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心的渴望
在人们的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解释的一种渴望,难以形容的一种愿望,总是在心中不满足,想去获得他还没有获得的东西。无论现在是好是坏,或者是更好,人们总是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这是一个事实。
大家知道这种渴望是造物主种植在人心中的。上帝为了让人寻求更好的,寻求最好的,寻求对人的心里永远的祝福,所以在每个人心中安置了这样的渴望。你发现小孩子也是这样,每个人也是这样,不管什么种族或阶层都是这样。
但是有一点,如果弄不好,这个就会成为问题,如果这个人内心的渴望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正确地实现,它就会变成一种贪欲,变成一种贪心。撒但也正是以很狡猾的阴谋误导了人心中的渴望。它使人慢慢相信,可以借着宴乐、借着财富、借着安逸、借着名誉、借着拥有权力,通过这些可以满足人心的渴望。所以他们希望住更好的房子,拥有更多自己的财富,吃所有想吃的东西,他们以为这样就会得到一种满足和幸福。
撒但就是如此地欺骗人,对人心中固有的正当的愿望和渴望,结果发展成了一种贪心和贪欲。很多人就是这样受到了欺骗,受到魔鬼欺骗的人真是不计其数。结果他们最终发现这些东西都会让人生厌,留下来的还是心里一片空虚像以前一样,不能够满足。
上帝的计划就是要藉着人内心的渴望和愿望,把人引向耶稣那里,从上帝那里来的,人有这种愿望,而这种愿望也最终是要引人归向上帝,那是唯一能够满足我们的渴望的一位。这一点大家要很好地理解一下。
耶稣一一人心的终极归宿
年老的人、年轻的人、孩子都是一样,生活当中如果在一些错误的问题上有一些追求,有一些愿望,希望那样或者希望这样,感觉到生活没有什么乐趣,这只是因为没有把我们心中固有的这种渴望运用到寻求耶稣的身上,或者说还没有寻得耶稣。
我们看西1:19节,“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2:9-10节,“因为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你们在他里面也得了丰盛。他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
这里说到有了耶稣基督住在人的心中,人才会得到一种丰盛,也才会在一种永远不枯竭的泉源里面不断地得到满足,这是人性里面所包含的一个重要的原理。所以上帝在人的心中种植一种愿望,如果人正当地寻求,顺着它而追随,人们在耶稣基督里面会得到丰盛。
我们看哈该书2:7节,“我必震动万国,万国的珍宝必都运来,”这个原文是:万国所羡慕的必来到,换句话说就是历世历代的人,真正所愿望的,也就是说在耶稣基督里面人才能得到满足。
怎样能够寻得耶稣,并且在他里面得到满足呢?不仅仅是要仰望他,仰望在天上的耶稣,更要仰望从天上降下来在地上生活为人的耶稣。要熟悉他的生活,知道他的形像和他的榜样,摆在我们面前,然后当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位生活的耶稣和他的榜样,非常羡慕,非常仰慕的时候,凭着信心可以接纳这位耶稣住到人的心中来,这时候才是人类所有的归宿,人的愿望和渴望最终的完成和实现。
注目耶稣品格的优美
上个星期的学习当中多次讲到诫命和安息日,大家知道诫命本身不能救我们,单单的诫命不能救我们,只有耶稣才能救我们。诫命告诉我们不犯罪,何为义,但是人们还是不知道,也不能够去作,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对于青年人来说,对于老年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需要一个榜样,需要一个熟悉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一个榜样在人的心中。
有时候我们问孩子们:“你将来长大了,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可能有种种不同的答案,但是实际上真正的答案就是一个,你要成为像耶稣那样的人。孩童的耶稣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人们不了解孩童的耶稣,或者青年时代的耶稣,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人们也就无法认识仰望他,也无法接他到我们的心中来,所以人们始终得不到真正的平安和喜乐。人们需要了解耶稣,需要了解他的生活,了解这位榜样,并且最终因着信熟悉他,而接他到我们心里来。
上帝差遣耶稣到地上来生活,并且关于耶稣的生平都详细地记载在福音书当中,这是多么好的题材呀,为了让我们可以仰望他而得到他。但是有一点,当我们去学习耶稣生平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要很严格地按照年月日的次序来知道耶稣的大事和教训,也不是说要把四福音书很好地协调起来、合参起来,可以看到它是相互协调的。有很多书都是去写作耶稣生平的背景、年代、当时的习俗和事件,这些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在学耶稣生平的时候注意力也不是在这里。并不是说要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或者解决一些难题。
