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今天学习非常简短的几处圣经,但是对每一处我们都要非常仔细地 来理解,来体会。约一1:9“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一、上帝不改变的应许之一
- 上帝的话语是信实的
首先大家要理解这里说,“上帝是信实的”也就是说祂的话,是值得我们信任的,值得我们信靠的。但是我们常常只相信看得见的一些东西,而不去重视圣经所说的上帝的应许,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应许,并且作者约翰强调说,这个应许“上帝是信实的”有可靠。这里给我们什么应许呢?上帝并没有因为我们犯了罪就撇弃我们,我们或许做错了,或许使圣灵担忧了,但是这里有上帝的应许,我们首先要仔细来理解的就是,对上帝应许的信心,就是上帝就这样说我们就去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凭眼见,不要看就是我们眼睛看得的见的那些东西。
就像我们信主了,我们认为悔改了吗?或者说他说我悔改了,他说我们没有悔改了,或者我们的家庭发生什么变化了,或者我的心里感觉怎么样了,这些所有的就是全部都要放在一边,不要把眼睛看得见的那些事情,你所听到的人的一些话语,或者任何这个你自己的那种感觉,这些都应该把它放在一边,就是唯独重视上帝的应许。这些应许如果真的被我们领受了,在我们身上会发生很多的变化,所以就这么一句话,我们这次要花时间很好地理解。
- 上帝待我们是真诚的
上帝是信实的,就是说上帝对待我们是很真诚的。但是我们感觉到,好像上帝祂让我们信耶稣吧,我们也来信了,叫我们饮食改良我们也改了,可是他最后不救我们,好像他骗我们一样的,所以心中总感觉到对我们自己的救赎有一种怀疑。上帝对待他们确实是有祝福啊,也确实看见上帝对待别人是有祝福啊,但是上帝对待我是不是也很真心的呢?或者说祂带领我来信走这条道路,是不是中途就把我抛弃呢?最终会放弃我呢?感觉到就是有一种不可靠,主是不是会骗我,这是说对上帝的信实相反的一些表现。
首先我们要注重上帝的应许,到主面前来就说,主啊,这是你应许的,然后我们就相信,上帝对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真诚的。不管是有钱还是没钱,有文化没有文化,不管长得很英俊还是很丑陋。不管是有什么社会地位,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无一例外,没有条件的,每一个人上帝对待他们都是很诚实的,并且上帝对待他们都是很一心一意救他们的,所以这句应许要摆在在座的每一个人面前。
耶稣赐下来为我们舍命,上帝就这么去做了,在圣经上也说了,但是我们对这个应许还有些怀疑,感觉到就是没有把握,这个实际上是对上帝非常大的,就是一种羞辱。就是比如说你非常真心的对待某一个人,你也作了一切的努力对待某一个人,但是他说你是假的。那你有什么感觉呢?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要明白的是什么呢?不凭眼见,单凭上帝的这句话,并且上帝曾经为我们做的那些事情,我们知道上帝对待我们是非常的诚恳有耐心,也就是全心全意的,因为祂的话是没有例外的,是对所有的人的,我们对待自己的信仰不能放在别人的评价上或者感觉上,就是只有个人,上帝的话语这个应许去掌握,这个问题上,这是这里说的“上帝是信实的”这个问题。
- 如何理解“认自己的罪”
