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101..基督无比的魅力(上)

不久前,我们碰见一位病人,他是别人用轮椅推着到聚会场所来,不知道他的了什么病。我开始以为他是中风经,后来知道他是别的病。我真的不知道为他做什么。再过几天,我再碰见他,被轮椅推着,在外面散步。当时我就有一个感动,我就问他,现在你的头脑能够理解东西吗?你能够看吗?你能够听吗?就是你听东西的时候能够理解吗?能够记得住一些东西吗?他说没有问题,我就突然感觉到非常高兴,现在确切的跟你说,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你的疾病上,也就是说你不要白费时间和精力,总是在等待和期待,你的病得医治。假如现在你能够站起来,你的病好了,那又怎么样呢?假如你能够回到你的职位上,那又怎么样呢?假如你能够重新去挣钱,那又怎么样呢?现在如果你能够理解,就应该来认识耶稣,接受耶稣所赐的生命,接下来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

你病了多长时间呢?五年。在这五年当中你就是可以做,早就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五年当中,你就一直在等待着,期待着肉体的疾病得医治,然后你就认为如果这个病得医治了,就会怎么样,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上帝让你的病下来,就是让你安静下来,在这个五年的光阴错过了,所以现在要抓紧,趁着你的头脑能够理解,你要听耶稣的生涯,你要读《历代愿望》。如果你接受耶稣,你就有了最大的希望。

大家想一想,接受耶稣为我们的生命,这是一个很真实的事情,在座的可能有很多误解,你还想在世上去做什么呢?如果你错过了接受耶稣,什么都完了。接受耶稣是真实的。耶稣曾经用无饼二鱼的神迹使五千人吃饱,这是不是一个极大的神迹啊?耶稣有次聚会,几千人聚集,耶稣就说,给他们吃吧!门徒就说,只有五个饼,两条鱼 ,耶稣就祷告祝福,然后就分给五千多人吃,大家都吃饱了,剩下的零碎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你想象一下,如果这样的神迹在今天发生,是不是中国千千万万的人就会蜂拥而来要信这个教啊?我也要加入这个宗教团体啊,啊,摩西曾经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降吗哪的神迹又来了。我们又可以吃吗哪了,从天上来的粮食,什么都不用做,甚至打仗,一下子就可以提供很多的粮食,这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当时确实一下子很多人就来了,我要看看耶稣,今天还会不会行神迹,不要错过了,这样的宗教我一定要加入,怎么才能够加入这样的团体,耶稣就看到了大家的错误。在旷野里,摩西的时候,降吗哪那时大家确实的需要。但是耶稣这个时代,从天上降下食物来,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需要。但是耶稣降下神迹来,应付了当时的需要,可是很多人就把这个当成目标,他们就来。但耶稣就说,不要为肉体必朽坏的食物劳力。

在地上不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住好的房子,不是为了健康或者美貌,是要进入永生。所以耶稣说,你若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就有永生。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生命的粮,吃我肉,喝我血的,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这里我读圣经的时候,感觉到太真实了,这个话语突然变得非常的亮了。耶稣来到我们心中就会带来永生,耶稣说,吃我的肉,喝我的血,是指通过耶稣的牺牲,通过耶稣的饶恕来接受永生。耶稣来到我们心中,就带来饶恕,也会带来称义,他会住在我们里面,他就是生命的源头,他就是永生。大家不要觉得很抽象,耶稣赐给我们永生以后,我们在地上还可能会死,但是必然复活,就会有永生。这就又好比什么呢?大家种过地吧!那些种子里面是不是有神奇的生命?