大家知道我们来学习耶稣的生平,最重要的是要看到在耶稣基督里面所彰显的上帝的爱。并且要看到耶稣的生涯的优美和神圣,要让这种优美吸引我们,自然而然地成形在我们里面。耶稣在地上生活的时候,他是以自己良善的品格来吸引人的。他和门徒们亲自同在,交接来往,同情他们,体恤他们,也分担他们的难处,和他们接触,从而使这些门徒变成属天的品格。他们的自私变成了献身,他们的愚昧、狭窄和偏见变成了宽宏大量和博爱。
同样的,在我们学习圣经和预言之灵,了解耶稣生平的时候,我们是要看到他生活的优美,和他面对面,心心相印,这样来寻求他,正如古时的门徒来寻求他一样。
我们看来7:25节,“凡靠着他进到上帝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时刻地仰望和了解耶稣的生涯,这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我们学习耶稣生平的目的,是要看到那种新的优美。
圣灵将耶稣放在我们心里
但是还有一点,我们想要真正地展示耶稣的生涯和他生活的美,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可以看圣经,但是这些都是无声的、抽象的文字,就好像炫丽的彩虹,你把它画在了白色的帆布上一样,就像很甜美的音乐,最后你把它谱成了黑白的字符。我们单单只是读这些书,我们还是不能够真正地了解认识耶稣,让他活化在我们里面。
那么需要什么呢?需要圣灵。当我们在读着耶稣的生涯的时候,需要祈求圣灵,圣灵的工作才是为罪、为义、为审判,圣灵的工作就是要这位耶稣启示给人,把这位耶稣真正圣洁的美,在人心中展示出来。就像看着是一个乐谱,只有圣灵启示你,你才能在心中听到美丽的乐章。我们看到的一幅彩虹的画,但是只有圣灵才能够让它跃然而出,活在我们的心中。这是我们在学习耶稣生平的时候要理解的重要的两点。
我们刚才说到了第一就是人心中唯一的渴望,只有认识了耶稣,并且接耶稣住到我们心中来的时候,才能够得到满足,对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因为人是按着上帝的形像造的,和上帝就有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借着这种联系来吸引人。多么需要寻求耶稣啊,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真是太无知,我们有这么好的圣经,我们有这么好的展示耶稣生涯的书籍,但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整天如饥似渴地去读,以至耶稣成形在我们的心里面。我们把自己留在干渴当中是不必要的。我们也感觉到我们没有很好地仰望耶稣,因为不熟悉他的生活和榜样,所以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变化就会很缓慢,很盲目,也不知道最终的答案。所以今天我们把这简单的这一点,重新地说明了一下。
刚才又说明了我们仰望耶稣生涯的时候,就是要着重地看到他生活的圣洁的优美。而这对一点你总是能够有新的发现,就像从宝盒当中,拿出新的宝石美玉一样。
还有一点,我们读的这些抽象的、无声的文字,但这个并不能够完完全全地等同于耶稣活泼的、感人的生活的模样。这时候需要圣灵才能够把耶稣启示在我们里面。这就是整个信仰的归结的和所有的人最终要来理解的。
耶稣是生命的光
当太阳驱散黑暗,给地上的万物带来温暖和光明的时候,慢慢地升起的阳光,尤其是在这种地方,在寒冷的时候,我们更加感觉地到多么温暖。在寒冷的天气的时候,我们脸上的皮肤、耳朵上的皮肤、手臂上的皮肤的触觉都能感觉到阳光的温暖,这是多么美妙的景象。这也是向我们说明历代所愿望的耶稣,公义的日头。太阳就是万物生长的根源,地上一切有生命的物都期待光照带来的生命。我们也是一样,我们的内心需要耶稣,需要耶稣神圣的光照到我们里面。
那些有生命的物的特征就是能感受光,光照在绿色植物上面,那些绿色植物的叶绿素就发生光合作用,把光就变成果子,这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叶绿素在绿色的叶子里面,就像很大的化工厂一样,它接受光照,就能够变成化学能,最后变成一个果子。这光灌输着它的生命,这个中间的环节就是光合作用。
所以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大脑要成为一个叶绿素,要成为可以发生光合作用的地方。当我们研读耶稣生涯的时候,在我们身上就接受一种生命、温暖而结出果子来,变成耶稣的形像。我们如果更多地吃这个含有叶绿素的植物,我们的头脑也更容易发生类似的光合作用,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太阳越来越升起的场面,也同样是在说明我们的一生,是多么生动地说明一个寻求耶稣的人的一生。现在我们当中有些孩子和青少年,他们正像早晨升起的太阳一样。当然太阳升起落下代表我们的一生,对一些老年人来说,日暮西山也正是他们的老年,但这不是悲观的景象。我们有一首赞美诗叫日落之那边,当我们一生将要行完最后的旅程的时候,我们就更接近日落那边的时期。
