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98.扫罗的故事

在坐的有很多青年人,我又很想给这些青年人一些学习,又有很多为上帝作工的人,这些为上帝作工的人,我又很想给他们一些学习,但是时间有限,我们还是学习一些大家共同都需要来了解的问题。

在约伯记当中我们学会怎样信赖这位上帝,下面我们再来看扫罗的故事。大家打开撒上10章,对扫罗大家不陌生,在圣经的人物当中,没有比扫罗更悲惨的了。所罗门固然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但他最后悔改,扫罗至终却败亡了。他们都是王,都是有尊荣的人,但是扫罗败亡了,没有比这个故事更悲惨的了。

如果我们不了解扫罗堕落的原因,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人会重复这个悲剧。我看到很多人,我无法让他们理解,但是在他的生活中却是在重复着扫罗的失败。扫罗的故事非常丰富,充满了很多的思考,今天我们就看一个很小的方面。

我们看撒上10:9节,“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上帝就赐他一个新心。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6节,“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为新人。”这里说扫罗要成为新人,上帝给扫罗光照,上帝的灵降在他身上,结果他改变成了一个新人。新人也就是拥有新的心、新的思维、新的目标和希望。

因为有上帝的光照,成为一个拥有属灵认识的人,所以扫罗就处在了一个优越的地位上。如果他将自己的意志一直屈服于上帝的引导,他就会成就一番作为,统治一个国家,并发挥一种良善的影响力。

我们看24节,“撒母耳对众民说:“你们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这是扫罗最早的记录。

扫罗拥有了优越的心志和力量,他也有行善的资格和才能,他有一颗能以统治国家的心志和影响力,但是他如果不学会屈服于上帝的支配,按自己的权力去行事,他是会被撒但利用。那么他所施行的苛刻的报复,苦毒的计划,也会比别人更加地彻底。

这是非常严肃的人生经验,对人人都是如此。上帝给很多人特权、机会,也赋予他能够为主所用的智慧、才干,但如果他们骄傲自满,如果随从自己,他们的败亡也会发生很恶的影响。上帝就只有忧伤,还能怎么样呢?

就像我们作父母的,有一些孩子,父母经常觉得几个孩子当中,就这个孩子又健康、又聪明、头脑又好使,但是就这个孩子不听话,不信上帝。那父母是不是非常加倍的伤感呢?就是这样的。

人的一生不管拥有多么大的优越性,他始终接受上帝的引导和指正,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件事情。

我们看13章,扫罗一生中经历了三件重要的事情,然后导致了他的败亡,一直到最后的结局。但是起初的三件事情,是连续的三个试验,这三个试验他都失败了,上帝就不再管他了。所以在扫罗的整个生平当中,这三个事件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13:8节,“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这里出现了一件事情,就是撒母耳迟到了这件事情,这是上帝的旨意,上帝拦阻了撒母耳。

为什么上帝会有这样一个安排呢?是为了显示扫罗真实的内心。他在紧急的情况下,他会怎么去行事为人,要让扫罗自己知道,也让别人能够知道,所以现在扫罗就突然处在一个被试验的身份当中。

在每个基督徒的生活当中都有很多的试验,无疑地上帝要试验每一个人。有可能上帝允许试探,看我们是否有坚强的属灵力量,上帝不直接试探人,但是他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上帝直接地试验人。就简单的一件事情,上帝试验你,上帝是不是试验过亚伯拉罕?他是不是试验以色列人?上帝常常试验人,上帝是通过试验人来认证他是不是义的。在每一个试验当中学会屈服于主的引导的人,他们就越来越成长,这就是接受晚雨的步骤,一个又一个的试验。试验来到的时候,这个人是否对主有真正的爱,有真正的信赖就表达出来了,使人认识自己,也使别人知道他的内心。

就这么一个小的事情,但这时候扫罗怎么样呢?我们看第9-11节,“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撒母耳说:“你作的是什么事呢?”

