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看弗2:8-10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恩典就是上帝救赎我们的福气,这个是因着人的信所作的选择。这里说上帝拣选我们的目的要达到,他拣选我们、救赎我们的工作是上帝自己在我们身上作的一件事情。他借着恩典来救赎我们的工作,也就是在基督耶稣里创造我们。第10节说我们是他的工作,在基督里重新创造我们。我们要理解创造和救赎之间的关系。
我们看西1:15节,“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
15节说到爱子是上帝的像,上帝本体的真像,也就是上帝的位格所表现出来的像。这里说是首生的,这个翻译上有些不太准确,首生的好像耶稣也就是被造物一样的,好像是有开头一样的,这是不对的。这个词没有出生这个含义在里面,他是首,也就是在一切所造的之先,他是元首,原始。这里实际上是描写耶稣的神性,他是创造主。因为他是创造主,他才能救赎我们。
当我们在谈论耶稣是创造主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他是救赎主。所有的圣经在讲述我们被救赎的时候都说我们被造,所有的圣经在说到我们被救赎的时候,也在启示他是创造主。在讲解福音和恩典的时候,在这一段上下文里面一定要有对上帝创造的启示。我们看圣经任何地方,圣经在什么地方讲解福音,讲解恩典,他同时也在讲解上帝的创造,把这两点是结合起来说明的。
歌罗西书也是这样,15节的开头一直讲耶稣是创造主,从21节开始讲他的救赎。21节,“你们从前与上帝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人犯罪以后,并不是上帝弃绝了我们,而是人犯罪以后自己离弃了上帝。这里说你们从前与上帝隔绝,因着恶行,什么是恶行呢?就是叛逆的行为,心里面抵挡的、叛逆的恶,这些恶就是我们自己选择与上帝隔绝了。就像一个浪子他离开了父亲,并不是父亲抛弃了浪子。
22节,“但如今他藉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在十字架上帝饶恕我们,当我们理解和接受饶恕的时候,人的内心会改变,饶恕也就意味着称义,所以用上帝和好这样的词来表示。
他在十字架上给我们饶恕,我们在接受饶恕的时候,内心有称义,与上帝有和好,这是第一步。然后呢?接受圣灵,圣灵引导我们在圣洁当中成长,直到完完全全地来到上帝面前,这就是救赎。但这段圣经在讲到救赎的时候,先讲到了上帝的创造,上帝是怎样创造的,也怎样来救赎,他创造的方式、方法、特点是什么样的,这一模一样地被我们理解在救赎的问题上。
我们看罗1:16节,“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这里说福音也就是拯救一切相信的人的大能。但是福音的大能怎么样来衡量呢?怎么样让人从可见的实物当中得到一个认识呢?所以在第20节就讲述上帝的创造。
“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你有没有注意到罗马书和歌罗西书是一样的,讲述福音的时候同时讲述创造,因为我们被救赎也就是被造。救赎我们的主也就是创造主,福音和创造密不可分。创造的福音,创造与救赎的关系,我们现在要来理解。
从这里大家看到,福音的能力也就是创造的能力,就是上帝是以创造的能力来救赎我们。救赎并不是我们自己的一个行为,是上帝在我们身上的一个工作。也就是说救赎我们的福音在上帝创造的作为当中就已经表达出来了。我们看自然界能够理解上帝的创造,当然同时也就能够理解上帝的救赎。
我们看诗19:1-4节,“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到地极。上帝在其间为太阳安设账幕。”
说到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就是这个自然界。自然界存在那里,它不是用人听得见的语言在说什么,但是它的确在发出言语,是无声的言语。它在传出知识,是上帝创造和救赎的知识。这个自然界也在述说上帝的荣耀,在传扬他的手段,那么我们理解他创造的手段是什么样的,我们也就理解了他救赎的手段。
人和人之间用语言来交流,但是福音可以从一种无声的语言当中得到领会。如果国家民族之间言语不通,那大家就不能理解,但全世界都能够从自然界当中感受到什么,那是无声的语言,没有阻碍的,用心灵能够去感受的。上帝的福音除了口传,更多的是借着自然界表达出来的。所以没有人会说我没有听见过福音,因为福音大家岂是没有听到吗?其实都听到了,因为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也就是福音更多的是我们用心灵从大自然界当中体验出来的。
有些地方虽然从来没有口传的福音传到那里,但他们也能够从自然界当中得到感念,也能够接受圣灵的感化,他们也能够理解创造主。事实上,诗篇19篇就是在讲述从自然界当中我们能够获得的感受。