所以当我们来仰望耶稣生涯的时候,我们就会得到成长。孩子们最需要所了解的,青少年最需要了解的,就是熟悉耶稣生活的点滴。这时候他就会一步一步得到成长,现在这些孩子们正在成长当中。如果耶稣生动地显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了解耶稣的生活,他们就很快得到变化。
耶稣的童年
圣经当中有两点是最重要的,一个是上帝圣洁的律法,第二个就是耶稣基督自己。这两样是结合在一起的,来恢复我们的形像,这也就是刻在我们心版上的义。
我们要来学习耶稣的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这篇内容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讲的,希望在座的孩子们很好地听。
我们看路2:40节,“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上帝的恩在他身上。”这是圣经关于耶稣幼年生活的记载,只有寥寥几句,但是却非常有意义。人们经常留意耶稣公众传道的事迹,却容易忽略他幼年时期的生活。
其实耶稣青少年和幼年时期的生活正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与其仰望天上作为上帝的耶稣,我们更需要仰望他在地上成为人,穿着粗布衣服,行走在山路上,每天唱着歌,繁忙工作的那位耶稣,因为那就是我们人应有的生活和榜样。
耶稣就在一个偏僻、安静而被人轻视的拿撒勒安家了,那是一个小的山村。耶稣是在山村里面度过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在刚才的话语当中我们看到孩子渐渐长大,他的成长包括哪些方面呢?强健起来,这是身体,也就是体能。充满智慧,这是智力。又有上帝的恩在他身上,这是品德。这句话说明耶稣在德、智、体三个方面有了发展,德、智、体,也就是品德、智力和身体。
他的德、智、体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在孩童耶稣身上是什么样的呢?他的品格发展是很匀称的,所以非常的优美。什么叫品格发展很匀称呢?就是适当地礼貌、勤劳、端庄、温柔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很均衡,义和慈爱都表现得很均衡。现在每个孩子都有他某些方面的优点,但是又有某一方面致命的缺点。耶稣的品格表现得是很均衡的。那么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来说,要知道他的弱点在哪里,然后在这个弱点上祈祷和弥补,让它变成最强的地方,品格就会变得很均衡的优美。
那么耶稣的智力来看呢?他的智力好像超越了实际的年龄。智力表现在他考虑问题很审慎,并且心思很活泼,也很深沉。他考虑的问题不是一般童年那些孩子们打打闹闹说的那些问题,他的智力有超常地发展。他的体力也是按照儿童的成长规律这样渐渐发展起来的。
我们看路2:51节,“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事都存在她心里。”这里说到他生活在拿撒勒的乡村。52节,“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起增长。”这里再次说到他的智慧,也说到他的身量,也就是智、体,还有人神喜爱他的心,上帝喜爱他的心就是指品德,那么人喜爱他的心,是指群体的关系。
把这两节经文综合起来可以看到,耶稣的成长有四个方面,就是德、智、体、群。德是指品格,也就是灵性;智力就是智慧,思维能力;体就是骨骼肌肉所发展出来的一种体力的运用;群就是和大家的交往,不可能一个人去很好地发展,活着有目的是为了造福于人。
在孩子的成长当中,这些简单地话语,让我们看到一位成长的耶稣的各个方面的完美。从他的品行上看,他显示出无私的风范,非常坚守原则,不对的事情,不是上帝所喜悦的事情,他不会去牺牲正义。那么他的忍耐也是任何事物也不能够搅扰的,他始终能够忍耐。同时他乐于助人,他的双手随时都准备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乐于助人,这就是他可爱的品格。乐于助人,不能够改变的忍耐,并且不牺牲正义,还有无私的风范,在这些方面,希望孩童们把这些关键词都记在脑子里,这是他品格的方面。
耶稣所受的教育
他的才智和身体方面也是按着儿童的规律逐渐发展的。那么耶稣是受什么样的教育呢?他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吗?他所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谈论耶稣所受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说,对父母亲或老师怎么教育孩童,这乃是在说明基督徒当怎样成长。
首先孩童的耶稣受到母亲很好的关心。他的母亲总是注意他品格的完美,总是注意他才智的发展,也注意他身体的健康。他的母亲总是以愉快的精神来鼓励这位很受教、很敏感的耶稣的心。并且她从圣灵那里得了智慧,与上帝合作,使这个孩子发育成熟。所以他的教育有一位依靠上帝虔诚的母亲。
