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第6讲 至圣所:受印的经验

#【圣所制度】

大家好!再次欢迎大家一同来学习《圣所,福音唯一的蓝图》,现在是第6讲。到现在为止,我们既学完了圣所外院“称义”的经验,又学完了圣所的第一间“圣化”的经验。那么这一堂课,在我们进入至圣所的内容之前,先要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通过称义的经验,圣所外院的经验,然后进入到圣所里面,进入圣化的经验。圣化是从基督徒得到称义的经验的时候,在心中开始的。那么对于这样的基督徒来说,如果他们心里再次犯罪跌倒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们知道,圣所里面是没有为了饶恕罪而设立的祭坛和献祭的,那么,为了使罪得到饶恕,该如何做啊?那就是回到外院——献祭。换句话说,就是再次牵着羊,来到圣所外院的燔祭坛面前,再次经历死而重生的赎罪祭的经验。因为有些信徒偶尔也会失去重生的经验而后退。当然,这次不需要像开始那样花很长的时间,或者很久的自我屈服,但是需要再次拥有深深的仰望耶稣的经验。因为没有来到十字架面前的罪人,都是无法看清罪的真实模样并且痛心的。一旦犯罪后就要悔改,再次重生,然后立即重新进入圣所。要记住,罪常常出现在我们和上帝之间,拦阻我们和上帝的关系。

有些人说,所谓在没有真心悔改,抛弃罪恶的状态下,依然被耶稣的义所遮盖,这样的教导不是圣所的教导,不是从圣灵而来的教导,这是别的灵的教导。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一点,让我实际性的举个例子,转述《圣所,福音的唯一蓝图》这本书作者的故事。

这是很多年前的故事,我和我的妻子觉悟到老底嘉教会的状态而苦思之后,争先的在上帝面前悔改,完全地把心放在上帝面前而屈服。我们从主那里得到了可贵的经验。那是在我们有了新的、真正悔改经验后不久的事情。开始的几个月,我们在与主同行的路上,充满了喜乐。按照圣所制度的话说,就是我们通过圣所外院的经验,进入圣所里面开始圣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次我和妻子探访了一个教友家,在那里我们有了琐碎的意见分歧。探访结束后,坐车回来的时候,因为那些琐碎的意见分歧和自尊心的抬头而没有向上帝屈服,所以我们相互又吵了起来。回到家约25分钟的时间,我们都相互没有让步,而有了夫妻之间的争吵。过去的软弱再次得势而起,却没有恳切地祈求上帝赐下恩典,做随时的帮助,结果没有赢得胜利,没有回避而跌倒了。

那现在该怎么办呢?那次我从车里出来,进入家门的时候,听到了圣灵的声音:——向妻子道歉吧!今天你对自己的妻子做得不对,你作为一家之主,却没有像你的妻子表现耶稣的模样,你失败了。难道你不是立约把自己的自尊心和脾气向上帝屈服了吗?赶快在上帝面前和妻子面前悔改吧!——啊!那是清晰而无法否认的圣灵的声音。

但是那个时候我闪过了这样的念头:哦,圣灵,你在说什么呢?我是牧师,我妻子又不是牧师,我妻子说的越权的话了,难道不是她做错了吗?为什么我先要道歉呢?如果我现在道歉的话,妻子岂不更加没有礼仪了吗?为什么我先要道歉?

但是我立刻觉察到自己在做什么,当时就屈服于圣灵的声音了。妻子先进入房间,躺在了床上,我坐在沙发上,用低沉的声音叫道:妻子!——没有应答,我又喊了,还是没有回答。过了不久,她起身准备去别的房间的时候,发现我坐在那里流着泪。立刻走上前来问我:丈夫,你怎么了?我这时把妻子抱在怀里道歉,泪水粘在了她的脸上,我们这样做了祷告,“上帝啊!对不起,我们又犯罪了,又使主伤心了,羞辱了主的名,撒但该多么得意嘲笑主和圣天使啊。请再次饶恕我们的罪,让我们进入圣所里面吧!我们想再次与上帝同行圣洁的同行之路。”从那以后啊,我们的婚姻生活更加充满了恩典。当然,这是通过殷勤的吃上帝的话语,常常献上和上帝交通的祷告而得到的能力。

