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的国度是以爱为基础的,爱离不开公义,公义离不开爱,恩义两全,这就是耶稣的品行。所以上帝要求我们是什么呢?大家看旧约圣经弥迦书6: 6-8节“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上帝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吗?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吗?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吗?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单单是宗教仪式,没有用的。外表上的宗教仪式,不管多么殷勤,如果你对耶稣没有认识,对他的国度的性质没有认识,人就不会有正确的生活,不会有真实的生活的改变。一个僵化了宗教的仪式,如果没有内心改变的实质,那么这样的基督徒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耶稣向我们要的是什么呢?行公义,好怜悯。一方面是爱,一方面是义,公义,所以对每一个人要公平,要合理,对所有的人应该有相同的态度,并且对人要尽可能的爱,也要尽量的公义,在这两者之间尽量的达到合而为一。但是有时候非常难,所以我们要经常的思考耶稣,经常的从耶稣那里去得智慧,经常去想耶稣是怎么做的。耶稣所做的任何事情,无不公义,无不慈爱,这就是上帝的智慧。所以我们要通过读预言之灵,读圣经,研究耶稣的生平,我们在很多的事情上就会学到公义和慈爱,这也就是因信称义的经验。
我们信耶稣基督是王,我们仰望他的生涯,他就会把他的义和品行,以及智慧浇灌在我们心里。所以我们自己是没有公义的,我们经常说什么事情这个人多么错,我多么对,其实他并不知道事情的全部。我们经常以为我们有爱,其实,我们并没有爱,所以我们要经常谦卑地感觉到自己不足,感觉到自己缺乏,感觉到自己无时无刻都依赖于耶稣基督。所以常常的想,主啊,引导我,这就是和上帝同行。
信上帝就是认识上帝,认识上帝就是我们的永生。认识上帝的知识不是理论,不是书面的道理,而是关于耶和华的品行的知识,关于耶稣的国度的性质的知识。上帝的大计划,多么的智慧,多么的高超,多么的伟大。所以人只有了解了这个,对这个伟大的主就会生出敬畏,敬佩,然后崇敬。然后就会发生内心的说,尊容,威严,权柄,能力,荣耀,颂赞都归给主,他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有这位主为我们的主,有这位王作我们的王,我们的地上还担心什么呢?在地上还害怕什么呢?在地上还忧虑什么呢?这一切就都没了。罪还有什么力量呢?
所以我们学习了耶稣的得国,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加上路得记,我们是给大家说明什么是信福音的经验。路得记里面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这个记述的故事是精心安排的,所以非常的优美,一步又一步的进深的经验,大家很好的去体验,所以现在大家信仰的经验到了第几章呢?是第一章呢?第二章,第三章呢?还是第四章呢?大家现在理解了路得沐浴抹膏,换上衣服,独自躺在波阿斯的脚下说:你用衣襟遮盖我,这是多么重要的意义。在将来的七大灾来到时候,只有有耶稣的衣襟,有耶稣的被服遮盖的人就会得到保护。那些恶人看到那些义人们得到耶稣的被覆的遮盖而有安全,他们多么羡慕啊。
然后那些恶人在七大灾当中,他们多么羡慕那些义人一生当中没有虚空,一生当中做了正确的决定,一生当中做了正确的努力,现在是多么羡慕他们的光景啊。大家应该求耶稣遮盖我,这样的经验,让我们隐藏在耶稣基督里面。所以真正的虚空就是缺乏爱,不虚空就是充满爱。耶稣的国度的旗帜就是爱。路得深深的爱以色列的上帝,也被耶稣所爱。耶稣就说,照你所说的,我必成全,今日不办成这事,我绝不休息。这里也是耶稣在天上为我们做中保的心情,大家理解吗?当我们愿意脱离魔鬼的国度,加入到耶稣的国度的时候,耶稣就说,我今日必为你办成这事。耶稣在天上做着我们的王,我们要以非常贞洁的新妇的这种心情来迎接他的再来。
那么,在这几堂课接下来,我们先讲究竟什么是爱?我们在第一课里面也提到,第二课里面也提到,第三课里面我们也提到。爱这样的思考是非常深的,非常广博,所以我们可能是从一个很小的角度来说明一下,究竟什么是真实的爱呢?现代的人对这个爱的概念的理解和爱的真实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唱的流行歌,他们放的电视剧,他们看的小说都是以爱为主题的。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事俗上世人理解的爱和真实的爱从本质而言是迥然不同的。基督徒应该理解什么是爱,因为上帝就是爱,基督徒应该理解,如果他们认识上帝,他们应该理解什么是爱。但是现在很多的基督徒对爱的理解是非常模糊不清的,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才叫拥有了上帝的爱,因为他们对上帝没有很好的认识。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爱呢?我们今天从两个很小的角度来说明,思考一下。首先,这个真正的爱是伟大的,是美丽的,是在这世上最感人的,但是又是最艰难的,最难以被人去施行的。真正的爱需要勇气。真正的爱需要抛弃自我,需要舍己。但是很多的人不敢爱,不敢去拥有真正的爱。他们满足于以基督教的名义,一个基督徒的名义认为自己,我信上帝了,我已经有爱了。实际上,他们不敢去拥有真正的爱,因为真正的爱就是舍己,真正的爱就是抛弃自我。那么很多人觉得把我一切都抛弃了,那我一无所有了,那我害怕自己在这个世上存在着什么也不是了,很多人就怕有这样的感觉。
