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104.第二次的死

 慈爱圣洁的天父,我们来寻求你,我们想更多的认识你,从你的话语中得到生命和光照。求你可怜我们,供应我们的需要,你亲自来教导我们,感动我们,帮助我们每一天都能够对你的真理有新的认识。求你的话语滋润我们的心田,使我们的内心能够得到喂养,得到改变,得到塑造。求您将以下的时间分别为圣,愿我们以下的时间都能够荣耀你的名,蒙您祝福和喜悦。奉耶稣基督圣名求!阿们!

 

 

     死亡的种类

   我们今天学习第二次的死亡,大家对我们每一天所学习的题目,要经常去思考。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要理解得更准确、更清楚,更深的去体验。今天我们讲的就是第二次的死亡,这个可能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也是一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的理解,我以前也是没有很好的理解,事实上很多误解对这样的问题。

   死亡有几种呢?死亡有两种,对吧?当然还有特别复活的事情,就是恶人特别复活,然后又死去。所以这样说来的话,他们就有三次死。我再说一下,恶人不是已经死了吗?像教皇、希特勒、还要钉耶稣十字架的祭司长是不是已经死了?但是耶稣来的时候,他们会特别复活,特别复活,然后耶稣降临的荣光把他们击杀,是不是又第二次死啊?但是一千年以后恶人是不是还要复活?一千年以后所有的恶人还要复活,受审判,受刑罚,这不是第三次死了吗?所以恶人呢,有一些特别的复活的恶人,他们有三次死,这是事实。但是一般来讲死亡就是有两种,第一次死亡和第二次死亡。

   我们先看圣经约5:28-29节。特别的情况有三次死。一般来讲死亡就是有两种,第一次的死和第二次的死。我们看约5:28-29节“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稀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这是复活,对吧?“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一般说来,所有死去的人都是要复活的,但是有两种复活。

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一种是义人的复活,义人复活了,就得到了永生,他们没有第二次的死。恶人复活了要被定罪,就是有第二次的死,罪的刑罚,第二次的死。义人的复活在耶稣复临的时候,恶人的复活在什么时候啊?耶稣复临再过了一千年,千禧年之后,所以义人的复活和恶人的复活相隔一千年。义人的复活在千禧年开始,恶人的复活在千禧年结束,相隔一千年。也就是说复活有两种,那么同样死就有两种,义人只第一次死,然后复活得永生。恶人第一次死,然后要复活定罪,就有第二次的死。有义人的复活,有恶人的复活,同样也就有第一次的死和第二次的死。

   我们看使徒行传第二十四章。以上所说的复活和死亡,这个基本概念都听懂了吧?迦勒听懂了吗?徒24:15节“并且靠着上帝,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所以保罗说,他相信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众人都要复活。这里说有义人的复活,有恶人的复活,结果呢就有了恶人第一次的死亡以及恶人第二次的死亡。

   圣经说,第一次的死亡也就是睡着了,也就是睡了,在主里面睡了。我们来看帖前4:13节“论到睡了的人,”第14节又说,“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第15节又说,“那已经睡了的人。”这里是说到第一次的死亡是睡了。当然耶稣对那些门徒们说,他说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在约翰福音第十一章。所以耶稣讲第一次的死亡就是睡了。

   我们再看林前15:20“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这里也是说在基督里睡了的人要复活,像耶稣那样复活。圣经说第一次的死亡是睡了,那么第二次的死亡就是真正的死。现在大家想一想,在以西结书里面说,凡犯罪的魂就必死亡。这个死是第一次死还是第二次死啊?犯罪的魂都必死亡,这个死是指第一次死,还是指第二次的死?犯罪的魂就是犯罪的人嘛,犯罪的人都必死,是第几次死?这个话是指着第二次死说的。就是一个罪人如果他犯罪的话,最终就是要死的。

   还有在创世记里面说,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这个死是指第一次死,第二次死呢?也是指第二次的死,这个意义是一样的。圣经指到就是第二次的死和罪的结果,罪的工价乃是死,有没有这个话?罗马书第几章?罗马书第六章,说罪的工价就是死,这个死也就是第二次的死。所以你理解了这句话,也就理解别的经文说到的死是什么。而直接说到第二次死这几个字的是在哪里啊?圣经哪里?启示录,就在启示录第二章,直接说到第二次的死这个话。好,这是我们总结的,把今天讲的内容大致上就这样说了一下。

 

 