接下来第7节讲“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这些话语讲完了以后,在第12节就说,“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14节,“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这后面是不是在讲福音呢?讲救赎呢?所以诗篇19篇前半部分是在讲上帝的创造,然后说创造无声地在表达着接下来的内容,也就是接下来救赎福音的内容。
诗篇19篇接下来的话语在说明什么呢?就是我们从自然界当中一看就知道了,罪造成了毁损,不只是植物、动物,还有人都被毁损了。原来生命的律是不能违背的,但是已经犯了罪,违背了上帝律法的人,怎么样才能够重新恢复呢?啊,唯有上帝创造的能力才能够恢复啊。
从自然界当中我们首先能够感受到的是什么呢?就是罪恶,违背了生命的规律必然就是死。人的疾病和死亡是因为罪造成的,事实上我经常感受到这一点。如果我跌倒了,我生气,或者心中有不平,这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浑身无力,一下子没有力量一样的,手脚发软。人一旦生气或者不满,马上身上就感觉到没有力气,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有没有看到别人吵架,吵完了就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坐在石头上,走路也不想走了,就坐在那里。
犯罪本身就是在削弱人的生命,立即就感受到了。罪恶就是使人生命断绝,生命力削减。这里周围很多地方种了葡萄,你看到葡萄会想到什么呢?违背生命规律的时候,本身就是在剥夺着生命的力量。葡萄树以前不是这样的,上帝起初在伊甸园里面创造葡萄的时候,葡萄是需要支架的吗?它的藤直不起来,需要支架,以前是这样的吗?不是这样的。
以前的葡萄树能够直立,枝子也有力量,并不需要支架,能够独立站着结果子。结出来的葡萄有红色、绿色、紫色、蓝色、黑色,各种彩色的葡萄,长得也非常大。这些葡萄结满了之后,就把枝子压得弯弯的,硕果累累下垂着,但它绝对不要支架的,每棵树都是独立成长的。但现在的葡萄树没有支架就站不起来,这就是退化,这就是犯罪之后造成的结果。
现在人也是一样的。人就像一个没有支架就直不起来,就结不了果子的葡萄藤一样的,这就是人需要救赎的地方。但人自己救赎不了自己,救赎的工作是要恢复一种生命的规律,这生命的规律也就是属灵的法则。这个属灵的法则以前是在人的心里面,它掌管着人道德机能,但现在属灵的法则毁损了,人已经丧失了这个,必须上帝重新创造我们,人才能够得到救赎。
自然界虽然被毁损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生命的迹象。那些种子是不是你觉得很奇怪,你把它放在器皿里面一年、两年,它什么反应也没有,还是一粒种子。但一旦埋到地里去,马上就发芽成长,真的很奇怪,不需要施肥,不需要浇水,有些种子是不需要施肥和浇水的,像豆子,很简单就可以种。多么奇怪呢,一粒种子会变成非常多的子粒来。
自然界虽然被毁损了,仍然有生命的律,上帝赐生命的能力在自然界运行着。所以大家一看这个自然界,无声的语言在向我们表达着堕落与救赎。堕落是因为我们偏离了上帝创造的属灵的律,我们才堕落了,然后就毁损了,生命要结束了。
救赎是什么呢?要重新恢复上帝的律法在人的心中,这个次序要恢复,这人自己是作不到的。所以他要来创造,他来饶恕我们的罪,使我们不再受罪的辖制,他来洁净我们的心灵,他来恢复我们人类的形像。也就是使这个律法来苏醒我们,把它重新放到我们心里面去,使我们拥有全新的义。这是诗篇19篇所表达的意义。
诗篇19篇非常像欢乐颂这首歌,欢乐颂也是在进述上帝的创造与救赎,但大家知道欢乐颂这个曲子是贝多芬写的,贝多芬是德国非常有名的作曲家。他耳朵后来听不见了,完全失聪,他生活在一个无言无语无声音可听的世界当中,但是眼睛能够看得见。有一次他到乡村去,找到了一所房子,他一看上帝创造的自然界,他突然大喊:“主啊!”他的灵感有了,曲子就写作出来了。
我们想想,他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声音的世界里面,他耳朵完全失聪了,听不见了,但是他却感觉到自然界传达出来的上帝的荣耀和手段,自然界发出来的知识和言语,所以他写作了欢乐颂的曲子。欢乐颂的歌词他是从另一个诗人喜乐那里引用过来的,然后他谱上了这个曲子。大家唱这首歌的时候,完全能够体会到诗篇大卫写作诗篇19篇的意境。一看自然界我们就理解什么是罪,什么是创造,什么是救赎,上帝的律法与生命的关系。
我们看来11章,自然界和这本圣经是同一个作品,都是上帝的作品,也都是上帝给的的启示,所以我们往往忽略了,我们经常认为我们要学习上帝的话语,我们要看圣经,我们要理解上帝的救赎和创造,但是岂不知这所有的内容也都在自然界当中有同样的表达。所以耶稣在讲道的时候,经常把自然界与救恩的原理和天国联系在一起。自然界是我们忽略了的,是上帝同样给我们的一本教科书。
圣经上的诗人和有感悟的科学家都从自然界当中得到了教训,从自然界当中学会了对上帝的敬畏和信赖,对他创造能力的信赖。我们看到高山就感觉到上帝的应许是多么信实,我们看到星辰按时出没,就知道上帝的话语都是确实的,他的律法是不可能更改的。我们看到自然界的衰残,就知道我们人受到了罪的毁损,失去了起初的形像。我们看到生命的奇迹,就能够理解上帝创造的能力来救赎我们。所以我们在自然界当中唱赞美诗的时候,会有真正的敬畏,会获得感悟,会有信赖的心,也能够理解福音的能力。
