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107.合一与相爱

慈爱圣洁的天父,感谢你的拣选了我们,求你用你的恩典使我们从罪当中得释放,也让我们因着你的教导得以自由。求你驱散我们里面的黑暗,也解开我们思想上的束缚,让我们能够确信你的旨意。你是怎样来引导你的教会的,让我们能够明白和确信,求你赐给我们坚固的信心,让我们在这末时代按着你的计划去生活。因为你必成全你的国度,所有罪恶的权势都会结束,你要以荣耀的王来临。为了你的国度,我们要服从你的指挥,求你在天上做我们的元帅。愿我们都能够成为钦差大臣,带着一种尊严,带着一种勇气来生活和工作。求你帮助我们能够在爱当中合一,在圣灵当中合一。求你让我们能够理解你是怎样对待我们的,让我们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彼此接纳,彼此相待。求你让这一群百姓能够成为领受真理,圣灵得以释放,可以奔走,可以奔跑来传扬你的光的人。求你让我们在这所有的去完成之前能够得到预备,能够学会合一和爱,奉耶稣圣名求!阿们!

 

真理是唯一的权威

大家对于刚才的马太福音23章的学习,我再补充一下。在圣经中有这样的话,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当然圣经里面还有这样的话,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这样的话和耶稣马太23章的谈话,是矛盾的吗?还是不矛盾呢?大家如何来理解呢?耶稣在当时的时代被人称为是分裂者,历世历代传真理的人都被称作是分裂教会的人,马丁路德作为改革家,也被称作是分裂教会的人。

预言之灵说过这样的话,真理在任何时代传播都是带着这样的特征,不是真理分裂,而是反对真理造成分裂,在《善恶之争》、《历代愿望》、《使徒行述》等讲过这样的话语。真理就像动刀兵一样引起争战,为什么争战?因为有人反对,反对引起分裂,而不是真理引起分裂。

耶稣是和平的君,但是耶稣怎么说呢?我来不是叫地上太平,耶稣传道就像扔火把一样,就像扔刀剑一样。耶稣说我来不是叫地上太平,我们明明知道耶稣是和平的君,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耶稣是和平的君,也是造成分裂的因素。因为耶稣来了,就会和魔鬼的国度争战,谬道就会抵抗,罪恶就会抵抗。魔鬼怎么抵抗呢?借着他可以使用的人,他可以控制的人,有罪恶的人,有错误的人,他们会为着他们的遗传发热心,就像法利赛人所作的。

这些话语不是矛盾的,大家要了解真理的特征。我们不是分裂教会的人,我们不是攻击教会的人,我们只是传真理,但是真理会遭到反对。大家不要为这个事情感到困惑或者稀奇。彼得也这样说,你们不要为这些事情稀奇,保罗也这样说,凡是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没有例外,对不对呢?如果你真的接受了真理与圣灵,世界就会与你为敌,所以我们要忍耐。

耶稣说你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或者你在地上所释放的,谁就释放,你在地上捆绑的,就捆绑。大家不要把这个话错误地理解,这个话从来就没有赋予人有什么特权。可是教皇权却把这话当成是非常重要的天主教道理去运用。

如果我们不小心错误的理解这话的话,我们就会和天主教有同样的思想,天主教理论的根基就是这些话语。这些话你只要去读上下文,你去完整地看,就没有问题了。教会如果拥有真理,并且是重生,拥有圣灵的人,那么教会就有权柄。但如果教会不是重生的人,不是代表真理,那他就没有权柄,人的组织的权威是自取的权柄。

耶稣这话的意思是,他在上文里面有教导,他说你们受圣灵,然后又说你们要理解对待人的法则。当我们实行了这个话语的前文,耶稣所讲的真理,并且因着真理而变化,能够代表真理,拥有圣灵的能力的时候,这个时候耶稣就说了这话。

耶稣这个话的意思是指,耶稣自己没有真正地作工作,而是通过委托他在地上的代表作工作。而这些人所作的工作和上天直接作的工作有同等的性质。就说地上的教会传扬真理,如果你拒绝就会灭亡,就像耶稣直接传,你拒绝会灭亡一样。地上的教会在传真理,如果你接受你就会得救,就像耶稣直接传真理,你接受能得救一样。耶稣不在,但是耶稣说我所委托的这些教会,所传的事情和天国指使的事情是一致的,是带着委托的,是这个意思。

比如说房东他不住这个房子,他就委托我作这个房子的买卖,那么买卖的人就会跟我说,你说话能算数吗?如果你算不了数跟我谈什么呢?你谈了这个价之后,房主会不会认呢?然后我就说了,我说这个房主的意图我完全明白,并且他现在委托我了,我跟你说话是完全算数的,我跟你签约,然后房主也会签约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我成了房主并不等于说我可以支配这个房子的买卖。大家理解吗?