我们再来看第九节还这样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在我们看来,这个“认自己的罪”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从这个经文字面来看“认自己的罪”好像就是承认,自己做了什么错事了表诉出来,但是不仅仅是这样,我们来到上帝面前,我们犯罪了,或者是做错了,使圣灵担忧了,现在我们要来悔改,来承认自己的罪。
- 除去认罪的障碍–错误的情绪
那么什么是悔改?什么是认罪?不要理解成对这个罪这件事情,做一个陈明,就是把它说出来,就是认自己的罪,不是这个意思,不单是这个意思。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心灵当中的障碍应该除掉,当我们存着痛悔的心,来认罪来悔改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心里面的情绪要改变,就像孩子做错了,然后父母亲给他指出来,引领他悔改并且给他饶恕。那么最重要的不是口中承认我做错了,不是这样的,而是心里面情绪,这个错谬的一种情绪改变了,这是真正的障碍,这个应许实现的障碍。
所以当我们感觉到我们错了,有罪了,我们跪下来悔改,我们不要到这里为止了,我们有了一个开头,到上帝面前来认罪有这个开头。然后我们不要停留在陈述这个过错上,然后我们静静的,求上帝的恩典作更深一点的工作,直到我们心里的这种情绪得到改变才行,就是一种骄傲的,自满的,埋怨的和急躁的这样的情绪,我们做错了有时候会很烦是吧。很烦别人也烦自己,因为我们有跌倒了失败了,心中会很烦,有时候感觉到我哪里错了呢,这是他造成的,或者是别人的原因,所以我们虽然是认罪,但是心里面又烦躁自满,有埋怨,这样的认罪是一个障碍。
所以大家在跪下来做这样的承认自己的罪,按照这个条件去做的时候,要在承认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祈求上帝改变我们这种,心里面的一种情绪,叫使自己安静下来,感觉到自己确实是不足啊,这是我的错,这是我的骄傲,这个我不能怪别人,这种情绪的改变,这是更深的一个意义。所以当我们这样认罪的时候,那么我们跪下来之前那种很软弱很灰心的那种东西,就会消退了,这样真正的抓住上帝的应许作这样的悔改的时候,我们就会起来感觉到非常的有力量,我们做上帝伟大的工作,高贵的工作,要做一个勇士,把自己的软弱的灰心抛弃。
- 认罪的动机
在这样的认罪的时候,还有一点呢就是这个动机,认罪的动机。我们若认自己的罪首先是承认,然后更主要的是情绪的改变,那种抵触的心理要改变,就是不只是说,而是在上帝面前,要改变自己内心的那种情形,还有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动机。我们做上帝的工作,或者说我们承认自己的一个做错的事情,往往这个动机是自私的,就是很想在某些事情获得成功,这个也会鞭策人而去努力的,就是处于嫉妒和竞争会促使人去努力的对吧。
所以当我们感觉到自己不足然后愿意做上帝高贵的工作,这些要放一个高尚的立场上,有时候我们认罪,也是出于一种私心。就是我犯了这个罪了,上帝可能使我遭到损失了,我的名誉啊,人们对我的评价等等这些,把这些都要调整,就是我们认罪的时候要注意的是,进入到更深的层次。首先要知道这个事情做错了,坏了名誉,但是当我们承认的时候,应该更深的求主的恩典来做工,使我们认罪的动机更高尚的立场上,所以这个的认罪本身是一个过程,不是说我就说,好,我现在来认罪吧,我去做不是的,而是说上帝现在吸引我来做,那么我在做的过程当中本身也就是,心灵改变的过程,大家理解这个意思吗?