来11:3节,“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亚伯因着信,献祭与上帝,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
整个11章是在讲什么呢?在讲述因信称义,从亚伯开始一直到最后末时代。自从人一犯罪,上帝就传达给人福音的知识。亚伯和该隐代表两等人,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该隐是靠着自己的行为想要得救的道路,是失败的;而亚伯走的是因信而称义的道路。整本圣经从创世记第4章开始,一直把这两条道路,两等人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两条道路也就贯穿在整个世界历史当中。
来11章是讲解整个救赎和福音,是为了说明因信称义的经验。但为了说明因信称义的经验,先要说明上帝的创造,如同圣经所有的每一卷书的写作都是如此,要说明福音,先说明创造,要理解救赎,先要理解创造。来11章也是同样的思路,第3节,我们先要理解了,然后才能第4节所说的因信称义的经验。我们先理解了第3节对创造所作的说明,然后才能够理解后面的经文对因信称义所作的说明。
第3节,“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这物造出来的。”这个世界是藉着上帝的话造成的,我们信,没什么理由。就像小孩子学习26个字母一样的,你告诉他念A,他就说A,这就是单纯的信心。你教小孩子认字,这是中,这是国,他就会说这是中,这是国。他有没有提出理由,这个为什么非要念中呢?为什么这个字就是中呢?他不会这么问,小孩子从小就有学习文字的信心。也就是我们一生下来,就有接受上帝创造了我们的信心。上帝创造了我们,我们活着,如此简单,就像小孩子学认字一般。圣经是这么说的,我们就这么相信了。
诸世界是藉着上帝的话造成的,这个怎么理解呢?大家记住,这里有两点,第一是藉着上帝的话创造的;第二是从无到有。这究竟有什么意义?这就是创造的方式。这与我们因信称义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看罗4章,这里在讲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经验。17节,“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上帝,他在主面前作我们世人的父。”这里面说亚伯拉罕信上帝用他的话创造世界,是从无到有的。这和来11:3节是一样的意思,不管是来11章还是罗4章,总要说明上帝创造的奇特的方面呢?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理解这里说明上帝的创造,用他的话,从无到有来创造。
我们看诗33:6,9节,“诸天藉耶和华的命而造,万象藉他口中的气而成。因为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这些经文是相互解释的,耶和华的命就是他的话,也是他口中的气。上帝的话和我们人说话有些不太一样,上帝的话也被说明是他的命,也被说成是他口中的气。这话一说出来,说有就有,命立就立了,在上帝的话里面包含了这个创造物本身。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话语,但是确实非常深奥,但如此简单,又是如此的奇妙。他用话从无到有,命立就立,这个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但是我们必须理解这一点,也才能够理解因信称义。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上帝的话从无到有的创造,比如他这么一说就有了,那个东西本身就包含在他话里面了,这个创造的方式如此简单又奇妙,我们必须明白这个才能理解因信称义。
我们这样想,上帝在造我们人的时候,是不是用土造人?土里面有上帝的形像和人吗?土里面没有的。但是他造出一个人拥有上帝的形像,这个人有上帝的品行和义,这个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我们人被造了以后,人所拥有的义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上帝从外界注入的,是不是他吹进去的呀?那本来是土,上帝的义发出来注入进去的,然后他才有了这个样子,拥有上帝的圣洁和形像。这是从无到有的,是上帝的话使之成为这样的。
对这一点,大家可以稍微理解一下上帝的预言,在创世记里面记录了很多上帝的话语,在启示录里面有很多上帝的话语,这些话语其实是同样在创造。比如说我看见一个兽从地中上来,两角如同羊羔,说话好像龙,这是不是两千年以前上帝说话的话语?是的。那这个话语是不是包含了美国的历史本身呢?当美国的历史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这些根本还不存在,但是这句话记载在那里,这句话包含的内容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了。这真是奇怪。所有美国历史的表现,全部在预言当中,在这句话里面包含了。看起来好像是这句话创造了美国的历史一样的。这话就会把这个事情真正产生出来,本来没有的,现在有了。