这个见证呢,说明了持续的重生的重要性。大家在圣所里面,走圣化的道路的过程中,也许会数十次、数百次的在圣所里面和外院进进出出。但是要记住,在圣所里进进出出的次数越多,我们的良心会变得越来越迟钝。我们接受上帝恩典的同时,要存着感谢的心,细心地接受这样的恩典。我们必须努力,不要再把主钉在十字架上。我们现在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所以在试探面前常常跌倒。也正因为如此,现在还没有降下晚雨圣灵。晚雨圣灵不是为了使我们胜过罪,使我们品行完全而有的,而是赐给那些已经胜过罪恶,靠着耶稣基督的能力,品行得以完全的人。晚雨圣灵不是为了使我们品行得到准备,而是为了给予我们传扬福音的力量。就像五旬节的圣灵,降临给马可楼上的门徒们一样。大家是否为了站立在上帝面前而做出准备呢?

也可以这样来提问,在称义和圣化的过程当中,若是犯罪,是否会忘记称义的经验呢?——是的。犯罪跌倒,怀抱罪恶,并且停留在这样的状态下的人,是离开了称义状态的人。虽然这是很严厉的话,但是上帝无法与罪在一起的。上帝虽然饶恕罪恶,但是想想髑髅地的事实,罪是不能被忽视、被遗忘的。要么悔改罪恶,抛弃罪恶,要么与罪一同永远灭亡。罪人只能选择这两者之一。毫无疑问,有罪的人无法在天上生活,所以最后的审判难道不是必要的吗?

大家想想大卫的例子,大卫犯罪的时候,他不再是“符合上帝心意的人”,大卫完全的按照上帝的旨意而行的时候,上帝称他为“符合他心意的人”。但是当大卫已经犯罪,离开上帝,高尚的品格中出现瑕疵的时候,他就不再是“符合上帝心意的人”了,因为他触犯了上帝的诫命。上帝不会称罪中的大卫为“义”的,而是派了先知拿单断然地做出了的宣判。所以大卫悔改的时候说,“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诗51:10-12)这里,大卫就有了重新悔改的经验。

当然,我们犯罪的时候,上帝的慈悲不会离开我们。不过很清楚的一点是,我们犯罪的时候,我们离开了上帝的称义,所以我们必须迅速地悔改,不能在归正的道路上迟延。上帝会悦纳罪人真实的悔改,向悔改的罪人施恩。但是如果罪人拒绝悔改和放弃罪恶的话,就会永远的灭亡。不要觉得上帝的恩典是廉价的,上帝的恩典反而是无价的。有人说,即使继续过着犯罪的生活,但是只要相信上帝,上帝的恩典就会怜悯我们,不会抛弃我们。这样的教导是错误的,我们不要被这错误的欺骗所迷惑。

对于在称义和圣化的过程中,如果犯罪的问题,或者说从外院到圣所,从圣所到外院进进出出的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我们学习了圣所外院,又学习了圣所的第一间。我们清楚地看到,上帝不但饶恕我们的罪恶,还应许给我们力量和能力,胜过一切的罪和诱惑。上帝也启示了引领我们从罪的势力中得到拯救并进入圣所维持圣洁生活的方法。我们应当感谢和称颂这样的一位上帝。

现在,我们就要进入圣所的第二间——现在开始要研究至圣所的经验。

大家想想至圣所里面有什么?——至圣所里面有约柜,约柜上面有上帝的荣光。xKina (谐开纳) ,希伯来语的意思就是“临格”的意思,这是指上帝的荣光“临格”的单词.至圣所是上帝和罪人见面的地方。我们看《出埃及记》25章20-22节,“二基路伯要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要脸对脸,朝着施恩座。要将施恩座安在柜的上边,又将我所要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又要从法柜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间,和你说我所要吩咐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事。”至圣所是整个圣所历程的目的地,是福音的最后的结论。所以,罪人在进入圣所的过程中,经历圣所外院的称义经验和圣所里的圣化的经验,这是一种准备,是为了在上帝荣耀的临格前能够站立。因为罪人只有按照上帝的方法,解决了心中罪的问题,才能来到上帝的荣光面前,和上帝面对面。

至圣所也意味着审判。因罪而被赶出伊甸园的人类,为了再次回到伊甸园,必须先检查并确认是否与罪有关。因着罪和反叛,天上的天使曾经失去了1/3的朋友,心里无比沉痛,而又经历了天上大征战的天使,还有宇宙中未堕落的生灵,他们一提到罪和反叛的时候,就不禁寒噤,感到烦腻了。千千万万的天使在审判席上,坐在陪审员的位置上——我们到底是否能轻易地越过审判呢?绝对也不可能。对我们的罪,必须仔细地调查和审判。

以上,对至圣所做的概括性的说明。下面我们先来理解上帝审查罪人案卷的审判的工作,然后我们再来看至圣所的结构及其意义。我们一定要回到无罪的天上,才算最终得到拯救。假如说上帝在罪的问题上只要用耶稣的宝血随意而简单的饶恕的话,那么所有的人不就早就得到救赎了吗?那么,为什么罪的历史还要如此之长,耶稣一直迟延不来呢?

