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打开《约翰福音》1:29节,“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是施洗约翰的信息,也就是“旷野的人声”。施洗约翰是为耶稣基督的“初临”预备百姓的人。我们正是要为耶稣的再来预备合用百姓的人。约翰“旷野的人声”,喊着什么呢?——“看哪,上帝的羔羊!”这只是一个声音,被称为是“旷野的人声”,是一个见证,是一个介绍人——把人指向上帝的羔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
“上帝的羔羊”
我们生活在这个地上,应该带着羔羊的品行。耶稣被称为是“羔羊”,我们要拥有耶稣的品行。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用“羊”来代表耶稣,因为羊的品行很像耶稣。羊的特性代表耶稣,同时也代表我们,“耶稣”——也是指着我们。首先,羊很温顺、很纯洁,羊也没有诡诈——所以,羔羊的特性像耶稣。但是羊它又有些愚笨,这个羊非常容易就迷路,羊很容易离开羊群,成了不知道回家之路的迷失的羊。所以羊是需要牧者的,羊不能独立生活,它需要人在前面引路,从这个角度,羊也是指着我们。所以,羊的纯洁和温顺代是表耶稣的品行。羊需要牧人,羊它很容易迷失,羊也是象征着我们。
大家有没有看到过羊群?——在我们生活的乡村里经常有羊群,我们看到牧羊的人,有时候一大早或者很晚还在带领着羊群。但是这个羊如果你试验一下,你用脚踢它一脚,你看这个羊会怎么样呢?它不会反过来咬你,它也不会用脚反过来踢你——它不知道报复的,它不知道还击,就呆在那里不动。然后你再踢它一下,它就跑开了,它还是很温顺地呆在那里。所以羊是一种很“温顺”的动物,这就是羊。羊非常能够忍耐,从来不大喊大叫,也不会去咬别的动物。所以,羊它的特性用来指耶稣,也是指我们。
我们怎么样才能拥有像羊一样的品行,我们怎么样才能像“羊”一样?要有耶稣基督在我们心里面,我们要以羊的身份出生,有耶稣住在我们里面,圣灵重生。圣经上讲到“披着羊皮的狼”,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重生的基督徒,他们里面是“吃人的狼”,外面却是很漂亮的羊羔,有伤人害物的心,表面上有信仰。所以,我们只有耶稣基督在我们里面,我们才能活得像耶稣,要成为羊,才能活得像羊。羊在走路的时候,它如果看到路边有动物的尸体,它会不会流口水啊?——它不会。因为羊是吃草的,它对肉毫无兴趣;它被挨打也不会去反击,因为它就是羊。所以必须以羊的身份出生,才能够活得像羊,只有耶稣基督在我们里面,我们才能够活得像耶稣。
“在律法之下”被定罪
很多人试图以自己的努力那样去作,那就会成为律法主义者。《圣经》上关于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呢?《圣经》有很特别的话,说到“我们是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 (罗6:14)这样的话很容易被误解。什么叫“在律法之下”呢?人们往往就说,那些去守诫命的人错了,他们还是在“律法之下”,这是一个误解,《圣经》并不是这样讲的。那么在“恩典之下”,人们就理解我们现在“在恩典之下”了,我们只要信耶稣我们就得救了,人不可能不犯罪;虽然犯罪,但上帝仍然可以饶恕我们,我们是在恩典之下。这同样是错误的,《圣经》并没有这样讲。
什么叫“在律法之下”呢?——是指在律法的“定罪”之下,是指没有胜过罪的这种状态,所以,律法显明他的罪和不义,在律法的定罪之下。被律法所“定罪”的这样的状态——这是“在律法之下”。我们来看《罗马书》3:20节,“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在律法之下是指在上帝的审判之下,在上帝的定罪之下。
我们再看21-22节,“但如今,上帝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上帝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这里说,律法只能定我们的罪,并不能给我们带来饶恕和义。所以在律法之外有了“义”,耶稣过了完全的义的生活,所以我们接受基督来接受义。律法的目的叫我们知罪,但律法本身不能拯救我们,这里就说到,有耶稣的义——这就是恩典。