   第一次的死

   那么现在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第一次的死的问题。第一次的死,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它是第二次死亡的一个象征,一个象征。就是当我们看到人死的时候,你就应该想到,哦,将来罪的结果就是永远的死亡,这好像是个象征的东西。这好比什么呢?好比我们每一天睡觉就像是第一次死的象征一样,是吧?人睡觉不是第一次的死,但是人睡觉就像是第一次死的象征一样。同样睡觉是第一次死的象征,第一次的死是第二次死的象征。第一次的死就是睡觉了。那么人睡觉了什么都不知道,第二天早晨就醒来,同样的,第一次的死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有复活的应许。复活就像在睡梦当中被叫醒一样的。人睡了,没有知觉了,时间过去了也不知道,但是一醒来,就是复活了。所以有没有人害怕睡觉,我马上就睡觉了,很害怕呢,晚上要睡觉了,他很害怕,没有的。

   那么反过来说,大家要知道睡觉是一个好的事情。哎,今天累了一天,现在终于可以睡觉了,巴不得都早点睡觉。睡觉在大家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圣经上也说晚上能够睡一个好觉,这真是上帝的祝福啊,有这样的话,所以也就是我们可以来理解啊,第一次的死它其实是一个愉快的事情,是不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来理解呢?基督徒对死不会感觉到害怕。事实上,如果人得了什么很严重的病,这个身体很痛苦,很不舒服,那么他早点死的话是不是更好的事情呢?早点睡去更好的事情。

   我们再来举例子,比如说亚当。亚当是不是在地上活了九百多岁?但是他目睹的是什么呢?他目睹的就是凄凉,所以亚当的一生是很凄凉的,他看到这些孩子们不再听他的话。那个伊甸园的故事他无法忘记,所以他看到自己的失足所带来的结果。在他几百年当中,亚当是凄惨的,是很悲伤的,那么过了一生。所以有一天我们的始祖亚当要死的时候,这个对亚当来说真是莫大的祝福啊。亚当自己死的时候,他至少能够理解这一点。上帝终于能够让他睡去,对他来说是祝福,也就是在痛苦当中得到了释放。所以睡去这个死,第一次的死,它本身也就是在痛苦当中得到释放。基督徒对葬礼就是不惧怕,也不会去哭。这是第一次的死,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它。

 

 

  第二次的死

   那么第二次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谈下一点,第二次的死是怎么回事呢?那是真正的,可怕的死。真正的死,也就是这个生命断绝了,在这个宇宙当中再没有生存的资格了,就是这个要消失了。这个我们不能够理解,我们不可能理解的一个经历,这个经历是我们现在不可能理解的,也就是永远的死去。在上帝面前得不到了上帝的慈悲,这个死也就是罪的工价,也就是受到了审判和刑罚,受到了审判和刑罚,所以这是可怕的,也是永远的死去,也就是说再也不可能复活了。所以第二次的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是罪的工价,也是上帝的审判和刑罚,就是永远的死,也就是再也没有什么复活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也是我们现在不能理解的经历,这是两次死亡的定义。

 

 

 

   耶稣代偿第二次的死

   那么接下来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实际上在这个世上,真正作为我们人类来说去尝了死味的人其实是没有的。作为我们,没有一个人去尝到死味,到如今一个人也没有知道死的滋味。第二次死是真正的死,没有人去经历,作为我们来说,那么第一次的死,实际上也是没有人尝到。那大家想想第一次的死大家不是都经历吗?很多人都经历吗?但是你要这样来理解啊。但是他真正尝到了这个死是怎么回事吗?

   实际上一个人他在死之前,他的精神就开始昏迷,是不是?他肯定是什么器官出了问题,在他的大脑真正死去之前,他就已经开始在昏迷了。他就是说慢慢的就停止了呼吸,也就是说很准确的在体验着自己正在死,很明白的意识到周围发生的事情,在死的这个过程当中,在那一刹那,意识非常清楚,这样去体验,这样的人是没有。所以从一个真正的意义上讲,尝到死味的人一个也没有,因为大部分的人在死的时候他早已经失去知觉了,在死之前他就开始失去知觉了。

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死,那时他已经没有知觉了嘛,所以我们理解这个事实真的是感谢上帝呀。