人们在传天国的道,就会问这究竟是上帝说的,还是你说的,你人说的能算数吗?就为了避开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耶稣就说了我委托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带着权柄和确信,因为真正的来源是天上,在地上所作的事情将会存到永远,和天上直接行使的事情是一致的,是这个意思。大家理解吗?

人只是委托,不是说人可以赦免人的罪,不是说人成了权威。如果人偏离了真理,人没有圣灵,那么他所作的一切都是自取的权威,上帝不会认可。所以当时的犹太人已经偏离了上帝的道,耶稣从来就不认可他们的权威,反过来他们质疑耶稣的权威。他们就说,耶稣,你凭什么说这些话。耶稣就说,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施洗约翰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地上来的,你们不回答,所以我也不回答你们。

人们就带着这样的观念,这些事情大家都要理解,预言之灵解释得非常清楚。如果我们真的是行了主的道,按照圣经的教导去作,我们带着圣灵的能力,那么我们在地上所作的事情,真的和将来在永恒的天国的判决是有关联的,是这个意思。我们反复的读圣经和预言之灵,我们就理解了。

 

打破人为的墙垣

门徒们当时要完成耶稣真理的事业,他们必须要摆脱一个错误的宗教观的束缚。今天也是一样,我们要接受晚雨圣灵,要向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完成大呼喊的工作,你首先就得有正确的立场。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天使的立场是什么呢?不是要建立什么教派的工作,不是分门别类的工作,而是所有需要的人都在真理里面合一的工作。

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接受真理之后的责任,不要把真理固定在某一个派别里面,不要固步自封,也不要带着自以为义的心,这就是耶稣的话语的意思。我所说的这些不是叫大家去敌对教会,去攻击教会的指导者,去与人为敌,而是大家的思想上要有正确的立场和出发点,要有正确的动机,是这个意思。

如果犹太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成为犹太人,他们就不可能理解为什么要向外邦人传教。当耶稣向外邦人传教的时候,他们就说耶稣怎么跟撒玛利亚的妇人在谈话,真是奇怪。当彼得第一个向外邦去宣教的时候,大家都开会批评他了。彼得你这怎么回事呀,你现在在推翻犹太人的规条和犹太人的传统,你怎么去跟污秽的人接触呀?如果这个思想不解开的话,他们怎么可能去作耶稣的工作呢?所以耶稣在他的生涯当中,打下了很多伏笔,最后直截了当地纠正了他们许多错误的观念,狭隘的民族观念。一种盲目的自尊心,一种盲目的骄傲,必须打破,然后他们才能够理解耶稣的旨意。大家理解吗?

如果我们向别人说,你们要到某一个教派里面来得救,他们就发生困惑了。难道我们这当中这么多虔诚的人都要灭亡吗?暂且照你所说的,你们的教会是真理的教会,那么我去一看,你们教会当中也有很多人是很没有品行的呀,他们就很困惑了。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站在天使的立场上,各国、各族、各方、各民都到真理里面来聚集,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这就是上帝的立场,这个时候你才可能正确地解决自己信仰上的问题,也能够正确地指导别人。关于这个问题我就说到这里。

    

同饮一位圣灵

我们现在来看,当这些门徒们如此地受到了训练,受到了理解,也接受了圣灵。然后他们就开始从事传教的工作。那他们彼此之间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建立了教会又是个什么样的特征,我们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也就是合一与相爱。

什么是真正的合一,什么是真正的爱,这个被人强烈地误解。他们以错误的组织来强调合一,不是的,他们强求统一,这不是合一。他们把一种感情理解是爱,这不是真正的爱。我们思考一下圣经所描绘的各国、各族、各方、各民,他们因着真理聚集起来了,他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合一关系,大家要正确地理解这一点。大家觉得这是不是我们按着次序,接下来就要思考的问题呀。

我们打开林前12:4节,“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就是说,都在圣灵里面,都在上帝给我们福音的托付上面,但是大家从事的工作不一样,职分不一样,也就是属灵的恩赐不一样。

我们看第7节,“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11节,“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这是圣灵随己意分给个人的,圣灵来运行教会的时候,圣灵是主,其它的人全是仆人,叫这个仆人作这个,叫那个仆人作那个。仆人和仆人之间不要相互的排斥,不要相互的论断,不要相互指责。并且各个仆人从事的职分都不一样,不要高抬这个,贬低那个,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再看13-14节,“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这里说什么呢?当我们都受圣灵的洗的时候,当我们都饮于一位圣灵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成为一个身体。如果都不是接受同一个圣灵的人,他们就不能成为一个身体,是不是这样的?当他们都受一个圣灵的恩膏,接受恩赐,并且从事福音工作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一个身体。也就是说这个身体是上帝建造和聚集的,按照真理来聚集的人,而不是按照人的规范和标准来聚集的。