在恩典之下 ——受圣灵引导
什么叫“在恩典之下”呢?我们看《罗马书》6:14节,“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这里说,在恩典之下的人,罪就不能够掌管他,胜过罪的这种状态——因为在圣灵的引导之下。所以领受了圣灵就不在律法之下,领受了圣灵的恩典,拥有了耶稣的义就不在律法的定罪之下——这时候罪不能作主。所以恩典之下是什么意思呢?罪不再掌管我们的状态,罪不能再控制我们的这样的状态——这是在恩典当中。
领受义之前向罪死
我们看6:7节“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所以,什么样的人是脱离了罪呢?在恩典之下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已“死”的人,所以死了再在基督里活的人。是什么“死掉”呢?是我们这个肉体死掉吗?在恩典之下在领受义之前先要“死”,什么死掉呢?是这个肉体罪的本性消失了吗?——不是的,一直到耶稣来之前,我们的肉体的软弱的本性一直存在。到耶稣来的时候,我们得以荣耀的变化,那时候就会赐给我们不朽坏的身体,那时候我们的本性也改变了。但现在我们“死去”是指——我们按着邪情私欲去生活,按着罪的本性牵引去过,这样的状态要“死去”,也就是向犯罪的这样的状态要“死去”。
怎么样向着罪要死去呢?我们这个肉体是软弱的一个本性,但是我们向习惯性的罪,向被这个肉体牵引着去犯罪的这样的一种状态要死去。6:11节就有解释,“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我们向罪当看自己是死的——我们不是已经悔改了么?不是已经认过罪了么?不是把罪已经钉在十字架上了么?——不要再把它放下来。就像一条蛇一样已经把它绑起来了、捆起来了,不要把它又释放进来了,不要去碰它,把它已经绑在那里了,所以看着是“死”的。
假如过去的人来找你:“我们一起打麻将吧?”你说:“干什么?你找错了人吧!过去跟你打麻将的人已经不在,现在是一个新的我在活着。”你过去的朋友来找你:“我是你的朋友啊?”你就说:“你找错了人吧?”所以向着罪看自己是死的。诱惑来了,牵引我们的罪的本性的这个肉体喊:“啊!我们要这样!”它想冒上来作王。你就问:“好好呆着!你是谁呀?”它说:“我是你的王。”“不是!现在我的王是耶稣,这个肉体老老实实地呆着吧,不要造反,你想要去干什么!”所以好好就管住它,是上帝的“恩典”在作王,这就是看罪是死的人。——你们要知道我们没有义,但是我们可以领受圣灵和基督的义,我们就可以成为“义”的人。
让羔羊耶稣活画在我们心里
比如,很多年前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教会里有一位姊妹,刚开始我去那个教会的时候,我们的关系非常好,后来就是因为信仰有了分歧,她就非常恨我,很气愤我,她想方设法好像把我从那里弄走,我在教会里就抑制不住。而后来有很多人赶到我家里去,非跟我吵架一样。我真的非常的难受,心里就不安了,就非常讨厌她。但是我知道这是不对的,我就到房子后面的一个山上,我一个人,我中午的时候走到树林里面去祷告。我说:主啊,求你把我的不平拿走,纠正我里面的状态,拿掉我心中的这个仇恨,你来帮助我。我对她没有爱,她这样对待我,我就突然失去了平安。帮助我,赐给我饶恕人的心。
当我这样恒切地去祷告的时候,我突然就感觉到一种“平安”临到了我,对她的感觉(讨厌)一下子就消化掉了。然后我突然感觉到这个人非常可爱,以前我们交往的时候所有的好的一面都展现出来了,然后好像我就看不到她的不好的一面了,就有了耶稣对待她的那样的一个心——这不是我有的,是恩典来作的工作。我就感觉到:“啊,我没事了,我再也没有仇恨了。”
当我们读到《圣经》中耶稣饶恕行淫被拿的妇人,我们看到那些法利赛人来控告。都是犯罪的人,但是相互控告,相互不饶恕,这个时候耶稣心里多么的痛苦。比我们犯罪给耶稣带来的痛苦更大的是:罪人和罪人相互不饶恕,还相互指责,耶稣就更加的痛苦了。当我们看到耶稣这样忍耐,蹲下来在地上画字,他就不知道说什么,内心伤痛的时候,我们突然就看到了饶恕的上帝的形像。这时候就说:“主啊,让我能够拥有你这样的心”。所以心中就有了一种饶恕人、怜悯人的愿望。在这世上好像我再也没有什么人恨他了——我不恨任何人,我感觉到在我心里有这份平安,对任何人我都可以饶恕——不管他怎样对待我,我绝不在心里对任何人有讨厌。自从我看到耶稣这样的义,我作这样的祷告,这样的平安我就有了。所以现在我活着,对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任何贪恋,对钱的问题…没有任何吸引力。对待任何人,不管他怎么反对真理,我好像这个事情就像没有发生一样。因为耶稣基督是羔羊——羔羊是不会报复的,所以,有羔羊在我们心里,我们就会活得像羔羊。