刚献完祭,撒母耳就到了。上帝就是安排一个试验临到他。大家想想扫罗,他现在献祭,撒母耳就说你这个事情作错了,那么大家想想,扫罗可以怎么作呢?他可以不献祭,但是向上帝献上谦卑的祷告。如果他心中有重负,他就向上帝祷告,他不要勉强自己作祭司。他将自己处在一个神圣的职位上去献祭,这是他一种自满的表现。

这个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个事情虽小,但上帝非常看重,显示了扫罗的真品格。扫罗这种事情,我们想想,上帝指派一些人作他的工作,比如说上帝指派另一个人来作这个工作,而我们呢,应该对这个有所辨别,有所尊重。但是很多人不辨别这一点,他就藐视上帝的要求,他没有辨别撒母耳被指派的工作的神圣,他没有辨别也没有尊重的心,所以他就藐视了上帝的要求。这样的人他往往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作不好,并且他会反对别人对他的命令和劝告。

就是一个人担负了上帝神圣的工作,如果我们不辨别,不尊重,也就是藐视了上帝的要求。这种人自己的工作也作不好,别人的劝告和命令的时候,也不会服,这样就会犯错误。

扫罗这件事情做错了,他既然能够随意地把自己摆在上帝没有委派的职位上,他也就不会对撒母耳有所尊重,最后就不能听撒母耳对他的命令和劝告。

上帝真正的子民在任何环境当中,对上帝要有绝对的信靠。我们常常不能明白上帝的作为,为什么撒母耳迟到了,像这样的事情,我们有时候不能够明白。但是我们应该忍耐谦卑地祈祷,直到上帝光照我们,我们应该留心上帝没有授权我们的事情。我们往往对自己的品格估计得太高,对自己的能力估计得太高,但是上帝看到我们最小的本分都履行不了,根本不能胜任重要的工作。如果我们不能谦卑、忍耐和等候,并且我们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高,就对别人所作的工作就有一种藐视和轻视,并对上帝借着别人给我们的命令和劝告,就有一种不理睬的态度。

所以扫罗就把这个神圣的事情按照人的判断来作了,把很神圣的事情就当成普普通通的事情来作了,结果他就失败了。在作上帝的事情上是神圣的事情,主有他的工作和引导。但很多人常常以人的眼光来评判,然后属世的成分就掺杂,就会判断失误,就会犯错误。

大家要理解上帝经常试验我们的事情,试验我们的时候也就是要我们真正省察自己内心的动机。有时候我们作一件事情,作一个决定,说一句话,真实的动机是隐藏着的,他不说出来,然后口中说出来的是别的理由和原因,但心里面实际上有另一个想法,那个却是上帝真正要鉴察的东西。有时候人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上帝藉着试验把它显露出来,为了让人可以得到纠正。但是问题就在很多人就像扫罗一样,当他被指正的时候,他拒绝了。

我们看11节,“撒母耳说:“你作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扫罗的意思就说,你还来问我,你为什么来迟了?百姓都离我去了,谁替我着想,我心中的负担你能理解吗。非利士人都聚集在那里,你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大家知道扫罗的这个回答当中在责怪撒母耳,这就导致他进一步犯罪。扫罗竭力为自己的事辩护,他责怪先知,不谴责自己。

许多人都是这样,上帝试验我们,并不是想要定我们的罪,他是为了让我们得到指正。但许多人就像扫罗一样,他盲目地对待自己的错误,当上帝改变他的时候,他就把对他的责备当作是有损的,反过来去找那些传信息的人的缺点,很多人就在这样的盲目当中失败了。

反过来,如果扫罗在这次事情当中悔改了的话,这次的经历对他就是个帮助,这次他做错了,他接受上帝的指正,他觉得上帝作了公义的判断,他下一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罪了。很多人因为不接受纠正,所以才重复地犯错。

这个事情解释起来、理解起来好像很简单的,但是我看在现实生活当中,这就是最重要的问题。很多人的自尊心不愿意接受任何人对他的指正,问题就在这里。他不能够谦虚仔细地默祷,听听圣灵的声音。

当我学习了扫罗这件事情以后,在我的生活当中我改变了很多事情的态度和想法。有一些好像是非常有不同意见的人,但是他们多次去访问,很耐心地跟我谈话。按照以前的话,我就是很硬的口气回答的,但是我学习了扫罗的故事以后,我开始学会了听不见的声音。

那天我就感受到,他虽然不是很明白真理,也不是很赞同上帝怎么引导我们,对此有些误解,但是他对我说的话难道是错误的吗?是对的,上帝是不是藉着他来纠正指正我呢?万事都有主的美意,万事都需要效力,真的他帮助了我。所以我很感动,我在路上就边走边回忆,这些都是我的不足啊,如果真正地领会了,就会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啊。