这位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很重要的一点是,经常注意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和需要,并且是带着愉快的心情。当我们对孩子不耐烦的时候,指责他的时候,他就会远离我们,而不会吸引他,这样就没办法感化他了。只有我们吸引他,然后他总是在我们身边,不愿意离开的时候,我们才可能在他身上发挥一种感化的影响。
当然除了母亲的教育,耶稣也受到上帝教导以色列人的这种应有的教育。耶稣受到的教育就是上帝也给了所有的以色列人,所制定的教育制度。就是孩子从小的时候就让他知道上帝的良善和伟大,让他熟悉上帝的律法,这律法就是上帝的品格,人顺从就能再现上帝的形像。也知道上帝在以色列整个民族的历史,这历史和预言可以看到上帝掌管着一切。把这些重要的内容教导给孩子,用诗歌、祈祷,用符合孩子心理的一种教导来栽培他们。
当然除了口传,也有阅读的一些内容。我们经常说到有些著作上也说,孩子要让他玩,到七八岁之后才开始教育,又有的说孩子要从母腹里就开始教育,这有什么矛盾没有呢?其实没有,他说的是不同的方面。
对孩子知识上的教育可能要到七八岁以后,不能在他智力还没有发展的时候,过早地让他去吃那些难懂的东西,只有成人才能够理解的东西,他就会觉得枯燥。所以在七八岁之前在他的智育开始发育之前,他是要在自然界当中来玩。但是从母腹里就开始的教育是指品行的教育,如果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不好的生活习惯,长大了就很难改了,所以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教导孩子诗歌、历史、圣经中的律法和这位上帝,这就是从小教育的东西。
我们和耶稣的成长的教育对比而言,当今的社会是偏离得多么远啊。当今的时代也有神学院的教育,但是这些神学院的教育是形式化的,把很多古人的遗传代替了上帝的教训,人们脑子里充满的毫无价值的一些材料,这些东西并不是上帝所承认的。他们缺少寻求上帝的话语和耶稣所有的经验。所以在那些外表的繁文缛节,在那些科目和考试,那些文凭当中,青年人就耗费了自己的光阴,而不能够真正地寻求主。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以前我妻子在神学院读书的时候,我就去过那里,我回来就给她写信。我说在你的所有的科目当中,哪一些你千万不要花太多的时间,这都是将来无益的。什么才是有益的科目,后来在我作教会工作的时候,有一些青年人他们想去很好地深造读神学,有一次我就带他们到了一个神学院,那是一个星期天,我让他们到神学院去看,这就是曾经来过的神学院。你看这些科目的安排,你愿意来吗?你看早晨、下午、晚上就是学这些科目。他们就说我再也不想来到这里了。
大家知道吗?魔鬼把这个教育完全改了,使人受到恶的影响。当今那些大学的教育又怎么样呢?使我来决定来作上帝的工作的,我看穿了世上大学教育的虚空。我的孩子也曾经送到学校里去受过一年半的教育,然后我到学校里面去看,看他们怎么上课,我看老师怎么对待孩子,我看下课后孩子们的关系,我就下决心不要再送他去了。
一眼就能洞察那些错误的教育,根本的东西被忽略了,真实的东西被弄得模糊不清,并且人的智力发育也得到了防碍。人们受到了抑制,他的心思变得拘泥而狭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是糟蹋了。大家不要认为外国的剑桥、哈佛大学就是多么优秀,事实上那是巴比伦耶稣会所创建的学样。
不管是青少年还是青年还是老年,我们内心真正所渴望所满足的就是耶稣。当我们去读耶稣的生涯在圣灵的感动之下来看的时候,这位耶稣就会活化在我们里面。当我们领受了耶稣在地上生活的模样,我们就拥有了义,耶稣德、智、体、群都有很好地发展,他受着这样的教育。
他并没有去当时的犹太会堂受教育,他的母亲就是世上的第一个老师,从圣经里面给他带来教训。后来耶稣在传道的时候,有人就说这样的话,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人们很吃惊,这是证明了30年乡村的生活和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当然这些话并不是说耶稣连字都不认得,而是说耶稣没有受过拉比们的教育,就像我们当今的孩子事实上没有上过属世的学校。
不久前有人到我们家来调查孩子为什么不上学的原因,后来我给他很好地说明,我们为什么在家里教育,他们就很理解了,就说这是一种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这是属于家庭教育。但是走了以后,我就感悟到一点,真的我们现在是在世人严密监视之下,你要向人证明这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上帝的教育是可以成功的,否则你就成了障碍。
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很好地发展德、智、体、群,那么我们就不能够成为世上的见证,这是一个挑战。可是耶稣接受了这个挑战,他没有接受任何拉比的教育,但是获得了人的公认。那么反过来,你可以看到,耶稣青少年、幼年的时候是如何殷勤地读经。他讲道的时候,对圣经是如此地渊博和精深,随时引用,就说明他读得多,太熟悉了。