真理聚集人有什么特点呢?真理往往隐藏在一个很朴实的外表里面。耶稣道成肉身的时候,为什么要包着布卧在马槽里呢?这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让那些只是看真理的纯朴和优美的人可以来,而别的人就不能来了。如果耶稣带着很大的祝福,带着世上的祝福和荣耀来,那么很多的投机分子就会来,教会就没办法建立,耶稣就偏偏这样来。那么只有一种人才会来,牧羊人会来,东方博士就会来,他们不看外表,只看真理的优美。圣灵以这样的方式聚集人,这样的聚集的人就是上帝聚集的人,而不是人聚集的人。

我们说来信耶稣吧,信耶稣得福,身体健康,你祷告儿子考上大学,很多人就来了。但是这不是按着真理的门来的,不是因着十字架的爱来的,所以教会充满了这样的人,那就是稗子。最后他们走了,是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属于上帝,所以自然会走。

如果按着真理来聚集人,真理就会有真理的特征,真理就会有真理的牺牲,就要使人牺牲世俗,并且接受真理的人领受圣灵,这样的话大家同饮于一位圣灵,并且都被圣灵所差派作事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聚集成为一个身体,这就是教会。

 

肢体之间的功用与协调

但是在这个身体里面有不同的肢体,对于这样真正的教会,保罗就说明各肢体应该有一种很密切的关系。手和脚要协调,鼻子眼睛要协调,所有的各个部分都要自然地协调。怎么才能够协调呢?大脑指挥的时候才能协调,是不是?如果我只是闭上一个眼睛,那么我的手现在就不能准确地判别方位了,是二维的,不是三维的了。大脑指挥这一切,所以各个肢体自然就协调。也就是说耶稣是王,我们是他各个部门的部长,这样大家就容易服从命令了。

在这里保罗说得非常有意思,就是各个肢体之间协调的关系。这里面说出来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大家真正理解和贯彻的事情上,就相差甚远了。我们一定要理解,我们是十二种不同性格的人,上帝的计划当中,最美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他就是把各种不同性格、不同恩赐的男男女女放到一起来作工,这就是上帝最美妙的计划。

就像一个花园一样,里面点缀着各色各样的花草树木,有牛膝草、香柏树、有棕榈树,有橄榄树,它们不可能有一样的高度。牛膝草和香柏树不可能发出一样的气味。你看花都非常美,对不对?必须是花才能很美,但是南瓜花、茉莉花、牡丹都是一样的美,有人可能鄙视南瓜花。从来没有人赞美过南瓜花,但是南瓜花其实照样的很美。没什么关系啊,所以各有其用。

在宗教和智力方面受到很多训练的人,也有工作可作。受到很有限训练的人,如果他谦卑,也有工作可作。接受五千两银子恩赐的人有工作可作,只是接受一千两银子恩赐的人也有工作可作。上帝需要不同的人配搭在一起来作各自不同的工作,这才是属灵的花园。

 

在不同中和谐

大家要学会主的思想,然后我们就开始不要按人的计划,按上帝的计划,并且要接纳不同的人,信赖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分,如果我们总想让别人像我们一样,这是一种很极端的思想。要别人的讲道方法像我们一样,要别人的经验和感受也像我们一样,要别人把事情作得像我们一样周到,要别人作我们一样的事情也要作好,这是极错误的思想。

有些人有些事情对你来说轻而易举,但是对另一个人来说太难了,你要理解,不同的人接受的教育和恩赐是不同的。所以说我们不要相互模仿,也不要强求别人像我们一样,每个人都有他的用处。每个人工作的才干也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是当场的演说家,一上去就是很精彩地演讲,有些人可能是现成的写作家,有些人可能是有很迫切热心祈祷的才干,有些人有歌唱的才干,有些人有清楚地讲解圣经的才干。每一种才干都是上帝的一种大能,都要为上帝所使用。有些人有智慧的口才,有些人有知识,有些人有信心,在同一个元首之下,发挥不同的作用。上帝是一位,在各个肢体当中来运行。多么奇妙啊,这就叫轮中套轮,非常的和谐。

我们要使事工达到一种非常和谐的程度,就要理解上帝的次序。上帝一方面有次序,另一方面包罗万象,百花齐放。看起来不同颜色的星在不同的轨道上以不同的速度在运转,轮中套轮,非常和谐。上帝的精巧,有次序,又非常的活泼,而不是单一的。你看每一片树叶长得都不一样,如果所有的树叶长得都一样,那这个自然界太单调了。如果所有的花都散发一样的香气,也没有人以这个香气为香气了。有的人喜欢那种很直接很刺激的香气,有些人喜欢那种暗暗的香气,一丝一缕的香气。在座的姐妹所使用的化妆品是不是都不同呀?各人有不同的喜爱。