我们想想,在启14章说我看见羔羊和144000人站在锡安山上,144000人的额上有上帝的名。在这样写的时候144000人存不存在?是不存在的。但这话语就能够在教会的历史中创造出教会的历史出来,到时候就真的出现了。他起初只是一句话,但这句话本身就包含了他所要说明的这件事的本身。
我们想想,这本圣经是不是一直被人阅读?那么圣经上的话语是不是创造人类呢?事实上他制造了国家的历史,也制造了教会的历史,他使教会堕落的罪人的形像在改变。就像阳光照耀着,植物就在成长一样的,阳光继续这么照耀着,植物在一年当中就这样成长。同样是因为圣经上的话语,人的历史就在往一个方向前进,不变的一个方向在前进。教会就在上帝的话语中得到了改变,得到了改革,成长,然后改变,这个教会越来越变成了一个模样,最后144000人完全出现了,那是上帝的话语创造出来一样的。大家理解很多事情是没有的,结果上帝有预言,后来这个事情就成了。起初的创造也是这样,救赎也是这样。
现在大家要理解一点,上帝的创造是从无到有的,刚才我们看到了,这个话里面已经包含了。他的创造是从无到有的,他来救赎我们的时候,上帝怎么看待我们人类呢?我们看赛40:17节,“万民在他面前好像虚无,被他看为不及虚无,乃为虚空。”上帝看人是虚无的,这就是堕落的人。因为他们的生命转眼即逝,因为在他里面没有义,也没有良善,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虚无的人,上帝开始救赎,就像从尘土开始造人一样的。
我们看第6-8节,“有人声说:“你喊叫吧!”有一个说:“我喊叫什么呢?””就是说要喊叫一个好的信息给教会,给耶路撒冷。什么样的信息呢?“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百姓诚然是草。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人虽然是虚无的,人属乎血气,尽都如草,必要枯干和凋残,人是虚空的,但是上帝的话要立定,上帝的话要来救赎我们人,就是以这样的话语来表达着福音。
请看罗7:18节,“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这和赛40章的话草必枯干,花必凋残,人无虚空虚无是一样的意思。人自身没有良善,就像是没有的一样的,但是上帝来救赎我们的时候,是从无到有,是用他的话来创造,也用他的话语来救赎。人堕落以后究竟失去了什么呢?已经失去了上帝的形像,失去了上帝义的法则,这个必须从上帝那里去领受才能够有。
什么叫因信称义呢?就是我们自身没有义,也没有良善,我们已经丧失了这个。但是我们要得救的话,必须从上帝那里重新地领受这个,因着信心接受上帝给我们义的礼物,我们才能够恢复到义,大家要深刻地领会这一点。
现在地上很多人,因为文化教育,因为获得好的名声,有修养也有的。有些人因为性格的关系,表现得对人非常有礼貌,表现非常诚实,这样的人也是有的。但这些人在他里面真的有良善和诚实,在他里面真的有吗?有很多人是不是也会这样说,某某人真是好啊,他可能比某些信教的人还要好,社会上有没有这样被人看起来是好人的人呀?也是有的。但就算是这样的人,你想一想,如果你仔细看他的生活,如果涉及到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者他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或者他被别人误解的时候,他会生出一种仇恨和报复的。有时候看到一个非常温和的人,他怎么会动这么大的脾气呢?有些非常懦弱的人,一疯狂起来非常厉害的。
很多人所作的一切,在上帝的眼中看来都是出于自私和骄傲的动机。一些嫉妒的心也会促使人去成功,一些贪心也会促使人去努力,为了获得人的赞赏,很多人也会表现出修养和礼貌,但是这些在上帝的眼里都是虚空的。很多人彼此谈论,然后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想要立自己的义,他们去炫耀自己好的行为,或者认为自己作了什么善事,或者为上帝作了什么献身,他们心中有一种自义,要得到别人认可的感觉。正因为这样的心情才有了争论,很多人之间彼此争吵,然后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为了说明别人的错,所以才会有别人的不平和生气,这些都是想立自己义的表现。但是这些在上帝眼里都是虚空的,虚无的。人很多表面上的善行是出于他的自私和骄傲的动机,所以上帝看地上的人是虚空的。
有些人因为职业的缘故会训练得非常谦卑的。大家知道在世上的职业当中,什么职业的人是最谦卑的吗?空姐。但是她们为客人在服务的时候,你把果汁泼到她身上去了,她也不会生气的,她也会带着微笑。你把她的脚踩了,她也不会动怒的,还是带着微笑,看起来真是谦卑啊!她总是站在那里带着微笑,看哪个客人有需要,马上就去帮助,真的很有爱。但这样的人离开了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她自己的生活当中同样有打架的时候。
大家能够理解吗,人真的是没有义的,人真的是虚无的。有一次我坐火车上,在火车上和几位同工一起谈话,因为我们在交通一些属灵的话语,所以大家的心灵都是非常平安的。但是我提前下了车,我一个人边下火车边出站,我把口袋里的车票拿出来要检票,然后到了出站口前面要找一个车回家,因为是预备日了,我要急着找个车回家了。