第二天,我就握着他的手,我说真是感谢你,没有一位像你这样耐心跟我谈话的,一般人跟我谈话说出我的不足,我总会反驳,然后别人就没有耐心谈下去了。但是你一次二次,如此有耐心地与我交谈,我终于认识到我的不足的地方,我真是太感谢你了。

我就看到上帝真的是藉着种种不同的方法帮助我。以前我在台上讲道,从来没有一个人指证过我,也没有任何人说过我不对的地方,也不太去说,说的时候我也不领受。但是主开始真正地教育我,藉着不同的人经常指正我,当我虚心领受的时候,我就发现啊,我真是愚昧无知。你帮助我,我竟认识不出来,我还骄傲自大,我还固执,我真是错了,我就低头了,我就感谢,然后我们的品行就得到成长。上帝经常就这样指正我们。

但是很多人不愿意屈服,他反过来去说指正他的人的错误,这样的话是不对的。人们的心中总是有这个问题存在,这个自我总是存在。一个人究竟有没有自我,就一个事情可以检验出来,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的时候,他是什么态度,就在这里,就是如此。我们能否成长,或者多少年都没有改变,问题就在这里,这个在生活当中太切实了。

我举个例子来说,有一次我家用高压锅煮饭,高压锅的浮标浮上来,气就封住了。但有个塑料卡片卡着,如果你没有关严的话,这个塑料卡片压着它,气就漏掉了,怎么煮饭也煮不熟的。有次早上煮了很长时间还没有熟,我去一看,盖子没有关严,塑料卡片有一点点把那个活塞卡住了,气都漏掉了。这时候我跟我妻子说,你快过来看看,这个高压锅你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合到位。然后她就说我知道了,她就去她的事情了。

当时我心里就想,我给你提醒这个事情,你不好好地听,那么你下回肯定还会再犯这个错误,我心中就这么想。后来又有一次煮饭,煮了很长时间气还没有上来,我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我就跑去看了,说:看,盖子又没有关严,气都漏了。

如果细小的事情就表明什么呢?如果我们虚心,真正地谦卑,那么上帝用种种方法帮助我们成长。如果一个错误别人指正的时候,我们低头屈服,那么下次就不会再犯了。一个试探来我们胜过了,这个试探下次就不会再来了。如果我们不在细小的事情上接受别人的意见,那我们就得不到成长,而扫罗的失败就在这里开始了。他拒绝撒母耳的责怪,就导致他进一步地犯罪。

我们看13-14节,“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作了糊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扫罗被证明不配受神圣的委托,他是一个不尊重上帝要求的人,他必不能很贤明而安全地作国家的领袖。但是上帝还进一步给他帮助,还有第二第三次,不是这一次就有问题了,这是一个警戒。

大家从这话语当中可以看到什么呢?扫罗和大卫是不同的人,大卫是合上帝心意的人,但是扫罗是合那些百姓心意的人。扫罗非常符合以色列百姓的心意,但大卫却是合上帝心意的人。我们究竟合谁的心意呢?忠于职责,按照上帝的心意去行的人真是非常的少啊。他们在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上就摇摆不定,就按照人意按照世俗那一套,所以扫罗处在危险当中了,但是还有第二个试验,我们看第14章。

撒上14:1节,“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但他没有告诉父亲。”6节,“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未受割礼人的防营那里去,或者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

8-11节,“约拿单说:“我们要过到那些人那里去,使他们看见我们。他们若对我们说:‘你们站住,等我们到你们那里去’,我们就站住,不上他们那里去。他们若说:‘你们上到我们这里来’,这话就是我们的证据,我们便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我们手里了。”

紧接着有14章的故事,这里看到上帝不是偏待什么人。当扫罗作父亲的,不忠于职责的时候,但是他的儿子约拿单却是蒙福的人。上帝并不偏待什么人,大家作些对比看看,约拿单是上帝的器皿,他就可以证明他父亲所作的是错的,因为约拿单可以正确地去作。

约拿单就完全把事情交在上帝的手中,他就成为上帝可以使用的一个器皿,他怎么计划,怎么行事,都放在上帝手中,他求上帝给他证据。结果天上的众军都帮助约拿单。两个人上去,但看起来好像很多人打上来了一样的。天使们很显然向非利士人显现,所以上帝帮助他们。