怎么别人不帮我当人呢?怎么不抬举我呢?怎么不尊重我呢?怎么不看重我所做的呢?我怎么没有权利享受自己的爱好呢?把这一切都抛弃了,我活着还什么意思呢?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舍弃,不愿意抛弃,心中有很强的自我。他们所以只愿意躲藏在一个自我安慰的感觉当中,而不敢去理解,去思考,去查考,并且去接受真正的爱。
大家想一想,上帝的爱是美丽的。如果要上帝的爱浇灌他们心中有根有基的成长的话,我们就得像耶稣一样。那么,耶稣抛弃自我,耶稣对我们的爱,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他不期待任何回报,把所有的都给予对方,没有任何的企图,甚至也不要求对方表示感谢。如果对方接受了他就感觉到很幸福,因为对方允许我爱他,对方接受了我的恩典,我就非常幸福,也很感谢对方。
耶稣因为能够爱我们而感到很快乐,耶稣对我们所付出一切,但是不求任何回报。爱是他生活的原则,他对待每个人都是一样,不是有什么条件交换他才爱我们。所以耶稣的爱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也就是付出了而不期待回报。如果我付出爱,我又想得到什么,这就是在爱的名义之下隐藏一种不美丽的欲望。大家理解这话吗?所以我们这一点要理解,耶稣的爱就是不期待任何回报。他跟我们谈条件了吗?因为我们有多好吗?当我们无知做恶的时候,他对我们都一样的爱了,他看到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怜悯,这是耶稣的本性。
如果我们不接受,耶稣很忧伤,如果我们接受了耶稣就很幸福,就很快乐,他不求任何回报。你要想一想,想要换得什么,想要得到什么的这种爱是不是一种在爱的名义之下隐藏一种欲望呢?隐藏一种自私的动机呢?如果是那种有什么目的,想要达到什么自己的企图的那种爱,一旦他达到这个目的之后他就不爱了,是不是这样的?是不是这样的呢?并且一旦满足不了自己的这个欲望的话,他马上这个爱就变成恨了,这不真实的爱是多么可怕。
我们要理解不期待回报的爱究竟是什么意思,有这样一个故事,就是不惜一切付出自己的树,一棵树。这个故事非常确切的说明了什么是真正的爱。这个故事讲述了一棵树,他因为能够把自己所有的都给予别人而感到非常的幸福。这棵树非常爱一位总是到自己树荫底下来玩的一个少年,这个树经常和那个少年来玩捉迷藏,也让他在自己的树荫下躺卧午休,它因为自己的树叶和苹果能够给这个小朋友,所以这个树感觉到非常的高兴。
这个小朋友在这个大树底下长大,在大树底下捉迷藏,躺卧,睡觉,摘树上的果子吃,这个树因为自己能够做到这个感到很高兴。但是这个少年人慢慢长大了,他就很越来越少来找这棵树。有一天,这个少年人就对想跟自己玩的这棵树这样说,你想跟我一起玩吗?我想玩的更开心,我需要钱,你能给我钱吗?那棵树就对他说,那你把我的苹果都拿去吧。这棵树为此感到很幸福。
但是又有很长时间过去了,这棵树上在漫长的孤独当中等待,后来他又看到这个少年人来找他,它感到非常高兴。这时候,这个少年来就说,我要结婚了,我需要房子,所以树就把自己的树枝全砍下来,然后让他去造房子。又过了很长时间,那棵树在孤独中思念那个年轻人。它见到那个少年人又来找它了。那个少年就说,我要到远方去,我需要一条船。这个树就把自己的身体,也就是把这个树干就砍下来,让他去造了一条船。这个少年人坐着这条船出去远航,那棵树把他自己所有的都给了这个少年人。但是事实上,这个少年人并没有感到幸福,因为一味的想要得,并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又过了很长时间,很长的时间,那位少年人老了,成了个老年人了,他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又来找这个树的时候,这个树还是感到很高兴。然后现在这个树呢,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树墩子,成了一棵枯老的树。它把苹果,它把可以荡秋天的树枝,它把小朋友们可以骑在上面玩的,可以爬树的树干都给了那个少年。但是他现在还想再能够为这个已经年老的少年人做点什么呢?这少年人就对他说,现在我没有什么可需要的了,我再没什么可希望的了。我已经老了,现在我只想坐下来休息,我需要一个休息的座位。这个树就因为自己能够让自己的树墩子,给这个年老的人提供安息的座位而感到很幸福。