有一次我的孩子,他想种,然后把种子泡着,然后好让它快点容易发芽结果,然后他拿到锅里去煮。第二天早晨,它就熟了。我就说,哎呀!这种不了了。我说,你为什么不把熟的种子种下去呢?种下去都是熟的,也不用在弄了嘛!虽然这个是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但是你真的发现,如果种子熟了,它就不能种了,或者你把它碾碎了,它只能做营养吸收。或者它的胚芽被虫子咬掉了,它也不能种了,它霉烂了,也不行,在土里埋得太深了也不行。在这个种子里面确实有一种神奇的生命。你一旦把这个种子种到地里去,上帝就会赐下电流,是肉眼看不到的,就会一下子击中这个种子,它就开始醒来,这个种子就开始出去,然后一种新的生命的样式就开始出来,我们也是一样,这个种子里面有生命力,这是上帝所赐的神奇的生命。

如果我们拥有了耶稣,接受了耶稣,我们可能会死,但这个死正是走向永生的必由之路。大家如果在生前接受了耶稣,我们睡了,那正是走向永生的,就会有生命。耶稣说,你若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就是通过耶稣的牺牲和饶恕,然后把义种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就有真正的生命,这就是我们的一切,需要得到的,这是真实的。如果没有耶稣的生命住在我们的里面,就是一个死的种子,就是一个空的房屋。在种子里面尚且有这样神秘的生命,何况我们人呢?虽然现在我们的肉体是无益的,叫人活的乃是灵,乃是话语,我们接受了耶稣,也接受了真理,也接受了遵守律法的,也接受了爱,这都是通过领受了耶稣这个实体而出现的。

刚才我们讲到了两点:第一,耶稣是吸引力伟大的中心。第二,称义就是耶稣持久的同在。现在我们再看第三,义就是爱。什么是义呢?耶稣的生活彰显着义,这个义是什么呢?这个义是爱,这个义是圣洁,这个义是和上帝相似,这个义也是对律法的塑造。圣经说上帝就是爱。圣经也说,一切的律法尽都公义。圣经又说,爱完全了律法。爱—对律法的顺从,圣洁这些都是义,也在基督耶稣里。这个义是在耶稣基督里面包含的,也是在耶稣基督的生活具体的表现出来。我们因为接受耶稣也就接受了义,这个义就是爱,也是对上帝律法的顺从,这两者是一回事。

大家来看太22:36-40节““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这里把爱和对律法的顺从完全的等同起来了,也就是说任何对律法的顺从,应该是出于爱的行为。上帝就是爱,律法是上帝品德的副本,所以律法必然是爱。保罗就说,爱完全了律法。而这个爱和对律法的顺从包含在基督里面。通过耶稣基督才能够接受。

很多人对爱有误解,所以当今世界流行的对爱的理解是很荒谬的,他们把它变成一种情感,一种没有原则的东西,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也就是占有。当今人们对律法也有一种误解,太多人看律法是一种独裁的要求,违背律法就是罪,上帝是很严厉苛刻的统治者,提出不合理的义务,他就颁布了诫命,然后就仔细地发现我们的不顺从,然后就来刑罚我们。这是对律法一种很错误的概念,这种概念是很多人生活在一种罪责感当中。

大家要知道,我们等下会学到,在律法里面有基督。律法只不过是基督的一个影子。律法只不过是对基督的义的一个表达。我们顺从律法不是使我们可以成为义的某种行为。顺从律法只不过是爱上帝和爱同胞的一个表达。这个爱是基督之爱,是基督之爱的一个激励,只有这个爱在我们心中才能够有义,才能够顺从律法。我们不可能也不会有义,除非基督在我们心里,义和爱都是包含在他的里面。所以耶稣说,你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当我们领受基督的时候,这种仁爱的道浇灌在我们心中,律法也就刻在我们心中,然后会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呢?很自然的,我们遵守上帝的诫命就是爱他了。我们跟从耶稣的人会不会违背诫命呢?耶稣说,我遵守了我父一切的命令。所以当人来爱耶稣,接受耶稣,跟从耶稣的时候,自然的,出于爱,有对律法的顺从。这是非常不同的一种顺从,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如果我们没有理解在律法里面的基督,我们就会把律法看作是一种规条,然后这种遵守就会产生一种律法主义和行为上的很没有力量,很累的一种状态。

如果理解到律法是耶稣的品格一种描述,对律法的顺从是一种爱,这种义包含在基督里,然后我们来接受基督的时候,就自然有了一种顺从。这个时候,你的一种顺从并不是想获得一种功劳或者宠爱,也不是为了逃避一种刑罚或者处罚,而是简单的以爱为动机。这个爱是在基督里面的,上帝就是爱,但是耶稣是上帝的品德的彰显,在这位心里柔和谦卑的主身上,天父的品德得以彰显。所以看到耶稣你就看到一种舍己之爱,也是在自然界当中表现的一种生命的律。不求自己的益处,一种舍己的爱。

