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84.门徒的训练

前言

耶稣怎样拣选和训练他的门徒——是非常有意义的内容,非常符合我们的现实!大家知道现在我们被真理所聚集的人,你们在座的各位——就非常像那十二个门徒!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属于这十二种人当中的一个!

耶稣是怎样聚集他们,怎样使用他们,怎样把他们训练出来,我们如果去学习这些内容的话,不止是非常有意思,而且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从当中理解上帝的爱,感受上帝爱的教育,并且我们理解我们该怎样对待别人——因为耶稣就这样对待了不同的门徒

这些不同的门徒也就是我们。在座大家中的每一位,也就是门徒当中其中的一种。因为世上有十二种不同的人。我们灵性上的经历不外乎——在这些门徒的经验当中——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内容。在这个当中,我们充分的理解上帝预备人的方法,训练人的方法;我们理解上帝的爱,我们要理解我们应该怎样成长,我们应该怎样彼此对待。

 

01耶稣拣选门徒的方法和经历

我们看可3:13-19节,“耶稣上了山,随自己的意思叫人来,他们便来到祂那里。祂就设立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并给他们权柄赶鬼。这十二个人有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还有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又给这两个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又有安得烈、腓力、巴多罗买、马太、多马、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并奋锐党的西门;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为了训练和拣选门徒,耶稣离开了喧嚷的都市,而退到了宁静的田间和山野。耶稣现在要作一个工作——这些人将会在耶稣离世以后,在这个地上作耶稣的代表。耶稣没有豪华的圣殿可用,就带他们到了山上,退隐之处。以后在门徒的脑海里,这一天神圣的经历就永远和那些山谷的美景联系在一起了!他们清楚地记得是在那里耶稣对他们说的话。

耶稣召了这些门徒,要他们出去为耶稣作见证,他们要把自己所看见的、所听见的宣告世人。这些人的工作——是人类历史上人们从没有作过的工作!他们接受的委托如此重大,仅次于耶稣自己的工作!耶稣就让这些人和自己生活在一起——他们同行共话、他们听耶稣的教训、看耶稣怎么说话、看耶稣怎么作事、与耶稣生活在一起!耶稣就这样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教导他们、然后训练了他们、忍耐了他们、最后他们就成了可以被圣灵充满的工具!这也是耶稣拣选我们的方法和经历。

这些门徒将来要和上帝一同去作拯救世人的工作。但是耶稣现在坐在那里,这些人围在他的身边。耶稣非常熟悉这些人的品行——一切的错处和弱点都赤露敞开在耶稣的面前。祂知道每一个人的特点是什么、每个人的个性是什么、每个人的缺点是什么,耶稣非常熟悉他们,也知道他们将要肩负的责任是何等的重大!并且为了担负这个责任,他们遇见的危险也是何等的大!所以这不是普通的一件事情。

那天晚上,当门徒们在山脚下睡觉的时候,耶稣就整整祷告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就叫他们来,耶稣就把重要的事情告诉他们。这就是耶稣预备和训练这些门徒的经历。这样的事情会重演。

施洗约翰会来传道,人们会来看到耶稣。耶稣的生涯就是福音。然后明白了耶稣的生涯的人——将会去为耶稣作见证!这就是门徒的责任。我们今天为这个被蒙召。那我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有什么样的缺点呢?我们该怎样相互对待呢?我们在耶稣的训练当中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成长呢?这是从门徒的故事当中可以得到的教训。

大家要明白,我们要按照上帝的旨意去作,上帝的方法就是这样——祂聚集不同的人、都是有缺点的人、但是他们都有可用之处;耶稣训练了他们,这是耶稣的爱;他们相互接纳了、最后合一了——就是早雨圣灵沛降、福音传遍了天下!这样的故事在末时代就会重演!

现在听真理的人都是各个不同的人——他们都有各自的缺点,但都有可用之处!他们学会怎么相处,他们学会成长,最后他们达到合一和爱的地步——然后晚雨圣灵会沛降!福音会完成!所以按着这样的次序来学习吧!