但是那些司机都是很粗野的嗓门说话,话语当中也带着一些不是很文雅的词,他们拉拉扯扯也相互争吵。这个事情当中,刚才在车上我还是很虔诚的样子,现在我怎么也用大声音在说话,我嗓门也提高了,我也跟他们说你怎么这样对待我,我在这站着关你什么事啊,这样类似的话语也从我口中出来了。突然我意识到我怎么像世人一样的,我跟他们没什么区别,变成是一样的人啊。
我赶紧不再作声了,坐上车,在车上突然意识到一点,在我里面一点良善和义也没有,我所有的义不过是依赖于耶稣我才能拥有。如果耶稣不与我同在,立即我就跌倒了,我不过是虚无的。当我因着信,耶稣和我同在掌管我的时候,我才会有义,我所有的义不是我自己拥有的,不是我自己去培养出来的,上帝赐给我,我才有的。我虽然知道这么多真理,也传道,但是顷刻之间,我就像世俗的人一样的。那时候我才感觉到在我里面真的没有义,没有良善。我说,我们人真是堕落的罪人,这就是大卫的感觉。
大卫被拣选的时候,是不是符合上帝旨意的人哪,是的,他被拣选的时候是符合上帝心意的人。大卫被称作是符合上帝心意的人,所以他被油所膏,他被拣选了。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跌倒了,他在诗51篇里面说,我是在罪孽里面生的,我母亲在罪里面怀了我。这是什么意思啊?他突然意识到,我一生下来是一个多么软弱的人,我自己有什么公义和良善呢?他意识到自己带着这种与生俱来的软弱。按着他自己有的这种罪的本性,他自己不可能拥有义和良善,所以他突然跌倒了。
然后他那时候才感觉到,上帝啊,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你赐乐意的灵扶持我,使我重新拥有救恩之乐。那时候他才明白,发自内心地呼喊,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他知道自己必须重新接受上帝的创造,他自己的心是污秽的,上帝创造他,才能够给他正直和良善的心。
我们看罗3章,大家在自己的失败当中,要认识到堕落的人没有良善、没有义这种虚无的状态,要理解上帝的救赎就像起初创造一样,让尘土拥有荣光,让尘土拥有上帝的义。现在我们是用尘土造的人,从尘土走向荣光,这正是上帝的救赎。
我们像大卫那样失足跌倒以后,这时候我们要发出内心恳切地呼求,上帝,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对于这样需要的人,上帝的回答是,我要赐给你一个新的心,要给你一个肉心,除掉你里面的石心,拥有一个肉心。这就是罗3章要表达的意义。
我们看3:9节,“这却怎么样呢?我们比他们强吗?决不是的!”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呢?我们复临信徒比星期天的教友要强吗?我们比他们更容易得救吗?我们拥有的真理比他们有什么特权吗?不是的,都在罪恶之下,人的软弱的本性都是一样的。
10-12节,“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上帝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人所有的善行,在上帝的眼里都是出于自私和骄傲,一同都变为无用,就像荒芜的土地一样的,就像被咒诅的土地一样的,它自己再也不能出产水果和粮食,它是被咒诅的土地。我们自己带着罪的本性,不可能变为义人,没有用的,也就是虚无的,在我们里面没有良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再看20节,“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一个已经堕落的罪人,他所能够获得的也就是律法对他的咒诅和定罪。律法使我们知罪,这是律法的功用。但律法能不能给我们饶恕呢?律法固然应许顺从的人就活,但它同时也定那些违背的人当死的刑罚。所以律法它使我们知罪,它也定我们的罪,但它并不饶恕,也不能给我们称义。我没有义,谁能给我义呢?律法不能给我们这一点,律法既不能给我们饶恕,也不能给我们称义。一个堕落软弱的人自己没有能力遵守上帝的律法。我们称义的道路要在律法之外去找,义就在律法以外显明出来才行。
21节,“但如今,上帝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上帝所认可的真正的义在耶稣的生涯当中显明出来了。耶稣的一生是义的一生,耶稣的一生是被道所充满的一生,他的话语,他的生涯都是道,都是真理。我们怎么说耶稣的一生是义的呢?这有先知证明,也有律法证明。上帝的律法不能够找到耶稣的罪,耶稣的一生是完全遵守律法的一生,所以律法和先知证明了耶稣的义,当然律法定我们的罪,律法同时也证明了耶稣的义。上帝的义在耶稣身上显明出来,是在律法以外。
我再问大家,我们单单知道上帝的律法,我们能够得到饶恕吗?我们能够称义吗?我们能够找到救赎的途径吗?不能。你要知道犹太人是知道律法的,他们能够有守律法的能力吗?没有。犹太人明白律法,结果他们是怎样歪曲了律法呢?他的信仰是怎样变成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畸形的、可怕的、苛刻的、偏激的信仰呢?