上帝不只是饶恕,还使我们得到预备,最后要查看罪人是否真的为罪痛心,是否有抛弃罪恶的心?如果罪人通过信耶稣基督,真实的厌恶罪恶,抛弃了罪恶,胜过了罪恶,那么上帝就要通过审判来确认这一点。也就是说,上帝要调查悔改的罪人是否是真实的悔改了,并且是否一直带着悔意改的经验,完全顺从所领受的亮光。这不就是我们的信心活的证据吗?

为了帮助我们简单地理解查审判,举个例子来说明。在美国啊,有这样的法律条款,叫做interlotoryjudgement,也就是在“仲裁程序”进行中所做的“非最后裁决”。意思是,——举例子来说,假如一个富人申请离婚的时候,审判官同意他离婚的同时啊,也给他一个宽容、暂缓的时期。在这个期间,她任何时候都可以改变心意,回到丈夫身边。一旦她回到自己丈夫身边,“条件离婚”立刻就开始无效,婚姻关系回到原来的状态中。

那么就像这个例子一样,我们若是愿意,任何时候都可以回到以前的爱人——撒但和罪恶身边。所以,在查看我们的心和品格是否与上帝诫命一致、并做出最后审判的时候来到之前,我们的饶恕和得救是条件性。当然,只要我们没有放开主的手,我们的得救就是确定的,耶稣绝对不可能赶走转向他的人。上帝即使不通过审判我们的过程,也是知道所有的事情的——是不是呢?所以,查案审判展开,对于个人的审判是为了天使和宇宙居民,是为了在他们面前显示上帝的审判是公义的。

当翻开记录着每个人所有行为、动机和思想的记录册,得知上帝判决的结果,那时上帝宝座的周围就会传来对上帝公义的赞美。《启示录》19章1-2节有话:“…哈利路亚!救恩、荣耀、权能都属乎我们的上帝,他的判断是真实公义的;…”这里“判断”和“审判”是同一个词。所以全宇宙都毫无怀疑地认证上帝的审判是公义的。大家要知道,撒旦在受造物的心灵中种下了疑惑的种子,所以对他们来说,上帝的审判乃是要进一步彰显上帝慈悲和公义的品格,从而他们再也不会对上帝存在疑心了。只有那样,他们的敬拜和敬畏才是出自于纯粹的尊敬和爱。

上帝在最后救赎悔改的罪人之前,一定要进行审判。圣经教导我们说,我们因着信心而得救,但是我们因着行为受审判。然而,大家还记住,上帝的审判是慈悲的。上帝为了维护义人、为义人辩护,为了拯救义人而实行审判。我们看《以赛亚书》一章27节,“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这里“公平”一词原文是“审判”。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上帝公义的审判而得到拯救。

在外院和圣所里面,每一天都通过献祭告白罪恶的时候,我们的罪得到了饶恕吗?——是的,我们确确实实得到了饶恕的经验。那么,大赎罪日的时候,再次查看罪恶、洁净罪恶的工作还有必要吗?——是的,因为在查案审判之前,罪的饶恕是条件性的。并非上帝没有遵守祂的约定,而是因为人类的心常常变化,无法做到信实,所以在天上有必要查看罪人是否自始至终、真心的想接受饶恕。上帝有必要在全宇宙面前展开自己公义审判的过程,为了结束罪和反叛的历史,有必要查看、并且确保信上帝之人的品格,在撒旦的控诉面前要证明上帝救赎而来的义人有承受永生的资格。让我们记住一个事实,真正得到饶恕的状态是得胜罪恶的状态。

关于查审判,简而言之,第一,上帝要调查悔改的罪人是否真实地悔改了,并且是否一直带着悔改的经验。第二,在查看我们的心和品格是否与上帝的诫命一致,并做出最后判决的时候来到之前,我们的饶恕和得救是条件性的。第三,展开对于个人的审判,是为了在天使和宇宙居民面前显示上帝的审判是公义的事实。第四,我们是通过上帝公义的审判而得到拯救。