 

 

02耶稣训练门徒的方法——因材施教

耶稣拣选门徒的时候,有一些门徒已经同工一段时间了。有约翰、雅各、彼得、安得烈、腓力、拿但业和马太,这几位比别的门徒更加的接近耶稣。他们见到的神迹也多,听到的教训也多。但是这些人当中又有三个,彼得、雅各和约翰,他们和耶稣的关系更近一些。这三个人当中又有约翰和耶稣的关系又更近一些。所以约翰很年轻,总是安安静静地紧靠在耶稣身边,和耶稣的关系最密切。最后被公认为是耶稣所爱的门徒。这并不是耶稣偏爱谁,而是他比较听话,很容易受教,思考的也多,问的也多,自然耶稣教导他也多——所以约翰最后成了写作最深奥的属灵教训的人。那么这十二个门徒各自不同的经历,我们就要来思考一下。我们知道耶稣对各个门徒都是一样的爱,耶稣使用他们、训练他们的方法都不一样,这叫因材施教。

 

03信心迟钝的腓力

第一个被选召的门徒是谁,大家知道吗?第一个耶稣说:“来,跟从我!”这样被耶稣所呼召的第一个人是谁?是腓力!腓力是第一个最清楚的被耶稣呼召说“来!跟从我”的人。腓力是伯赛大人,和彼得、安得烈是同乡。他听过施洗约翰的教训,听过耶稣是羔羊,他是个诚心寻求真理的人。

但是腓力的信心很迟钝。他跟从了耶稣很长时间,但是他跟拿但业谈话的时候,当他介绍耶稣给拿但业的时候,他是这样说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这个时候说明他还没有认识耶稣的神性。他已经听过天上的声音说——这是上帝的儿子!但是他却给别人这样介绍!所以他是信心迟钝的人。

后来耶稣行了五饼二鱼的神迹,腓力又显出缺少信心。耶稣是要试验他,他是第一个被召的,于是就问他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腓力的回答是:“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显出他没有信心。所以令耶稣很担心。腓力曾经看过耶稣的作为,但没有信他。

还有一次,希腊的人、外邦人来打听耶稣的事情,先找到了腓力,但他没有抓住机会把他介绍给救主,而是把这事情告诉安得烈:“安德烈,你看着怎么办吧!”说明他的信心还是迟钝的。甚至到最后,在主钉十字架之前最后一周,腓力所说的话还是表现信心不足。然后多马就说:“主啊!你到哪里去啊,那条道路我们不知道”。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但是腓力就说:“主啊,把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信”。他跟了耶稣这么长时间,耶稣就说:“你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第一个被召,相处了三年之久的这个腓力,他的心志还是迟钝,信心这样软弱。他是一个信心很迟钝的人。——但是就是这样的腓力,在后来圣灵降下来的时候,他成了合主旨意的教师。他知道他说话的根据,他能确切地教训众人,使听者无不折服。

我们当中很多人信心迟钝,但耶稣还是爱我们,引导我们;时候到了,我们就为主使用!那么反过来说,我们也要像耶稣忍耐腓力那样——去忍耐在我们身边那些信心迟钝的人。有些人理解非常快,有些人理解力很慢;有些人听过很多次了还搞不懂,有些人一听就知道你要讲什么了;有些人反应就快,有些人反应就慢。但是我们不要排斥任何人,我们要学会耶稣的爱;耶稣是怎样对待腓力的,这就是对我们的一种教育。我们也要走这样的路,我们当中谁是腓力呢?上帝仍然要使用你,所以我们也要接纳他。

但是拿但业和腓力的犹豫比起来,他就不同了!拿但业非常诚恳,他的信心能够使他看到眼睛看不到的见识。拿但业被称为是没有诡诈的人。

 

 

04门徒的训练——与基督合一

耶稣的门徒们,对这些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习惯和性情都大不相同!马太是做税吏的,是屈服于罗马政权的人,但是奋锐党的西门是痛恨罗马政权的人,彼得是很急躁很豪爽的人,而犹大是卑鄙诡诈的人,腓力是很迟钝的人,多马是很胆小的人,西庇太的两个儿子雅各和约翰,很有爱心但是也野心勃勃!

他们这些人不同的缺点,都带着先天和后天的恶习。耶稣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忍耐他们,一一地教育了他们,耶稣让每个人都和耶稣靠拢;如果耶稣住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就都会合一了!

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试验,他们发的牢骚也都不同,他们的意见也不同,因为他们的性格和经历都不同。但是耶稣始终的总是把他们团结在身边,教训他们,最后基督的爱引导了他们!他们不再有纷争了,彼此相爱了,合而为一了!他们都有耶稣那样的心思和意念了!