当然除了书卷是他非常纯熟的之外,他还在自然界当中获得知识。所以我们孩子的教育也要有自然百科,我们不需要有什么数学、化学、物理学这些让人自豪的东西,但是我们要有自然百科,要研究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历世历代的成果来研究和思考。
耶稣经常搜集自然界的科学知识,他带着什么样的动机去看呢?大地、海洋、太空、云彩、阳光、空气、动物和植物,这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那么造物主这样作的时候,究竟表现出什么样的宗旨呢?他带着这样的目的去思考。所以在后来他的讲道当中,可以发现经常有大自然界的比喻,说明他是如何很敏感地从自然界当中得到一种知识。当他在成长的时候,在他观察大自然的时候,常常在脑子里就闪现一种开导人的方法,这些都为他将来的传道作了准备。他从日常的生活环境当中搜集很多属灵的素材,他在自然界当中找到了丰富的资源。所以,大家在孩子的教育当中不可忽略动物、植物的自然百科。
在我们给孩子安排的教育的内容当中,除了英语、音乐这些之外,就是预言之灵和圣经,其它所有的内容归根到底在一本大百科全书里面,这本书带着彩图,有很生动的描述,各方面的内容都有,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从那里去研究和属灵的真理有关的东西。
比如说你看到阳光,你看到树叶,你就去研究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究竟是怎么作的,这里面也就发明出人内心变化的救赎原理。看到太阳如何升起来驱散山谷的幽暗,我们就体验到人心真正的需要,把这一切都和上帝的救赎联系起来。
当然除了书面上的东西,耶稣每一天也在实际地劳作。种地、拔草,从事家务,砍柴,手被荆棘所扎伤,在这一切当中都感觉到救赎和上帝的爱。他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他总是力图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的孩子们有时候不会思考,要启发他们去思考,要多多地问为什么,耶稣就是带着这样的思维看出上帝话语和作为的意义。
当然除了自然界和圣经,他还经常祈祷,经常到山上去默想,有天使作他的侍从,于是他就拥有了很圣洁的思想。他的思想里面非常活泼,但是都是充满了有益的题材。现在孩子们精力很充沛,时间也很多,他们在一起就打闹,因为他们没有有意义的题材供给他,他们就思考那些无意义的事情,说那些闲话和玩笑。所以家长要敏于把有意义的题材摆在他们面前,供他们研究。
在我第一次跟孩子们说,今天你们的任何就是去研究一下光合作用,他刚开始还不是很有兴趣,后来发现里面有很多很多东西,他就自然发生了兴趣。这样的话一种思考就开始了,大人也是这样的。
我们经历的一生对于老年人来说,他现在不能去研究这些自然的知识,但是他有个很重要的课本,就是他一生的经历。我有时候把我不多的年日所经历的故事给孩子们讲的时候,他们都会得到很大的感动和教育。在我的记忆当中,我有很多的关于我自己的父亲很年轻的时候的样子,他作过一些什么事情,然后他的一些熟悉他的朋友们跟我说过什么,我都还记得,也给孩子们讲。
对于年老的人自己来说,他回忆自己的一生,他有很丰富的题材,上帝是怎样在人的磨难当中给人眷顾和引导的。在我们一生经历的所有的事情当中,有多少是无知和懊悔,又有多少是上帝的爱和祝福,这些都是个人的回味。
耶稣就是这样成长的,这是他的智力方面,而我们也要像耶稣那样去获得知识。现在对我们大人来说,这些百科全书照样是有用的。我曾经读过的所有的课本都给处理掉了,很遗憾,但我现在回想起来,里面有一些生理学、解剖学、自然、植物,现在在新华书店再也找不到我曾经用过的课本,那种很简明的动物学和植物学了,很难找了。
正当的知识会使人的心灵得到振奋,并且对上帝存着敬爱,在这个自然界当中得到一种无形地熏陶而变得高尚。同时当我们去研究上帝的杰作创造物和话语的时候,也会有天使来临格,使我们的心志变得坚强。当人这样学会动脑筋思考的时候,他的悟性会越来越开启,他的思辨力也会增强,这就是构成品格发展的要素。这是在智力方面,当然与上帝交通祈祷,这是人的智力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灵力也会增强。
以上我们说到了耶稣所受的教育,更多的是侧重耶稣智力的这一方面,当然这与品行和别的方面是不可分开的,只是侧重点而已,那么在侧重耶稣的品行这方面我们来看。
耶稣的日常生活
耶稣的一生是与上帝和谐的一生,他小孩子的时候,他的思想、言语和行动也都像小孩子。但是不管怎么样,他的生活当中始终是没有任何罪恶毁损的。这并不是说他免于了试探,事实上拿撒勒是最邪恶的地方,人们都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东西,就是类似于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样的意思。都是很粗鲁的,但是耶稣在邪恶的拿撒勒居民当中,他的品格受到了多么大的考验,大家知道。他为了保持纯洁,他必须警惕,在这一点上他真的作了青少年、青年和成人的榜样。他从小就应付斗争。
孩子也是一样,孩子如果想不偏离耶稣的榜样,他要奋斗,他要下决心,他要刻苦己心,他要努力,并且要较量,还要祈祷,还要经常持之以恒地去养成一个好习惯。如果这个奋斗从小就进行,长大了就越来越容易,如果小时候没有进行,到大了就很难了。就像一棵树它长大了长弯了,你能纠过来吗?纠过来就断了。但是很小的时候你可以把它绑直,它长大了就是直的。孩子们从小为了品行上的完美要较力,这是耶稣我们作的榜样。