   到现在为止没有人尝到过死的滋味,这是上帝对我们的慈悲和恩典。如果真正尝到死亡,就是你很清醒的意识到而尝到的话那是很可怕的。所以这个死的滋味究竟是什么呢?事实上人在死去的时候,他就提前失去了知觉,没有人尝到死的滋味。比如或者说出车祸,是吧,他不是一下子立刻就死去了吗?所以他没有真正的有时间去尝这个死的滋味,他在没有意识的时候就死去了。我们说这些究竟是要说明什么呢?也就是说真正尝到死的滋味的人只有耶稣基督。作为我们人来说,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死,这样的人是没有的,完全去认识到这个死的可怕,这样的人是没有的,但是耶稣基督不是。所以我们讲这些的意思就是说,世界上只有一位,就是基督,真正的尝到了死的味。耶稣这样死去,为了让我们活着,所以他替我们去尝了死味。仔细的去理解这一点是真的非常值得感谢的事情。

   我们现在活着,因为耶稣替我们去尝了死味。耶稣在死的时候,这个周围的情况他都意识到了,他都意识得到,所以他在临死之前还大声的喊,对吧?所以他很清醒的意识到周围的情况,死的真正的痛苦他都尝到了。担负人的罪,被上帝所离弃,受到审判和刑罚,这样的痛苦,这样的苦恼,他原原本本地都尝到了。也就是说在面对的就是没有慈悲的上帝,上帝对罪的这种憎恶,这种可怕的感觉,耶稣也都尝到了。耶稣是有意识的死亡。我们的死耶稣去代替了担当了。耶稣的死不是第一次的死,他是没有上帝的慈悲,没有上帝的爱,只有上帝对罪的愤怒,这样的绝境之中,这样的绝望当中,这样的苦境当中,耶稣死去,这个第二次的死亡,耶稣尝到了。

  

  所以我们首先理解了第一次的死,然后我们再看第二次的死的意思,然后接下来我们就要思考,实际上只有耶稣尝过死的滋味,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是第二次的死。对于这一点呢,我们还要进一步的理解,耶稣不是由于第二次的死而灭亡了。第二次的死意味着不可能再复活,对不对?这一点怎么跟大家说呢?就是第二次的死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再复活,对不对?所以耶稣他不是由于第二次的死而死而灭亡,耶稣是尝了第二次死的滋味。这一点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耶稣是因着信念去死的,他不是因着自身的罪去死的。他是因着信心去死的。耶稣是个义人,他因信心去死,他并不是因为自身的罪而受到罪的工价去死,所以他是尝到了第二次死的滋味,但是他不是由于第二次的死而死亡,而灭亡。

   我们看来2:14-15节“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这里用尝了死味。第14节说到耶稣的死是什么目的呢?败坏魔鬼,并且释放为奴仆的人。对于耶稣的死第9节怎么说呢?这里说“叫他因着上帝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这里说为人人尝了死味,也就是说他替我们去尝了第二次死的滋味。他这样做的理由、原因是什么呢?也就是第十四节、十五节所说的,为了消灭魔鬼,他尝了死味。

   对于耶稣尝了死味,对这一点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去理解。就是你想一想,比如说有一个人,是个罪犯,他判了死刑,三个星期以后执行死刑。虽然是三个星期以后去执行死刑,现在死的那一瞬间还没有临到这个人,但是他等待三个星期。是不是在这三个星期的等待当中,他是不是一直就是每一天都要去尝死亡的痛苦啊?所以圣经说耶稣尝了死味,这个把耶稣的苦难不只是停留在十字架上那一瞬间。事实上,就是耶稣从天上就开始尝到死味,也就是说他知道,他要到地上来,他知道他到地上来,最终要去尝,要去死,所以他经常是生活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

这个对基督的苦难真正的理解,有人说,诶,你说耶稣没有第二次死,不是这个意思,他没有第二次死而灭亡,他是尝了第二次死的滋味,这没有降低基督的苦难。但是你真正的这样去理解,这样确实的,只是按照这个事实这样去理解的话,而是扩展了耶稣的苦难。他不是在十字架上的那一瞬间痛苦,他是生活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我们学过《历代愿望》,耶稣他在十二岁的时候是不是到耶路撒冷圣殿去过逾越节,他看到逾越节的羔羊被杀,他就沉思默想,全神贯注地思考这个礼节的意义,这个时候他明白了一点:这个羊羔的命运,也就是我的命运。所以当耶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在以后的二十一年当中,他生活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

   后来他钉十字架的最后一个星期,最后一个周,受难周,在最后的一个周当中,他当然是非常的明白了死亡的滋味。他以前生活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越来越尝这个死的滋味呢?在客马尼园开始的。他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汗珠如同大血点滴在地上,这是人极度的痛苦时候的表现,这血从汗里面渗出来了,也就是指毛细血管破裂,这个血就流出来了。这个死的滋味他就开始尝到了,如果不给他帮助的话,他可能当即就死在客西马尼园,那是痛苦的挣扎。