耶稣是伟大和真理的中心——他们越靠近这个中心,他们也就越相互的接纳。这是多么大的奇迹!这奇迹就发生在十二个门徒当中!然后这个要扩大,扩大到整个教会当中。

这个经历也是一样,这样的事情先要发生在我们少数人当中。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但是都接受了同一个真理,大家就应该忍耐、接纳、包容。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基督的爱的教育和训练。最后我们要和基督合一,然后才能去完成这个圣工。圣工绝不是靠一种人去完成的,绝不是靠一个人去完成的。

当耶稣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按手在他们头上,献上祈祷,目的是把他们分别出来,要担任圣工,作福音的执事。

他们经过了多么长的时间的经验啊,他们经历了多么各自不同的试验和挫折啊,他们曾经多么失败啊,但是最后及至他们完全在基督里面悔改,在接受早雨圣灵的时候,上帝使用他们的时候,成就了何等大的事啊!真是奇迹!是上帝舍命之爱的奇迹!他们不过是渔夫,无知的小民,他们没有受过拉比的教育,但是他们受到劳苦的训练,他们都是在地上受过苦的人,耶稣看他们是可以受教育的人,耶稣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然后拣选了他们,教育了他们,最后他们成为圣灵可以充满的工具!这就够了!

这样的人一旦产生,福音的事业就会轰动世界!不是人去努力作成的,我们只是要接受上帝的教育,成为圣灵可以使用的器皿,成为圣灵可以充满的对象,然后圣工就完成了!这样的故事也会重复地发生!

 

 

05多疑的多马

我们刚才看到了腓力,大家再来看一下多马。耶稣是怎么对待多马的呢?当耶稣复活以后,第一次在楼房里面和门徒见面的时候,当时多马不在。后来他听门徒报告了耶稣显现的充分的凭据,耶稣复活了!但是多马的心中幽暗不信。他为什么不信呢?耶稣复活了,向其它的门徒都显现了,却没有让我看见,我不也是他的门徒之一吗?所以这个自尊心受到了损害。这就是多马。

你看连多马这样的人也有这么强的自尊心的!耶稣没有向他显现,他就有点蔫了。所以他就天天发愁,一个星期之久。这个星期当中他感觉到不信也不行,但是他又感觉到耶稣损害了他的自尊心,又不想信。所以他陷在一种矛盾、挣扎和绝望当中很苦闷。但是那些别的门徒们,耶稣复活的信息使他们多么高兴呀!但是他却发愁,心里很黑暗。

这样就过了一个星期,又一次在楼房里聚会。这次多马来了,他虽然不信,但是毕竟希望看到这个好消息是真的。吃晚饭的时候耶稣突然在他们当中,说:“愿你们平安!”然后转过身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

耶稣的话语里面有很轻微的责备。你看耶稣责备人的时候都是点到为止,对吧?就是很微微的责备。要看是什么样的人,所以耶稣说话非常有分寸,这就是爱。爱就是恰如其分地对待别人。不要过激,也不要按自己的意思度量人。

所以耶稣很温和地责备了他的不信。耶稣就说:“你因看见了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多马多么吃惊哪!多马他在这一个星期当中,他就一直疑惑;耶稣在这一个星期当中并没有向门徒显现过,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人把多马的这种感受告诉过耶稣。也没有人跟耶稣说:“你向多马显现一次,他现在正愁烦呢!”没有人这样做。

因为在这个星期当中耶稣都没有显现。一个星期之后第八天,耶稣显现就跟多马这样说,所以多马非常吃惊!耶稣就像知道他的心一样的。耶稣完全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和他口中的话语,所以多马完全变了!他真的太受感动了!他是这么有自尊的心并且不信的人,但是耶稣忍耐他,鼓励他。他因为大喜而很激动,他就俯在耶稣的脚前说:“我的主,我的上帝。”多马也就这样在上帝的忍耐和爱的教育当中——成了可以合用的器皿。

在耶稣对待多马的方法上也给我们上了一课——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信心软弱特别多疑的人。有些人,他的思维方法就是那样,他性格就是那样,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按我们个人的经验去要求别人。世上有十二种不同的人,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我们还会继续讲这个问题的。

耶稣根本就没有狠狠地责备多马,也没有和他展开辩论。像这种怀疑成性的人,他为自己提出最不合理的条件——“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就这样的一个人!但是耶稣却是以宽宏大量的爱和体谅的精神,使他胜过了他心中的障碍。

辩论解决不了人的不信——辩论只会使不信的人更加地去自卫,寻找新的理由和借口,所以耶稣不和他辩论,只是向他显现,说:“多马,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耶稣就是这样对待每一个人的。

 

 

06自恃的彼得

在每一个门徒的例子当中,都有深深的让我们感动和值得我们去学的东西。这里有耶稣爱的真实地表达。耶稣的爱不是抽象的,当我们理解了耶稣怎样教育这些门徒的时候,我们就理解了——啊!这就是爱!怎样去对待别人呢?像耶稣这样,这就是爱了!

