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欢迎来到圣经特别讲座《圣所,福音的唯一蓝图》。上一讲,我们学到了在圣所外院献计的意义和称义的经验。我们详细地说明了燔祭的细节及其象征意义,特别是燔祭和称义的经验。最后也讲到亚布拉罕献以撒的故事。这一讲,我们专门来学习“赎罪祭”真实的意义。
赎罪祭是犯罪的人为了得到饶恕而献上的祭祀,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为最重要的祭祀。献祭的过程,生动地告诉了罪人,无罪的羔羊的血,可以赎我们的罪。血是因着自身的生涯与品质才产生价值。犯罪之人的血没有赎罪的能力,但是从没有犯罪的耶稣的血,能够成为洗净我们罪恶的“宝血之泉”。创造律法的上帝代替我们的罪,流下了宝血,使我们在他所赐的新生命中得以存活。就如赞美诗《流血之泉》的歌词,“今有一处流血之泉,从耶稣身发源,罪人只要在此一洗,能去全身罪愆。”
献赎罪祭的时候,要把祭物所有的脂油取出来,放在祭坛上烧掉。剩下的呢,要搬到营外烧掉,因为“脂油”是象征着恶人和罪。《诗篇》37篇第20节,“恶人却要灭亡。耶和华的仇敌要象羊羔的脂油;他们要消灭,要如烟消灭。”就像这里所记载的一样,没有除掉自己的罪的人,将来在新耶路撒冷的外面,要被硫磺火烧灭。这是在《启示录》20章有记述的。
下面呢,我们从献赎罪祭时牵来的祭物开始学习。祭司长或者是以色列全会众犯罪的时候,都是牵着公牛犊而来的。公牛犊是祭物中最贵的,这教导我们,在上帝看来,指导者的罪是和全体百姓的罪一样重,所以,教会的指导者背道的话,所有的教友也可能会跟着背道(而)灭亡,这样的例子是常见的。站在教导人的立场上来说,他们所背负的责任,是多么的严肃啊!将不正确的福音教导教友的话,教会就会灭亡。而且教会的指导者,如果没有真正经历赎罪祭的经验的话,又如何引导别人呢?百姓当中的官长若犯了罪,要拿较贵的公山羊为供物。平民中若有人犯罪,就用母山羊或母绵羊,也可以用鸽子献祭。同样的罪,按照个人所担负的责任、界限而做不同的处理。换句话说,自己所担负的职务和义务很重要的话,罪的严重性也大。这是在说到,赎罪祭不同的祭物带给我们的教训。
那么在说明赎罪祭之前,我们还先思考一下,关于信心和悔改的一个重要事实。我们要说,信心和悔改是礼物。为什么是礼物呢?比如说孩子在母亲的怀抱中渐渐长大,享受着母亲温暖的爱和照顾。母亲为孩子喂奶、换尿布,关心孩子是否热了冷了,在危险和疼痛中料理和照顾,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孩子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所以,孩子信赖母亲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这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感觉和信赖,即使你让他不信赖母亲,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在这点意义上,孩子的信心是母亲爱的礼物。同样的,我们在经历上帝的作为和爱的体验中信赖上帝,所以说,信心是一种(上帝所赐的)礼物。在这层意义上,悔改也是礼物。耶稣为了给我们悔改的礼物,而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罪人仰望十字架的时候,看到上帝伟大的爱和牺牲,认识到上帝真正的品行,不得不跪下双膝,承认自己的罪恶而悔改。所以悔改是上帝通过十字架放在人类内心中的礼物。
赎罪祭对于我们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赎罪祭让我们知道了,上帝为了饶恕我们必须付出怎样的代价,通过这个代价唤起我们悔改的心,让我们恨恶罪恶、爱慕公义和圣洁。那么让我们来看圣经当中对赎罪祭的记述。