大家这样想一想,在地上有一个没有犯罪的耶稣,并且还是个孩童的耶稣,撒但是多么想要战胜他呀。虽然有天使的保护,但是耶稣的一生是持久地争战,非常剧烈。在耶稣保持完美不犯罪的品行,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是一个很好的因素,那就是他的父母是穷人。每一天都要劳作才能度日,如果你今天不劳动,可能没柴烧;如果今天不很好地克服寒冷,可能没有温暖的饭吃。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过的,他是生活在必须劳作度每一天,所以贫困、克己、缺乏都是他很熟悉的东西,也正是这种经验成了他的保障。也就是说他的生活很勤劳,也就没有空闲的时间去招惹试探,也不会无所事事去交不良的朋友,尽可能地把试探拒之门外了,所有的财力、享乐、称赞这些都不能诱惑他。
他一方面早晚的时间都在自然界当中与上帝交往,但是白日就要作当作的工,非常殷勤地劳累。我想他晚上睡觉的时候肯定很累,每一天就这样重复着作着必须作的事情。在他看来为生活必须要作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所以他都努力地去作。
孩子们如果不爱劳动,这对品格是一个致命地缺陷,是一个危险的东西。孩子们只有在劳动、砍柴、洗碗、扫地、叠被子、挖地,只有在这样作的时候,他的思想才能被吸引到一种训练上来。孩子无所事事的时候,就会出问题,不止是一个、两个,当然如果一群孩子更是这样的,如果没有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打闹。就一个孩子也是这样,如果他没有正当的事情,他就会倾向于无聊的事情。所以要训练孩子们勤劳。
那么辛勤地劳动,更重要的是在体能训练这件本身上面。耶稣在传道的生涯当中,没日没夜的工作,但是他没有累垮,他的身体非常好,他的内脏的每一个器官表现出最佳状态。我们身体这个机器多么奇妙,如果有一天我们哪个内脏器官不为我们工作了,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所以非常珍惜上帝给我们的恩赐。如果没有眼睛会多么难啊,所以你在用眼的时候,要注意用眼卫生。每一天早晨我都带孩子们眼睛看远处,对他们训练。上帝给我们一双这么好的眼睛,要保护它,让我们的每一个器官不至于提前衰败。
大家知道当我们年老死去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很衰败。雅各在年老的时候要临终了,他把腿从地上拿起来搁在床上,敬拜上帝,然后就睡去了。你看他临死的时候,他自己还能够把腿抬起来。摩西死去的时候,他的眼睛没有昏花,牙齿也没有掉,耳朵也没有聋,精神也没有衰败。人是可以保全上帝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的恩赐。
耶稣生活在一个农民的家里面,他学会了一门手艺,所以他小时候从小就在木匠铺里面和约瑟一起劳作。但是可能约瑟去世的比较早,他后来更多的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就是他最敬爱的人。
大家想一想他是天国的统帅,为了作我们的榜样,为了在我们心灵当中刻画一个模样,一个榜样,他就来这样的生活,这是多么宝贵的一件事情。在这世界上人需要的就是一个模样,但是不要把什么人当成模样,耶稣基督的生平,你去研读,这就是最光辉的模样,像这些篇幅对孩子们来说是天天要去反复读的内容。
他很乐意地去劳作,他穿着普通工人很简朴的衣服,在小镇上往来,从事卑微的工作。他从来没有运用自己的神能去减轻工作量,还是需要付出辛劳。他从事劳动的时候,不只是心智,还有体力也得到了发展。但是只有你用心去作的时候,你的心智才能得到发展。
效法基督的教育
很多人做事马马虎虎不动脑筋,这样的话自然做了也是白做,没有什么益处。只有在作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学会筹划,都学会有步骤,都学会作得周到而整洁,作得快速而完美,这时候他的智力就会成长。很多孩子不爱作家务,有一点原因是这个事情有点复杂,比较简单地事情愿意作,稍微复杂一点,比如说,这里有个碗,那里也有个碗;这里有抹布,那里有食物残渣;这里有双筷子,那里还有点污水。看起来有点复杂,他就不愿意动脑筋,所以不爱动脑筋,结果不爱作事,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不愿意作,但是再复杂的事情都是可以规划的。
前不久我们感觉到家里有点乱,但是怎么弄感觉好像弄不好一样,我就站在那里反复地考虑东西怎么放,怎么摆,简直是绞尽脑汁,在那里足足蕴酿了一个小时。在脑子里不断地想,最后有了一个方案,后来我们快速地完成了,好像很不一样了,把一些复杂的问题都解决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也需要动脑筋。
耶稣在工作的时候都尽量作得准确,周到,这种工作是光荣的,他的智力和体力都得到了发展。他使用工具也使用得非常完美,他的手艺是尽善尽美,正像他的品格一样。他通过这些分担人生的重担,也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并且每一项才能都得到了发展。人人都应去从事一种对人对己有益的工作,劳动成了一种福惠。