就说认罪不是我准备这件事情,然后就是换上帝的应许,不是,而是说上帝吸引我来做这件事情,我在做的过程当中,也就是主在恩典动工的过程。所以认罪本身是一个去体验,去揣摩,然后发挥这么做的过程。所以直到最后我们的内心被恩典所感化了,私心去掉了,自义去掉了,急躁去掉了,埋怨也去掉了,在主的面前是真的,依赖谦卑而要屈服,这时障碍就去除了,应许必然实现。
我们祈祷的时候不能过于仓促,有时候我们祷告了,把自己该求的都全部求了,该说的都说了,但是这个情绪没有改变,这个祷告没有达到目的,上帝本身不是要我们到祂面前来,非要把这个罪承认,非要你说,祂才赦免你,不是这样的。祂叫你认罪的过程,本身就是祂的恩典要来改变你内心的过程,所以我们的认罪不要只顾我们陈诉的一方面,我们祈祷不要顾我们需要我们要求要说的一方面,更多的是来在于主心灵感应的过程当中,我们内心的情绪改变了的一个步骤,
我们谈到第一点,上帝是信实的,也就说不凭眼见,只凭上帝的应许,对祂的话语表示怀疑,这是对上帝的一种侮辱。我们谈第二点,就是什么叫认自己的罪,一方面是陈明,更深的是心里情绪改变的过程,也是动机被调整的过程,我们祈祷的时候也是如此,不一定是非要说什么,那个罪也不是让你说出来,你就是口上说出来,和不说出来有什么区别呢,大家理解这一点吗?是不是更多的是我们情绪的改变呢?急躁、埋怨、骄傲放下,这个心被软化了,这么一种体验。
还有不要把祈祷理解成是我们做的一个工作,应该理解成是主和我们做的工作。在跪下来的过程当中,本身的过程,这时候就是上帝改变我们的心,在我看来,我们祈祷绝不是说我们需要的东西向上帝说,上帝都知道根本不用你去说,好像上帝疏忽了,你提醒祂一样,根本不需要。祈祷是说让主来改变我们心的过程,这就是我们认自己的罪包括的含义。有些人理解成,对呀,认自己的罪就行了,就是我把这个罪说出来呀,他就以为认了上帝赦免了,但是情绪并没有改变,那障碍还在,在心里还在。
4、“上帝是公义的”
- 耶稣的义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好,我们再接下来看这句话,接下来说,“上帝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的不义” 这后半句怎么理解呢? 赦免我们的罪也就是称义,洗净我们的不义也就是成圣,所以在福音里面称义和成圣是不可分割的,福音既有称义,也有成圣,而这两者都是上帝的功劳和工作。
这里先说上帝是义的,然后说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的不义。赦免是不是称义呀?洗净是不是成圣啊,但是这两样都是上帝是义的这个前提,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说除了耶稣的义以外,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祝福的和恩典的,接下里的话语也就是因信称义的道理。但是既包括圣化又包括称义,并且因着耶稣的义是我们唯一的功劳和希望,这样道理虽然说大家能够理解,但是事实上仍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大家是不是素来非常渴望那种恩典、那种福气呀,在心灵当中是不是一直,想要渴望有一种祝福呢?但是始终没有得到,为什么呢?因为人存着这么一种观念,就以为自己,我可以通过自己做什么,可以配得这个福气,无疑地人们是因为存着这样的一个观念,所以得不到祝福。也就说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了,放到人的身上了,放到自己和别人的身上了,我们目光必须要转移这个。只有去相信耶稣,祂是唯一使我们得救的,也就说你不要想自己的美德,也不要想自己的功劳。
这好比什么呢?我们有时候看某一个人,哎呀,他真的是有这个优点呀,所以上帝祝福他,这种观念是错的。并不是因为某一个人有美德,或者上帝才祝福。也不要去想我做了这个,因为这个是功劳上帝就祝福,也不是的。其实上帝既不看我们身上有什么美德,也不看我们有什么功劳,所有的人不要这样去比较,也不要这样去评判,要认定一点,最终人只有通过耶稣的恩典才能得救。
就好比说我们在学校里,有些同学会唱歌,这是不是非常好啊?有些同学跳舞跳得非常好,到元旦晚会的时候,他表演舞蹈确实让人羡慕呀。那么有的是劳动委员,有的是班长,有的要拿优秀学生的奖章,又有人拿三好学生的奖章。但是这些是什么呢?这些什么都不是,到高考的时候,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的考试,只有分数录取对不对?再会唱歌也没有考上,也落榜了,拿再多的奖最后没有分数也不行的。在高三读过的人就有这种体验,到时候所有的东西都不算,什么也不算,最后都是一样的考试,一样的分数,人和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这个问题上要很深地理解,既不看别人的美德功劳,也不要注重自己的优点长处和功劳。当然同时也不要在意自己的不足,因为所有的人得救的路都是一个,靠主耶稣给我们的恩典和功劳,不应该想自己的美德和功劳。这话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接受了真理的委托这件事情。大家知道接受真理的委托是一回事,我们个人的救恩是另一回事。这句话大家理解吗?接受真理的委托是一回事,然后我们的个人救赎是另一回事。
