圣的爱感化过来了。我们看约翰是怎么回答的,他是多么清楚地来终止了这个误解,然后把他的门徒转向耶稣。27-29节,“约翰说:‘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什么。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约翰凭着信心仰望救主,他的舍己达到了最高峰。约翰为耶稣基督的国度作了最无私的牺牲,他告诉别人——他就像一个婚姻的证人一样,他介绍这个婚姻的双方,他为婚礼作准备,即至新郎娶了新妇,介绍人的任务就完成了,所以他就庆贺伴侣。约翰他被召是要指引百姓到耶稣那里,现在看到救主的工作在展开、在成功,这也就是他的喜乐了。所以他说:“故此我的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约翰在舍己的事情上达到了最高峰。他并不想汲引人注意他自己,他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高而又高”,直到把他们汲引到上帝的羔羊身上。约翰是“旷野的人声”,但是他本身不过是一个声音——这个声音是为了聚集人、唤醒人,是为了让人去仰望耶稣。这个声音本身不是生命之光,这个声音是为了使人的眼目转向那生命之光。所以当人们到耶稣那里去的时候,他就快乐地、静默地隐退了。

上帝必须要兴起“旷野的人声”来聚集人,要作福音的工作,要作使人悔改的工作,要直指罪名、唤醒人。但是这声音本身不是弥赛亚,只是为了把人引向弥赛亚那里。施洗约翰的信息是——“看哪,上帝的羔羊!”“旷野的人声”不过是一个声音,不算什么。但是这个声音把人指向生命之光,这也就是预言之灵所说的话。所以宣讲这样的题目就是“旷野的人声”,说:“看哪,上帝的羔羊”!这就是施洗约翰的信息。这个信息把人指向那真正的生命之光。大家要理解上帝所作的吗?

约翰非常清楚的见证了他的使命,和他和基督的关系。约翰很喜欢听到基督工作成功的消息。及至基督的工作真正的成功了,他被人淡忘了,没人会再知道他。

他兴起来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呼百应”——整个犹太地都轰动了,他如果揭竿而起的话,甚至可以造反。魔鬼就以这样的世上的一个“霸主”的诱惑来引诱施洗约翰。但是他不是去作这样的工作,他的工作结束了,他就过去了。

但是没有施洗约翰,人们也认不出弥赛亚。接受了施洗约翰见证的人,就被引到了耶稣基督的面前,这是上帝所作的工作。当耶稣的门徒和约翰的门徒发生这样争论的时候,约翰就说了这样的话:“他必兴旺,我必衰微”。再看《约翰福音》4:1节,“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也就是说,约翰感觉到非常高兴的是耶稣事业的成功,但是法利赛人听见了却不高兴。第3节,“(耶稣)他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这里这句话非常简单,“耶稣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当他的工作有了一个开始,在约翰的门徒和耶稣的门徒之间可能会产生误解后,当以色列的领袖尽力的想造成一种误解和分化以后,耶稣却悄悄地停止了工作,往加利利去了,避免了一切足以引起误会的事情。

所以大家想一想:我们在信真理和传真理的时候,也要设法避免一切引起误会和不和睦的事情。我们在这样的事情上要学习施洗约翰的榜样和耶稣的榜样——“耶稣就悄悄地退去”。而约翰说:“我必衰微,他必兴旺”。约翰他蒙召作改革的工作,但是他的工作结束了。可是他的门徒难免有一种危险,就是过于注意这个“人”,认为这个工作的成功好像有赖于他的辛苦。他们有一种危险,忘记他是上帝手中的工具。现在他的任务既然完成了,就有另一种工作要进行,这是约翰作不到的。约翰的门徒不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有了一种嫉妒和不满的情绪。