小结
刚才我们说到了在“恩典之下”就不在“律法之下”,就不在定罪之下。有了“恩典”(从上帝而来的饶恕人的能力)在我们心中,上帝的完全顺从诫命的这种“义”就能够成就在我们里面——这个义就是圣洁、就是爱。羔羊就是“不报复”的一种动物。我们有了耶稣就能够像羔羊耶稣。大家是在律法之下呢?还是在恩典之下呢?究竟什么在掌管着你呢?我们前面讲过羔羊的特性是耶稣,也代表我们。
起初被杀的羔羊
现在,我们继续来看。大家知道,提到耶稣,说他是“上帝的羊羔”,这样的话语在《约翰福音》和《启示录》里面是特别多的,约翰特别理解这一点。那么他在说到:“看哪,上帝的羔羊”的时候,他认识耶稣基督是羔羊。他想起来了《创世记》的话语,“羔羊”这个话语最初开始出现在《创世记》3章。亚当夏娃犯罪,他们就感觉到荣光离开了他们,用无花果树的叶子开始来遮盖自己的羞耻,他们很害怕的躲藏了起来。上帝这时候来招呼他们,上帝就希望他们悔改,并且就呼唤他们说:“你们在哪里?”亚当夏娃就出来了,他们就开始彼此推诿,相互的责怪,最后带着对上帝的埋怨。但是天使却告诉他们重返伊甸园的计划。
天使就对亚当说:“亚当夏娃你们过来,你们看,那是什么?”“那是两只小羊”。“你把羊叫过来”。亚当夏娃以前和这些羊很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他就吹了口哨,两只羊就慢慢跑过来了——羊的腿非常短,所以它跑动时候好像一晃一晃的就要倒一样。亚当夏娃各自就抱起一只可爱的羊。上帝就说:“亚当,现在拣两个石头来,把这石头用力地碰撞,让这个石头破碎。”这个石头就破了,成了很尖锐的像刀一样的。上帝就吩咐:“亚当,现在开始用这个尖尖的石头,来击打这只羊”——“啊,为什么?”他就轻轻地打一下。“不够!再用力地打!——再用力!”所以他就击打这只羊,这只羊就死去了——这就是(始祖)第一次的献祭。
大家可以想象:亚当从来没有看过死亡的场面,他开始目睹叶子开始枯干,现在他又亲手杀死了一只唯有上帝才能赋予生命的羊,他就惊惶地站起来,把这羊和石头丢在地上。他就不解地问:“上帝,因为我犯了罪,这只羊就要这样无辜的替我死去吗?”“不是的,这乃是代表上帝的儿子,祂将会成为人,这样担当人类的罪而死。”
大家想想:亚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上帝啊,千万不要这样!就让我们死去算了。我们不值得这样去做,不值得被你们拯救。为什么(要)为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你是我的孩子,我是你的创造主——父亲不会离弃自己的孩子,你将会被拯救回来。”所以这次献祭的礼节,就刻在了亚当的心中。
上帝在这只羊子被献祭之后,就把羊子的皮剥下来,作了皮衣给他们穿,代替了无花果树的叶子——这是象征着耶稣遮盖人的罪,赐给人义。这个羊皮的衣服是代表最终要恢复了的我们“光明的外袍”——就是耶稣的义袍。要使人脱离羞耻的犯罪的状态,重新拥有上帝的形像,这就是救赎。
耶稣的救赎给我们两样礼物:一是这只羊子替我们死,这是饶恕;另一个给我们羊皮的衣服,上帝给我们的义袍——这就是“被杀的羔羊”。从此以后亚当夏娃就会厌恶罪——他们一想到耶稣将来要为自己的罪而死去,他们就会厌恶罪,所以他们真正的悔改了。大家再也没有看到《圣经》记载他们犯罪,他们真正地悔改了。
伊甸园中上帝的法则
亚当夏娃犯罪了,因为他们吃了善恶果。在伊甸园里有善恶果,当他们杀羊献祭的时候,他们开始理解“上帝律法”的真正意义。善恶果不能吃,这就是一道命令,这也就是律法本身。当时没有十条诫命,因为当时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奸淫,也不知道什么叫杀人——给他说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他们就不能够理解,他们觉得那不可思议,所以当时没有十诫。也就是这一条命令就是律法,已经适合人们圣洁的情形,十条诫命是人类犯罪之后附加上去的。因为有了奸淫的事情,所以才有了第七条诫命;因为有了偷盗的事情,才警告说“不要偷盗”。