下面让我们简单地看一下,至圣所的结构及其意义。

至圣所里面只有约柜,约柜里面装有十诫命的两块石板,盛吗哪的金罐和亚伦发芽的杖。约柜又被称为是“法柜”,如果照英文直译,是“证言柜”,因为上帝和他的百姓立下约,就是以上帝的律法为基础的,所以(被称为)约柜、法柜。约柜的上面称为施恩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一点,上帝的恩典和祂的宝座的基础是上帝的诫命。我们看《罗马书》8章第4节,“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这里可以看到,圣灵的恩典与上帝的律法不能分割,正如上帝的公义与慈爱不能分割一样,上帝不会在没有律法之下单独地施与恩典所以至圣所里面的约柜与施恩座结合在一起。上帝给了人类宽容的时期,也就是缓刑的时期。同时耶稣的血打开了一扇门,是让我们避开律法所要求的刑法,最后的审判,我们就获得了条件性的恩典事期。这恩典的血将永远的饶恕和生命,赐给那些悔改属上帝的人。而在这恩典时期当中,没有依靠上帝的人,最终就会被关在恩典的门外了。

我们看到了约柜和施恩座,而约柜它英文单词是 Ark(阿克),这个单词在圣经里面使用了三次。也就是说这个单词在圣经里面有三个含义:第一个,是指挪亚洪水的“方舟”,第二个是指装着婴孩摩西的这个“箱子”,第三也就是至圣所的“约柜”,都被称为 Ark (阿克)。Ark(阿克)是借以从一个时代过渡到另一个时代的工具,这个意义很明确。越过罪恶的世代,来到义的国度,进入新天新地的人,他们借着什么?——约柜。所以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带有上帝品行,毫无叛逆之心的人。他们是被耶稣的宝血所洗净,变化成为义的人。约柜里面有上帝政权的基础,也就是表现上帝爱的品行的十条诫命。

约柜的里面还有盛吗哪的金罐,这是象征着为了赐给人类能够遵守诫命的能力而准备的生命之粮,最终象征着耶稣基督。而在实际的意义上,也就是我们每天要吃上帝的话语,研读并默想上帝的话语,按照祂的旨意而生活。而且盛吗哪的金罐,也包含了遵守肉体的健康法则的意义。我们的身体是上帝的殿,为了上帝的殿的健康,我们要谨防有害的食物,而这与我们胜过罪恶有着密切的关系。《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说,“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

我们再来看,约柜里面还有亚伦发芽的杖。第一,这表明的意义是为了引导遵守上帝诫命的真以色列人,就是真正的余民,而通过上帝的仆人,通过上帝特选的先知来工作。同时也说明了第二个重要的事实,就是亚伦的杖上出现“新芽”一样,在上帝里面重生、拥有新生命的人才能遵守上帝的诫命,过顺从上帝律法的新生活。约柜的上面施恩座的两旁站着纯金做的两个基路伯天使,这启示了我们惊人的意义。

基路伯天使实际上有四位,约柜上面有两位。后来大卫王在启示当中得到指示,命令他的儿子所罗门,在所建的圣殿当中又加了两个基路伯天使,放在至圣所里约柜前面的地上(大家可以参阅《列王记上》第六章)。约柜上的基路伯天使是纯金制成的,而放在地上的基路伯天使是橄榄木做成的,用金子包起来——橄榄木象征着堕落的人类的肉体。

先让我们了解这些基路伯天使是谁。《以西结书》第十章15节和20节有这样的话,“基路伯升上去了;这是我在迦巴鲁河边所见的活物。”“这是我在迦巴鲁河边所见、以色列上帝荣耀以下的活物,我就知道他们是基路伯。”我们再看《诗篇》99篇第1节,“耶和华作王;万民当战抖!他坐在二基路伯上,地当动摇。”从以上圣经的话语的内容当中我们看到,上帝的宝座的本身就是四个活物。这四个活物就是基路伯天使,可以知道上帝坐在他们中间。进一步说,上帝活动的时候,四个基路伯天使也跟随上帝移动,如同电光一闪,他们的任务就是护卫上帝。这四个基路伯天使是最能在全宇宙面前反照上帝品行的受造物,就好像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翅膀,反射施恩座上上帝的荣光一样。但是我们要想一下,与堕落后靠着耶稣的功劳回转、通过主的爱而得以成圣的人类相比,在这个宇宙当中,又有谁能比他们更加理解、更加像、更加表现出上帝救赎之爱与恩典的品行呢?《启示录》四章说到有四个活物,站在上帝宝座旁边,像狮子,像牛犊,脸面像人,像飞鹰。我们都知道,这些完全是象征着上帝品行的模样。