我们要带着这样的心,凡是需要去作的都是有意义的。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为了大家能够共同地生活,所必须担的责任,都应该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去从事。孩子们喜欢经常在一起,你给他背的经文字多,他说我要背字数最少的经文,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这不是孩子不对,这是思维方式。
比如说你给他的工作是扫地,很容易,给我的工作是洗碗,比较难,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他们要改变一个思维方式,其实是你作得多,得的多,作过的人就有经验了,作过的人他的体格就得到发展了。
很好地做伸展操的人,他的肌肉、骨骼、血液循环都得到了益处,很好地顺从的人,他就得到上帝的祝福,其实是人付出得多,得到的就多,耶稣就是这样去过的。当然耶稣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去作,他是感觉到别人需要帮助,他就去帮助。那么如果在家庭里面,孩子接受这各个方面的训练,他出去在社会上就会成为真正有用的人。
那些村干部们到我家来就说:“你这样教育孩子不行哪,当然你们可能可以教育他文化,比学校老师教育得好,但是你的孩子这样出去不会合群哪,他不能跟社会交往,他没办法生活啊。”然后我是这样回答的:“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学会了无私、诚实、乐于助人,并且没有骄傲和竞争,那么这样的孩子到社会上去难道不好相处吗?难道不是可以和任何人都可以相处的吗?那么我想问你,你觉得孩子究竟学什么才能够和社会上的人相处呢?是诡诈吗?是相互欺骗吗?是怎么竞争欺压别人吗?”他们说:“唉呀,我也不完全是这个意思,但是你不得不这样啊。”他就这样跟我讲。我说:“你们都不得不成为这样的人,又想要下一代跟着你的榜样成为你们这样的人吗?所以你们的话要见证你们的不是。这就是我之所以不随从你们教育的原因。”
现在事情已经说清楚了,人的观念都变了。那么我们把孩子放到社会上去与他们交往,好像交往才是必要的,但是交往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如果他没有足够的信仰经验的话,他得到的都是恶的知识。如果一个无私、勤劳的人,一个不竞争、乐于助人的人,一个很喜乐的人,到社会上当然可以与任何人交往,但是在他作为孩童的时候,要相对在比较安静的家庭里面,单单地接受上帝的教育,作这样的预备是必要的,然后才是服务人。
耶稣的一生是勤劳地一生,恒切地劳动,热诚地劳动,他期望得多,他尝试得也多。他在开始传道的时候,他就知道时间的宝贵,所以他说:“趁着白日当作那差我来者的工。”尤其是冬天,现在一天是不是过得非常快?一个星期过得是不是非常快?我怎么感觉到这个时间过得越来越多快,一年又过去了。一年怎么开始的,怎么一下就过去了,想想作了什么呢?孩子们想想,从早到晚这一天作了什么呢?有时候感觉到怎么什么也没有作呀,如果没有计划,就会感觉到一天什么也没有作就过去的。所以一定要有目标。
对于青少年、青年人来说,包括在座的我们,你们得有规划。我给我的孩子们这样说的:“你能不能定下一个目标,在新来的一年读完12本怀著,一个月一本,可不可以,或者两个月一本,读完六本,根据每个人的情况。”
其实你立下这个目标是可以完成的,因为人始终没有目标,结果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如果每一天早晚你都按时地读那本书,一章一章地读,很快就读完了。整本圣经如果每天读的话,从头到尾也很容易就读完了。我们是可以像耶稣那样学习的,三十年对耶稣来说就足够了,而我们要在更短的时间来完成,因为我们是在那么多前人的基础上,我们有更多可以理解的东西。我们的疑惑的东西,需要钻研的东西已经很少了,科学的成果已经做成了光盘,所有的真理已经最明亮地照耀下来了,所以我们学习的时间相应地缩短了,这是可以的。如果定下一个目标,我们就可以完全拥有这一切,存在我们的脑子里。
凡是定下目标的孩子,每一天早晚起来有空,他知道自己作什么,他就会日益地前进。结果同样的一个月下来,他读了好几本书,而这个孩子一本书也没看,差别就在这里。所以我们要有目标,这个时间就不会白废。现在是我们在德、智、体各个方面效法耶稣所受的教育来成长,爱惜光阴,来预备的时候。上帝的恩典是够我们用的。
耶稣的服务生涯
当然耶稣除了德、智、体这些方面,还有群,我们刚才还没有提到。在耶稣的生活当中,他经常分担穷人的命运,他生活在那里看到很多的穷人,他经常帮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忧虑和艰难,他总是安慰和鼓励卑微的劳动者,使他们得到一些福气。这个事情做起来不是那么难的。
有一次我出门散步,我看到一个老人,我就远远地跟他打招呼,我没戴眼镜,也看不清楚是谁,我就跟他打招呼,他就回答走过来了。我问:“你干什么呀?”他说:“我的孩子今天送豆腐给我,他送到山上,叫我到山上去取,所以我就提着回家。”我说:“那我就帮你提吧。”我后来一直帮他提送到家,边提着豆腐,边走路边聊几句,就这么简单。然后他就非常高兴,他就很愉快。其实也不太容易,手又冷,那点豆腐提长了还有点重,一袋子,想想那个老人要拎回去的话就会很累,连我拎着都会喘气,就是这样很自然而然的帮助人。