大家要理解:在人类犯罪之前,在伊甸园里有上帝的律法,这个律法就是对上帝的顺从。顺从主的话语就有生命;不顺从就会死亡。上帝造人的时候,给人自然律,给人道德律,你违背这个法则就会死。上帝是造物主,我们是被造的,所以按着主的话语去顺从,这就是律法。自然律、道德律,必须按照法则去生活。上帝的话就是法则,也是生命。
在伊甸园里这个法则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呢?就说,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都可以随意吃,只是园子当中这个善恶果你不能吃。所以凡事说到“法”——按照上帝的话去生活,这个里面就有两种:一种是你可以作的事情;一种是你不可以作的事情——芒果可以吃、桃子也可以吃、苹果也可以吃、香蕉也可以吃;但是善恶果——这个禁果你不要去吃。不是这里面有什么恶的暗示,也不是这个果子里面有什么毒,而是给人一个顺从的选择、一个爱的表达、给人一个试验的机会。
要信赖和顺从上帝
但往往是这样,越是上帝说“不可作”的事情,人们就更容易被诱惑去作。如果对青年人说:你不要自己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那么他们想:“为什么呀?”你叫他不要去看,但是好奇心就偏偏跑去看。这是什么呢?——这是叛逆的心。所以现在罪人往往就是这样,上帝说不许去作的事情,他们容易去作,在这一点上就容易受到诱惑。
所以凡是在《圣经》上说不让我们去做的事情,这样的问题上你要小心,不要带着一种反叛的心。当上帝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这是上帝想要掌管我们的心,也就是要拯救我们,给我们生命。这时候不要抗议,也不要去疑惑。主让我们做这个,那你就做这个;让你不要做这个,你就不要做这个。你先顺从,然后可能就会发现,上帝这样吩咐你的原因。不要等你理解了,你才愿意去做,所以上帝的吩咐你顺从,你就是最安全的道路。
比如说,小孩子在外面玩耍,现在天下雨了,父母说:“小朋友进来。”说:“为什么?”你就说:“下雨身子都会打湿啊,进来啊!”“为什么?”“打湿了就会感冒啊。”他还说“为什么?”“感冒了就不能上学了,快进来!”他还说“为什么?”这时候,父母亲会怎么样? “不为什么,现在你就给我进来,这是命令!”
所以,有时候上帝就会用这样的方法对待我们,这就是就是诫命。有时候我们不能够理解,你就不要总问“为什么”——这是一种叛逆和不信的表现,上帝的吩咐就照着去顺从。——为什么不让我吃肉啊?有时候你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为什么”这种说明性的东西以后你就会明白,但是现在你只管去顺从。可能你觉得比较难懂,不太容易理解,但是你还是要先顺从——这就是“信心”。
没有信心就有一种叛逆的心。信心也就是信赖,我们可以信赖上帝的话,为什么呢?因为上帝是无比的“爱”的一位,是为了拯救我们而舍命的一位——这样的一位我们完全可以信赖他。他为了拯救我们,什么都可以付出。所以,这个理由以后我们会明白,现在我们就来先顺从主的话语——这就是“耶稣的信心”。
耶稣信上帝,完全的顺从,以至于舍命,挂在十字架上。所以,要全身心地信赖上帝,这是在伊甸园里面,羔羊带给我们的理解。在伊甸园里第一次献祭——羔羊被宰杀的时候,就止住了亚当夏娃这种不信和叛逆的心。他就学会了什么叫信心和顺从,也正确地开始看待上帝的律法,这就是“上帝的羔羊”。当我们来“看哪!上帝的羔羊!”大家就要理解这些。
信心的榜样——亚伯拉罕
那么,真正“信”的榜样,在后来有了亚伯拉罕,他成了“信心之父”。在亚伯拉罕的经历当中,又让我们再次看到“上帝的羔羊”。在《创世记》20章,亚伯拉罕的经历,有一次上帝向亚伯拉罕显现:“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主啊!我在这里。”“你领你的儿子到摩利亚山去。经过三天的路程,到达摩利亚山,将他献为燔祭。”啊!这真的是难以置信的命令——他老年所生的孩子,是上帝应许他所生的孩子,独生的爱子,最爱的以撒,不是在自己的家里,经过三天的路程,带到摩利亚山去,献为燔祭,这个命令显得好像难以理解。但是就算是这样的命令,亚伯拉罕就不断地边思考、也边顺从——这就是信心!