所以,我们要在一种不同当中和谐一致,这就是大家一定要理解的作工和教会的规则,这是上帝的计划,在一种不同当中和谐。主愿望他拣选的仆人们能够学会共同来作工,合而为一。有些事情看起来很矛盾,你看这两个人的性格和才干截然不同,差别太大了,不可能能够同工,但是上帝的计划恰恰相反,就是要让不同的人来同工。大家理解这点吗?这点说出来是不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在你的传教和侍奉当中,真正地接纳和我们不同的人,多么少啊。他们不愿意屈服于上帝的安排。

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接触的人不同,各人的性格和心志都不同。有些人这个人给他讲道很有感化,但是对另一个人他可能不能做什么,但是另一个人去,却能够情投意合。是不是很奇怪?

有很多事情我做不了,在我所能够做的工作当中,只有一部分人会得到很好的帮助,但是有些人上帝需要别的人以另一种方式才能够给他帮助。我们需要接受不同的人的帮助,同样,我们去帮助人的时候也需要不同的人去帮助人,一样的道理。

尤其是在大城市做工,一定需要好几个部分的工作同时进行,然后每一种努力都相互的配搭才能够达到效果。书信、邮件、拜访、医药、教育,学习班,都得有,这些工作都得协调起来,才能产生效果,因为大城市中的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要有一个狭窄的观念,我认为传福音就应该这么作,那么你这么作就不对。

 

 

互信赖,精诚合作

大家不要随便地排斥别人的工作。有人说医药布道就是最后冲刺,最后的亮光,最后的传教,比所有的亮光都要好,这就是存留到最后的,好像就只有这个工作一样的。文字布道就说文字布道最重要,只有文字布道才能够把福音传给所有的人,别的方法都是次要的。

但是后来我又碰到另一个人,他专门作一种福音工作,是给大麻风病院的人传福音。他就说,所有的工作作法都是错的,只有让大麻风病人洁净了,那么这个大麻风病人就会成为很大的见证,这样才能是晚雨的传道。他强调一定是大麻风病人,福音才能够传开。

大家去行善,让大麻风病人得到洁净,他们就会奔走在前面,见证耶稣,传福音这样才是对的,才是正确的,你们所作的全是错的。单张书籍有什么用呢,有几个人看你们的书呢?不要再散发人的讲道集了,预言之灵这么多都来不及看,这是多么极端的思想。

我非常认可他所作的,行善是对的,但是不要否定别人。各个工作都要同时进行,尽自己的职分,按上帝的引导去作,但是不要相互排斥,不要相互打击,上帝有千千万万的方法来作救人的工作。但是大体上也是几个方法,只不过千千万万的途径而已。

但是我们一定不要有狭窄的心,从来我们就不认为非得跟我们这样去作才是对的,我们不能有这样狭窄的观念。耶稣说了,不反对我们的人就是帮助我们的人。但是约翰却说,他传耶稣,却不跟着我们,你制止他吧。耶稣就说,这样的人对我们有益,不会有害,你制止他干什么呢?就是他们的观念非常狭窄,非要他们怎么样才认可。

我们一定要理解,种种不同当中的和谐一致。有些人主观的观念特别强,他有一个这样的想法,就强迫人都这样去作,这是不对的。看情形而论,有些事情只是教导,不是律法,不是诫命。有些只是劝勉,不要命令别人这样去作,这是不对的。这些事情是小事情,但却可表现我们的心,我们品行里面的一种不完善的一个方面,大家要学会有很宽的心。

撒但就努力使我们的合一受到破坏,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不断地拆毁我们的力量,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分散了就没有力量。我们都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出于爱真理的动机在一起,都要相互忍耐,相互信赖,相互信任。耶稣的那些门徒都不相同,他们经常争论,但耶稣都非常信任他们。

 

合一不是统一

如果我们爱同一个真理的人在一起做工相互不信任,没办法做工,总是怀疑别人作的有什么偏差,面面俱到,在我的控制之下,我才觉得是对的。我的每一个想法别人都理解了,都贯彻了,我才觉得是安全的,这是不对的。这是把事情揽到自己手上,我们要相信上帝,上帝会使用每一个人,按着不同的方式来训练每一个人,各自都能够作自己的事,别人能够作我们作不到的那一方面。大家不要为那些不是原则性的分歧争论。