现在当今很多人也是这样。上帝在整个救赎计划的历史当中,他拣选什么样的人作祂的工作,是有次序地做的。有些人可能被主使用了,从事一项工作,但是等他尽力做到他所能做的,把工作推进到一定程度之后,上帝可能又去使用别的人,将这工作继续推进。但是,很多人就不愿意屈服——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屈服于上帝的旨意。很多人,当他不能够再推进主的工作的时候,他却站在这个位置上阻挡着别人——这正是当时的法利赛人,这正是当时的那些犹太人。他们自诩、自满、自夸、盲目自大、陷在罪当中。当他们不能够再去做主的工作,主兴起施洗约翰的时候,他们就极力地拦阻——你凭什么做这些事情?你凭什么在这里聚会施洗?谁给你的权柄?你在哪里受的教育?你在哪里拿到的文凭?你的牧师证在哪里?你受什么神学院的教育?谁认可你的?——他们就在质疑他。他们不明白上帝的计划。但是施洗约翰却是如何谦卑地为耶稣让路啊!

约翰的工作不带任何人的形像和尊号——他是“旷野的人声”,他为耶稣预备百姓,他是一个虚心舍己的人。他说:“他必兴旺,我必衰微”。他只不过是一个声音,但是他要把人指向真正的光——这就是他的心志。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能力,只有那些受过上帝教育的人才能够传讲真理,只有无所忌惮、直指罪恶的人,只有那些研究社会、人性和教会状况,而那个话语能针对着人心的人,他的话语才会有力量。当这个力量发生效果的时候,同时汲引人到他面前来,说“看哪,上帝的羔羊”。

和基督一同受苦

施洗约翰是第一个宣布“耶稣之国”的人,他也是第一个为耶稣受苦的人。他以前住在旷野,呼吸自由的空气。但及至他的工作在一种无所畏惧当中完成的时候,结果怎么样呢?——以前他是自由地来往,围绕着他的都是接受训诲的群众,可是结果怎么样呢?——他落到了高墙之内,落到了希律的监狱里面。他忙碌的一生突然变成了无所事事的、阴森森的牢狱生活。他非常的苦闷,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案情并没有好转,他心里面开始沮丧起来。这时候他的门徒来探望他。他的门徒就把耶稣的工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约翰。这些门徒就说:耶稣已经来了,他怎么只顾治病、讲道、探访人、到处走,他怎么没有采取很大的措施呢?也没有兴起什么改革,也没有聚集什么军队,他好像也没有打算使用什么武力。况且,他的开路先锋被关在监狱里,他好像没有使你获释的意思。他难道坐视自己的忠心先锋丧失自由、甚至还可能丧命吗?”就说:“夫子,你所传的那一位、你为他做预备,但他现在为什么不来救你呢?那些门徒就这样问施洗约翰。

大家知道,如果是在别的情形当中,约翰不会受到影响。但他现在处在监狱里,这种疑问不是没有发生作用的——约翰非常沮丧、非常苦恼,他心灵非常痛苦,他看到自己的门徒有些怀疑,他也不希望他们这样。但是他又无法回答他的门徒的问题。他在想:“难道我传的信息错了吗?但那都是圣灵激励我去传的,没有一句话出自我自己。难道我以前的工作不忠心吗?所以上帝不喜悦我。假如我真的是忠心的去做了,那弥赛亚为什么不解救我?”他就陷在这样的痛苦当中。

这个时候他就打发两个门徒去见耶稣,问:“请问,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的人?”(太11:3)耶稣没有回答。他在那一天当中让约翰的门徒和他在一起,他们看到耶稣所从事的工作——医好瞎眼的人、瘸腿的人,安慰伤心的人,有福音传给那些饥渴慕义和贫穷的人。然后,就告诉这些门徒:回去吧,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凡是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11:4-6)约翰听了这样的话——这里有耶稣很温和的责备——他领受了,耶稣把事情点到为止。

他这时候想起了圣经上的预言,他知道,这不正是弥赛亚要从事的工作么。弥赛亚来不是用武力来征服外敌,而是要改变罪人的心——天国要建立在人的心里面,这不正是弥赛亚的工作么。并且约翰深深的了解,这样的弥赛亚不是当时的教会所欢迎的,这样的真理不是人们渴慕的。如果我们的弥赛亚如果做着这样的工作,最终会遭到人们的拒绝和抵制——他将会受苦,那么我自然而然会和他一同受苦。