   客西马尼园这个痛苦的挣扎比在旷野里受试探还要厉害。这个时候,有天使长加百列来加强他的力量,就是加强他身体的承受力,使他的生命能够继续的延迟。所以接下来就一连串的受审判,去各各他,最后被钉。他在十字架上喊着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这也就是表现出他在尝到死亡的滋味的情景,他尝到了死的滋味才发出这样的呐喊。所以人根本没有尝到第二次死的滋味,但是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一直到十字架,他真正的去尝了死的滋味。所以真正的能够去理解耶稣的死的人,实际上现在是没有的。我们只能这样去思考,但是因为我们没有经验,所以真正理解耶稣的死的人到现在还没有。

   怀先知有时候这么说,只有到将来救赎的计划结束了,我们到天国里去了,那个时候我们才会稍微想到耶稣曾经离开天庭到地上去,那是多么大的牺牲。因为天庭是如此的美,他竟离开到地上去,并且耶稣到地上冒了一种永远丧亡的危险,就是耶稣到地上去的时候,他就做好那种把在天庭所有的这一切都永远放弃的这种思想准备。他冒着永远丧亡的危险,那个时候我们反过来就会想,啊,耶稣,你当年这样去做,真是大的牺牲啊。但是到那个时候,我们还是不能够理解耶稣的死真正的滋味,因为我们没有去尝过。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将来什么样的人会去经受呢?就是将来的恶人,那些在恩典的门关闭,恩典时期结束以后,那些恶人受到刑罚,在硫磺火湖里灭亡的时候,他们会经历第二次的死。这是不必要的,这样的死上帝并不是一定要加给人的,人是不必要进入这样的死当中的,因为耶稣替我们担当了,最终恶人的灭亡,都是人自己的选择。所以现在我们看到一个人去世了,真的有时候很悲哀,其实第一次的死没什么。有时候我们甚至看到一条动物死去了,有时候感觉到很难过,其实这更没有什么。但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却很少引起我们很深的去思想。

   有点像约拿一样,约拿看到一棵蓖麻树死了,他感到很难过,对不对?一棵这么好的、高大的蓖麻树怎么死了?约拿感觉到很可惜。但是约拿却没有理解在尼尼微城不分辨左右手的孩童有十二万,让他们灭亡,上帝会怎么想呢?所以人有时候很肤浅的去感受一些问题,但是对真正的事情没有很好的去理解,约拿就是这样。所以上帝就教导他,对一棵蓖麻树尚且你有伤感,你怎么不理解我绝没有去毁灭人的这种意念呢?

   整个约拿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所以我反复的读,我就理解,我是这样来理解的:它是从约拿这么一个角色,从这么一个角度,约拿就像是我们的代表一样,是我们人类的代表一样。就是以约拿这么一个人物作为代表,从这一个角度出发,来理解上帝是怎样的一位,所以约拿书是教导这一点。人们就是不明白上帝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为了说明这一点。所以第二次的死不是上帝的意念,是最后人做出的选择。但是耶稣真正替我们死了,对这个我们要去理解。这和现在很多的人不真正了解十字架的意义,对于耶稣的事也没有多少人去落泪。耶稣到这个地上来付出了多么大的牺牲,然后冒了多么大的危险,最后他是如何痛苦的去死?对这一点我们经常要去理解,我们就会生出一种信心。

   有这样的一个事情,大家看到就是有些母亲,她的孩子就是精神失常了,有些不正常,像疯了一样的,这个母亲带着他到教堂里去聚会。这个孩子因为他是痴呆或者是精神有些不正常,所以他经常就突然站起来做些怪的动作,是吧?然后发出一些傻笑,那个孩子就这样。但是这个母亲总是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听,然后他一动,母亲也跟着跑,去把他追回来,然后又让他坐着听。所以就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这个母亲就是总是要去顾及到这么一个孩子。