大家知道什么叫燔祭吗?在《利未记》圣所制度里面献祭的时候,首先讲到的时候就是燔祭。燔祭就是把这个祭牲杀了,然后把皮剥掉——这是代表把污秽的衣服去掉,要穿戴基督的义;然后把动物腹部剖开,把内脏一样一样地都要拿出来清洗——这是代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都要洁净、都要归正——你的吃喝,这就是这个胃要拿出来洗,你所有的习惯、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要按照话语来归正才行。然后把这个祭牲切成块、在火上完全烧尽,这是燔祭——象征着我们的悔改、我们的重生,也象征我们对上帝的一种顺服,完全的屈服于上帝、顺从他的义。每一天在圣殿里面都有燔祭——在献赎罪祭的时候也要伴随着献燔祭——燔祭是代表我们“屈服的经验”。
所以,现在亚伯拉罕得到了一个难以理解的命令。但是他怎么做呢?他一大早就领着儿子——他知道家里他的妻子会反对,也不能把这件事先告诉他的妻子,这就是信心。他没有向上帝抗议,他知道上帝是“知道一切”的,上帝都会合理的有个答案的,上帝会看着办的。那么我们简单的信赖祂,凭着信心就前进了。带着仆人,骑着驴,带着儿子以撒,也带着献燔祭的柴,还带着火。这三天的路程当中,亚伯拉罕心里面充满了争战。他并不会简单的就认为上帝叫他杀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个命令又是真实的。他不会去认为上帝是很残暴的,要孩子献祭。但为什么上帝的命令又是如此呢?——他就带着一种痛苦的思考、内心的挣扎,但是他仍然按着上帝的话语在前进。
他总是期待,天使会不会再次向我显现,跟我说“弄错了”?他就昼夜地祷告,三天之久。每天晚上就仰望天上的星星,他就想起来:“天父啊,你曾经告诉我,看到这些星,这就是祢应许我的,我的后裔要如此多。现在,这是我独生的爱子,怎么可能把他杀掉呢?你曾经应许我,以撒的后裔才是像天上的星。为什么?——是不是你会让他从死里复活?曾经我做错了,现在,你是不是要试验我的信心?我相信你的应许,你的应许绝不会废掉,甚至死也不会废掉你的应许。你是能够使死人从死里复活的上帝。主啊!但是请你告诉我,是不是会有什么变化?”
但是,这些星星眨着眼睛,沉默,没有任何声音——这就是试验!当我们要顺从主的命令去进行的时候,有时候你不理解,你的心可能会动摇——这就是试验!所以,亚伯拉罕受到了这样的试验,当然因为亚伯拉罕以前没有简单地顺从主的话,他失败了(指从夏甲生以实玛利的事),所以他受到这样的试验。如果他以前完全地信赖,这个试验就可以不必要有。所以为了让他真正的信主的话和应许,有试验临到了他。这试验就是看我们信“上帝的应许”到什么程度。今天,上帝也会试验我们,我们究竟怎么样顺从主的命令呢?上帝也会试验我们。亚伯兰就经受了这样三天的试验——他就完全尝到了把自己的儿子献给上帝的这样的一种经验。
到了摩利亚山,看到山顶上有上帝的云彩。——啊!是的,很清楚,这就是来自于上帝的命令,那里有云彩,于是他就和他儿子一起上山。他的儿子就问他:“爸爸,这次您怎么这么大的一个失误呢?献燔祭,你看呢,柴有了,火也有了,但是献燔祭的羊羔怎么没带来呢?那怎么办?”“上帝必预备”。所以,他就痛心的这样回答。他的儿子三次这样问,每一次的问话都在这个父亲的心中产生多么大的挑战。最后他们就到了山顶上,父亲就握着儿子的手:“儿子,上帝的吩咐是,将你献为燔祭。”大家想一想:这位以撒没有说,父亲疯了。他也没有逃跑——他却帮助这个父亲,来执行上帝的命令,他自愿的愿意把自己献为燔祭。以撒就这样象征着耶稣——象征着耶稣的顺从,以至于死。当亚伯拉罕有了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他就知道了——“上帝的羔羊”!