约翰克己牺牲的生活,正是弥赛亚的生活,也正是天国的原则,这样的原则是会被世人所拒绝的。他就想到,这样的弥赛亚最终会被人拒绝,难道我现在被人拒绝,最终要受苦,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他就有了和基督一同受苦的心志。

大家知道:如果你拥有施洗约翰的使命和信息的话,你也要带着施洗约翰的心志——就是“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看哪,上帝的羔羊!”然后有与主一同受苦的心志,在舍己和牺牲上达到最高峰。他只是为了耶稣国度的建立,他只是为了这个国度而作铺路石——这个才是上帝要预备的人,去做要兴起来的工作。

如果我们传扬施洗约翰的信息的话,大部分的人是不会欢迎的,他们会拒绝,就像他们会拒绝弥赛亚的工作,会拒绝弥赛亚本身的工作一样。如果你现在宣讲施洗约翰的信息的话,这样的道是不会被受欢迎的——我们要和耶稣一同受苦,通过苦难才能建立一个纯净的国。

风中的芦苇与旷野的人声

当耶稣打发走了约翰的门徒们以后,耶稣就开始对众人讲论约翰。他想告诉别人,他自己对约翰是深表同情的,对这位忠心的见证人是认可的。并且他想告诉人们,上帝并没有丢弃约翰,他想告诉人,约翰在患难当中也并没有失去信心。然后他这样说——我们看《马太福音》11:7-11节,“他们走的时候,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是要看什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什么?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那穿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你们出去究竟是为什么?是要看先知吗?我告诉你们: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

大家要理解耶稣这话:“你们出去到旷野要看什么呢?”就是说,大家在这个时代正在期待着什么呢?你们又想要去看什么呢?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是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风吹动的芦苇,是那些拉比们、是法利赛人,他们评断约翰的工作,他们时而感觉到这是来自于上帝的,时而又顽固的拒绝。他们随着舆论不断地摇摆。他们不愿领受约翰扎心的警告,他们又因惧怕百姓,不敢公开反对——但他们不领受,又不敢公开地反对。

现在是不是很多人就像“旷野的芦苇”呢?像风吹动的芦苇呢?这就是当时教会的状况。大家是如何面对施洗约翰的信息的呢?你们是像风吹动的芦苇呢,还是像施洗约翰那样坚如磐石而不动摇呢?当时很多人畏首畏尾。但是上帝的使者却不是这样。

很多人听是听到了,但是他们摇摆不定——他们根据自己得到的名誉而摇摆不定,根据自己的利益是不是得到了损害而摇摆不定,他们根据教会对自己的态度而摇摆不定,他们根据自己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而摇摆不定——这就是“风中的芦苇”。

你们是要去看什么呢?是要去看风中的芦苇吗?——不是,你们要看施洗约翰。

当施洗约翰说:“看哪,上帝的羔羊”的时候,耶稣反过来证明:“看哪,这是为我预备道路的忠心的见证人,你们要看施洗约翰——他却不是芦苇。”他宣讲的对象有法利赛人、撒都该人、祭司,还有希律王、王侯、罗马兵丁、税吏和普通百姓,他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直言不讳——他不是风中的芦苇,他不是摇摆不定的人。虽然在牢狱当中,他仍然维持着自己的热诚和忠心。当年在旷野传上帝警告的那个约翰没有改变,在旷野里受教育的约翰,当他在监狱里被关起来的时候他没有改变——这就是耶稣所认证的百姓。