我们特别知道在耶稣训练这些人所显出来的爱,以及这种爱的力量,在这种例子当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谁呢?那就是彼得!彼得是勇敢有进取心的人,也很自信,他理解得非常快,行动得也很快;但是犯错误也快!所以常受责备,但他也乐意饶恕,他对基督很热诚,耶稣也很确切地认可过他,也赞许过他;但他又很自恃,他的这种自信心没有根除。

所以对于这个很激烈地门徒,耶稣一直忍耐,总是设法抑制他的自信,教导他学会谦卑、顺从和信靠。因这个危险越来越大的时候,自负的人跌倒也会越大。彼得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这一点。当耶稣说自己要受苦受难的时候,他的眼睛固执地不愿意打开,他不欢迎这个字词。其实他不是替耶稣考虑,他是替自己考虑,不愿意和耶稣同受苦难,有一种自怜的心。而他又勇敢,看起来很刚强,但实际上在心里很脆弱,这就是彼得。——所以当他很自恃而不愿意为耶稣受苦的时候,最后在试验的时候他失败了!

耶稣在彼得的身上作过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曾经彼得是在水面上行走,然后他转头一看,他就产生了骄傲的心,开始下沉。于是彼得喊:“主啊,救我!”这个时候耶稣马上过来,就伸出手救了他一把。这是一个实例,这个实例真的在彼得的生活中发生了。而彼得后来真的跌倒了,不认主,所以耶稣后来又拉了他一把。

耶稣是怎么爱他的呢?他早知道彼得的这些缺点,然后耶稣就提前跟彼得说,一再地发出警告:“你要不认我!”大家知道当彼得真的跌倒的时候,如果没有耶稣提前所说的这个话语,他真的就会像犹大一样去自杀了!耶稣开始警告的话语当中带着希望,带着希望的警告;耶稣的责备当中带着鼓励,耶稣的警告当中带着希望——向彼得提前发出了这样的话语。

当彼得真的跌倒的时候,那么他回过头来想耶稣说过这个的话:“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要坚固你的弟兄。”这个话就成了黑暗当中的一线光明。所以他站起来了!没有像犹大那样绝望。上帝就是这样受着彼得的——给他责备,给他管教,同时掺合着希望。那句话语,开始的时候没有得到重视,及至彼得真的临到了黑暗当中的时候,这就成了一线光芒。

当彼得在审判厅当中不认主之后,来看到耶稣的时候,耶稣对待他不是责怪的眼神——而是以慈怜又忧伤的眼神看着彼得。这眼神就像箭一样,刺透了彼得的内心!他就到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地方痛哭流泪。这个时候他几乎绝望的要自杀。但是他想起耶稣鼓励的话,他站起来了!——这就是耶稣的爱。如果耶稣不是以希望和怜悯的眼光,以希望的话对待彼得,谁能够保证彼得在悔恨交加的时候不会去自杀呢?

耶稣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我们当中很多人的性格就像彼得——领悟得也快,也非常急,很轻易地去判断别人;也是出于对耶稣的认可,也以自己的想法马上就要求别人;所以很轻易地就评断和责怪别人;他很积极很有勇气,但是内心的深处其实还很虚弱——这个虚弱是因为他自恃。自恃的人最后觉得自己靠不住。所以跌倒也快,悔改也快,最后失败得很惨;但耶稣仍然拉他一把。一开始不愿意耶稣钉十字架的彼得,最后在耶稣爱的激励当中,他情愿倒钉十字架。

07耶稣爱的鼓励:你们不要忧愁

所以耶稣这样教育了他的门徒真是奇迹!我们在耶稣对待彼得的教训当中,要理解一些事情。大家知道耶稣复活以后,天使给那些门徒说:“你去告诉耶稣的门徒和彼得。”特别提到的就是彼得,而不是其它的门徒。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提约翰呢?是最爱的门徒,约翰也是第一个跑到坟墓里去的,为什么复活了以后,叫祂的门徒们去聚集到一起不提他,而特别点名提到彼得呢?这就是鼓励!所以耶稣常常说:你们不要忧愁,我信赖你们,我要把我的工作托付给你们,你们将会成长,你们将会达到圣灵可以充满的程度!我非常信赖你们,所以我把我的工作交给你们,你们不要忧愁,所以耶稣总是这样用爱的鼓励对待这些门徒。

当最后的晚餐上犹大离开的时候,那些门徒就说:“耶稣啊,不管你到哪里,我们都跟随”。你要到哪里去呢?耶稣就说:“我要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去”。耶稣的门徒说犹大不能去,我们能够去。犹大已经离开了,我们不愿意离开。耶稣就说:“你们不能去”。也就是说——你们没有准备好,你们和犹大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彼得就很忧愁起来,我们和犹大都差不多,耶稣要去的时候我们至今还不能去,并且耶稣一再地说我会卖主,所以彼得就开始很忧愁起来。那些门徒们都开始很忧愁,感觉到自己的软弱和不足。