接着看24-27节,“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

大家想一想,又一件事情发生了。现在扫罗颁布了一个很鲁莽的誓言,这并不是在上帝的灵感动之下所作的规定,他这样鲁莽的行为,既给上帝带来羞辱,也给人带来不信,所以他就凭着自己的权力行事,但是上帝不喜欢他的这个誓言。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蜂蜜是谁预备的?上帝。在这些真正的百姓疲乏的时候,突然有很多蜂蜜在那里,是上帝预备的。上帝预备了蜂蜜,并且约拿单吃了确实有力量打仗,从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上帝不喜悦扫罗的誓言,而且上帝在按着自己的意思在祝福约拿单。这应该让扫罗洞察到主的旨意,他应该觉察到自己的错误。就是上帝行事没有照着他的意思,他应该纠正自己了。

主显出清楚的证据,他预备了这些蜂蜜,并且祝福了约拿单。这时候扫罗就应该想一想,但是扫罗在这里又不觉悟自己的错误。当百姓们都忍受饥饿的时候,那天已经很晚了,他还命令那些人继续去杀敌。

我们看36-37节,“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上帝。”扫罗求问上帝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上帝没有回答他。”

这又是非常重要的话语。当百姓们在忍受他们的饥饿,扫罗建议继续追赶,祭司这时候说应该聪明地先求问上帝,这是平时的方式,扫罗也照着作了,可是上帝不应答,上帝的静默也就是上帝不喜悦保罗的一个记号。这时候扫罗如果认识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己的错误,他就会断定自己的罪。但是他不明辨此事,他反而去追究别的原因,然后他就命令掣签来决定这件事情。

很多人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不去想想究竟哪里不对呢,为什么不主喜悦呢?然后上帝的引导和我的想法为什么不一样呢?很多人往往不是自省,反而责怪别人,而且攻击别人,这就是他们越陷越深的原因。我们要学会把事情都交在主的手里,然后相信主会来引导和成全的,然后不按自己的意思。

比如说我们这次去一个地方结束了,接下来有两个地方都要求去,那么该去哪里呢?在我们想去哪个地方,不去哪个地方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只是在想。我到那个地方去讲什么呢?我不知道讲什么,到另一个地方去我知道讲什么,我们往往就选择自己预备好了的那个地方。这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行。

但是当我们学会求问上帝的时候,主啊,你的意思如何呢?那么这时候主就会给我们一个很清楚的想法,不再模糊不清了,好去这个地方。那到了这个地方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还说什么都没有预备呀,但是如果是符合主的旨意,我们凭着信心去作的,主自然就会祝福。所以当我们一开口到结束,所有的事情都顺理成章了就完成了,大家都感谢上帝。

我们经常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从自己这个出发点在考虑,现在要学会调整这个角度,改变思想方法,包括我们要给别人讲什么,不要考虑我在学什么,我手中预备了什么,而是要考虑百姓需要什么。这时候要学会洞察别人的内心,要学会聆听别人的谈话和提问,这时候主就会帮助我们去教导和提拔别人。这是凭着上帝的旨意和信心行事。

有一次我去一个地方办完学习了,我就给同工说你去向他们告别吧,,让他们都回家吧,我们马上就要走了,我们要去下一个地方了。我们都这样安排好了,这是我安排的,我都安排好了。但是同工没有把大家都送走,有几个留下来了,说要和我们继续同行到下一个地方去。我就非常不高兴,你怎么不照我的意思办呢?我给你说得清清楚楚,你怎么不照我的意思去办,我就有点不高兴。

并且我就想,这些人已经听讲了,我们到下一个地方去他又要去听,如果没有新的内容,他就觉得我们讲重复了,这新的内容不一定有,并且他跟我们一起旅行就不方便了,车费谁出,并且我们住什么地方,他们就要住什么地方,脑子里这一大堆属世的念头就来了。这就是人的意思。当我表现得很不高兴,好像把我们的计划行程都打乱了,这时候一个同工就和我们说,这事情既然已经定了,那就这样吧,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去下个地方。