这个故事就是这样,非常的简单,但是这是事实。难道自然界当中的这些花草树木不是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吗?那小溪的水不是为人类一直流淌了吗?阳光是不是无私的照耀着人类呢?海洋虽然接纳着很多水,但最终它也蒸发掉了,结果变成了雨,降在旱地上呢?没有一样东西是为了得,而在活着,都是在施舍。整个的自然界施舍的律代表着上帝的爱。这个简单的故事之所以长久留在我们的心中,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就是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予了对方,为这个而感到很幸福。我终于能够为别人做点什么,不期待任何的回报,因为我能够付出就很高兴。这个故事让我们可以学习什么是真正的爱。
这样的爱就是上帝的爱。上帝的爱就是最美,最伟大的爱,他的爱是无条件的爱。耶稣向你要求什么了吗?他向你苛刻的强迫你了吗?耶稣在你的生活当中为难你了吗?对待你有什么没有周到的地方吗?耶稣对待你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了吗?耶稣向我们这些不配的罪人,期待了什么了吗?但是他就为我付出一切,这就是真正的爱的根源。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上帝以外,还有哪里能够找到这种真正的爱呢?
有时候,父母亲对孩子也有伟大的爱,但是往往就算是如此,事实上,在这个爱里面也包含着一些父母亲本人的自私的欲望和期待掺杂在这个里面。想让孩子成才,想让孩子光宗耀祖,想让孩子为父母亲带来荣誉,这就是自私。然后就强迫孩子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的,要让孩子变得像自己一样的人。我怎么生活,就想让孩子这么生活,所以这个就是父母亲对孩子的爱里面是不是有一种自私的,苛刻的,不仁慈的这个成分呢?
我们对待孩子都很公平吗?有时候是不是冤枉孩子啊?有时候是不是根本不问清楚就开始指责啊?母亲的爱和上帝的爱比起来是多么的不足啊,什么也不是。我们人根本没有真正的领会耶稣的爱,耶稣对待我们的心情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怎么才能知道上帝对我们怎样的爱呢?通过耶稣就可以知道。耶稣到地上来彰显了上帝的品行,无法测度的上帝的爱,耶稣不是都彰显出来了吗?
如果没有耶稣表明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认识上帝。如果我们不通过耶稣认识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算是真正的认识了上帝。如果没有真正认识上帝,我们不可能得救。大家理解这一点吗?因为耶稣的国度就是以爱为旗帜来吸引人加入的,这是最大的力量,这是一种自由中的力量。大家来看看耶稣的生涯,大家稍微想一想耶稣的一生。他为了拯救我们人类,放弃了天庭的荣耀和王权和宝座,成为人,一步一步的走向苦难,这需要多么大的信心,他到这个地上来,他必须确保自己不犯罪,这需要多么大的争战。他从马槽到髑髅地血迹斑斑的脚步,最后,死在十字架上。在这一切真实的故事当中给人带来永远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一个课题,所以只有人的心去思想这样的题材,人的心就会受感,自然就会洁净,并且不管是谁,不管你怎么去思考,而这个题材永远是新颖的,永远是感人的,永远是满足我们的饥渴的心。他虽然知道背叛自己的人就是犹大,但是最后还用殷切的心给他洗脚。他看到彼得自己的弟子不认他,发咒起誓不认他,但是他却用同情的目光温柔的看他。马利亚七次跌倒,但是耶稣一次一次的饶恕和鼓励她。
他对待个人是如此,他对待整个以色列民族呢?他对待他在地上几千年来兴起的一个国度呢?他对待我们末时代的教会怎么样呢?他40年在旷野里养育了以色列人,把他们养大了,给了他们一个国家,一个佳美之地,流奶与密之地,并且也保护了他们。众先知也都预言了弥赛亚的来临,但他们却像驴,驴认识主人,但是他们却最后叛逆,不认识自己的上帝。耶稣来拯救他的百姓,但是他们却忘恩负义,排斥耶稣,最后把他处死了。
大家能理解处在这样的立场上的耶稣,受到多么大的考验?就是说,我们这么爱一个民族和人类,但是他们却如此的忘恩负义,这个强烈的反差足以使耶稣干脆放弃人类,但是耶稣没有。他说,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为他们哀哭。他的手被罗马的兵丁钉在十架上。但是他却为他们祷告,父啊,饶恕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他在十字架上最后没有复活的希望,人类所有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他的身上,以至于心脏破裂。黑暗笼罩着他,因为父向他掩面。他就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
无人能够理解耶稣的呐喊,因为还没有人真正的担当着罪的刑罚,所以我们再做恶的人,还是在耶稣的恩典之下,耶稣还替他担当着罪,现在还是在。只要地上有人犯罪,耶稣在天上就会受痛苦,他仍然在担当着人类的罪。所以很恶的人感觉到良心的恐惧,但是将来他们就会真正的理解十字架上的死,耶稣替我们担当了这一切。耶稣做这一切,他究竟从我们身上得到了什么呢?