这时候耶稣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我到天上会为你们去预备住处。现在你们暂时受苦难,及至你们接受了圣灵,你们就会成为我的见证。”所以耶稣就是这么忍耐着对待这些门徒。耶稣在一种信赖当中预备了这些门徒——耶稣今天也是信赖大家!耶稣非常知道每个人的特点,耶稣接纳了你们,并且信赖你们,把这个真理最先托付了你们,所以我们要最先响应耶稣的命令,我们要知道怎么合作,我们要知道在爱当中怎么合一,我们要知道如何才能够接受圣灵,我们要知道怎么去作工,带着上帝的帮助。

 

 

08海边的重逢——谦卑的彼得

耶稣复活以后,和门徒们在海边同工。当然那些门徒们当时都陷入到绝望当中了。钱也没有了,属世的事业也抛弃了,可是跟从耶稣跟了三年半,最后耶稣走了,把我们撇在了这里——我们什么都不是。袜子也破了,裤袋子也破了,粮食也没有了,回去打鱼也打不到鱼,在教会里也不被认可,教会把他们开除了,说他们是异端——最后他们落到了这样的地步。

所以那个晚上多么灰心啊!以前一打就会有鱼,今天怎么怎么打就没鱼呢?所以他们都失败了!跟从耶稣也失败了,在教会里也失败了,属世的事业也失败了,最拿手的打鱼本领现在也没有用了!——这时候前途全是一片渺茫,我们究竟该怎么信呢?路该怎么走呢?这事情门徒都经历过,今天大家也都经历着这样的事情。

现在我们为了信真理,我们就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对付当中——我们作也不是,不作也不是;我们在教会里也不是,不在教会里也不是。现在就是这样的。当初的门徒也这样,一切都很难。但是等逼迫来到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会随之而了结!

听到了约翰见证的人,理解了耶稣的人,他们经过了试验,最后接受了圣灵——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我们面临的问题都是暂时的。现在很多人从星期天掉转脚步,掉转脚步之后,他们在教会里面作也不是,不作也不是。他们认为这就是真理,预言之灵这么好的书!但是教会里面的人就会说:“啊!你信的时间太短了,你这些道理还不明白。”所以不信任他们,不使用他们,结果他们就处在一个很进退两难的地步。

当时耶稣的门徒也是这样的处境,好像这个路没办法走下去了——退也不是,进也不是,在家里也不是,在教会里也不是。耶稣要离开他们而去,他们就多么的愁苦。但是这天耶稣站在岸边上,然后给他们预备了一顿早餐,也教训了他们——我拣选了你们,我信赖你们,我再次呼召你们。你们将要作的工作,你们不用忧愁,你们需要的一切我都会预备。在海边的重逢,那是他们第一次被呼召的地方;然后到最后再次呼召他们,还是在原来的那个地方!耶稣让他们想起来,他们是怎样被拣选的。

他们吃着耶稣预备的早餐,他们的眼睛看着耶稣,谁也不说话。在这个海边,以前发生过的一切都在大脑中浮现出来。他们就开始低头了。我们为什么疑惑呢?我们愿意接受耶稣的托付,到这个时候他们才接受了圣灵。在这个时候耶稣不只是给他们这样的鼓励,也作了一件合一的工作。

耶稣特别作了一件弥补信徒之间的矛盾和分歧的事情。彼得以前是说话很大炮的人,所以是敢作敢为的人。所以不免在这个信徒当中也有一定的威信,因为他也年长一点,说话有魄力。但是就是他最后不认主,现在门徒们不信赖他了。彼得自己也不信赖自己了——我还能够在耶稣的门徒当中有份吗?可能是不行了。

他们门徒之间心中不说,口里不说,心中都有这样的不信任感!就是你比我强不了多少,我也比你强不了多少,谁也都不算数;当时处在这样的状态,所以耶稣要改变这样的局面。

耶稣要告诉我们:一个人曾经跌倒,不代表他不再能够为耶稣所用。耶稣再次挽救了彼得,并且促成了他和门徒相互信赖的关系。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可能接受圣灵,然后才可能接受早雨圣灵去传福音。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有的经历。我们和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我们相处曾经有矛盾,我们有不信赖,因为谁都有软弱,都有跌倒过;但是我们学会耶稣怎样对待人,上帝信赖我们,我们需要得到成长。