这是我们真正能够被主使用必须去贯彻的一个精神,和不同当中的和谐,这就是真正的合一。合一就是在不同的恩赐当中和谐。没有自私、没有骄傲、也没有自负,也没有纷争,心意是一样的,精神也是一样的,品行是一样的,动机和目标是一样的,所从事的事业是一样,但是性格不同,个性不同,说话的方式不同,对道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能够帮助人的对象不同,恩赐都不一样,这就是不同中的和谐,这就是上帝所要倡导的合一。那么在神圣之爱中,大家应该有相互信赖的关系。

合一不是统一,合一不是强求一致,合一也不是通过一种外在的把大家聚在一起,不是通过组织作的,合一是精神上作的。大家有了合一的精神,就不会信口的批评别人了,也不是吹毛求疵了,也不会总是贬低别人了。这样的人心中不会有平安,也不会觉得我没有被别人重视和赏识,也不要这样去想。那些攻击自己的弟兄,批评自己的弟兄的人,主绝对不会赐福,因为这是撒但的工作。

我们都要学会高抬别人,重视别人的才干。啊,在我们所作的工作当中,没有你真是不行呀。你所作的事情是多么重要,你所有辛苦的工作实在是太感谢你了,这些应该都是我去作的,但是你都帮我作了,太感谢你了。应该经常重视别人,赞赏别人所作的工作,这就是一种谦卑的美德。

大家都要从自己一种高傲的地方降卑下来,理解了真正的合一,就会有这种精神。我们精神上同等,相互尊重,对人要有礼貌,但是大家的气质是不同的。有些人很开朗的,有些人很内向的,有些人说话非常风趣,有些人慢吞吞的,一字一句的讲话。有些人理解得非常快,啊,我懂了。有些人理解得非常慢,非要问几个为什么,总是问为什么,总要你反反复复地说,所以大家的气质是不同的。

其实在家庭当中也一样,我们这样的理解之后,不只是在教会当中要贯彻,在同工当中要贯彻,在家庭当中也要落实。丈夫和妻子是不是一样的?肯定不一样。最起码一男一女,这是不一样。那么,男人有男人的特点,女人有女人的特点,他们结婚以后,就有个很长的时间,相互接纳和磨合的过程,这是很正常的。大家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不能够理解男人和女人的区别的话,问题就大了。

女人生气的时候就说离婚吧,那你就说离婚就离婚。这就错了,当女人说要离婚的时候实际上是不愿意离婚,而是说你为什么不重视我,为什么冷淡我,在这个家庭中我感到很孤独,你快来安慰我吧,实际上是这个意思。我太爱你了,但是你把我晾在一边,我真是感觉到痛苦,实际上是这个意思。但是她偏偏说我真想离家出走,这个时候你说你走就走吧,这就太伤她的心了。

你应该反过来说,是不是最近我有什么不对?我实在是和你在一起交谈的时间太少了,也没有关心你的生活,家庭的重担都在你身上,我们这么去理解,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应该分担作母亲的不容易,要教育孩子,又要作家务,如果把母亲累垮了,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爱惜她的体力和健康,让她能够继续维持这个家庭,这样我们家庭里面就会有相互尊重的气氛。

有时候在家里面肯定有不同的争论,就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不要暴躁。有分歧是可以的,儿子和父亲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大家理解的方面都不一样。我非常喜欢吃那个菜,我总是说孩子吃这个菜,多好吃呀。他说我不喜欢这样吃,我喜欢豆腐生的买来直接吃,但是我总要他吃。他就说,你喜欢这样吃不等于我也喜欢这样吃。后来我就理解了,就是我的儿子也有跟我不同的地方呀。我以为他什么方面都跟我一样,原来他也有不同的地方,就应该尊重他。这些精神实际上就代表了品行。

 

爱的真谛

我们再来看林前13章,13章保罗就开始强调跟从耶稣基督的人,他们具有爱心的重要性。爱心也包括对以上事情的领受,就是尊重和礼貌,这本身也就是爱。究竟什么是爱呢?爱不是感情,爱是道德品质,爱是内心的特征,也就是基督的品行,就是爱。爱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对待人的态度上面,你怎么看待人,你怎么判断事,你怎么对人说话,这就是是否有爱的表现。所以接下来保罗就作了这样的说明。

我们看1节,“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这话有些让人费解,我素来就不理解。你看能够说天使的话语,有先知讲道之能,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爱吗?没有爱他怎么能有先知讲道之能。

最近我遇到一位姐妹,她跟我谈话这么说的。你们总说要悔改,没有悔改,为什么我出去讲道别人都很受感动,那我没有悔改,为什么我讲道别人总能受感动。我说我非常理解,以前我讲道别人也说我进得好,但是我非常清楚以前我没有悔改,我现在知道这一点了。你有一个误解,误解什么呢?你讲的如果是圣经上的话,圣灵会动工的,这个并不就表示你就悔改了,这是两回事。