人人都可以得到耶稣的爱,我们从耶稣的品行当中可以领悟上帝的爱。大家知道我们就是说到这一点,上帝就是爱,耶稣的爱是真实的爱。真实的爱是什么呢?不惜一切作出牺牲,却不图任何的回报。因为如果期待什么回报,就可能是出于自私的动机,世人的爱都隐藏的一种不美丽的欲望。平常的爱是一种乞讨的爱,乞讨就是讨饭一样的,我爱别人是为了讨到一点什么,总想多得一点。但是真实的爱总是愿意多拿出一点什么,在和人分享的时候而感觉到幸福。
如果总想得到什么的爱,那是虚假的。我们要领会真实的爱,所以我们和别人分享某些东西,我们不要去看别人什么反应,也不要去看别人是不是感谢。有很多人高高兴兴的去行善,但是一看到别人不感谢,然后他就非常不高兴的回来,是不是这样的?有人做了什么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他就灰心,他就发怨言,他就不想干了,这样的人都是自私的。并且他们在一种认为自己有爱,有信心的一种错觉当中。
你究竟所做的一切,究竟你有什么目的呢?没有人给你工资,你会传教吗?没有一个人承认你讲的是真理,你还会坚守真理吗?你所做的一切没有任何人知道,只有在天国里才能够发现你默默无闻做的什么牺牲,在地上从来没有人认可你,最后你像异端的这种身份冤屈而死,你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理解和同情你,你还会坚守真理吗?只有拥有耶稣这样的爱,我们才会做到。
我们给予别人就不要图什么回报,也不要图什么感谢,也不要看别人的反应。我们要因为,哦,你接受了我的施舍,太感谢你了。我能够为你做这个,我感觉到很幸福。上帝的爱就是给予的爱,大自然充满了施舍的律。我们不要为自己而活,我们在世上什么也不能够拥有,所有的都舍弃给耶稣,我们才能够尝到真实的幸福感和一种满足。我们在地上如果什么也没有,这样的人实际上是最充实的。如果他们拥有一些东西自私的保留着,那么他的心的总是被这些事情牵挂着,实际上他就受到了一种缠累。就像这个风筝在飞,但是总是被这个线牵着,这个风筝就不能一直上升上升到上帝的宝座那里去。所以大家要多多思想耶稣,我们要决心去实行这样的爱。
我们说到对爱的思考的第一点就是:不期待回报的爱。我们再看另一点,大家打开林前8:1节开始看“论到祭偶像之物,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若有人爱上帝,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论到吃祭偶像之物,我们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么,也知道上帝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神。虽有称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许多的神,许多的主;然而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但人不都有这等知识。有人到如今因拜惯了偶像,就以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他们的良心既然软弱,也就污秽了。其实食物不能叫上帝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11节“因此,基督为他死的那软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识沉沦了。你们这样得罪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
这些话我们念完了,大家是不是觉得很难懂啊?究竟是说什么呀?当然了,这是在论祭偶像之物,可是现在我们不是要谈这个问题。我们而是要谈保罗藉着这件事情教导哥林多的教会,也是教导我们众人,对待别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不谈这些祭偶像之物本身的问题,我们是说关于这件事情,人们有了分歧,那么保罗就说这些事情,你是怎么来处理,是怎么来对待的?你对待别人的精神,动机和方法是什么?保罗藉着这个事情来教导我们什么是爱。