耶稣在海边上就这样问彼得:“你爱我吗?”连续三次。耶稣这样说的:“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这些”是什么意思?就是其他的这几位兄弟。你爱我比他们爱我更深吗?彼得以前就是自侍,就是喜欢相互比较,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就是因为这个跌倒了。现在耶稣就问他:你爱我比他们更爱我吗?彼得的回答就不再像以前那么自恃了。他说:“主啊,你知道我爱你。”没有一点自夸,再没有一点相互比较的这种心理,再也没有骄傲,而是知道上帝是鉴察人心的,他真的谦卑了,他改变了。

但是还不够,耶稣连续问三次:“你爱我吗?”因为他曾经三次不认主,这个是公开跌倒的,所以必须公开地承认。耶稣连续问三次,一次比一次折磨着彼得的心。所以一个罪要得到悔改的时候,必须深深地挖掘到内心的深处,不能马马虎虎的就承认了,一定要挖掘罪的根,从这个内心深处都直接地刺透,把它挖出来。

我以前头上长了一个囊肿,我在大学的医院里面做过一次手术,后来又复发了;后来我工作了,到医院里上班的时候又作了一次,后来又复发;到北方来了以后,我又去作了一次,现在又复发了。因为这个囊肿长在两个关节当中,长得很深,一定要把它仔细伸进去抠出来才不会复发,但那些医生都作不到,所以老是复发。我什么时候又得去割一次。

罪根没有挖出来——就是有些人只是很马虎地认罪,内心深处的东西他没有洞察到。所以我们和人谈话,和人交接,不要看表面上的问题,要看他内心深处的东西。所以耶稣一再地进入到彼得的内心:“你爱我吗?”第一次耶稣说:“你爱我吗?”这个爱字是“圣爱”。就是说:你对我有那么圣洁无私的爱吗?彼得就说:“主啊,你知道我爱你。”彼得的回答是“兄弟之爱”。他意思就是:“我谈不上像你爱我那样得去爱你,但是你知道我和你的感情”。他是很如实很谦卑的话语。耶稣用的是“圣爱”这个词,彼得用的是“兄弟相爱”这个词。

耶稣再问:“你爱我吗?”用的又是“圣爱”这个词,而彼得的回答又是用“兄弟相爱”这个词。最后第三次耶稣问:“你爱我吗?”这个爱用的是“兄弟相爱”这个词,就是说:“你真的像你所说的对我有兄弟之爱吗?”这个时候彼得就开始痛苦了!如果这个耶稣也不认证的话,那他就很痛苦了!

但是彼得还是说:“主啊,你知道。”所以彼得的悔改是很真诚的,从话语当中可以看出来,从他说话的语气,从他待人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彼得从内心真诚而又真实的变了,不再依靠自己了!所以耶稣把彼得的事情提前告诉他,等到事情发生的时候就给彼得带来很大的鼓励,彼得就自卑了!

 

 

09耶稣为什么拣选有缺点的门徒?

大家知道为什么耶稣拣选这些有缺点的门徒呢?因为我们在缺点当中跌倒过,我们就能够体贴别人;必须有这种体贴人的心,才能救人;必须有爱灵魂的人,才能救人。在我的经验当中,耶稣有时候也真的允许我受试探,耶稣当然不试探我们,他允许我受试探。

有时候我们也会跌倒,但是跌倒之后,我们就真真实实的体验到——远离了上帝的空虚;就如约拿掉入到鱼肚子去一样。这时候我们就向上帝悔改,我们就理解了——上帝遮盖我们的罪是何等的爱!我们就深深地明白了我们该怎样对待别人。

上帝为什么要拣选这些不足的人呢?以你们的经验去教导人,以你们的经验去体贴人——这就是爱。要怜悯在罪当中挣扎的人——我们听过很多道,但是别人没有听过,别人没这个机会;所以我们要爱灵魂,不要以我们的立场去度量人。人和人怎么交接,这里面就蕴含着爱。这里有很重要的思考和经验。

所以彼得跌倒过,他从此以后,这个心就能够很温和地对待别人,不再是那么急的责备了,也不再是那么急的下结论了;那都是小羊,要去呵护,要耐心地去呵护,要周到细致地作救人的工作——所以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

因为彼得已经拥有了这种自身的经验,也就是理解了什么是爱,所以他就能够去服务人群。这时候耶稣对他说:“现在你自由地往来,将来你要伸出手来,被人牵着到你不愿意去的地方。”这是指彼得将来要钉十字架,但是彼得没有任何不愿意。

大家知道当彼得到时候真的遇见这样逼迫的时候,耶稣提前给他说过的话会给他带来多么大的鼓励啊!他知道这一切都在耶稣的预言和掌管当中。他能够和耶稣同受苦难,来弥补他一生当中最大的羞辱,这就是他的荣幸!他感谢耶稣给他机会——我曾经失败过,主啊!这次我要得胜!这次我要挽回在我历史当中的污点!从此以后,彼得的历史记在《圣经》当中,不是污点,而是挽回之后的彼得!这就是耶稣爱的结果。我们以这样的心去对待人。