太阳照射着,为了使万物得到益处。这个水都流到海洋里面,海洋收纳了,但是它又通过蒸发,又把它变成云,变成雨浇灌下来。这些植物都不单单是为自己生活在那里,它吐出氧气,使那些动物得着生命的要素。所以整个自然界都弥漫着一种生命的定律,一种舍己之爱,耶稣表达了这样的爱,也让我们认识了上帝。

世人对上帝有了误解,是大地充满了黑暗,充满了黑暗的人是充满了自私的人。上帝要使这个世界重见光明,使人与上帝和好,也就是让人来认识上帝,撒旦的权势是必须被驱逐,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是通过强权和威势,而是爱能够唤醒爱。人认识了上帝就会爱他,所以耶稣的品德要把上帝彰显出来,人们通过这个认识上帝就会爱他,这是自然的事情。你不要期待和强迫一个人去遵守你信仰上的律法。如果他不认识耶稣,不爱上帝,处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上帝也不会强求他来顺从,这也不是义。但是对上帝的认识只有一条路,通过耶稣和圣经,当然也通过自然界,还有你人生当中的体验。只有人看到了上帝长阔高深的爱,在基督里表现出来的时候,你就像看到了耶稣,这个光线就有医治之能。不是强迫,也不是一种法律,而是惟独藉着爱来赢得我们的忠诚。在耶稣基督里面也看到了这个高深的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比的魅力。那就是义。

如果这个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兴趣和感情,我们就接受他到我们的心中。不是说,你不得不接受他,而是没有任何的强迫,而是你被基督品格荣耀的美所吸引,然后你就会想要拥有它,接受他。这个时候,义和爱浇灌在人的心中,耶稣住在我们的里面,律法的义就成就了,这就是真正的顺从。

大家要理解律法和义和爱的这些关系。大家现在来看一下,太5:20节“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这是很重要的。律法是圣洁的,但是犹太人并不能够靠自己的努力遵守律法而得称为义。我们要进入天国,必须有一种义,而这种义和法利赛人的义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种什么义呢?在律法之外,上帝的义在耶稣的身上显明出来,所以藉着上帝的儿子,上帝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完全的义,是符合律法的,属于律法的义中完全的义。律法是对耶稣基督生活的一种描画,所以我们是通过敞开心门,完全接受了耶稣,才接受了上帝直接的生命,他的爱住在我们里面,这就是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然后人就会变化和耶稣的形象相同,上帝就白白赐给我们这样的恩典,我们可以享有律法所要求的义。这个话语大家也熟悉,在我们的讲道也有很多针对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这种律法主义所作的一种表达。

我们再看加3:21-25节“这样,律法是与上帝的应许反对吗?断乎不是!若曾传一个能叫人得生的律法,义就诚然本乎律法了。但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使所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但这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但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来到,我们从此就不在师傅的手下了。”这段话是不是很重要啊。这是很重要的话,但是也很容易被人误解,也引起很多的分歧。

这里说到律法是训蒙的师傅,把我们引到基督那里,然后使我们因信称义。先是有律法做训蒙的师傅,然后这个信来到,信来到以后,我们就不在师傅的手下了,这样的经文表达这样的意思。信徒们一直以来解释这段话就争论。训蒙的师傅,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这个律法是指什么律法呢?是仪文律法呢?还是十条诫命呢?那如果是十条诫命的话,换句话是说,十诫是把我们引到耶稣基督那里,等着信的道理来到了,我们就不在十诫的手下了。

那如果这样说的话,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诫命呢?那我们不在律法之下了,为什么要顺从他呢?这是表面上的一些问题,当然这不是问题,不过提出来了就会发现很多人的头脑对这个是非常模糊的,也是非常含糊的。他所作的解释有时候有些牵强,在这些著作当中会讲到它,首先大家要确认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大家知道吗?就是对这个训蒙的师傅所说的这个律法一种错误的认识,然后就导致了对真正的因信称义的道理的误解,然后就导致了把晚雨圣灵赶回去了,就有了一系列的教会的问题,这是一个基础,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就导致了对真正的真理的敌对。