我重新来说明这一段的意思,大家注意听。就说,论到祭偶像之物,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就是关于偶像,我们都有点知识。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偶像是假的,祭偶像之物也算不了什么,上帝只有一位,我们只拜真神,万有都是借着他造的。上帝只有一位,偶像是假的,我们都有这个知识,对不对?这种知识都有。但是保罗就说了,知识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你以为你有这等知识,按你所当知道的,你还是不知道。
你若爱上帝,上帝是知道的。人不都有这种知识,若那软弱的弟兄因你的知识沉沦了,你就是绊倒他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知识不等于真实的爱。反过来说,怎样去对待软弱的人,怎样去合理的看待我们的知识,在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一个人是不是有爱。就是关于偶像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个知识。如果你以你的知识自夸,你就指责别人,然后认为别人不足,或者没有考虑到别人的需要,没有考虑到别人的立场,然后就是任意而行,结果把别人绊倒了。
然后上帝说,你说你有知识吗?但是这个知识只是让你自高自大的。你没有爱,你没有造就别人,唯有爱能造就别人。知识固然是对的,但是你仅仅懂这个知识,可是真正你应该知道的你却不知道,就是如何以爱造就别人,你却不知道。如果你在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这个动机,对待别人的态度是真有爱的话,上帝是知道的。这段话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保罗藉着这件事情更多的说明了,什么是爱。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上次我们在这里学习,我们在底下的餐厅里面。这个餐厅里面是不是摆着一个偶像啊?因为这个店主是个佛教主,很虔诚。我们跟他商量,他那个东西拿走他不愿意。那么很多参加学习的信徒就开始觉得,怎么这个地方摆个偶像呢?怎么可能在这里学习呢?魔鬼在这里,我们不敢,我们不能进来,到外面去学习吧。或者说你们不对,你们在有偶像的地方学习,所以我不能进去,进去就闻到香味,那个地方我不能待。就走了。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对于这个事情我们有我们的知识,对吧?就这个算不了什么,那只是个木头,魔鬼并不在那里。魔鬼如果进来只是在人的心里,那是一个木头,无所谓的,我们不把它当偶像就行,并且如果我们强烈的要求那个店主把它撤走,那你以你的知识,你就不尊重那个人。上帝尊重别人,我们却不知道尊重别人。上帝尊重每一个人,但是我们不知道尊重别人的人格。
还有,这样的基督徒,他认为这个偶像不对。如果我们就跟他辩论,就指责他,就说,你信心太软弱了,你并没真正的理解,是你自己的无知,或者我们在台上辩论了一番。这样的话,他就会更加的不理解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我们以什么样正确的方式对待这个,又对待那个,是恰如其份的呢?这个时候就要有爱了。这个时候不能单凭我们的知识,因为人不都有这种知识。大家理解吗?
所以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待比你差的人,对待比你不足的人,你究竟是什么样态度?我们有很多的机会,我们学习了很多,我们受到更多的教育,所以我们懂得也多。但是对待那些不懂的人,不明白的人,你是个什么态度呢?很多人是定罪的态度,指责的态度,然后评论的态度,他们就没有爱了。他们的知识叫什么?自高自大,没有造就人。按他们所当知道的,他们还是不知道。若是他们真实的有爱,上帝是知道的,这个话语就是这个意思。
就是说人是不是有爱呢?就是对待一个比你差的人,对待一个比你贫穷的人,对待一个智力比你差的人,知识比你弱的人,你是自高自大呢?还是有同情和体贴。是有忍耐和饶恕呢?还是有真实的帮助他,始终帮助他,自始至终的帮助他。他一定会成长的,他一定会好的,他现在不知道,我以前也是多么的不足,所以我并不比他强,从他身上,我看到我自己。感谢上帝恩待我,所以我们就更加的谦卑,非常的有耐心,总是原谅别人,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这是不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祷告啊?