 

 

10急躁的约翰

约翰虽然是耶稣最爱的门徒,但是约翰的身上有多么多的不足啊!在座的谁像约翰呢?总有一个人像。在座的谁像彼得呢?在我们这个信真理的人当中,有人像约翰,有人像彼得。雅各是第一个殉道的;约翰就是忍受时间最长,最后留着写启示录的。约翰虽然非常容易理解耶稣的话语,也非常深入的思考耶稣的教训,耶稣教训深奥的意义他经常沉思默想,他很敏于接受——但是他很急躁,并且也有野心。

 

那么约翰身上的缺点就是我们的缺点。我们不是谈犹大的缺点,那是离耶稣而去的人。现在我们要思考是门徒的缺点。大家都是爱真理的人,也都是爱耶稣的人,那么爱耶稣爱真理的人——他身上的缺点正是那些门徒们的缺点。所以约翰的教训正是对我们说的。

大家都是爱真理的人——但是我们都需要一个坚持不懈成长的过程,直到成长到最后那一步,我们才能够接受晚雨,完成福音的工作!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呢?

所以大家要多多去看蒙爱的约翰的故事——约翰在他的一生当中有好几次经历可以看出约翰的心,但是耶稣教育了他。约翰的心开始变得柔和了,他就变得宽广了,不再盲目地排斥别人,也能够容忍别人了,也能够忍耐。凡事忍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这就是真正的爱。

这些门徒都是在理解耶稣的爱的这个经验当中得到了成长。大家回去很好地思考爱的含义。不要抽象地讲,不要笼统地讲;要一点一点地看到耶稣怎样对待我的——这就是爱了。当我们的心被耶稣爱的经验所改变的时候,我们能够成为耶稣可以使用的人。这些门徒受着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发生在大家的身上。我们一定要认可不同性格的人。

在花园当中有很多不同的花,在改革的工作上上帝拣选不同的人来配搭。梅兰克吞和马丁路德的合作,这是出于上帝的智慧,他们是性格截然不同的人。今天也是一样,因为上帝的方法就是一样不变的。我们要接触不同的人,我们在城市当中要给不同的人宣教。一个人可以感化的人的对象是不一样的,所以必须有不同的方式去作工,不同的途径去作工,不同性格的人去作工。大家的心一定要学的很宽,一定要容忍别人,一定要接纳不同的人。爱就是凡事包容。很狭窄的人是不行的,很武断的人是不行的,很急的人、话语很硬的人,这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有柔和的心,有宽广的心,这就是对爱的体验。

 

 

11出卖耶稣的犹大

当然在这些门徒的例子当中,没有比犹大的例子更让我们能够看到耶稣的爱了。犹大也有他的优点,犹大本来可以成为当中的一个领袖的。犹大很精明,非常有才干,连那些门徒们都觉得:耶稣如果你不用犹大,是不是不太智慧呢?你看犹大对我们非常有帮助;你看他考虑问题非常准确,作判断、作事情非常的干练;犹大就是这样的人;他也很高大,非常得人心。犹大本来可以在耶稣的恩典中——成为门徒当中的一个领袖人物

但是犹大跟彼得、约翰的区别在哪里呢?彼得和约翰经常受耶稣的责备,但不管耶稣怎么责备他,他们都不走;他们说:“是的,我错了,我改”。他们不愿意离开耶稣,这就是屈服。但是犹大呢,挨不得别人责备他,耶稣一次也不责备他;耶稣知道对犹大这样的人不能责备;一责备那就不得了;但是最后有一次,耶稣给了他一个很隐含的责备,那就是马利亚用香膏膏主的时候,犹大表示不满,耶稣就发表了相反的意见——你们要传扬马利亚所作的,这件美事绝对不可以受到误解和打击。犹大就非常不高兴。犹大就是这样的人。

大家知道真理拣选我们就是要指证我们的缺点,让我们一点一点地改变,不断地归正屈服。这是痛苦的经验,是和自我争战的经验。耶稣就会塑造我们,只要我们不离开,有任何缺点都没有关系。只要你到耶稣面前来,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耶稣都可以把你训练成合用的人。但是惟独犹大这样的人不行,耶稣的爱在犹大的身上没有发挥作用。