所以首先要理解,这个律法是指什么,然后才有可能真正的认识基督和律法的关系,就有了因信称义的道理,然后才能够有迎接晚雨圣灵的沛降。这里的律法是什么呢?是仪文律法和十条诫命,就是都在这个里面。但是我们仔细地读这个上下文,我们也可以说,圣灵通过使徒写下来的这段话,特别是指道德律法。也可以说是指仪文律法和道德律法,但是更重要的是指道德律法,是指十条诫命。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事情虽然争论了很多年,但是最近大家真正的理解了,这里是指的十条诫命。要传讲因信称义和晚雨大呼喊的三天使信息,要从这个地方开始理解,要理解基督和律法的关系。

当我们在传讲律法的时候,如果不传讲律法中的基督,那我们的传讲就很干旱,无露,也没有雨,信徒、百姓就开始继续挨饿的状态。但是若是把基督和律法的关系很完美的结合起来传讲,传讲在律法当中基督,那情形就会不一样了。对律法极其的宽广和广博,只有微弱的光。人们在传讲诫命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是在谈论什么,因为自己没有学习,没有付出心力来理解,来明白基督和律法的关系。人们对基督和律法的关系只是朦朦胧胧的理解了,这个是我们应该详细的去叙述的一个内容。

现在我们要说一下这个律法和基督的关系。现在我们先想一想,仪文律法和耶稣什么关系?仪文律法就是杀羊献祭,这些节期的制度,这是不是预表着基督的十字架和在天上做中保啊?仪文律法是一个预表,那么耶稣呢?是一个实体。那么道德律法十诫呢?十诫是不是预表呢?不是一个预表,那它是一个什么呢?十条诫命是对耶稣的一个描述,它不是一个预表,它是一个描述,那实体仍然是基督。就好比你这样想,给你介绍一个人吧!这个人一米七,中等身材,不胖不瘦,怎么样,他喜爱吃什么,他说话是什么样子,这样表达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这样描述让你认识那一位,对吧?十条诫命就好比说将来会有一位,不杀人,不奸淫,还不偷盗,他不敬拜偶像,他只承认上帝,他没有任何的贪心,我向你保证有这样的一位,有这么一个义。大家在读着诫命,读着诫命就想,啊,还有这样的人?还有这样义的人?还有这样完美的人?那是谁呢?那是基督。所以十条诫命是一个描述,是对耶稣基督的描述,他是一个保证,应许那要来的一位,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当耶稣来到的时候是什么呢?他把上帝彰显出来,但是大家也知道,律法是上帝品格的副本,律法也是对耶稣基督的描述,当耶稣基督来的时候,他就使这个诫命,这个律法人格化,就变成一个活的人,得到体现。耶稣到地上的时候,他彰显了父的品格,他活出来了律法,他的话语和品格每一天都是对律法正确的展示。耶稣乃是把律法究竟是什么呢?一个活的回答,他在个人的品格当中解释了律法真实的意义,他的生活和榜样给我们展示了上帝的品德。律法也是上帝品格的写照,但是律法只是一个规则,耶稣是一个例证。榜样和例证这往往比规则更加有效。是不是这样呢?

所以当耶稣基督来到的时候,不是诫命被废了,而是诫命的荣光就被基督的荣光,更大的荣光就给吞灭了。就像,诫命是什么呢?就好比是我们的底片,黑白底片只是个影子,他这个影子你通过把他洗出来之后就变成一个彩色的照片,那个彩色的照片是耶稣,而那个底片呢是律法。耶稣的生动的义就隐藏在这个十诫里面。十诫是耶稣基督的义,但是有个布把它遮盖起来。而耶稣基督是对十诫的一个活的例证。耶稣来,他是一个实体,律法是对耶稣的一个描述。这个实体来了,他来成全了律法。也就是说,这个律法所代表的这个义的一个人就活化在我们的眼前了,彰显在我们的眼前了。耶稣来成全了律法不是要废除他,或者灭绝他,他是履行了律法所要求的每一个方面。