耶稣对待我们,是不是这样的态度啊。耶稣按我们的错误对待我们了吗?耶稣多么的有忍耐,多么的仁慈,总是这么引导我们,耶稣对我们不失去信心。爱就是凡事相信,凡是忍耐,凡是包容。这个意思就是说,终究有一天他会好的,终究有一天他会成长的,他一定会明白的。所以我们抱着这样的态度,积极的态度,乐观的态度,悦纳别人的态度。只有这样的态度去传教,才能得人。
知识叫人自高自大,使人失去了爱,所以我们慢慢就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言语当中就不会有指责。我们不愿意去看别人的缺点。我们想想耶稣怎样对待我们。我记得我以前根本不知道,然后有人来跟我讲真理。他们就跟我说猪肉不能吃啊,吃了对身体多么有害。我根本不听他说,我就给他争论,我就拿我所学知识说,你说猪肉有害,那我吃的东西有害的东西多着呢。你说这个东西有营养,那么这个有营养的东西多着呢。我就跟他争,根本就不听。但是上帝并没有按我的无知对待我,还是那么忍耐了我好几年,后来终于让我明白了。
然后我就回想,过去在我最无知的时候,我反而是最骄傲的,我反而是最和人争论的。真正明白的人不会骄傲,也不会和人争论,他们对待别人就会有爱,理解吗?我们最不知道的时候,反而最固执,最倔强,最和人辩论,然后就认为自己就是对的。从这个事情当中,我就得到经验。后来从这个错误的道理当中转到真正的教会真理当中来了。这个时候我就认为我终于明白了。
然后呢,过了很长时间,我突然认识到老底嘉教会的证言完完全全的就是对着我讲的。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原来这道理我并没有明白。但是以前我头头是道的讲,以为自己很明白,我以为自己很明白,就讲的是最有力量的,那个话语是最硬的,然后手势是最有力的,然后对待别人是最坚决的,最苛刻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些道理我从来没有真正明白过,所以我就越来越认识到一点,其实我至今还有很多也不明白。上帝带领我成长以后,我就会回头来看自己是多么的不足,我永远没有真正的明白自己所当完全明白的。
所以我们就学会了,以前我们那么无知的时候上帝还是爱我。以前我那么不明白的时候,那么骄傲的时候,上帝还是耐心的教育我,还是用千千万万的方法引导了我,上帝对我真是有忍耐啊,真是有爱啊。按我那么骄傲自大,根本就没有耐心和他交谈,但是上帝这么多年了还一直引导我,到现在我还是这么不足,但是主还是教导我,上帝对待我真是仁慈,这就是我们要学会对待别人的态度。自始至终,只要他还活着,只要耶稣恩门还没有关闭,我们一直以忍耐的心对待别人,以饶恕的心对待别人,以怜悯的心对待别人,不要以自己的知识自高自大。也就是说我们懂了很多,对待不懂的人,你对人是个什么样的态度,这个就是看出我们有没有真实的爱。
我们看林前13章,“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这个话我以前最不愿意读了,我老看到这里我就不想去想。我就说这个话难道不是说我的吗?怎么说我没有爱呢?我以前看到这个话语的时候,我就不想去想它。我就想,保罗说的真是太没有意思了。这个人有先知讲道之能,难道能够说没有爱吗?他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有全备的信,能够移山,能够说他没有爱吗?如果没有爱,他怎么能做到这些。甚至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焚烧,怎么能说是没有爱呢?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言语,又说他没有爱,怎么可能呢?
我以前读的时候我就不理解,所以不愿意去想,并且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个话好像总是定我的罪一样的,所以越是这样,我就越不想去读它。但是最近突然我明白了这个话的意义,我就感觉到说的真是对啊。我就通过哥林多前书第八章过渡到这个地方,理解了一点,就是说你拥有了知识,明白各样的知识,但是你怎么对待别人呢?对待还不懂的人呢?实际上,现在你所明白的,到将来大家全会明白。是不是这样的?是不是都会明白。
大家看第8节“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 到天国里还要不要你讲道啊?“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 到时候我们统一说天国的言语,还要不要说方言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那个时候,你知道多少,知道多少,都无所谓了,为什么呢?第9节说,“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就是说,将来我们和耶稣见面的时候,那完全的来到了。我们想想我们所知道的,就像什么也不知道一样的。我们所知道的那么多,就像等于零一样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和耶稣比起来,我们所知道的就像无有一样的,并且现在我们和耶稣比起来,实际上我们就像是孩子一样的。你觉得自己再渊博,再能讲,再知道的多,实际上耶稣看我们不就是孩子嘛,像一两岁的孩子一样的。
并且你所知道的都是对着镜子模模糊糊的观看的,其实你并没有真正的明白,再怎么理解你是模模糊糊的。保罗那么渊博,他也说到自己是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但是保罗知道一点,现在知道多也好,知道少也好,都是孩子,明白也好,也是模糊不清的。但是到那个时候,第12节接着说,“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谜);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到那个时候是不是大家全知道了?所以,知识不代表品行,名望不代表品行,才干不代表品行,才华并不是品行。品行,爱是一种品行。品行是指人心灵的特征,爱表现在对待别人的态度上面。
比如说两个小孩,都是六岁,都是六岁的小孩。那么这个六岁的小孩不认得字,中国的中字不会写。那个六岁的小孩会写中,还会写国,那么别人就说这个孩子真聪明。你看中认得了,国也认得了,还会写,你看这个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中国两个字都不认。但是到了八岁,九岁,十岁的时候,他们之间是不是没什么区别了?中国这两个字是不是都认得了?那个时候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区别没有呢?没什么区别,而真正有区别的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品行。
品行表现在哪里呢?在对待别人的态度上面。我们出去讲道,我们拥有真理的知识,那么我们拿着这个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的动机是什么呢?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是什么呢?这个看出我们有没有真实的爱。事实上我们讲很多,然后别人一旦不理解,我们就生气了。如果一旦别人不接受,反对我们,我们就讨厌他了,我们就恨他了。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没有爱。耶稣却不是这样,对不对?