犹大很固执,很自私,耶稣一句也不责备他;但是总是以自己舍己的爱去感化他。犹大也多次感受到耶稣的爱。耶稣这么多年来一直和犹大生活在一起,看到他的这种危险,看到他心中的罪——耶稣心中的负担多么沉重啊!祂总是受着犹大的折磨。只要犹大在,他就会挑起怀恨、猜疑、顽固,耶稣就得忍耐。这些门徒当中不断的有阴险的一些事情,有争论,争谁为大的事情,都是犹大挑起来的;而这样的一群人跟着耶稣,耶稣只能忍耐,一直忍耐到底。

耶稣只是让犹大知道——你的内心我很清楚。但耶稣从来没有对犹大的罪公之于众,在最后吃晚餐的时候说:“卖我的人就是你犹大”这个话是暗暗地说的,不是给所有的人说的。

因为耶稣从来不把人的罪公之于众,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耶稣的爱就是要涂抹我们的罪。而魔鬼只是想把人的罪公开,拦阻人悔改的路。大家知道:爱——就是遮掩人的罪。有伤口就要去缠裹,而不是去揭别人的伤疤。耶稣是多么仁慈地对待着犹大呀,就算是这样的人耶稣也忍耐到底。

犹大自己选择了他的灭亡,他本来有很大的特权和机会,他的名字可以写在圣城新耶路撒冷十二个根基上面,但是他自己失去了!


结语

所以大家如何被上帝拣选呢?我们带着什么样的性格被拣选呢?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在这个个性的基础上我们要塑造爱的品行,然后才能够被圣灵充满!我们怎样彼此相待呢?我们是不是接纳别人呢?我们有没有感觉到这个圣工上多么需要别人呢?好像离开了别人,我们什么也作不了。我们要相互依赖,成为一个团队,这样才会有力量!

耶稣就预备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一步一步的受到了引导,最后要接受神圣的委托。耶稣将不再亲自和他们同在了——但是圣灵要赐下来,保惠师要赐下来!那时候他们会得到多么大的能力呀!那时候他们在全世界作了多么惊人的工作啊!

但他们以前不过是无知的小民——圣灵可以使用的人,不在乎人的资格,在乎人受教的态度。

我们是主拣选的对象,上帝要怎样训练我们呢?我们接下来要思考耶稣赐圣灵的应许。我们必须得到圣灵,我们必须有合一的心,什么叫合一和爱呢?这些概念多么需要被我们完全理解啊!

但是现今的教会对合一和爱的概念完全是错误地理解!人们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合一,什么叫真正的爱。我们是被真理所拣选初熟的果子——我们要形成一个团队,我们要有合一和爱,我们接受圣灵,然后主就会让我们去完成福音事业!

大家想不想通过这样的一个经历让耶稣早日的来临呢?在这个世上活着的每一天,我们接触着罪恶,心里就会痛苦。所以让耶稣早日来临吧!他是荣耀的王!但是我们必须要经历这一切,耶稣才能够来作王。所以我们要研究耶稣初临的历史,这些历史要应用在耶稣复临的历史当中。

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经验是什么,我们的经历是什么,上帝对我们的引导是什么,我们有确信,然后我们就会说肯定的话语。我们要有正确地理解和经验,然后我们将会应验《圣经》末后所有的预言。在这之前,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经历这些门徒们的经验。我们还要更多地学习。

 

 

慈爱圣洁的天父!感谢您聚集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优点和长处,我们不过是无知的小民,我们带着各自的缺点和弱点,我们带着各自的个性和错误。主啊,感谢您一直忍耐我们,感谢您总是长久的这么宽容我们,感谢您耐心的教育我们。主啊,求您让我们理解您的爱,理解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理解您对待人的态度和方法,理解您的话语,您的话语当中所表达的您的内心,让我们能够理解您。

求您在我们的心中彰显您自己,让我们心中充满爱,让我们变成柔和的人,变成谦卑的人,让我们成为被圣灵可以充满使用的工具。主啊,我们愿意成全您的计划,求您不要丢弃我们!我们深知我们是不配的;但是主离开您,我们就不能活,我们愿意留在您的身边。求您指教我们,指证我们,改变我们!

求您教导我们在生活当中有正确的经历,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各自不同的困难,家庭有不同的困难,教会有不同的困难;主啊,求您赐圣灵帮助我们,能够把您的话语运用到生活当中,使我们有属天的智慧,能够来实行您的道。

主啊,求您让我们能够达到合一完全的地步!可以早日接受圣灵的充满!求您教导我们正确地去作工,有效地去作工,好促成您荣耀国度的准确来临!主啊,求您接纳我们,带着悔改的心进入到您的安息;求您洗净我们,求您教导我们,充充满满的在这短短地时间里您来祝福我们!奉耶稣圣名求。阿们!

 

赞(1)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