在《利未记》4章13-21节,“以色列全会众若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误犯了罪,是隐而未现、会众看不出来的,会众一知道所犯的罪,就要献一只公牛犊为赎罪祭,牵到会幕前。会众的长老就要在耶和华面前按手在牛的头上,将牛在耶和华面前宰了。受膏的祭司要取些公牛的血带到会幕,把指头蘸于血中,在耶和华面前对着幔子弹血七次,又要把些血抹在会幕内、耶和华面前坛的四角上,再把所有的血倒在会幕门口、燔祭坛的角那里。把牛所有的脂油都取下,烧在坛上;收拾这牛,与那赎罪祭的牛一样。祭司要为他们赎罪,他们必蒙赦免。他要把牛搬到营外烧了,象烧头一个牛一样;这是会众的赎罪祭。”
关于赎罪祭呢,我们刚才看到了一段圣经,还请参考《利未记》6章25-30节的内容。献赎罪祭并非烧掉祭物的全部,(只)烧掉脂油。上面我们学到,脂油象征着罪。《诗篇》37篇20节的话语,“恶人却要灭亡。耶和华的仇敌要象羊羔的脂油;他们要消灭,要如烟消灭。”在我们闻到肉烧焦的味道时,难免觉得恶心。但是在圣所的祭祀中,上帝(却)称这样焚烧脂油为什么?——“馨香的祭”。为什么呢?这个理由很显然,当我们放弃罪恶,在上帝面前悔改的时候,是多么的令人高兴呢!这就是只需要把脂油拿出来烧掉的赎罪祭的意义之所在。
在赎罪祭中,把油脂完全取出来,放在祭坛里烧掉,剩下的肉拿到营外烧掉。这显然说明的是,耶稣基督髑髅地的苦难。同时也说明那些没有屈服于主,依然怀抱着罪而不肯放弃的罪人,最终的命运。上帝从天上降下新耶路撒冷给圣徒居住,并创造新天新地的时候,那时城外的恶人复活,将会被硫磺火烧掉,遭受最后的灭亡。罪的历史将以那些没有抛弃罪恶的恶人被烧毁作结束。
这里也可以看到学习圣所制度的问题的过程当中,你可以发现基督教的所有的基本教理,在圣所制度当中,都会有说明和印证。
刚才说到了烧掉脂油,我们接着来看,如何通过赎罪祭得到饶恕。
在赎罪祭中,当受膏的祭司长或者全会众犯罪的时候,祭物的血要被带到圣所里,弹在遮挡至圣所的幔子前,并且祭司长献上中保的祷告。罪人把手按在羊的头上,告白自己的罪,自己的罪就转移到羊的身上。罪人亲自杀掉羊之后,祭司当带着血进到圣所里面,所以这样的血里包含了罪人告白的罪。但是,当平民或者个人犯罪的时候,血并不带到圣所里面。血没有被带到圣所里面,罪就无法被转移到圣所里。正因为如此,祭司长才需要代替那个人的罪,献上祈祷。一般个人献赎罪祭的时候,血没有被带进圣所里面,而是抹在燔祭坛上,剩下的倒在燔祭坛脚下。也许献上赎罪祭的罪人,看到羊的血没有被带进圣所里面的时候,就会诧异地问祭司长:祭司长,羊的血里包含了我对罪的告白,血不带到圣所里的话,我的罪怎么能够转移到圣所里呢?你怎么为我的罪向上帝献上中保的祷告,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这个时候,祭司长就会看着这个人,亲切地做出说明。让我们想象一下祭司长的样子,他会细心而严肃地向这个人解释说,“弟兄啊,血如果不带进圣所里,你的罪的确就不能转移到圣所里。但是要转移你的罪的话,还有另一个办法。——那是什么办法呢?你看,我要取些羊的部分的肉吃掉。你告白的罪不是转移到了羊身上吗?现在,这罪借着吃羊的肉转移到了我身上。从现在开始,这已经不仅仅是你的罪了,现在所有的罪已经是我的了。我现在进入圣所,为了你的罪——不!是我的罪,献上祈祷,那么慈爱的上帝就会饶恕我们的罪。在我祷告的同时,你在这里也恳切地献上悔改的祷告吧”。祭司长接下来又作说明,将来上帝要赐给我们弥赛亚,就是那位完全没有罪的一位,要背负我们的罪,就像这只羊一样死去。“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悲伤,我们得医治”(赛53:5) 。我们进行的献祭正是为了预表他。
那么大家想,站在那里的罪人听到这样的话语的时候,该是多么的感动啊!他在亲手杀死羊的过程中,已经学到了无罪的羊,为了自己而悲惨的死去的事实,已经认识到了罪的结果与可怕。但是,现在却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祭司长代替自己的罪的事实,不禁颤抖着站立在那里。他流着眼泪,就像当初亚当在上帝面前呼喊的一样:祭司长,我非常恨恶我…我的罪,请饶恕我吧!请帮我告诉上帝,我再也不会犯这样的罪了。现在我恨恶罪,我会以喜乐的心,顺从上帝的律法而生活的。此时赎罪祭的意义,最终在罪人身上得以实现,这就是上帝制定赎罪祭的目的。