   所以有时候我们就会想,因为他的孩子这个样子,这个母亲是不是会感觉到很丢脸呢?其实当这么多人的面自己有这么一个儿子,这个母亲是不是有时会感觉到很难过呢?但是我们仔细去看,我见过这样的孩子和母亲,这个母亲她没有这样的感觉,她因为爱这个孩子,所以她不管别人是什么眼光来看她,不管别人是什么评价,她这个心就放在这个孩子身上,她就是那么守护着他。大家知道这也就是上帝对待我们人类的心情。所以人是堕落了,犯罪了,在整个天庭当中就是堕落的,但是耶稣到这个地上来还是这么守着我们,这么陪着我们,然后就是这么呵护我们,看顾我们,最后他代替我们钉在十字架上,真正意义上的死,他尝到了。

 

 

   耶稣的信心

   我们接下来要思考,就是对于耶稣这样的死,我们仔细的去理解的话。这个爱罪的心在我们的里面也就会改变,我们对罪就会有一种厌恶的感觉。真正了解了上帝对我们的爱和为我们所付出的牺牲,这个我们也就会能够从罪当中去得到释放,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付上也无法报答耶稣对我们的恩典。我们就是为主去死,就是我们把我们的身体献上,就是我们去死,死十次,死二十次,也是不足以去偿还耶稣的恩典的。所以理解到耶稣对我们所付出的牺牲,我们在地上没什么感觉到不满,没什么感觉到埋怨,也没什么感觉到骄傲,也没什么不能够忍耐的了,也没有什么不能够去奉献给上帝的。

   从耶稣的十字架上的死,我不只是能够完全生出一种感谢和新的心来敬拜,并且另一方面,还有一点我们要去思考的,就是耶稣第二次的死,他不是因为第二次的死而灭亡,他是尝了第二次死的滋味。换句话说,耶稣是因为信心去死的,对不对?他不是因为自己的罪去死的,不是因为他自身的罪去死,他是凭着信心去得胜,所以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耶稣的信心。

   在耶稣的十字架上,我们可以看到耶稣的信心,是什么意思呢?耶稣在十字架上他有没有看到复活呢?他能不能看到天父的悦纳呢?他有没有看到从坟墓里会出来的希望呢?虽然以前他是知道的,但是在他在十字架上死去的这个过程当中,这些他是完全看不见的,好像他在绝望当中了一样。但是这个时候耶稣有一个信心,所以他就得胜了,也就是他因着信心去死的。

   在耶稣的十字架上,我们不只是理解耶稣的牺牲,我们也要发现耶稣的信心是什么。他在黑暗当中意识到被天父所撇弃了,复活的希望也没有了,但是他唯独抓住天父过去的应许。他熟悉这位天父,他了解这位天父的品行。这位天父是爱的,是公义的,任何事情临到他出于父所许可的,他都接受。所以他因着信,他说:“成了!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的手里”就是说他是对父的信靠,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愿意舍弃,也就是说他是以信心去面对死亡的,他最终是以一个胜利者的面目去死的,他是因着信心去得胜十字架的,这就是耶稣的信心。

   大家知道启示录里面告诉我们,我们有耶稣的信心才能够去守上帝的诫命,我们必须有耶稣的信心才能去通过患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到那个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上帝是离弃我们了,我们眼睛所见到的一切好像对我们都是不利的。我们的眼前可能一片漆黑,我们会处在绝望感当中。主为什么不来搭救他的百姓呢?好像我们在这个地球上已经再没什么出路了,在末时代的患难当中会陷入到这个境地当中。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凭着我们在此之前已经学过的上帝的应许,我们凭着我们在此之前已经了解的这位天父的品行,所以我们凭着对上帝的信心,我们忍耐,我们因着信心,最后去得胜,这就是启示录里面说耶稣的信心,这个意义。

   不只是那个时候,就是现在,我们偶尔也有灰心的时候,有时候有一些灰心的情绪,有时候魔鬼会在我们耳朵边上就对我们耳语。“啊,你不可能得救。你看看你的家庭吧,那你看看你的孩子吧。你看看你今天又失败了,你只能是这样的,你的命运掌握在我的手里,你放弃吧!如果你想得到世上的富贵、权利和享受,金钱,这个我可以给你。你只要承认我的权威就行了,这个国不是我的吗?我想给谁就给谁啊。至于说你想到天国里去,什么自我牺牲啊,什么谦卑啊,什么这个舍己之爱啊,别谈这一套了吧。你现实一点,在这个世上如果需要享乐,我是可以给你的。”魔鬼就在我们的耳朵边上这样咕哝。他说,“你还想成为真正的传福音的人吗?你看你的罪,你无数次的失败,你不可能得胜。”所以魔鬼经常这样的向我们暗示,但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必须的,是最需要的,也就是耶稣的信心。