我们经常明白一点点道理,那么马上回到自己教会或者家人,就开始定别人的罪。你是属谬道的,你是属魔鬼的,你是巴比伦教会的,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真实的爱。知识叫人自高自大,多少的人就这样成了别人的绊脚石,多少的人就这样徒然拥有真理而成为别人障碍。大家知道我们没有一样不是领受的,我们既然是领受的,有什么可夸的呢?如果耶稣不再向我们施恩,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立即全忘掉。
有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我说,我讲了那么多学习班,有那么多录音,但是有时候我一讲也想不起来,一点也想不起来,老子里一片空白,就是我突然发现,我知道什么呢?我什么也不知道。如果圣灵不感动我,我立即一句话说不出来。如果真理的话语合上了,不对我说话,我能够理解什么呢?又会马上就黑暗了。比如说这个灯一关,房子不就全黑了吗?上帝离开我们,我们什么也没有。
尼布甲尼撒骄傲自大,他的理智是不是没了?随便一下子变成了动物,像牛一样叫,像鹰一样长着爪子,然后长得非常长,身上长着很长的毛,像野兽一样的,然后在野地里住宿,也不住人的房子,也不吃人的植物,吃草如牛,然后天露把他滴湿,七年之久。所以我们应该拥有的知识,不是理论的知识,知识没什么可夸的。将来晚雨圣灵沛降,所有人都能够认识耶稣基督,关于耶稣基督的知识就像水充满洋海一样。地上没有一个人会说,来吧!信耶和华,因为大家都以耶和华为上帝。
那个时候我们拥有的知识起什么作用呢?我们不过是领受的。所以那个时候唯一常存的就是爱,信也结束了,望也结束了,唯一常存的就是爱。和人怎么相处,怎么对待不足的人?大家要理解这一点。
我们把很多东西周济人,我们可能是有什么目的。我们和耶稣无偿的,不求回报的爱有点差距。我们有全备的信能够移山,但是我们不像耶稣对待我们一样对待别人,这就有问题了。耶稣怎样对待我们的呢?多么有饶恕啊,多么有怜悯,多么宽容啊,多么仁慈啊,多么公义啊。我们学会这样对待别人。
如果我们以貌取人就不公平了。如果有个学校里我们是老师,有30个学生,我们不能公平对待,就不对了。如果我们看到人穷富有差距,我们就有不同的对待,这就不对了。如果我们看到别人相貌长得丑陋一点,我们就不同的对待,这就不公平了。耶稣这样对待我们,我们对待孩子应该也一样。
耶稣知道的事情是多么的广阔,上帝的旨意是多么的高深难测,我们洞察了一点点不算什么。我们看到别人无知也好,骄傲也好,自私也好,我们只是感觉到他是个孩子。父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会有嫉妒吗?会有苛刻吗?然后会非常挑剔吗?不会这样。孩子有时候打我们一下,我们根本不会还手,也不会报复,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因为上帝对待我们就是这样。
所以爱就是品行。才干不等于品行,知识不等于品行,财富不等于品行,人的名誉不等于品行,这个健康不等于品行,人的美貌不等于品行,很有人际,很有人缘,这不等于品行。品行是什么呢?就是心灵的特征,也就是你心里面对待别人是个什么样的想法。让别人总是感觉到很难过。让别人总是感觉到很痛苦,这就是缺乏爱。耶稣让你感觉到很痛苦吗?耶稣总是让人很感动,耶稣总是让人自责。但是那些在罪当中顽梗的人,恨耶稣。
所以什么是爱呢?我们来看林前13:4节“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这个话,我们差不多每一天都要读一遍。
恒久忍耐,什么时候需要忍耐呢?对待不如我们的人,有恩慈,施舍给别人,不嫉妒,巴不得别人都比我强。上帝的恩赐降到他身上比我大,我必衰微,你必兴盛。不嫉妒,嫉妒有什么用呢?这有什么必要呢?只要上帝的事业能够扩展,只要上帝教会能够兴旺,只要主的旨意能够成就,主大大的充满别人。我不过只能做一点点工作,我也满足。不要嫉妒别人。
爱是不自夸,我们不要强调自己有什么长处,有什么优点,不要强调自己做了什么。不要张狂。不要在不知道的人面前态度太极端了。不要做害羞的事情,就是自私,这就是害羞的事情。不求自己的益处,就是施舍不要求回报,给别人,就心甘情愿的给。不管别人怎么领受,我们心甘情愿的给。如果你不愿意做,就不做,上帝不强迫你。你愿意做,就做得心甘乐意,不图任何回报,无条件的做。