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错了,我就想如果我的另一同工来处理这件事情的话,他肯定巴不得大家跟着走,他肯定更愿意大家继续听。而我呢,对他们的爱心不够,我巴不得他们听完了就不要跟我们一起走了,我是从自己的立场去考虑,我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思在安排。这时候圣灵就给我责备,我就感觉到我就低头了,我错了,你是对的。

一直到最后我们才觉察到这是上帝的旨意,后来那几个人跟我们去第二个地方的时候说,啊,在这里听得比第一个地方听得还让我们感动,他们就完全接受了,他们是星期日的教友,他们去了第二个地方就完全坚固了。然后马上又把我们带到另一个地方,又是给星期日的人传教,在那里就又产生了一批百姓。如果在那个地方我按我的意思行的话,就没有后面一系列的结果了,也没有今天圣工在那里的兴旺了。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要经常洞察上帝的意思,如果我们觉得主引导的手,这时候我们就要屈服。

扫罗明明看到了上帝预备的蜜,也祝福了约拿单,并且他自己祷告的时候上帝不听,他就应该省察自己了。但是他不这样去作,他反而要抽签。

我们看44节,“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上帝重重地降罚与我。”你看扫罗的口气,所以一个拒绝别人指证的人,往往对别人就会有很苛刻的态度。大家理解这一点吗?当我们学会听别人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们对待别的人也会非常温和,对待认识有差距,或者认识上有不同见解的人,我们会非常包容和忍耐的,我们会非常怜悯和爱的态度对待别人。

但当我们很固执的时候,我们对待别人就会很苛刻,说出来的话就会刺激人,就会伤人,虽然说的是对的,但是那种精神却伤害了人。在我的传道当中,我很长时间才认识到这一点,上帝用很多方法指证了我,所以我今天认识到了这一点。现在我才知道,一句话语出去,是成全人、造就人,还是绊倒人,是多么严肃的事情。当我们的话语出来,对别人有不正确的精神影响的话,就说明我们思想不正确,就说明我们的品行不正确,这时候就应该自省了。

那些无知和骄傲的人,往往是最容易和别人争论的人,也是最容易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争论,并且论断别人,任意地判断别人的人,所以扫罗就是这样的。我们真的要感觉到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人,别人和我们有不同的意见,这算不得什么,我们在上帝面前是很不足的人,应该谦卑,并且应该很宽容地对待人。

我们再来看15章,这里记载了扫罗生涯当中的第三件事情,这所有的事情一件比一件更加恶化,所以导致了扫罗的败亡。但是扫罗的败亡,只是从撒母耳迟到了这么一个小小的试验开始的。

大家想想,我们的内心仔细地分辨自己的信仰多么的重要啊,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灵状态,我们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这些想法的动机是什么,要仔细地自省。我们才能够辨认上帝的引导和旨意,我们才能够成长。细微的偏差就会导致一个非常惨痛的结果。

到15章的时候情形变得更加不同了。我们看第2节,“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

这里有第三次试验,上帝再次给扫罗王一个确切的命令。为什么上帝要给予这个命令呢?亚玛力人占据在上帝的应许之地,他们接受上帝所有的祝福,但是他们不感谢,而大胆地犯罪。上帝一再地向他们启示上帝的慈爱,愿意他们悔改,但是他们拒绝,所以最终上帝发怒灭绝他们的时候到了。上帝的忍耐有最后的限度,现在他降罚的时候到了。

他很轻蔑上帝的百姓以色列人,但是现在上帝要藉着以色列人灭绝他们。灭绝他们的时候不可以保留任何亚玛力人的东西,免得以色列人使上帝的旨意被人误解,免得以色列人将荣耀归给自己。如果他们得到那些东西,好像是以色列人去抢他们的财物一样的。

人们不能够理解为什么上帝灭绝亚玛力,并且以色列人抢夺的那些财物,他就会慢慢学会将荣耀归给自己,所以上帝给了很确切的命令,但是扫罗再一次地违背了。当撒母耳来指出他的错误的时候,他不顺服,不改正,他坚持说自己没有作错,推诿,结果拒绝了上帝的圣灵。

这次以后,上帝就说,给扫罗没有关系了。在这次事后,撒母耳在生平当中再也没有去见扫罗,撒母耳虽然为他哀哭,昼夜忧愁,哀求,但是已经再也没有办法了,撒母耳再也没有接到什么指示去见扫罗,对他说什么话。