上帝要让我们明白,为了使我们所犯的罪得到饶恕,必须成就怎样的事情。也就是说,上帝为了饶恕罪人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耶稣的十字架。饶恕并非是上帝对罪既往不咎,而是要付出无比大的代价。在我们到天国看到做出牺牲、永远取得人性的耶稣之前,我们不可能完全地理解耶稣所做的牺牲。所以,上帝设立赎罪祭的目的,是让罪人明白自己的罪得到饶恕的代价,并恨恶罪恶,渴慕公义。
我们看《哥林多后书》5章21节,“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再看《彼得前书》二章24节,“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这些话语非常生动、准确地描述了耶稣亲自担当了我们的罪。
我们必须要明确地理解的是,耶稣是如何用自己的身体背负了我们的罪呢?耶稣真实地成为了我们的罪本身,代替我们罪人经历了那没有掺杂任何慈悲的审判。由于耶稣背负了人类的罪,所以体验到了与天父分离的痛苦。在客西马尼园的山上,耶稣所经历的无法形容的忧伤,我们对此的了解是很肤浅的。
他为了堕落的人类成为了罪,当上帝把他的爱从儿子耶稣身上收回的时候,耶稣那被忧伤充满的心灵,发出了悲痛的呼喊:“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太26:38-39 )。耶稣基督放弃天上的尊贵和威严,来到罪恶的世界,被他要拯救的人所厌弃、藐视、排斥,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只有一个理由能够理解这一切,那就是他对人类那永远的奥秘的无限的爱。耶稣的生命在十字架上迅速结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肉体的苦难,而是因为世界罪恶的重担,积压在他身上。当天父的荣耀离开他、不再与他同在的时候,绝望的感觉,就像那浓密的黑暗一样压抑着他,所以他不由自主地用那苍白而颤抖的嘴唇呼喊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诗221:)这话也表明疑惑袭击着断气中的上帝的儿子。他看不到坟墓墓门之外光明的希望,他也看不到自己要以中保者从坟墓中站出来,天父上帝将要接纳他的牺牲。上帝的儿子感受到的是,世界罪恶的可怕的黑暗。他所能认识到的就是天父对罪的不悦和罪的刑法就是死亡而已。罪在上帝面前是多么的可憎,所以天父和自己的儿子能否和好呢?他被这样的念头试探着。耶稣想到天父如此恨恶罪,是不是永远地抛弃了自己?不仅感到苦闷和入骨之痛。耶稣在十字架子上所感受到的,就是将来上帝的审判最后临到恶人的时候,恶人所要感受到的。
代替罪人担当刑法的上帝的儿子,过去一直受到上帝的悦纳和认证。但是此时,上帝却收回了这一切,信心和希望在耶稣基督死亡的痛苦中动摇着。所以他只能凭着天父曾经使他刚强的所有的证据,也就是天父上帝曾经对他的劳苦的悦纳,对他所做的事情的喜悦,(他)依然信赖上帝。在苦痛当中,他就要结束自己高贵的生涯。他单凭着信心,信赖自己一直以来乐意顺从的天父。他无法从自己的周围看到确切光明的希望,所有的一切都被积压的黑暗所包围着,在那连天地都同情的可怕的黑暗中,救主喝完了苦杯的最后一滴。在看不到将来的希望和胜利的情况之下,主大声地喊叫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23:46)
有人对赎罪祭带着狭隘的理解,认为基督只接受了上帝律法的刑罚中小的部分。并且,还有这样的假说,虽然在上帝所爱的儿子身上,感觉到了上帝的愤怒,但是耶稣所受的苦难,得到天父的爱和悦纳的证据。坟墓的门通向了光明复活的希望和将来的荣耀,这样的假说也是不正确的。基督因为感受到天父对罪的不悦而甚是苦闷。由于这个原因,内心的痛苦是无比的沉重。所以人类对于耶稣的苦难,只是很模糊的概念。基督的苦难如果仅仅是肉体上的苦难,那么它的死,比起其他殉道者,就不必更加痛苦了。但是虽然经历了苦痛,却带着喜悦走向死亡的殉道者的牺牲,和基督的牺牲是多么的不一样啊!其实肉体的痛苦只不过是上帝爱子的苦恼中的一小部分。世界上的罪压在他的身上,而经历律法的刑罚的时候,因为罪而与天父上帝分离,这种感觉是压迫着他的最大的痛苦。耶稣充分地认识到了由于罪引起的上帝与人类的分离,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切。他因黑暗的势力而受压制,完全看不到将来的光明和希望,这是多么伟大而惊人的爱。耶稣基督为了我们的罪,即使是永远的丧亡,只要能拯救我们,他都会这样做。耶稣的爱比这样的死亡更加强烈,这就是十字架。