律法主义的信仰我们必须抛弃,人被救赎之前要认识到自己的虚无,我们称义必须在律法以外去寻求。我们想按自己的行为来立自己的义,是必然要失败的。我们要追求律法的义却是得不到律法的义,那称义的道路在律法之外显明出来,也就是在耶稣的生涯当中显明出来。
我们看罗10:3节,“因为不知道上帝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上帝的义了。”他们不知道义的道路,不知道称义的根源在哪里,他们想要立自己的义,所以就失败了。
再看9:30-31节,“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以前外邦人是不追求义的,但现在听到了福音,明白了因信称义的经验,因着信得到了义。他以前是不追求的,但现在因信得到了义。但是31-32节,“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
这话语对我们来说难道不是很深刻的吗?现在的复临信徒都讲过上帝的律法,但是对上帝的律法,遵守律法的道路并没有真正明白。他们想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他们只凭行为的义,结果跌倒了。律法的功用只能使人知罪,称义的道路在律法以外。
我们回到罗3:22节,“就是上帝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所以我们犯罪以后,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失去了上帝的品行。也就是上帝曾经赋予给我们义的品行,我们已经丢失了这个。现在因着信耶稣基督,上帝重新加给我们。加给我们什么呢?上帝所认可的那样的义,也就是代表上帝品行的义,也就是符合律法这样的义。但这样的义律法本身不能给我们,我们因信耶稣基督,上帝加给我们。
这罗3章重要的话语我们先看到这里,后面的经文随着我们深入地学习,我们再去理解。罗马书着重要理解的是第3章的内容,我们还会讲到加拉太书。那么我们今天也开始学到了希伯来书,全是有关因信称义的经验所涉及到的教理,虽然这个大家听起来是一些教理上的东西,但是大家必须明白。罗马书本身是有教理性的一卷书,而怀先知说我们教会的信徒都应该为上帝赐下了罗马书而感谢。
我们要学会吃干粮,大家不能只是满足于听什么见证,婆婆媳妇呀,治什么病呀,孩子呀,大家不要满足于这些,大家要学会吃干粮。不要只是个人肤浅的感受,我们要很深地理解救赎的原理,这时候你才会有真正的经验和确信心。宗教经验不是以我们个人的感受去评价的,是必须以上帝的话语来检验的。
我们在救赎的事情上我们要理解,人自身没有义的,这义是因着信,藉着耶稣基督加给我们的,这义也不是我们追求守律法的行为去领受的。关于这事情最好的说明,圣经上的例子,有彼得的例子,也有亚伯拉罕的例子,上帝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在他的话语里面有能力。上帝是从无到有,他救赎我们的时候,他使我们本身没有义的人恢复义,这就是他给我们的救赎。
大家要理解这样的问题,可以看彼得和亚伯拉罕的例子。彼得看见耶稣在水面上行走,他就说:“主啊,我也要到你那里去。”耶稣有没有说我在水面上走,因为我是上帝的儿子呀?你不可能在水面上,你千万不能来。耶稣是不是这样回答他的?耶稣说:“来!来跟从我吧!”彼得也真的跟着他在水面上走了,也就是说耶稣在地上的生涯是奇迹,而我们是可以跟从耶稣的。我们一个本身堕落的人,是可以接受上天创造的能力的。
这时候彼得真的在水面上行走了,是因为彼得有什么特别吗?是因为上帝的话,是因为耶稣说“来”这句话,这句话本身就包含了去耶稣那里的能力。这句话已经包含了这个事情本身,这句话也就是根基,坚如磐石一样的根基。彼得踩在水面,水是软的,但是彼得没有掉下去,因为彼得脚下的磐石是耶稣的话。所以信也就是以上帝的话像磐石一样的,稳固的根基,这就叫信。
我们再想想亚伯拉罕,我们看创15-18章的内容。这里有亚伯拉罕的故事,我们知道这故事是对因信称义所作的最好的说明。圣经中反复出现亚伯拉罕的故事,用来说明因信称义。我们还记得圣经当中有哪些地方讲解因信称义提到了亚伯拉罕?希伯来书、加拉太书、罗马书、雅各书,还有创世记,你要理解这些话语的前提是理解创世记15到18章。为什么圣经的作者把亚伯拉罕的故事反复重述呢?因为这也就是对因信称义最好的说明。