代替我们而死的“羔羊”
我们本来是该死的,叫我们死,这个命令也没什么特别的过分的——我们是罪人。如果上帝让我们死,又有什么做得不对呢?但是,当亚伯拉罕正要举刀的时候,天上就有声音止住了:“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够了,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什么叫“敬畏上帝”呢?第一位天使的信息里面说“应当敬畏上帝”。“敬畏上帝”就是顺从主的话,遵行祂的诫命,远离罪恶——这就是敬畏上帝。敬畏上帝,就是不敢得罪上帝去犯罪——这就是“敬畏上帝”的意思。上帝是主,当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没有声音说“够了”!但是,当亚伯拉罕将以撒献祭的时候,天使就止住了。也就是说,叫以撒就要死的地方,现在有了一只替他死的羊(预表耶稣)。
当父子俩个通过了这个试验,拥抱在一起哭泣,流下感谢的泪的时候,突然就听到一个地方传来羊的叫声。他们举目一看,在这个荆棘丛里有一只羊就扣在那里,他们就拿这只羊献祭,这只羊就是耶稣——所以以撒就活了,亚伯拉罕的子孙们就活了——因为这只羊死了。
这就是我们要理解的“上帝的羔羊”——因为“羔羊”的缘故我们就活了,代替我们的上帝的羔羊。因为这个,今天我们活着,我们还能够呼吸,心脏还会跳动,血液在循环,我们还可以思想,还可以来认识上帝,还有恩典临到我们。每一滴水、每一口饭都带着十字架的记号——是耶稣的血换来的。所以施洗约翰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背负世人罪孽的”。羔羊的恩典——是上帝的牺牲,是上帝的爱,也是上帝的品行。
大家知道吗?那只羊,两只角扣在荆棘里的地方,后来就成了髑髅地——正是十字架把耶稣举起来的地方。而亚伯拉罕在摩利亚山筑坛要献祭的地方,就成了耶路撒冷圣殿上的燔祭坛——一千五百年后,这两个地点却惊人的应验了。五百年之后,建造了耶路撒冷的圣殿,这个坛就成了外院的燔祭坛;再过一千年之后,那个羔羊的地方就成了髑髅地,耶稣——上帝的儿子就(在那里)被举起来了。《圣经》一直在告诉我们:“看哪!上帝的羔羊,背负世人罪孽的”。
为我们作中保的“羔羊”
但是,并没有到这里结束。我们在《启示录》第5章里面,看到耶稣在天上施行审判的场面。大家看《启示录》5:1-8节,“我看见坐宝座的右手中有书卷,里外都写着字,用七印封严了。我又看见一位大力的天使大声宣传说:‘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能展开、能观看那书卷的。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我就大哭。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我又看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有七角七眼,就是上帝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这羔羊前来,从坐宝座的右手里拿了书卷。他既拿了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
这里说到,在天上的耶稣、被杀过的羔羊、又活着的羔羊。这里讲到羔羊在天上的工作,羔羊代替罪人死去,但是并没有到这里就结束,羔羊现在在天上。所以,所有的颂赞都归于被杀的羔羊!他在天上垂听圣徒们的祈祷、为他们作中保、垂听他们的呼求、帮助他们从罪和诱惑中去得胜。被杀的羔羊给我们带来了饶恕,但是并没有到这里救赎就完成了。我们还活在这个地上,我们的罪得到了饶恕,但是我们这个软弱的本性还存在,我们还生活在这个地上,还会受到诱惑,魔鬼还要攻击我们,所以我们需要中保的力量,这就是耶稣在天上的义。祂赐给我们得胜罪和得胜诱惑的力量,耶稣正在天上做着这样的事情。所以全宇宙都在赞美祂。因为祂曾经成为人,祂得胜了。现在,在天上为全人类作中保,为让悔改的基督徒得胜罪而作中保。这些都是《圣经》让我们要来看的——“上帝的羔羊”!
亚当看到了上帝的羔羊,在《启示录》就被记录成是“创世以来被杀的羔羊”。亚伯拉罕曾经看到过上帝的羔羊,所以在《约翰福音》里面就说到:“我(你)们的祖宗欢欢喜喜地仰望耶稣(我)的日子,…”(约8:56)他仰望耶稣,他看到了上帝的羔羊,他领悟了那一点,这是多么美丽的话语。
跟从“羔羊”的人
施洗约翰又说到了:“看哪,上帝的羔羊”。并且使徒约翰在这里又告诉我们在天上的羔羊、为我们作中保的羔羊。所以当我们仰望羔羊的时候,我们就理解——啊!这是我们的救主。它——用羔羊来描述是代表一种“顺从以至于死”的品行。所以跟从羔羊的人也都有一种“哪怕是死也顺从上帝”的品行——“牺牲自己、顺从上帝”这样的一种品行。耶稣这样的榜样和品行,在末时代的教会当中就会成就。