所以,各位弟兄姊妹,你们是否愿意把整个的心都献给这样的一位耶稣呢?你们是否愿意抛弃所有的罪,跪在耶稣面前,为了不再反复犯罪而再次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而祈求得胜的力量呢?你们是否决心按照上帝的旨意去生活呢?若是这样的话,那你就是经历了赎罪的经验。若没有那样的经验,希望你趁着现今的机会,跪在十字架面前。主现在还在天上的至圣所里等待着你。
有些人认为,在2000多年前耶稣牺牲的时候,自己并不在场,所以不觉得自己使耶稣牺牲了。但是请思考一下,耶稣并非是因为在十字架上肉体的痛苦而死亡的,而是因为代替我们,感受到罪的意识“心脏破裂”而死。所以主是因为我们的罪而死的,是我们的罪刺了他而使他牺牲。大家要记住,耶稣在十字架上并没有慢慢地呻吟着死去,而是大喊一声,突然低下头,牺牲在十字架上。圣经还记着,罗马的兵丁用枪刺了他的肋旁,有血和水流了下来。这些是耶稣由于心脏破裂而死的证据。基督为了犯罪的人类,感受到了罪人将来在恩典时期之后,最后的审判大日所要感受到的苦闷,上帝的愤怒转向上帝的代理者——成为了罪的耶稣,罪的意识使上帝的儿子所喝的杯如此之苦,以至他的心脏破裂。
关于耶稣受难的场面的预言,不是记载在《诗篇》40篇第12节吗?“因有无数的祸患围困我,我的罪孽追上了我,使我不能昂首;这罪孽比我的头发还多,我就心寒胆战。”这个“心寒胆战”,在英语里面的翻译是“因此我的心脏就破裂”。我们无数的罪变成了耶稣自己的罪,我们的罪孽比头发还多,所以《诗篇》预言说,他就“心寒胆战”,这也就是“心脏破裂”的预言。当我们想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如何能继续犯罪,继续使耶稣经历十字架的痛苦呢?所以我们停止犯罪,得胜所有的诱惑,而拥有像上帝的品格的这种唯一的道路,就是看到上帝的爱,被他的爱所感动,同时我们也表现出那样的爱。
上帝在西奈山给摩西法版的时候,电闪雷鸣,还伴有黑暗。同样的,耶稣在髑髅地牺牲的时候,十字架周围也是电闪雷鸣,伴有黑暗,这就是上帝在十字架上设立“新约”的证据。上帝终极的爱,显示给那些带着旧约的心而无法遵守上帝诫命的人,通过圣灵将律法放在我们里面,写在我们心上。上帝赎罪的恩典感动我们,使得我们的心得到融化的时候,那么新约的应许也就成就了。
大家看《希伯来书》10章16节,“主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他们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写在他们心上,又要放在他们的里面。”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我们才能如大卫在《诗篇》里所记载的那样生活。《诗篇》119篇127节,“所以,我爱你的命令胜于金子,更胜于精金。”
旧约和新约的差别,是取决于人心灵的态度,而这两者在条件和内容上是一样的。约是指的“约定”。如果上帝的百姓顺从律例和诫命,上帝就看他们是自己的国民,也称自己是他们的上帝。这个约定是上帝和以色列百姓建立的,但是以色列没有成就这个约。真以色列指的是,在他们的生涯中成就原来上帝和古以色列所立的约的人。使徒保罗称成就这个约的教会为“上帝的以色列民”。我们看《加拉太书》6章14-18节,“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凡照此理而行的,愿平安、怜悯加给他们,和上帝的以色列民。从今以后,人都不要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弟兄们,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你们心里。阿们!”