但是从《启示录》第5章当中可以看到一个暗示,就是这四活物可能是得到救赎的人类。我们一起来看《启示录》第五章8-9节,“他既拿了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上帝,”这里,原文的表达是“买了我们来归于上帝”。中文圣经翻译成“买的人来叫他们归于上帝”,但是 KJV 英文圣经的表达是“买了我们来归于上帝”。拉丁文圣经威克里夫和廷达尔等圣经先贤们,也都是把它翻译成“我们”。

那么想一想,如果以“我们”来翻译的话,那么,和二十四位长老一起唱新歌的四活物,就可以说成是人类。但是,正因为这样,后来的圣经译者觉得不理解,就带着自己的见解,改变了这一单词的翻译,变成了“人和他们”。其实让我们思考一下,那些未堕落的天使,没必要用血得到救赎,因为他们没有犯罪嘛。所以四个活物和二十四长老一起唱新歌,也就是感谢救赎的歌,带着“我们是你用自己的血买来的”这样的赞美。他们有可能是得到救赎升到天上的人类——他们就是四个基路伯天使。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再简单地思考一下。撒但常常在上帝的面前强烈地提出对人类的控告,声称他们因为罪而应失掉上帝的保护,主张他们作为犯罪者是“该死的”。他主张人类也要像他一样被排除在上帝的恩宠之外。而路锡弗堕落之前就是基路伯天使,他是上帝面前的天使长,《以赛亚书》14章和《以西结书》28章都有说明。为了驳斥路锡弗的控告,耶稣来到了我们的世界。为了在人类中恢复被歪曲的上帝的形象,为了赐给愿意悔改的灵魂圣洁的能力,把我们从堕落和腐败当中提升,主来到了世界上。因着撒但和那些天使的反叛,天庭出现了空缺,为了让我们成为填补空缺的人,主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使是无法像人类那样理解上帝的爱和救赎的恩典的。所以《彼得前书》一章12节说,“…,那靠着从天上差来的圣灵传福音给你们的人,现在将这些事报给你们;天使也愿意详细察看这些事。”上帝可能把那些对救赎的爱理解最深的人,品行最像他的人,设立为他宝座周围的基路伯天使,而且把十四万四千人设立在祂宝座旁边的赞美台上。《启示录》是这样说明的,我们看《启示录》7章15节,“所以,他们在上帝宝座前,昼夜在他殿中事奉他。坐宝座的要用帐幕覆庇他们。”上帝在已经得到救赎的人中设立的二十四位长老,他们不正式在上帝宝座前帮助审判的工作、担当证人和陪审员的角色吗?所以上帝的宝座周围,围着从在地球上得到救赎的人,因着他们的见证和品行的展示,这个宇宙再也不会有罪恶和反叛了。

圣所制度就是这样说明了上帝福音的能力和奥秘。这样的能力和奥秘,使得上帝救赎我们的同时,也把我们从那堕落变恶的模样,提升到了那圣洁的天使及基路伯天使的位置之上。

让我们赞美上帝的恩典和爱吧!看着圣所中所启示的救赎的计划吧!看牵着羊走向圣所的软弱的罪人,最终经过了上帝救赎的过程、来到基路伯天使的位置上的模样吧!默想上帝这惊人的爱的旨意吧!——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各位弟兄姊妹,这一课我们开始学习了至圣所,简单地说明了至圣所的构造,也初步说明了“查案审判”的意义。关于圣所制度的讲座,比起说明圣所的各种器具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从我们的经验性的角度,来说明上帝通过圣所制度所展示的救赎的蓝图。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进入至圣所的正题,也就是关于“大赎罪日”和罪的涂抹的内容。罪的饶恕和罪的涂抹是显然不同的,在赎罪的大工上,若是没有查案审判,那也就没有罪的涂抹;没有罪的涂抹的话,上帝就无法结束这个地球的历史。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这些重要的主题,我们下堂课再见!

赞(2)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