大家看,赛42:21节“耶和华因自己公义的缘故,喜欢使律法(或作:训诲)为大,为尊。”怎么能做到使律法为大,为尊呢?也就是耶稣来了,他活出来了律法。在未曾堕落的宇宙面前,在未堕落的诸世界面前,也在犯罪的人类面前,在这个世人面前他活出来了律法。耶稣生活当中所表现出来,耶稣上帝的品格荣光很大,比十诫所表达出来的更大。十诫是有光,不是因为这个十诫的条款本身有光,是因为它在描述耶稣基督的义,所以它才有了光。而耶稣基督自己来的时候,这个光就更大了,以至这个十诫的光就被吞灭了。就像太阳出来了,这个月亮这个光就看不见了。耶稣是上帝律法活的代表,是上帝的律法具体化,他是活的律法。十诫里面所描述的上帝的品格,只是一种描述,一种勾画,不是实体,但是耶稣来了,他做了一个示范,他使律法得到了人性化,所以在我们这样的人性当中他行走,他呼吸,他谈话,大家这样来看诫命和耶稣的关系。

所以十条诫命是训蒙的师傅,带我们到基督那里,然后信心来了,我们就不法版十诫之下,而是在基督之下。基督以一种更大的荣光,一种活泼的力量,在一种新的维度里面,就彰显着,成全着十诫的力量。十条诫命是引我们到基督那里,到基督那里以后我们就不再在这个训蒙的师傅之下了,就在活的律法之下,基督就作为活的律法,就这样来跟从主。但是来跟从耶稣的人,他不会再去违背律法。耶稣说,我遵守了我父的诫命。所以这么说来,我们在谈到仪文律法和十诫的时候,你会发现他都集中到耶稣身上来了,对不对?就这两样东西都集中到耶稣身上来了。仪文律法里面是在描述耶稣的怜悯,耶稣钉十字架的时候,这个实体就出现了。而道德律法是描写耶稣的义,是在描写耶稣的公义。当耶稣基督来到地上生活的时候,这个实体就开始出现了。

仪文律法是一个预表,十诫的律法是一个描述,他的实体都指向耶稣。所以在耶稣基督里面,又可以看到仪文律法的怜悯,又可以看到道德律法的公义,这就是把基督要放在全部圣经当中,把基督要放在旧约圣经当中,把基督要放在仪文律法当中,也要把基督放在到的律法当中。当我们领受了耶稣基督,也就领受了义,也就领受了爱,也就领受了对律法完全顺从的心,这就是因信称义。而这个基础是什么呢?是基督成为了我们注意力的中心,他无比的魅力吸引我们(基督无比的魅力是指基督品格的优美),以至于我们爱他,拥抱他,信奉他,接纳他,愿意和他在一起,这就是我们要谈论的话题。所以当律法以这样的观点来理解的时候,他也就是耶稣无比的魅力。这个时候我们就和大卫一同说,我喜悦你的律法,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终于不住的思想,就这样的成全了。对于这个我们还要来看一处非常重要的圣经。

大家打开林后3:3-18节“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藉着我们修成的。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上帝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这里说到写在石版上的是指什么?是不是指十诫。是指仪文律法吗?不是,是指道德律法。我们看第7节“那用字刻在石头上属死的职事尚且有荣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荣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脸;这荣光原是渐渐退去的,”这个第7节说到,用字刻在石头上,这是指什么?十诫。这里说这个十诫是属死的执事,说到这个十诫有荣光,但是这个荣光是渐渐褪去的,虽然是渐渐退却的荣光,但是当摩西看到律法当中这个荣光的时候,他还是脸上有了荣光,以至以色列人不能够定睛去看他。