如果一个有罪的人为病人代祷,病人也有可能得医治。因为病人自己也在祷告,上帝可能在垂听他内心的呼求,不会看那个按手的人自己有什么罪。比如说领圣餐,主持圣餐的人可能是不洁的人,隐藏着罪的人,但是当这个礼节进行的时候,圣灵照样在每个人心灵当中动工,对不对?主的工作不会受到人的限制,这不等于说你就悔改了,你这里有个误解。

我以前也有这样的误解,我讲道别人都说我讲得好,我讲的也都是圣经,你怎么能说我错了呢?但是我妻子知道我,如果我把你在家里面的生活,我在教会当中说出去的话,你看还有没有人听你讲道,以前她跟我这样说的。

现在我真的理解了,以前别人对我是这样评价的,我离开那个教会之前,别人跟我说,我们很佩服你,你不管讲什么题目不离开圣经,你讲的是对的,我们很敬佩你。但是送你一句话,对你是敬而远之。

这个话大家能理解吗?我当时就傻了,是这样吗?什么叫敬而远之,我很长时间不理解这个。就是没有真实的爱对待人,在态度和言语上,在讲话的动机里面,没有真实的爱灵魂的心,所以别人感觉到敬而远之。这个话真的值得人思考,但是通过很长的时间我才理解,当我理解这一点的时候,我就理解了哥林多前书13章的话。

有讲道之能不一定有爱,叫火焚烧己身不一定有爱,可能是出于自私和冲动,爱不是感情,爱是一种道德品质,爱是对待别人的态度。那究竟什么是爱呢?当今的世界对爱都有误解,人们唱着这样的流行歌曲,我是世界上唯一爱你的人,我爱得多么惆怅,爱得多么沉重,在火车上写着,你离我而去,我永远的爱你。

大家都把爱理解成什么呢?以前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班上的班长和另一个系的女同学爱上了,然后他们也生活在一起。我就跟他们谈话,他说你真的不懂什么是爱,她非我不嫁,我非她不娶。但是毕业了,过了一两年,我去到一个城市,见到了一些老同学,我打听了一下,他们说离婚了。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这样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这不是爱。

爱是一种真实悔改以后对待人的态度,这是爱。如果没有真正的爱,婚姻不会有幸福,如果没有真正的爱,在地上的家庭不会有美满,肯定的,就算是基督徒也一样会有痛苦。大家就会感觉到没意思,不如离婚了,离婚之后更没意思。如果你没有学会爱,离婚再婚,再婚离婚,还是没有幸福。要学会爱,爱不是感情冲动,爱不是强烈欲望的表达,爱是一种舍己,爱是一种基督的精神。

现在不只是世上,在教会当中,人们对爱也误解了。上帝就是爱,为我们钉十字架,相信这个就得救了。按照他们的想法,上帝这样的爱,以至于人人都会得救,普世的人都会得救。他们把爱变成一种懦弱的情感主义,他们可以讲耶稣受难,他们可以让人泪流满面,但是还是不愿意在生活当中克己牺牲,来顺从主的话,这个能够说是真正的爱吗?

现在在教会当中的讲道忽略圣经明文的命令,而倡导一种情感的讲道,他们用种种方法来感动人,来触动人感情上的感动,结果人们可能也流泪。

大家知道耶稣钉十字架的时候,是不是很多人哭呀?耶稣说不要为我哭泣,现在有人看到耶稣受难记都哭,耶稣说不要为我哭泣。也就是说不要只是感情上去理解他,要真正了解十字架的意义,然后要了解上帝怎么对待我的,上帝怎么对待世人的。上帝为什么有饶恕?为什么遮盖我的罪?上帝为什么对我有忍耐?上帝为什么一直给我希望和教导?上帝为什么让我受痛苦得经验?上帝为什么这样来安排我的人生?要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上帝的爱,我们的内心就会改变,然后我们就学会了怎样对待别人。一种懦弱的情感主义,这就是一种唯爱的福音,这就是新神学。

我们来看真正的爱的定义,第4节,“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这是什么意思呢?对待有错的人,对待有误解的人,对待比我们差的人,我们恒久地忍耐他,继续用恩慈对待他,因为我们希望他成长,希望他改变。这是不是上帝对待我们的态度?对有罪的人上帝是不是忍耐,给他恩慈?所以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是表明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有错的人,有误解的人,你对他持着什么样的立场呢?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用恩典对待他吧!不是斥责,定罪的精神。