在这里保罗强调的一点是,重生的人要成为“上帝的以色列民”。因为当我们真正的回心转意的时候,才准备好成为遵守上帝诫命的人,“因为体贴肉体的是与上帝为仇,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但律法的义要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罗8:7)这就是上帝的作为。人重生的时候,心就和上帝变得协调,同时呢,和上帝的律法也是一致的。这种强烈的变化发生在罪人身上的时候,他就是从死亡走向了生命,从罪恶变为圣洁,从叛逆变成了顺从和忠诚。但是属肉体的本性随从肉体的抑制,无法承受上帝的国,所以陈旧的方法,遗传的性情,旧的习惯必须抛弃。重生指的是带着新的动机、新的爱好和新的兴趣,因着圣灵经历重生而生活的人,带有上帝圣洁的品格。真实的悔改重生,使人转离罪恶,从遗传的习惯的恶的倾向当中要发生变化。在仰望十架的赎罪羔羊的经验中,就会产生这样真实的悔改重生。然后上帝的爱通过圣灵浇灌在我们心里的时候,想去守诫命却无法遵守的人,现在就能够爱上上帝的诫命,带着重生的新心,过着顺从的生活。这是再创造的奥秘——这不是理论,而是经验。
上帝设计出赎罪的祭祀,就是为了使罪人经历这样的再创造的经验。若是内心没有这样的变化,上帝是无法救赎我们的。而我们每一天借着上帝的恩典,维持着这样的一颗心,那就是我们的圣化。
关于新约在实际中是如何成就的问题,下面以《圣所,福音的唯一蓝图》这本书的作者的一个见证来说明,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新约的经验。
那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和家附近的朋友们,正在玩最有意思的“打仗游戏”。我们劈开竹子做刀,用纸做个很像样的刀把粘在竹子上,压弯竹子做弓,然后聚拢沙子,堆成高高的城堡,又捡起石头来做子弹和炮弹。我们一边发出冲锋的呐喊,一边冲向城堡打仗,就对着跑来的敌人射出弓,相互用石头扔来扔去,就像用真枪实弹一样带劲。(我们)常常疯狂地玩着这种打仗的游戏,那动不动就会受伤。所以打仗游戏非常的危险,因此每一天都会听到父母们“不要再玩”的叮嘱。我的父母也是毫无例外的,每一天嘱咐我不要再参与打仗游戏。但是,每当看到附近的朋友们高兴地跑着,滚着,大声喊着的样子,加上自己因害怕父母的话而躲在后面、被别人看成是胆怯懦弱的“叛徒”的时候,所受到的诱惑真是非同一般的。那天,像以往一样输给了诱惑的我,又和朋友们一起疯狂地玩起了打仗游戏,真是不知道多有意思。打仗在进行当中,我很帅气的把石头的扔向正在向我们阵地跑来的“敌军”。但是,突然听到了女人惨叫的声音,我扔的石头正好打中了一个好端端走在路上的做买卖的女人的额头。她喊着蹲在了地上,额头上流出了鲜红的血。突然之间,整个世界似乎都停滞了,孩子们玩闹的声音变得无影无踪,恐怖和不安顿时笼罩在周围,所有的兴致瞬间化为了乌有。看到罪的代价的瞬间,我心里说不出来有多么的后悔。然后走到摔倒在地的大婶的面前,我倒退着喊了几声“对不起!对不起!”就下意识地逃跑了。心里实在是太害怕了,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就一个劲地跑,然后躲到了我家院子里的一棵小树的后面。——我还能跑到哪里去呢?