耶稣接着说:“你们到底要去看什么呢?——是穿细软衣服的人吗?”这些人是骄奢淫逸的人,但约翰却是克己牺牲的人。他的饮食和服装都是简朴的,他居住的家…是简朴的,但是当时的教会追求的是富丽和享受,他们在教会当中拥有权柄和财富。但是耶稣要人去注意,真正的上帝所认证的见证人约翰,和当时教会的祭司长和领袖们,有何等大的区别,耶稣提醒他们去分辨这一切。

大家现在以什么样的眼光分辨这个世代呢?“你们出去究竟要看什么?是要看先知吗?——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太11:11)施洗约翰究竟在什么地方伟大呢?我们看《约翰福音》10:41节,“约翰一件神迹没有行过,但约翰指着这人所说的一切话都是真的。”——这就是“旷野的人声”。约翰没有行过一件神迹,但是他所讲的道都是真的,他关于耶稣基督的见证都是真的,这就是我们可以得到预备的信息。大家要这样来理解上帝的工作,约翰的伟大他并不是像摩西一样有权杖、行神迹。他虽然是“以利亚”,他不是像以利亚那样使死人复活——他一个神迹也没有行过。

所以上帝预备人心的工作来到的时候,你不要凭着你的观念去想象,不是带着神迹来、不是带着一种炫耀来、不是带着人们所向往的那种特别的能力来,但是是以真理的话语来。如果他们不先理解真理的话语,就不能够理解弥赛亚。

约翰的伟大,就在于他所指着耶稣所说的一切话都是真的。并且约翰的伟大在乎他的无私——他说,“我必衰微,他必兴旺”。他作为耶稣的开路先锋,他的任务完成了,耶稣真的也来了,但是他自己却死在监狱里,被人遗忘了——他的舍己达到了最高峰。这就是约翰的伟大,这就是“以利亚”的心志,这样的心志才会有能力。我们具备了这样心志的人才能够看明什么是真理,这样的人才能够聚集到耶稣面前来。所以耶稣说:“他比先知大多了!”他成了两个时代、两种制度之间的链环,但是他最后被杀害了。

耶稣为什么没有拯救施洗约翰呢?因为耶稣知道施洗约翰可以经受得起这个试验。他能够经得起这个考验。为什么没有拯救他呢?难道跟从耶稣的人不都是这样的结局么?耶稣的门徒难道比施洗约翰会强一点吗?——都是如此,但耶稣只不过是要让人经受得起这样的考验。弥赛亚本人不也是这样么?真理的百姓就会受到拒绝,只有完全舍己的人才能够站立得住。

 

结语

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志呢?我们在这个时代要不要成为施洗约翰这样的人呢?我们是风中的芦苇,还是“旷野的人声”? “旷野的人声”要来,我们能不能领受这“旷野的人声”呢?上帝有什么样的预言要应验?上帝的计划是怎么样的?初代教会的历史如何?末时代的历史也会如何?我们要按照这样的踪迹去寻求、去理解。

施洗约翰的教训我们述说不完——他现今完全适合当今的世代。就像以诺是活着升天的人,而在这个末时代,我们像以诺这样的人也要产生。施洗约翰是在耶稣恩典的国度之前的殉道者。在这个时代在耶稣的国度之前也有殉道者。所以以诺和施洗约翰要成为当今的人们研究的对象,我们研究他们的生活。

我们要知道这个预言的应验——“以利亚”要来。“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在耶稣复临之前,同样的工作要去完成。上帝曾经在耶稣第一次开始出来传道之前,事先就有信息说,税吏和罪人啊,悔改吧!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悔改吧!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那么这同样的工作,在末时也要完成。耶稣复临之前必有信息兴起来说:“耶稣快来了,你们当预备迎见你的上帝”。这工作是谁去作的呢?——上帝借着施洗约翰去做的。是借着犹太人去作的吗?不是,是借着施洗约翰去作的。

当今的教会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呢?约翰的信息里面每一句话包含了什么样的意义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究竟什么是“旷野的人声”?大家要带着这样的对预言要应验的一种期待,来洞察当今的时代和教会。

这堂课我们就先学到这里。

 

赞(0)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