第8节接着说,“何况那属灵的职事岂不更有荣光吗?”这里说到有一个更有荣光的。“若是定罪的职事有荣光,那称义的职事荣光就越发大了。”这个第9节说到,十诫是定罪的执事。一方面说他是属死的执事,另一方面说他是定罪的执事。然后有荣光。但是还有后来的,有称义的执事,荣光更大了。当这个更大的荣光来到的时候,以前的这个荣光就渐渐的褪去了。第10节“那从前有荣光的,因这极大的荣光就算不得有荣光了;”那个后来的荣光是极大的荣光,比以前的荣光要大,当他来的时候,就把以前的荣光给吞灭了。

“若那废掉的有荣光,这长存的就更有荣光了。”这里说到废掉的,是什么被废掉了呢?但是这整个上下文并不是在讲仪文律法,是在讲十诫。那里说被废掉的,是十诫本身被废掉了呢?还是十诫的这个荣光被废掉了呢?12节,我们再看,“我们既有这样的盼望,就大胆讲说,不象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将废者的结局。”有将废的,但是有后来的。“但他们的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这里讲到了在基督里,所以在后来更大的荣光是基督。基督来了,以前那个荣光就吞灭了。

15节“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这是说明人们没有正确的明白基督和律法的关系。“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也就是说这个律法像训蒙的师傅,把他们带到基督那里,这个时候,信道也就来了。“,帕子就几时除去了。”所以这个和刚才读过的经文是吻合的。17节“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当我们来到耶稣基督那里领受耶稣基督的时候,我们就接受饶恕,接受义,圣灵就开始来持续一个工作,直到完成。18节“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象从镜子里反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这里说,你要看,要注目耶稣的荣光,这是耶稣的什么呢?就是耶稣品格的优美,也就是耶稣无比的魅力。这个时候就会怎么样呢?我们就会变成他的形状,荣上加荣,就发生改变,仰望就带来改变。

在这里讲到,有几个问题,这段圣经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是不是用字写在石版上的啊?那是什么呢?属死的执事。那是什么呢?定罪的执事。那里有没有光呢?有荣光,它为什么有光呢?因为他在描写基督,因为基督在这个里面,因为基督在这个背后,所以它勾画一种轮廓,看起来也有荣光。如果没有基督在律法里,律法本身就没有任何荣光,因为律法是定罪的。它没有荣光,它是定罪的,它是属死的,它定你的罪,然后罪的结果就是死。律法本身没有荣光,是因为它是在应许和保证将来的一位基督,它是在描述基督,所以它才有荣光。

当摩西在十诫里面看到十诫所应许的,所保证的那一位基督的时候,摩西的脸上就开始反射荣光。摩西并不是看到十诫开始脸上有光,而是他看到十诫里面所隐藏的基督,然后脸上就开始有了光彩,而那个很微弱的光,色列人尚且受不了。但是现在我们知道,耶稣基督来了,他是更大的光,当耶稣基督这个更大的荣光来的时候,十诫的那个荣光就被吞灭了。因为一个活的律法,比一个规则上的律法更加的有效,更加的吸引人一些。

律法的荣光当然在没有认识是基督在里面的时候,就只是感觉到被定罪一样,有些害怕。但是当这个十诫你认识到是基督在里面的时候,你就发现不同,然后你仰望的时候,你是在基督里面来接受这个诫命。那么在基督里面来接受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接受道德律法的定罪,同时我们也接受仪文律法的怜悯。

耶稣基督是圣洁的义,也定我们的罪,但是耶稣就有惊人的怜悯,所以我们不害怕,也不愿意离开他,这就是更大的荣光。

当基督来的时候,十诫的荣光就会来临。仪文律法是耶稣的什么?耶稣的预表。但是道德律法是预表吗?不是预表,是描述。描述也好,预表也好,实体是谁呢?耶稣。当这个实体来的时候,仪文律法怎么样呢?被废掉了。仪文律法是在描写耶稣的什么呢?怜悯。道德律法是在描写耶稣的什么?公义。当耶稣这个实体来的时候,十诫被废了吗?没有,但是十诫的荣光被废去了。十诫的荣光被更大的荣光吞灭了,因为耶稣是活的律法。活的榜样,比字面上的规则更加的生动和吸引人。如果我们把道德律法和仪文律法从耶稣的身上撤开的话,要么就只要怜悯,而不要公义,这就是说十诫废掉的那等人。如果你只要十诫而没有仪文律法的怜悯,你看到这个光,哪怕是微弱的光,你都会害怕,因为你被定罪了。但是把仪文律法和道德律法都集中到耶稣身上来,这个情形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在基督里面,来认识仪文律法,他是怜悯的一位。在基督里面接受十诫,他是一个义的保证。这样的话语大家理解,这里说到了荣光,这里是指品格。