大家知道,我们不要到那个时候才后悔,那个时候也有一些悔改的。扫罗最后也害怕了,他看到这个结果也后悔了,就像撒但后悔了一样的。撒但从天上被驱逐之后,撒但曾经求一位天使去通报耶稣,说他想要见耶稣,后来耶稣就见撒但,撒但就述说自己的苦景。他请求恢复他的职位,他不想在叛逆的军队中作王,他想回到天国去担任他的职位。这时候耶稣就哭了,当撒但述说自己的苦景的时候,耶稣就哭了。

耶稣告诉他,他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天国里去了,他既然对上帝有如此多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生出一种叛逆的心,这种叛逆的精神没有改变。他只是因为自己堕落了,天使们在颂赞,亚当夏娃在如此幸福地生活,他就知道自己失去了,这时候他有种后悔。他感觉到一种挫折感,他的阴谋暂时失败的挫折感,他感觉到自己的苦境,非常苦闷,他因为这个,所以他请求耶稣给他复职。耶稣除了哭,还能够作什么呢?很多人刚硬,到最后上帝只能为他流泪,但是绝不可能再有恩典的机会了。亚玛力人就是这样,扫罗就是这样。

在这个故事结束的时候,撒母耳说了一句话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看15:17节,“撒母耳对扫罗说:“从前你虽然以自己为小,岂不是被立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吗?耶和华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撒母耳说了,你以自己为小,上帝膏你作以色列的王,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

扫罗以前为什么被任命作以色列的王吗?是因为他有很多的知识、经验、能力和美善的特质吗?不是的,他以自己为小,也就是他认识到自己的微弱,很愿意受教。当他被膏为王的时候,他躲起来,不敢露面,上帝所能够用的就是这个,这样的人能够被上帝所教导,所使用。圣灵就会作为他的向导和帮助者,他就会成功,但是当扫罗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开始犯了大错。

所以上帝在他的圣工上,往往不将他的工作交给那些有属世智慧的人。那些有属世智慧的人,他们花很多时间自己动脑筋,但是他们不祷告,他们太骄傲了,不肯学习,所以上帝没有办法来引导这样的人。但是觉得自己缺乏,需要上帝正确无误地引导的人,圣灵可以来使用。

事实上上帝引导那些谦卑和献身的人,献身是指把自己的意志屈服,这就是献身,那些觉得自己不够的人,必得到帮助。上帝的工作会使用什么样的人呢?就是这样的人。实际上作上帝的每一项工作,我们都不熟悉,每一样工作我们都要重新学习,上帝的工作每一件事情都是新的,每一个计划都有新的经验和扩展,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没有人完全胜任的,都是依赖于主教导的人,他们才越来越成长,并且主不管给他们什么工作,他都可以担当,因为主会帮助他和教育他,这就是真正谦虚的人。

谦虚的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自己敢于去作,而他自己作不了,而上帝必帮助他完成的事业,这就是谦卑的人。有些人这样谦卑,唉,我不行我不行,这个事情我作不了。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这个事情上我作不了,在别的事情上我作得了,意味着在别的事情上他有一种相信自己的心。我们要感觉到我们自己在任何事情上都作不了,任何事情我们都能作,真正谦卑的人是愿意依靠主的能力,去作自己作不到的事情,这就是谦卑。谦卑是敢于接受挑战,敢于担担子,敢于依靠上帝的能力。真正的谦卑是指乐意受教,并且去完成在人看来困难的事情,这是真实的谦卑。谦卑包含着一种勇气,一种勇敢的心。懒惰,然后任何事情都畏难,这不是谦卑。所以当人以自己为小的时候,他们就会得到帮助。我们从事上帝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重新学习,我们才能够去适应,上帝也必给我们相应的能力和智慧。

这是撒母耳对扫罗的一生所说明的这句话,并且我们也会看到,扫罗的失败是从一个很小的地方开始的。所以在他的教训当中,我们要敏感于那些生活的小罪。有时候我们也随意地说话,但是一听这话有问题,你说这句话,现在就说明你心中有问题,你说这句话,表明你内心的思想有问题,这就是罪。

罪在哪里呢?罪是在心里面的,但是通过言语行为透露了出来。很多人一说话一听,就有属世的特质在里面,这就说明心中有罪了,但这时候如果不屈服,就会发展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刚硬,最后完全偏离主的旨意去行,然后就决意按照自己的意思去作。最后到了一定的程度,就顽抗到底。