看15:5节,“于是领他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吗?”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我想问大家,上帝对他这样说话是什么意思?在说明上帝的创造,你有没有看到圣经每个地方在讲解因信称义的时候,都先讲创造。你一定要知道称义的能力是上帝再创造的能力,我们称义的经验是从无到有的经验。
上帝先说明自己创造的作为,启示给亚伯拉罕,让他思考,然后再对他说,你要信我,我要使你称义,你要信我,我要使你成为完全的人。他就给亚伯拉罕立了这样的约。你了解我的创造吗?所以我要将你分别出来,我要使你成为一个义的人,完全的人,因为我是全能的主。你要信我,我要在你身上作这样的工作,这样救赎你的工作。
亚伯拉罕他就理解了,但亚伯拉罕究竟有没有理解称义的道路呢?上帝就给他一个生活当中的试验,就说你要生一个儿子。亚伯拉罕后来真的生了一个儿子,并不是说亚伯拉罕生这个儿子这件事情称义,这件事情只不过是一个实例,用来教导亚伯拉罕。生孩子本身不是称义,称义是亚伯拉罕内心被救赎的经验。但是为了教导他这一点,上帝在他的生活当中,就安排了一个具体的事件,为了让亚伯拉罕能够经历,能够理解。所以上帝说了,你将要生一个孩子,亚伯拉罕非常高兴。
在15章里面上帝给他说,你知道我创造的能力吗?你知道我怎样来救赎你吗?你若信我,我会给你义。把这个因信称义的道理教导亚伯兰,但亚伯兰并没有非常准确地理解,所以在16章他失败了。他说上帝要给我一个儿子,但我的妻子年纪老迈了,我也如同必死的人,撒莱已经不能够生育了。他就接受他妻子的建议,娶了夏甲,生了以实玛利。
这就是人的一个行为,想按着人的能力来成全上帝的应许,这就表明亚伯拉罕对上帝的话还没有完全地理解和屈服。他按着自己的行为想要获得上帝应许的实现,结果他非常尴尬,以实玛利并不是属灵的后裔。他在这件事情上失败了,所以到17章的时候,上帝叫他行割礼。上帝再次对他说,我是全能的上帝,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就说我是创造主,你要成为义人,但是这个道路只能是因着信我的话,真正地屈服信我的话才能够实现。
对这一点你还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在16章里失败了。现在到了17章,上帝就再次把这个约给他说,上帝的约就是因信称义的约,这个约再次地跟他说,为了让亚伯拉罕能够确实地理解,就叫他行割礼。
行割礼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把16章律法主义的信仰舍弃掉。在16章他想要凭着自己的肉体去实行上帝计划的这种行为,这种信仰经验要去掉,要与这个脱离。割礼行在亚伯拉罕的身上,上帝给亚伯拉罕的一个教训。亚伯拉罕接受割礼的时候,不只是肉身接受了割礼,他内心理解了,这义的道路完全在乎上帝呀,他理解了这一点。
当他在17章这样行割礼的时候,他的信仰发生了改变。他知道义的道路全在乎相信上帝,到了17章他相信上帝的应许,将生一个儿子,后来这件事情就成了。这件事情什么时候成了呢?在亚伯拉罕真正理解了上帝的能力和旨意,上帝的话必然要成全,在他完全屈服的时候,上帝的话成全了。
现在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帝后来叫亚伯拉罕去献以撒呢?如果亚伯拉罕之前没有娶夏甲,上帝后来会不会叫他去献以撒?如果亚伯拉罕以前根本没有失败,上帝需不需要重新试验他?不需要了。献以撒就是为了证明亚伯拉罕过去的失败彻底地变了,他现在真的相信上帝的话语和上帝话语的能力了。
亚伯拉罕献以撒,是不是他太迷信上帝了?甚至都没了人性了,然后连儿子也敢杀,像什么功一样迷信吗?不是。那他究竟为什么要杀以撒呢?他心里怎么想的?圣经有没有地方解释亚伯拉罕为什么献以撒?我们看来11章,亚伯拉罕献以撒也好,生以撒也好,事情是一样的。如果他一开始就信生了以撒,后来就不需要献以撒了。正因为他以前在信的事情上失败了,他娶过夏甲失败了,上帝后来才给他献以撒的试验。
献以撒的试验和他生以撒的试验是一样的,是一回事。这个事情就是在亚伯拉罕生活当中的一个实例,这个实例是为了教导亚伯拉罕救赎的问题。上帝并不是说你究竟能不能生孩子的这个问题上讨论义的问题,而是说我是全能的上帝,你知道我的创造,我现在拣选你,我要让你成为一个完全人,让你顺从一切的律例,成为一个义的人。你愿意吗?你怎么称义你知道吗?让他理解救赎的道路,在他的生活当中就有了这件事情和试验。