在出埃及记当中,摩西说,上帝你把你的荣光显给我看,上帝在他的面前经过,就开始怎么样呢?就开始说到了上帝的恩慈,接下来的话语就描写了上帝的品格,所以大家知道,《基督比喻实训》里面也解释了,这个荣光就是品格。律法是写下来的上帝的品格,律法的荣光是指上帝品格的荣光,耶稣基督也是来彰显上帝的荣光,耶稣使律法为大、为尊。我们刚才看到了以赛亚书42:21节这节经文在别的英文圣经里面是这样说的,在修订标准版是说:耶稣来使它(指诫命)有荣光。所以诫命是因为基督在里面所以有荣光。还有在另一个版本里面这样翻译的:耶稣来使律法为大、为荣,就是使它(指诫命)更有荣光。所以耶稣来不是贬低道德律法,为了降低其重要性和义务,而是完美的活出来了道德律法。你看,在耶稣基督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对上帝品格的认识,这是你在十诫里面去看,不完全能得到的,对吧?很多人去看十诫,他知道律法,他在十诫里面也可以得到对上帝品格的某种描述,但是这个描述没有在耶稣身上看到的那么大,因为耶稣是实体。十诫也可能给人定罪,但是有时候耶稣基督义的生活,也使人知罪,因为耶稣基督是更大的荣光,使他比石版上的律法更有荣耀。

哥林多后书第三章这段圣经大家理解了吗?这段圣经是不是很难?现在大家理解了。显在摩西脸上的荣光,乃是律法当中基督的义反照了出来,律法本身没有荣光,这个荣光是包含在基督里面的。所以大家要知道,十诫是对基督的一种描绘,摩西正是看到了所应许的那位基督,这个实体。我刚才解释了什么内容呢?就是律法和基督的关系,十诫的律法和基督的关系。圣经有没有说耶稣来的时候,属死的定罪的执事就被废掉了啊?有没有这样的话啊?那并不是说把律法就撤销了,而是说,律法它是一个黯淡的荣光,他指向后者,当更大的光来到的时候,它就被吞灭了,是它的荣光被吞灭了。所以耶稣基督是律法的人格化,我们看到有如此的一位,他真的完全遵守诫命,他把父的品格的光辉照射了出来,所以被这样如此的美丽所吸引,来归向他,这就是帕子被揭去。

这个帕子被揭去是因为耶稣身上有荣光,有能力,所以我们因着信可以接受他住在我们里面,接受他的饶恕,接受他的义,所以这个帕子就被拿掉了。当信来到的时候,这个帕子就被废掉了,接下来圣灵就在我们身上做工,使我们荣上加荣。荣上加荣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注意耶稣的品格的时候,你就会同样会得到改变,这是主的灵来完成的。所以这个基础是什么呢?还是耶稣基督无比的魅力要吸引我们。当我们看到耶稣品格的优美,这就是荣耀,这就是义,这就是爱,这就是对律法的顺从,当我们看到这个的时候,就能够得胜了,救赎也实现了。所以大家要看耶稣基督,这就是重要的。

大多数的人花太多的时间在看什么呢?你们的大部分的时间在看什么?或者你的思想里面大部分的时间在想什么?太多人都坚持在看自己,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也只能变得像他自己。自以为是就住在这个空房子。还有一些人就花时间注意去看别人,欣赏别人或者批评别人,那么他也只能够变得像他。你欣赏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变得像他,同样你总是批评一个人的时候,你也会变得像他。因为不管是爱还是恨都会拉近你和他的距离,因为不管是爱还是恨,他总是生活在你的情感里面,那么他的形象也就自然的到你里面去了。大家理解吗?