不轻易发怒,就是不要那么容易就去误解别人。不计算人的恶,就是人都是有不足的时候,都是可怜,都有软弱的时候。别人做错了,老是斤斤计较干什么呢?老是想那事情干什么呢?对你有什么益处呢?所以在我脑子里,我从来不去想什么人对我不好,什么人多么差,多么不足,我从来不去想这些。不管这个人怎么样,我对待他的态度始终是一样的。
我虽然在这件事情上做的非常不够,但是我尽量的,我去明白耶稣怎样对待我。所以我很自然而然的好像对待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并且对待那个人自始至终也都是一样的,因为我对他没有任何祈求,所以不管他怎么对待我都无所谓。我对待他,这就是我应该做的。别人对待我怎么样,这不是我的事情,这是上帝的事情。但是我对待他怎么样,这是我的本份,这就是我应该做的。
爱就是圣洁,爱就是公义,爱就是原则。所以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是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尽我们一切所能的,去救别人,去帮助别人。尽我们一切所能的去认识上帝,我们自然就能够成为去彰显上帝的人,这样的爱永不止息。也就是说,在地上,我们会一直发展,一直发展。如果人什么事情都是考虑自己,这个人是自私的,哪怕他再信得努力,他是自私的,这是不行的。
经常要学会为别人着想。有些人做什么事情总是考虑到自己便利,而不考虑到给别人增加了负担。你去到这个地方去,给我带点东西吧,给我买点东西回来,顺便给我带一点。是的,说起来容易,顺便给你带。那么别人去给你买,给你送来,你让别人多难呢。那你自己为什么不做呢?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的去占别人便宜,容易去给别人增加负担,从来没想想我们轻易的这么得,别人多难啊,就不愿意为别人着想。所以,真正的爱是指经常为别人着想,不为自己着想。经常的感谢别人。太感谢你了,太感谢你的努力了,太感谢你的奉献了,太感谢你的牺牲了,太感谢你愿意接受这些真理。
我们真正的爱,就是看到别人都比我们强,并且总是感觉到我亏欠别人,总是感觉到别人太可爱了,总是感觉到太感谢别人了,一点也不想增加别人心上的压力,负担,不愿意让他痛苦,这就是真正的爱。耶稣多么谨慎的对待我们,他不会对我们说一句很不必要的伤害的话,他有时候一定要说,指责人的罪,但是他是非常忧伤的,一种悲怜,一种流着眼泪说的。他从来不轻易去指责一个无辜的人,一个非常敏感的人。耶稣从来不很严厉的态度,苛刻的,然后无辜的去让一个人受到痛苦。
耶稣给别人讲问题,总是很耐心的解释的非常清楚。但是我们对待别人,我们说话没有说圆,我们就误解了。然后还没有等到别人,我们还没听别人讲完,我们就下结论了,我们就是这样的。我们没有给别人解释清楚,就开始批评了,就开始命令了。但是耶稣对待我们一举一动是多么的智慧。所以每次当我在读四福音的时候,我总在揣摩。耶稣这个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呢?他为什么这样对待这个人呢?耶稣说的多么合宜啊。就是别人这么对待耶稣,耶稣的回答,多么谨慎啊。是启发别人,生怕让别人误解了,生怕让别人反感了。
耶稣说话非常的谨慎和注意,这不是说处处都这么谨小慎微,而是他有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的,大家理解吗?在读四福音的时候,处处都能够感受到这一点,然后不得不让我们心中感佩。然后我们就说,主啊,是这样的感觉。所以大家要思想什么是爱,这就是最妙的道理。
大家知道我们缺少真实的爱心中多么虚空。上帝是以爱来建立他的国度。真正的认识上帝的爱的人,就会像路得一样说,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愿大家都能够像路得一样加入耶稣的国度,愿我们都能够正确的代表上帝。愿我们所拥有的真理的知识能够造就别人,愿我们多为别人着想,都有智慧的心。大家心中要充满柔和的精神,好像谁也舍不得谁,谁也不能没有谁,我们都应该一起进天国,千万不要有一个掉队,都要有这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