大家知道我们偏离得主再远,只要我们谦卑悔改的话,上帝都会接纳我们。但很多人自尊心太强,他也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太倔强,这就是很多人灭亡的原因。我们的言语从口中一出来就说明我们内心有问题,这个内心有一点点偏差,就立即要制服它。如果不制服它,它就开始腐蚀你的思想,你敬虔的品格就毁损了,最后就会走向更广阔的错误和到退。

对于扫罗的故事,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从这个故事当中得到一些帮助。但是我在看的时候,对我自己是非常有帮助的。以前如果大家在一起谈个什么问题,如果什么人和我有不同的意见,我心中马上就起一种厌烦的心,并且往往就会用比较硬一点的话来回答,马上就有分歧争论了,心中就有不愉快,就不能合一。

但是我学习了扫罗的故事以后,我真的现在和任何人谈话,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是别人指出我的不足,好像在我心里面再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了,而是:是的,是的,并且对别人不同的意见,我能够很耐心地听,我是听着,不要发表不同的看法。就是我们要琢磨,主啊,愿你的旨意成全,你的意思是什么呢。对别人学会有一种尊重,这时候才能够来同工,这时候才能够来作上帝的工作。每一个人只要屈服,上帝才能来引导一切,上帝的事业才能够成功。

为什么在教会当中有这么多的问题呢?因为人们都有一个自我在里面,偏行己路。这是一种固执,一种倔强,这就是品格上的最大症状。上帝指正人的时候,往往是痛苦的,我们不经过内心痛苦的挣扎,绝不可能有成长。我们学会了谦卑,然后得到不同的人的帮助,但是在这之前有痛苦。

上帝知道人的弱点在哪里,他就对着你的弱点,经常来训练你,那么人就一再一再地感觉到痛苦,痛苦的时候你就得低头,得在上帝面前去祷告,你得认输,你得服上帝的旨意。别人比我们更敬虔,更热忱,我们就应该服,别人对真理有研究,我们缺乏,我们就应该认错。这就是不分年龄,不分时间长短,不分地位,一切都是次要的。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上帝的意思,什么是基督的品行,以这个为绝对的宗旨,然后我们错了就改。这就是会得到拯救的人,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得到改变和成长的。

大家现在想想,到现在为止,你认为你的信仰完全了吗?你对你的信仰以及你家庭的信仰状况都非常满意吗?我们在座的有没有人认为自己已经没什么缺点了呢?没什么错误了呢?那么有没有人认为我是不需要别人指证的人呢?有没有人认为我不需要任何人指出我的错呢?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没有。所以我们都是正在被救赎的人,我们是需要主不断地改变我们的人,我们是需要主指正和提高我们的人。到任何程度,我们都要存着这样的心,主啊,我是不足的,曾经我犯多少的错误,你都忍耐我们,现在你让我成长,到如今我仍然有不足,你会进一步让我成长和改变,这就是你对我的忍耐和怜恤,所以我感谢你。

然后我们也会学了这样对待别人,我们只是去帮助人,不要用感情去联络人,也不要用话语去刺激和伤害人,我们只是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属灵的话语。任何人感情的关系都是次要的,我们如果爱人,就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正确的话语。但是必须是属灵的话语,要存着一个爱的心,这样别人就会得到感化和帮助,既不用感情去笼络人,也不用属世的方法去得人,那是得不到的,也不能凭着血气去斥责人和定别人的罪。

我们应该在心里有眼泪,为了一个灵魂的得救,发出一种怜悯别人,我尽我最大所能去帮助人的心,上帝啊,我在你的里面,良心无愧,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心。大家想想,对所有的人你尽力帮助他了吗?我们有没有尽我们所能去作了呢?我们有没有接受别人的指证呢?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指证别人,不被人指证的人也不能正确地指证别人。是不是这样的呢?人们往往评论别人多,指证别人多,说别人过去的错说得多,但上帝问我们,现在你有没有尽你所能的去帮助他?没有,这就是我们的不足,不足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缺乏。

所以大家从这些故事当中要多多自省,多多聆听圣灵的教导,我们就能得到成长,也能够正确地去帮助别人。愿大家都能得到上帝的祝福!

赞(1)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