“爱是不嫉妒,”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人比你强,你心里怎么想呢?不要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比我们差的人面前,你怎么想呢?不要骄傲,一切都是领受的,人人都是同等的,我比他有更多的机会,我理应比他作得更好,上帝是合理地对待每一个人的。所以不要有自夸,也不要有嫉妒。这里就讲到了爱是什么呢?是一种真实的谦卑和顺从,并且是照着上帝对待我们的方法对待别人。

5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这里说不求自己的益处,不作害羞的事,不轻易发怒。但是很多人有一种非常敏感的情绪,过于敏感了,别人说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马上感觉到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是对自己的不恭敬,冒犯自己了。

有些人在台上讲道,他在底下就气愤了,这话明明是说我的,他们过于敏感了。其实稍微解释一下,事情就能够说清楚。有些人的自尊心太敏感了,过于维护自己了,太爱自己了,太自爱自尊了。所以经常感觉到别人冒犯他了,受到一点谴责就愤怒,并且如果没有人夸赞,他就感觉到没有力量。非要有人经常地表扬他,他就有力量去作,如果没有人夸赞他,他就感觉到没意思。

因此,我们作工的热情是要建立在对耶稣的感情上,不要建立在别人对我们认可的事情上。当我们受到误解和斥责的时候,根本不要感觉到伤心和不愉快。我们尽量对别人的事情作有力的解释。他可能是不明白,情有可缘,可以理解,这个事情有机会跟他说明一下就行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态度。就说他以后会知道的,这个事情不重要,用不着去解释。

这里说不轻易发怒,就是不要动不动就感觉到被冒犯了,我们要对很多事情感觉到不介意的态度。有人跟你说,他说你怎么样怎么样,你就说是吗?不介意,那么别人也不介意了。如果你说是吗,他怎么说的,详细告诉我,我给你解释一下吧,那你越说听的人越介意了。如果你置之不理,一笑了之,别人也就不介意了,所以我们要抱着这样的态度,这就是爱。不轻易发怒,不求自己的益处,这就是爱。

然后说,不计算人的恶,就是不要把别人错误的事情,无缘无故的到处去张扬。如果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一个人犯过的罪去说的话,无疑就是关闭了他悔改的门,并且是使他处在一个非常难堪的地步,这是一种很恶的精神,撒但就是这样作的。但是耶稣是遮掩人的罪,我们不计算人的恶,就是绝不把人错误的东西到处去宣扬。无缘无故地去揭露别人,要尊重别人的人格,不要贬低别人,不要说别人的坏话,并且尽量把别人的事情往好处去想,看别人的长处,尽量不要去误解别人的动机。

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许是这么想的吧。他可能是这么想的,所以才这么说,可以理解。我们要带着这样的一个态度,这就是爱。一种温柔,一种柔和的态度就是爱;一种仇恨和报复,一种自尊,爱自己,我们就会失去平安。

我们继续看6节,“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爱和真理是不可以分开的,上帝是真理,所以我们爱这位上帝,上帝爱我们非常的合理,非常的公平,所以爱就是公义而又怜悯的一种品行。爱和真理不可分开,如果没有真理就谈不上爱,没有真理只是强调爱的话,那么我们和什么人都可以合一。我们爱吧!和天主教也可以合一,所以爱和真理不可以分开。爱是什么呢?就是实行真理,就是爱,去行真理就是爱。如果你去行真理,自然就是爱了。

7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这是什么意思呢?他会成长的,他会变好的,上帝忍耐他,继续给他恩典,他有个过程。总是这样鼓励别人,你会做好的,你会明白的,你很有长进。对待别人这个态度,这就是凡事包容。

8节,“爱是永不止息。”这样的品质就有永恒的价值。当地上的钱没有用了,房子也没有用了,但是这种爱的品行还有用,这就是爱永不止息。它永远不会贬值,永远有永恒的价值,一直可以带到天上,就是这个意思。

 

爱不是认知,而是品格

接着看,“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到了完全的来了,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那个时候长存的就是爱。”这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们知道的道理可能比别人多,现在还需要我们讲道,但是到时候救赎的工作完成了,大家所知道的道理都一样,再也没有谁误解,再也没有谁不懂了,那个时候爱的品质就留下来了,那个时候讲道不需要了,大家理解吗?