过了半天以后,突然听见了杂乱的“咚咚咚”敲门声,透过树叶的缝隙,我看见母亲急急忙忙地打开了门。大门外围着一圈附近的人,还有被我石头打中的大婶。那个时候,妈妈拿出药品,先给她弄了弄伤口,然后就带她去了医院。我依然躲在树的后面,害怕挨爸爸训,真的想逃到某个地方……过了好长时间,母亲回来了。后来听说那个大婶的额头被缝了5针,母亲给了她钱,送走了她。
但是母亲从医院回来之后就根本没有来找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和平常一样做事,那个时候,我就更加的不安了。慢慢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母亲走向我所躲的小树的后面,安静地说,“孩子啊,出来吃饭吧。”原来,母亲一直知道我藏在树后面,我感到非常的丢脸,恨不得打个地洞钻进去,耷拉着脑袋,跟着母亲就回到屋里。又一次让我惊讶的是,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突然门铃响了,父亲终于下班回来了,我暗暗地想——这下死定了。
回到家的父亲一边问,“今天没什么事吧?”“啊,没什么。”于是全家人就围在桌子旁开始吃饭了。吃着吃着,我突然…就像喉咙塞住了,吃不下饭,好像什么东西要涌出来的感觉。我就放下碗筷,开始抽泣。莫名其妙的父亲看着抽泣的我,询问原因,但是谁也没有吱声。
大家想,我哭的原因不是怕挨父亲的揍,也不是觉得丢脸而哭,而是因为被母亲那无法理解的爱而感动了。——突然之间,想玩打仗游戏的欲望烟消云散,如此难以战胜的诱惑,现在觉得什么问题也没有了。不想再让母亲心痛的思想占据了我整个的心灵,母亲的饶恕和爱,融化了我对打仗游戏的欲望,就像冰雪在阳光温暖之下融化一样。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参加过打仗游戏。
母亲的爱在我的头脑和思想里记录下了一条律法,从此不再玩打仗游戏。之前难以遵守的“法”,现在能顺从地、容易地遵守了。现在突然能够甘心的顺从母亲的话语了。之前并不想顺从,即使想顺从,也顺从不了的法,所要求的事情,最终都能够做到了。
这也就是“新约”的经验。
我们来看《希伯来书》第十章16节的话语,“主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他们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写在他们心上,又要放在他们的里面。”当我们仰望耶稣的十字架,理解耶稣为了救赎我们所成就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进入到“新约”的关系当中了。最终,圣灵就把上帝的律法刻在我们的心灵和思想中,我们就会按照上帝的律法的要求,过顺从的生活。这个时候并不是害怕审判,也不是想念天国,而是因为被耶稣的爱所感动,不愿再使他的心受伤,也是因为从上帝那里得到了信心。所以,通过赎罪祭,我们看到了髑髅地的十字架,跪拜在十字架前,进入到“新约”的经验。为了使我们得到这样内心的改变和新约的经验,上帝设立了赎罪祭。
但是我们必须记住的一点是,若不每一天思想并经历上帝的爱,我们就会再次在同一罪上跌倒,因为诱惑的力量会再次恢复它的气势。上帝的爱就是力量,我们必须每一天接受这样的力量。上帝的能力并不是一次接受就可以了的,而是需要每一天与我们同在,所以救赎是每一天与上帝同行的经验,不是一次给了我们,就永远为我们所有赠品。救赎虽然是上帝的礼物,但也是每一天给我们胜利,是每一天的经历。爱就是力量,爱是属于上帝的,上帝要将爱的原则种植在我们心里。
但是在没有重生的心里,爱的树苗是不可能生长或长成的,而且这样的树木被基督所管理的时候,才能够叶枝繁茂。另外,爱没有行为,也不能够存活,所有的行为会增加爱的分量,使爱强化,使爱扩大。爱看上去虽然很温柔,但是在征服罪的力量上是强大的。爱的影响力有溶解变化的能力,完全的爱的火焰,能烧掉阻挡在我们心灵和上帝之间的“毒素”,而且使得上帝的意思成为我们的意思,让我们变得纯洁、高尚、优雅而圣洁。
圣经告诉我们,在信的时候,就会领受圣灵的礼物。使徒约翰说明耶稣话语的时候如此的解释。《约翰福音》第七章37-39节,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这里说到圣灵在我们的里面会成为“活水的江河”。再看《罗马书》五章1-5节,“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上帝相和。”这是第1节的话。第5节,“…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在这里说,圣灵每一天把上帝的爱浇灌在信者的心中,使得他们产生这样恳切而自发的愿望,那就是能够追随主的话语和诫命而生活。我们软弱的肉体不能做到,但上帝通过福音的力量,将律法的要求成就在我们里面。
各位弟兄姊妹,以上我们特别学习了赎罪祭的内容。赎罪祭是犯罪的人为了得到饶恕而献上的祭,是最重要的献祭。这个献祭的礼节生动地告诉了罪人,无罪的羔羊的血可以赎我们的罪。赎罪祭预表了耶稣的代赎,表达了耶稣的爱和苦难。赎罪祭带给我们信心与悔改,我们从赎罪祭中体验饶恕,并经历新约的经验。对此我们要很好地理解和体会。
让我们下一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