有一次在赶集的时候,就碰到一个有点神智不清的人,他到一个卖糕点的摊子那里傻笑。那个摊主就拿布打他的头:“走开!走开!”那你看到了你作什么呢?如果你什么也不作那就不对了,我们应该去握住他的手鼓励他,安慰他,因为这个人在世上被人所轻视,受到伤害,这就是很自然而然的。
耶稣在他生活当中,他经常结交人,他生活在一个山村里,他也会去小镇上,对富人、对穷人,他都一视同仁,不同阶层的人他都一同看待,他尊重所有的人,他们的价值。
耶稣工作的时候总是很愉快、很机智的,给周围人带来感染。如果别人有忧虑的事情,他就唱诗鼓励,别人就跟他一同开心。当我们带着很愉快的心情来作工的时候,这就是最大的恩典。当他很愉快的时候,别人就受到感染,感觉到也很愉快。所以作工的时候,不要带着一种压力,不要有一种畏难,一种很愉快的心情去作,很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样周围的人也都会感到愉快。他在家庭里面也是在这样。
耶稣生活在那里,他不断涌现出同情和仁慈。对老年人、对忧伤的人、对心负重担的人、对孩童、对小动物、对荷重的牲畜,只要和耶稣在一起,他们都会感觉到愉快。耶稣的德、智、体、群这四个方面就是这样成长的。就是这样的一位耶稣,后来成了世人的救主,成了全世界的光。一个德、智、体、群应有的成长,是一个榜样,就是世界的光。
并不难,对吧,离我们很近,我们也生活在这样的乡村里面,你要经常想象,耶稣就是生活在像我这样的一个小村庄吧,他的父母可能是像我的父母一样吧,他的家是不是像我这样呢?也是睡这样的坑吗?他是在这样的山坡上走路吗?他是在这样的树林里面祷告吗?他使用的工具是像我这样的小锯吗?耶稣会怎么设计这个房子呢?他也作着这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这样耶稣就会生活在我们心中。
耶稣到哪里都会让人愉快,但尽管这样,但耶稣不是炫耀的人。他在拿撒勒成长30年,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上帝的儿子,因为他从来没有显过什么神能,他也不谋求什么高位,他也没什么头衔,他的生活是很简朴的,甚至连圣经都对他30年前的生活沉默不言,一笔带过。
这可以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呢?就是我们生活得越朴实无华越好,融合到大自然当中去,避免人的刺激,非常安静和朴实,这对身心灵的发展都是有益处的。所以耶稣的榜样是多么的优美,他向公众传道的时候,固然是优美的,但是他在拿撒勒乡村生活,更是我们的典范,是青少年的榜样。他讲道和他在木匠铺里作平凡的工作都是一样有意义,他劳苦度日的平凡的职业,和他行神迹都是在作上帝的工作。他在简陋的家里留下了忠心顺服的榜样,这是给我们孩子和青少年的榜样。
迎接耶稣进入我心
愿大家这样来研究关于耶稣生涯的记载,祈求圣灵来刻化,使这位活泼的耶稣回归到我们心中,这就是我们心灵最大的满足。在我们心灵接纳耶稣之前,无论什么人,无论在什么方面,都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但人始终带着一种无法满足的渴望孤独地死去,人人都有一种渴望,这个渴望不是简单的婚姻生活能带来的,也不是儿女给人带来的,也不是财富给人带来的,不是人的感情能够给人带来的,不是好的房子能带来的,不是美貌就能带来的,这一切都不能带来,只有耶稣。
当耶稣住在人的心中,就会成为一种活的泉源,使人每一天充满着力量和快乐。我们在这个地上生活得不容易,人人都会很累,作上帝的工作也很累,孩子们也会很累。如果孩子们不是觉得很累,那么早晨叫他起床,他就不会老不起床了。所以有时候想想孩子们也活得很难,在这地上我们就是这样的。
但是耶稣也曾经像我们这样生活过,所以给了我们鼓励,给了我们一种期待,我们有一个榜样,这个榜样不是高高在上的榜样,而是曾经也生活在这样的房子,这样的山沟里的那样的救主,他得胜了,显出神圣的优美。所以让我们接受他、仰望他、谈论他、注意他,并且成为从幼到大,成为我们一生的榜样。
当我们很好地经历和揣摩耶稣30年前的生活,我们才能够接受晚雨,开始去过耶稣传道的时候那所有的带着能力的生活。是不是这样呢?
慈爱圣洁的天父,感谢你赐给我们耶稣,不只是作我们生活的榜样,也是成为我们一切的渴望和愿望的满足。主啊,我们需要这位救主,我们的救赎主,我们的王,我们的朋友,我们随时的帮助。主啊,求你让我们了解你,谈论你,让我们仰望你,祈求你,求你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榜样和模范,成为青少年成长当中的楷模,成为我们心中的满足。主啊,求你进入到我们心中,你来主管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能活出你的样式。你曾经在地上生活在一个山村的家庭里面,就求你现在也生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我们里面。主你是可以充满我们的一位,是可以在我们里面彰显你自己的一位,祈求圣灵将耶稣活化在我们心中,使我们沉思默想,因着仰望而感觉到真正的幸福和甜蜜,和神圣的变化。奉耶稣圣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