现在我们知道的可能比别人多,但是当晚雨圣灵沛降的时候都是一样。有些小孩子,啊你的小孩子真聪明,他已经会认中国的中,当然如果他只有两岁,会认这个字是算聪明的。但是这算什么,所有的孩子到了三岁都会知道这个字。到了五岁大家都会写中国这两个字,这不算是聪明,这不过是成长当中应有的一个步骤。

上帝给我们真理,到这个地步来了,我们就应该明白这个,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品格。品格就是一种特质,才华不是品格。所以这里说,讲道也好,各个方面也好,这都算不得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精神。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在哥林多前书第8章有这样的例子,就是先知讲道之能,所有的知识,可能没有爱,我们就要理解这个。1-2节,“论到祭偶像之物,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但是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若有人爱上帝,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不谈祭偶像之物本身的含义,就说保罗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强调什么,然后他纠正人们什么,这就是一种精神和态度。

祭偶像之物能不能吃?能吃,有的人就有这个知识了,这当然也是一种好的信仰。那么,有些人认为不能吃,他认为不能吃也有他的理由,虽然他没有全面地理解,但是他的动机是对的。有些认为能吃的人,他对待那些认为不能吃的人就有些过头了。

保罗就说了,是的,是的,你知道的是对的,你讲的也是对的,这个知识也是对的,但是你自高自大,这个精神是不对的,你在对待人的时候态度是不对的,这里面没有爱。爱不是否定知识,爱是合理地运用这个知识。你要感觉到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你这样的亮光,所以你要恰如其分地对待别人,和别人争干什么呢?批评别人干什么呢?你这个本身就没有爱了,那么按着你所知道的,其实你还是不知道。你只知道这个知识,还是不知道上帝的爱。如果你真的知道上帝的爱,上帝是会认证上帝知道的,按着你所当知道的你还是不知道。保罗这个话就是这个意思,大家理解了这个话的意思了吗?

 

 

所以我们不能拿着我们的亮光和别人争论,拿着亮光去论断人和评判人,我们始终要想到这样一点,我们听的道多,我们领受的多,我们的机会也多,我们自然有些问题理解得也比别人多。其实我们以前不是也没有理解吗?所以我们不能以我们这样的知识自高自大的去对待别人。我应该忍耐地听,用最简单的言语启发他,这就是这个态度。

所以你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别人,就决定了你作工的效果。如果有知识没有爱,这个知识就成了我们自高自大的资本,使人跌倒。大家总之就是我们要注意我们的言语、态度,要尊重人,要对人有礼貌。我们讲话不要太强,这个措词和语气不要太强。

以前我就是这样的人,后来我认识到我的不足,当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时候,真的,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走访以前我得罪过的人,一一地到他们家里去道歉。当时我也不知道我怎么有这个勇气这样去作,我怎么突然想到这样去作,圣灵就这样感动我去作了。我当时有一种力量总是催促着我,激励着我去找那些人。我很真诚地跟那些说我以前话语的错。

我们虽然讲的是真理,但是态度太强了,措词太生硬了,与我们的经验是不相配的。我们是年轻人,热诚固然是好的,但是在比我们年长的人面前说话,你应该恰如其分。如果指着那些比我们年长的牧师说,我奉劝你们不要抵挡了上帝。这个话尽管可能是对的,但这个不能以我们年轻人的立场来说。大家理解吗?

我开始认识不到这一点,后来我知道这样的精神不能够给人感化。真理是对的,但是精神太强硬了,不能够给人感化。我们不能责难人,并且有一种压倒人的势头。我们要很镇静,要等待,有些人理解有一个过程,有些人就要查考语据,你要等待他。我们热诚但是不能急躁。

在给别人传授真理的时候,遇到反对的时候,遇到别人拒绝的时候,千万不要感情冲动。就是说,我们遇到反对,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千万不要浮动,千万不要随着环境左右就表现出一种冲动。爱是什么?爱是内心很深沉的一种特征,不是一种很强烈的感情,不是一种像火一样,很热烈的,很迫不及待的那种激情,不是的。爱是一种在小事上默默的、温和的东西,就像一种可以弥漫的气氛,家庭当中需要有这样的气氛。我们在很细小的事情上表明我们的心迹,别人就会得到感化。

如果过于强烈了,就像菜里面的盐放多了一样的,菜里面的盐放多了别人就没法吃了,这个只能放一点点盐就够了,就是说恰当地表达就行了。我以前真的是很不足的,说了一些很过头的话,我以我的努力作了很多弥补。我这样作了之后,圣灵也确实感动很多人又重新回转了,得到了很大的感动。

我们带着热情是对的,但是我们信仰的时候还很短,为了与我们的经验使别人感觉到相称,所以说话的时候不要急躁。有些话不适合我们来说,因为我们太年轻,听众可能比我们都年长。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会说,这个年轻人太冲了,如果给别人留下这样的印象的话,这就是没有爱的影响力的结果。所以真理是重要的,爱也是重要的,我们要成为和平的君。

当我们运用我们的智力,运用我们的影响力的时候,都要调和着盐,所以话语要柔和,态度要谦卑,然后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希望大家领受了真理之后,带着这样的思考去传教。我们领受真理要成为合一的人,要存着以爱心去帮助别人的人。

赞(0)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