   耶稣的信心是什么呢?就是上帝与我们立约了,上帝始终是不会改变的。上帝始终没有撇弃我们,这样的事实,我们去确信。就是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上帝一直是在引导我们,想要救助我们,以最大的能力来救我们,这样的事实,我们要确信。也就是上帝从来不会撇弃我们,他没有撇弃人类,这样的事实我们去确信。我们不需要什么外在的凭据,我们不需要什么眼睛看得见的什么凭据,证明我们是被上帝所悦纳的,我们就凭着上帝的话和应许,我们有这个就够了。圣经当中有无数的安慰和鼓励我们的上帝所说的话,凭这个就行了。

   有十字架作为凭据,耶稣把自己的一生完全献给了上帝,是为了我们,所以我们始终不失去对上帝的信心。耶稣为我们而献出生命,这个本身是证明我们的价值是大的。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耶稣为了救赎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所以我们要知道在天国,我们的永生的价值是大的。现在我们的头脑只使用百分之十,最聪明的科学家也就使用百分之十五的样子,但是到天国里面,我们的大脑百分之百的使用。那个时候人是多么就是能够有渊博的智慧啊,也能够充分地了解上帝,能够认识上帝。

   所以人本身按着上帝的形象被造的,人是非常高贵的,将来如果得救了永生是非常的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想到这一点。十字架带给我们永远的保证,上帝付出代价,也是看中了,说明了我们人类得救的价值,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效学耶稣的信心。虽然眼睛所见到的都是黑暗,但是有上帝立的约始终是不改变的,所以我们这样去得胜、去成长,我们不要去失望。任何时候都要抵制那种灰心的感觉。所以耶稣说,“你们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为你们预备地方,预备好了就必再来接你们。”有上帝救赎我们,他知道我们的价值,我们也跟从耶稣的道路去走,上帝的约是不改变的,所以我们因着信心这样去前进,我们不必要有任何的忧愁,因为耶稣是已经给我们打开了天国的门。在为上帝做工的时候,在将来困难的时候,我们都不必要去失望。

 

 

   总结 

   我们要理解,第一,圣经告诉我们有义人的复活,有恶人的复活,同时圣经也说明人有第一次的死亡和第二次的死亡。然后我们要理解,第一次的死就是睡觉,这个不是什么痛苦。第二次的死是真正的死,也就是罪的工价。然后我们还说到了,从某种意义上讲,除了耶稣基督,没有人尝过死的滋味。我们在说明耶稣十字架上死的时候,大家要理解,他不是因为第二次的死而灭亡了,但是他是尝了第二次死的滋味。事实上这个滋味他在天上就开始尝,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进入了十字架的阴影当中,从客西马尼园一直到十字架,他完全喝尽了这个苦杯的最后一滴,他完全尝了死的滋味。

   接下来我们谈到什么呢?就是面对耶稣这样的死,我们不只是要理解这样的事实,我们更要去感受上帝的爱。这样的时候,我们内心的罪应该抛弃,骄傲的人应该降卑。任何的权势,荣誉和金钱都是没有价值,自我牺牲和谦卑才是无价的品德。然后我们还要看到在耶稣十字架上的死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耶稣的信心,是我们要理解的。耶稣的这个信心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需要效学什么呢?就是我们看到人的价值,也看到上帝的不变的应许,这个就是上帝的话语,我们在这里可以胜过一切的困境。耶稣正是因着信心去死的,耶稣的信心也正是我们要去了解,要去学会的。

   整个约拿书告诉我们,上帝其实不是降灾祸的意念,他是赐平安的意念。约拿书从约拿这个角色来出发,就是讲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为的是给所有的观众一个思考,就是你是怎么看待上帝的呢?所以约拿书向我们说明了上帝的模样。好,这个讲题,我们今天就先讨论到这里。

这次出去的时候,有的信徒,我们在吃饭,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问起这样的问题。他说,耶稣是替我们死的,这个究竟怎么理解呢?耶稣是替我死的,这个究竟怎么理解呢?这个问题是非常的好,大家也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二次死亡,也就是耶稣的十字架的苦难,讲解这个问题本身。但是与这个问题有关的,我们要延伸一点,耶稣是替我死的,这一点你究竟怎么理解呢?所以大家多去思考这个问题吧!我们下次学习的时候,我们要讨论一下这一点。那一堂课我们大家都来发言,都来讨论,耶稣究竟是怎样替我死的,我应该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好吧,我们先学到这里,大家起立,我们一起来祷告。

 

赞(0)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