大家来看《启示录》14章,“存心顺从、以至于死”这样的耶稣的品行将会成为144000人的特点。所以《启示录》14章就描写144000人怎么样呢?第 1节,“我又观看,见羔羊站在锡安山,同他又有十四万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写在额上。”这是站在锡安山上的羔羊,同他在一起的有144000人,他们都拥有了耶稣那同样的品行。——什么样的品行呢?第4节后半句,“…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他们都跟从他。”这就是他们的品行——顺从的品行,无论羔羊引导他们到哪里,他们都跟从祂。大家有这样的心吗?大家愿意羔羊无论引导你到哪里都跟从吗?(阿们!)《圣经》给我们什么样的真理,我们都愿意领受吗?将来让我们殉道也愿意吗?让我们成为144000人活着升天,愿意吗?不管上帝怎么安排都愿意——大家都要有这样的心志。(阿们)
上帝说不要做这个,就不做;如果说,他要这样做,你就这样做;叫你不要喝这个你就不喝,叫你吃这个才好,你就吃这个,这就是跟从主、顺从主的人。这就是我们:“看哪,上帝的羔羊!”这样仰望,就会得到变化。
那么144000人这里怎么说明他们呢?《启示录》14:4节,“这些人未曾沾染妇女,他们原是童身。”是指他们没有沾染“巴比伦”的谬道——拥有了真理和品行上的纯洁。他们等候基督,就如同新妇等候新郎,拥有一个非常纯真的心。现在,在这个世界当中,很难理解什么叫“童身”。但是《圣经》就用这个来代表,在地上独特的百姓——纯洁的百姓、如此忠诚的百姓、只爱耶稣的百姓。
进入圣城之人的品行
那么,最后拥有了像羊羔这样的人,和上帝的羔羊一起在哪里呢?这里说,他们站在“锡安山”,在将来的天国里面。这个“锡安山”是地上的锡安山,它也是预表将来的新耶路撒冷,因为将来的新耶路撒冷就是降临在锡安山这个位置上。所以将来在永恒的天国里面,在圣城新耶路撒冷里面,144000人和基督在一起。
我们看《启示录》21:15-16节,“对我说话的,拿着金苇子当尺,要量那城和城门、城墙。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四千里,长、宽、高都是一样。”这里说,这个城长、宽、高都是一样,这是新耶路撒冷的结构。这是什么意思,大家理解吗?长、宽、高都一样,是不是一个正立方体?一个正方体,有十二条边,方方正正的有十二条边。所以“12”这样的数字是象征着“完成”,这个城方方正正的就“完成”了,这是代表救赎的“完成”,代表末时代成熟的教会、“完成”了的教会。
在耶稣的门徒当中有十二个门徒,后来加略人犹大死了,后来增补了一位,十二位。为什么是十二呢?——因为“12”象征着要“完成”。过去以色列有十二先祖,后来有了十二使徒,就成了属灵的十二使徒。在这属灵的十二使徒的基础上,福音向全世界各国、各方、各族、各民传播,结果发展出了十二个属灵的支派。过去的是肉体的十二支派,现在是属灵的十二支派,代表全世界十二种不同类型的人,但是他们都向着羔羊而来聚集。十二使徒在这个基础上,有了十二支派,“十二乘十二乘一千”就是代表十四万四千——最后成熟的一代。圣城有十二个根基,十二根基上面有十二使徒的名字,又有十二个门,门上有十二支派的名字——这是象征着教会被救赎和最后的“完成”,这是一方面的意义。
另一方面,这个城长、宽、高都是一样,你看起来是不是会很奇怪?四四方方的一个建筑,现在可能看不到这样的建筑。现在人们的建筑物都很怪——我在一个城市看到一个很高大的建筑是一个圆的,像一个铜钱,一个大而圆的“铜钱”竖在那里。所以人们的建筑物要么是一个尖尖的,要么就是这样怪怪的,这是代表人的思想都扭曲了,不是一个很正直的行为。你看人们现在画的画,所谓的叫什么现代抽象派,那个画的画你不知道是什么,这个人的头在这里,耳朵在这里,下身又在这里,都是扭曲的——这代表人都被扭曲了。
人们特别喜欢那种怪怪的东西、怪异的东西。一个东西插上翅膀在飞,人被翅膀驮着,人一下在这里,一下到那里。人会说一种奇怪的语言,身上还带电,这样题材的东西,不断地出现在电视剧里面教育儿童——让儿童经常按着幻想去生活。人们的思想就染上了这种色彩——被扭曲了。越是这样怪的东西越值钱,说那是“创意”,那样的画还特别名贵——四百万标价——给你四十块钱你可能也不要。所以这个人们的内心被扭曲了,不能正确地看待事情。
但上帝的城方方正正的——这是代表被救赎的人那种“圣洁、公义”的品行。他们是怎么拥有这样的品行的呢?这里说到,这个城的城墙十二根基是十二样宝石,对不对?并且说这城门是十二颗珍珠——所以,这“宝石”和“珍珠”就象征着这些像羔羊的人。