所以我们把注意力不要放在别人身上,放到别人身上,要么你批评他,要么你欣赏他,这又会怎么样?有太多人在种种的方面把注意力都放在这个世界上面,那么,他们就会变得像这个堕落的世界。所以让基督的荣耀来吸引我们,结果将会多么的不同啊?加拉太书的经文也不必再争论,哥林多后书第三章的经文也都被我们所理解,最终会走向晚雨圣灵的沛降。所以在理解因信称义信息的时候,这些关键的经文要彻底地领会,这些都有很详细的预言之灵的引文,但是我尽量用简单的话去表达。

那照亮摩西脸上的,乃是在律法里显示的基督,那刻在石头上的律法的执事,是死的执事,没有基督,犯罪的就被落在律法的咒诅之下,也没有饶恕的希望,所以面对没有基督的十诫,结果就是灭亡。如果不把基督放在诫命里面,那么这个诫命对你来说就是死的执事,你落在他的咒诅之下,也没有饶恕的希望,它本身也没有荣光,但是它应许一位救主,在仪文律法的应许里面,看到救主的人生;在道德律法的应许里面也会看到更大的荣光和义,把注意力放到耶稣的身上,这些都完美的结合。道德律法和仪文律法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都放到耶稣身上的时候,这会是多么完美上帝品格的写照,我们就被他所吸引,上帝的形象没有被扭曲,我们会拥有义,拥有饶恕,我们也没有害怕,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所以把注意力放在耶稣的身上,对于将来,我们就没有了惧怕,所有的人都会点燃一种希望,这是真正的信仰,这是内心的改变,接受从天而来的圣灵,我们就会有永生。愿大家荣上加荣!愿大家领受一种在我们里面一直成长的生命,它会向上,向前,更高,直到我们像耶稣。如果像耶稣,那该是何等美妙的事情!

耶稣在地上每个人都被耶稣所吸引。人人在基督里都能够得到爱,饶恕和平安,也能够得到义。耶稣在地上充满了信心,也给人带来信心,所以成为这样的人是不是很令人惊奇和羡慕的事情啊?我们因着这样的信,就会有爱和顺从,这就是末时代教会的成熟,这是因信称义的结论,不是复杂的理论,而是简单的,仰望就会得到建造,荣上加荣,直到晚雨圣灵沛降。面对千千万万的人,向人彰显基督,也彰显上帝的慈爱,也彰显上帝的义。

真正守诫命的人就在这里。通过这个方式你去看末后预言的应验,患难地来到,七大灾,都没有什么。那些都会褪去,如果在基督耶稣里,隐藏在基督耶稣里,那一切都不算什么。如果在我们的传讲中失去了耶稣,将来就会有一种极大的审判和刑罚摆在我们的面前,所以大家的注意力要在耶稣的身上,就是去看他。

曾经有一位跟我发一个短,他没说他是谁,写道,我老想到自己的缺点,我也想信好,像耶稣,但是我总想到我的罪和不足,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做,现在感觉到很迷茫。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然后我简单的这样回答:把注意力不要放在自己的身上,你就带着你现在的原原本本的样子,你只要来读圣经,多多去读历代愿望,你就来看耶稣,就来了解他,熟悉他,然后你自然就会改变,这就是救赎。哇,他得了这个短信之后,我就感觉到好像是很简单的回答,好象没有解决他什么问题一样的,我去探访他,好像也感觉到不能够解决什么,我只是随便写了一下。没想到他马上回了一个短信。啊,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太高兴了。我现在真的有希望啊,太好了,我终于知道了,然后说,我已经把你的短信发给很多的人了,这个太好了。

其实这些是很简单的道理,让全家人的注意力,让信徒的注意力,让学习和传讲的重点,高举基督吧!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而举起来的耶稣,在这里有饶恕的保证,在这里有称义的保证,他的义是完美的义,完全顺从律法,他的爱是真实的爱,他的生命是永远的生命。所以让我们拥抱他,爱上他,不愿意离开他,接受他住在我们的心里,这就是因信称义。愿这样的真理一直伴随着从今以后我们的成长,每一个人都可以如此地拥抱耶稣基督,我们就学到这里。

赞(0)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