献以撒的时候,亚伯拉罕是怎么想的呢?来11:17-19节,“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他以为上帝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上帝说从以撒生的,才称为你的后裔,意思就是以撒绝对会活着,还要从他出现属灵的后代。这个应许给了亚伯拉罕,他相信了,并且这个儿子真的出生了。现在上帝又给他一个命令,叫他把儿子杀了,他是这么想的,上帝最开始应许我的话,是说话算话的,绝对不会改变。他现在叫我献以撒,这个命令和以前对我说让我从以撒得后裔的命令,不会有任何的冲突和矛盾。因为上帝是信实的,他不像人,他说话句句都要立定。
也就是说亚伯拉罕如此相信上帝给他的应许,以至于当现在上帝叫他把以撒杀了的话,他也认为就算是死亡也不能改变上帝的应许。理解这个意思吗?上帝,你叫我献以撒吗?但你以前说的话得算数呀,我献以撒,我听你的,但你以前说的话得算数,以撒必要有后裔。所以我现在献他,那你让他从死里复活吧。亚伯拉罕对上帝的应许相信到这种程度,以至于死亡也不能使他不信。就是说上帝既然用神迹创造了以撒,也能够用同样的能力使以撒复活。
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真正经历了因信称义,你也必然相信上帝将来会叫你复活,你想死也死不了,上帝有权叫你复活。以撒就是这样出生的。
我们知道以撒出生的时候,撒拉已经绝育了,不可能生孩子了,按照常理,亚伯拉罕已经是如同已死的人,但是以撒出生了。这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这是奇迹,这是上帝的作为,这新生命是属于上帝的,也是上帝应许的实现。这个应许的实现没有任何什么事情能够破坏,甚至死亡也不能够使上帝的应许失败。这就是亚伯拉罕的经历。
当他经历了这个的时候,他并不是说拥有了一个儿子,就说明亚伯拉罕是义的,而是说在得这个儿子的失败和应许实现的过程当中,这种生活经历当中,他知道了称义的道路,他知道了义从上帝那里可以给人。义本来是没有的,但是上帝可以给一个新的心,一个义的心。在我们得到饶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称义,这个属灵的新的心是上帝赋予的。
我们看罗4:11节,“并且他受了割礼的记号,作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因信称义的印证。”这个印证也就是印记,所以在亚伯拉罕的时候,割礼是印记。这个印记印证什么呢?印证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经验。所以割礼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把亚伯拉罕追求行为的义的信仰和经验抛弃了,他知道了救赎的路,他行割礼。
但是后来很多人不知道割礼的真正意义,他们就从外表上效法亚伯拉罕,我们也受割礼,我们受割礼也就成了上帝的百姓,实际上他们没有义的经验,他们只是表面上行割礼。
我们也都要在行割礼的经验,不是行在外表上,而是从一种信仰经验走到另一种信仰经验,从律法主义的经验当中脱离出来,走因信称义的道路。我们要思想因信称义经验的时候,我们要理解我们自身是没有良善和义的,但上帝救赎我们的时候,他有创造的能力。他把他的形像和义注入到我们心中,我们和会去获得。在律法之外,上帝的义已经显明出来了,因着信加给一切接受的人。当我们理解这点的时候,同时也要理解上帝从无到有的创造。所以17节就说到亚伯拉罕理解这一点了。当他理解这一点的时候,他的内心改变了,他也成了因信称义之人的榜样。
这些话语说起来是容易听懂的,但是真正理解它是多么重要啊。只有感觉到自己是虚无的人,才会呐喊,上帝啊,为我造清洁的心。只有真正因着信去接受的人,才有真正义的经验。律法主义的信仰是必然要失败的,也是痛苦的。
我们在这堂课着重思考了创造的能力和创造的方式,这也要变成我们称义的经验。大家应该有一种非常谦卑的心,看别人比自己强,把自义的心理必须抛弃,事实上感觉到我们和所有巴比伦教会的人是一样的软弱,在罪当中的人,他才可能走向义的道路。上帝赐给我们关于律法的知识,但人并不是靠着律法去得救的,很多人对这个有误解,他们不理解律法与福音之间的关系。这堂课学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