“宝石”从哪里来?——从地里被挖掘出来的。挖掘出来的宝石看起来好像还不太像,有慧眼就能够认出这是宝石。所以上帝在地上就挑选我们、就提名呼召大家,找那些心地诚实善良的人,上帝的慧眼会看上我们。但这样的宝石要琢磨,要切割,放到哪里去呢?——可能会放到“熔炉”里去,这时候会有痛苦和试验。
有些人在地上信耶稣的时候,就喊着说:“主啊!为什么给我这样的痛苦?我非常不理解,你是不是太过分了,没有给我祝福,反而给我这么多苦难。”其实不是这样的——上帝看到我们有价值,值得琢磨,值得打造,可以成为宝石,所以才这样的训练我们。上帝认识我们,为了使我们成为宝石,所以才这样对待我们,可是人们常常误解。
有十二样宝石——代表我们都是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十二个支派,性格都不一样,但是跟从耶稣,所以因为向着这个羔羊,仰望这个羔羊,大家都改变了他们的品格。性格、个性不同,但是品格最后都像耶稣,所以能够联络在一起来生活。大家都向着这个中心(耶稣)来联合的时候,最后自然就联合在一起了——这就是基督徒的“合一”。基督徒的“合一”不是通过人的什么方法能够使人捆在一起。不是坐在一起,这个心就“合一”了。大家都“看哪!上帝的羔羊!”都这样去仰望的时候,人自然就“合一”了。
将来在圣城里面有十四万四千人,他们会居住在那里。因为说到这个城墙是“一百四十四肘”,这是象征着十四万四千人,他们会生活在那里。当我们升天被提的时候,所有得救的人和十四万四千人,就会聚在羔羊的周围。羔羊在中间,那个时候是很特别的,那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是一个中空的方阵,大家理解这话吗?因为这个城是四四方方的,羔羊的宝座在中心,而四面八方都围着那些被救赎的人,所以,那个方阵是个中空的,不是像现在这样坐着,我在这里,你们都在底下,不是这样的。那个时候羔羊在中间,四面八方都有宝座——有四活物,有二十四长老,有十四万四千人,都聚集在耶稣的周围。那些为耶稣所做牺牲最大的人,离耶稣最近;理解耶稣牺牲之爱最深的人,也离耶稣最近。那个时候一切都过去了,心痛的事也没有了,悲伤也没有了,再也不会很紧张,也没有误解,再也没有魔鬼试探,人们都不犯罪了——就会永远的安息,一切都会成为新的。
羔羊是宇宙的中心
所以,我们从《创世记》到《启示录》,这里可以看到“上帝的羔羊”。大家爱“上帝的羔羊”吗?大家愿意拥有“羔羊”的品行吗?“羔羊”将会成为宇宙的中心,我们的王拥有这样的品行,这样的人才愿意在这样的国里。是撒但作我们的王呢,还是让耶稣作我们的王呢?我们会在天家,耶稣来之后我们会升天,一千年之后我们又重新回到地上,那时候上帝就会永远和我们住在一起,“羔羊”是宇宙的中心。
我们看《启示录》21:1-5节,“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当然有美丽的湖泊,再也没有分离。大家知道,这个海把大陆都分开,为了阻止罪恶的蔓延,但以后人们相互交通,没有关系,全世界都可以相互交通,有很美丽的山,但不是悬崖峭壁;也有美丽的湖泊,再没有死水和沙漠——全地就像一个美丽的花园。
2-5节,“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
大家都可以白白地来喝生命河的水,从哪里流出来呢?——从羔羊宝座流出来。两边有生命树,地球成为宇宙的中心,我们会永远生活在这里。整个宇宙都以地球为中心来旋转,因为羔羊与我们同在。
我们可以跟从“羔羊”到底吗?我们愿意有“羔羊”的品行吗?愿意有耶稣住在我们里面吗?那样我们就可以永远地活。希望大家都成为“羔羊无论带我们到哪里也都跟从的人”。大家今天都在上帝面前做这样的表态吧。“羔羊无论引我们到哪里都愿意跟从”的人举手,那么十四万四千人的人数大概又会增添不少吧?上帝的计划就越来越快完成了。
祷告:
慈爱圣洁的天父,我们感谢祢这样聚集我们!没有让我们在谬道当中迷失,也没有让我们在世界当中沉沦。主啊,虽然我们到现在为止,过去的生活充满了罪恶和不义,也充满了不信和怀疑,但是现在,祢饶恕我们吧,祢必能给我们新的心,给我们圣灵,给我们新的“义”,让我们过新的生活。帮助我们能逃脱这个世界罪的迷惑,引导我们,保全我们的家人。帮助我们去发出警告,拯救更多的人。主啊,祢使我们的灵性能够在安全稳妥当中得以成长,求祢使我们不要受到诱惑,不要爱这个世界。求祢让我们仰望祢,拥有“羔羊”的品行。让我们活得像“羔羊”,让我们没有仇恨、没有报复、不再“伤人害物”。帮助我们在“羔羊”的国度里能够永远地幸福。感谢祢听我们的祷告,奉耶稣圣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