- 不要看自己的功劳和美德
犹太人有种错觉,他是被拣选民族,上帝的确给了犹太人救赎和真理,他们比外邦人的确明白这个真理,所以犹太人就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在救赎的事情上,也拥有了一种特权。他们的确在接受委托的事情上一种特权,但是犹太人以为这就是自己的美德和功劳,他认为自己很自然地比别人应该更容易得救,这是一个错误。
上帝给我们恩典,让我们做他什么工作,这和我们个人得救没有关系。他让你来做,也可以让别人来做,祂兴起亚伯拉罕,他也可以兴起另一个人,祂只不过让我们来参与,让我们在这个参与当中得到益处。从事上帝的工作,接受上帝的委托,和我们的个人的救赎是一回事。就好比说现在,大家在听,我在讲,但是当我讲完的了。我们坐下来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人都坐在一起,上帝看我们是一样的,上帝救赎我们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不足的人,并且都是接受耶稣恩典的人,都是向上帝认罪的人,但是犹太人有种错觉,所以他注重自己的美德和功劳,这就导致了犹太人的灭亡。
约一1:9节我们看到了第三点,也就是讲到上帝是义的,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的不义。这里讲到福音,讲到因信称义,讲到耶稣是唯一的希望,所有的人在救赎的问题上,非常明确这个观念才行。所以目光要转离自己,也要在别人的身上转移,必须个人明白以及来经历上帝的应许。
我们等一会来看,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的不义,在这个话上的进一步的意义,但是我们先要看的就是,上帝是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这是称义的一个部分。在这个称义的问题上,所有的人都必须回到根本的问题上,就是耶稣的义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这样一种观念。
二、上帝不改变的应许之二
- 不凭感觉、不凭眼见、信靠上帝的话语
我们再看赛55:7节,这是我们今天看的第二个应许,大家有必要把今天所学的几个应许,花一整天好好的去揣摩.以赛亚书55:7节,“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这同样是一个明显的应许,在这个应许里面没有“信实”这两个字,但是这里说“上帝必,耶和华就必”这两个“必”字就是信实的意思。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应许是明显的,我们完全信靠这个应许,不用感情代替信仰,感情或者这种感觉往往是一种错觉。比如说我们有这个体验了,或者别人说我们悔改了,我们就以为真的悔改了,这也许是一种错觉。或者说我怎么这么不足呢?我有这么多弱点呢,是不是上帝没有赦免我呀?这个也许是一种错觉,也是一种感觉。
我们现在必须要操练就是对上帝的话一种信靠,来代替一切的感觉和感情。为什么呢?因为到末了的时候,所有的能够给你心里带来安慰的东西,全部会消失,没有任何可靠外在的东西,那一切看起来都是不利的。只有在脑子里完全抓住上帝的话的不放的人,才能够通过。所以现在就开始学会,完完全全地把我们的心扎在上帝的话语里面,完全就像周围没有别的人一样,没有别的事一样,不依赖别人的评价,也不依赖我们眼睛所见到的环境的变化。
- 离弃自己的道路,除掉自己的意念
第二点我们还是照着刚才的思路来看,上帝的应许祂这样说,耶和华祂必怜恤我们,上帝必广行赦免。那么这个应许怎么得到呢?祂说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这个话和我们刚才看到的,人若认自己的罪,这个“认”是一样的。但是这里比这个“认”表现得更加深刻。
这里先说,离弃自己的道路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承认,也就是把自己所做错的罪要承认,但是这个承认不能到这里就结束,更多的是情绪的改变、动机的改变、心灵的改变。接下来第七节说,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这个除掉自己的意念和离弃自己的道路结合在一起,才等于约一1:9节,你们若认自己的罪这句话。所以我们要承认自己的罪,然后要藉着上帝更深的恩典,改变我们心里面的情绪和动机,这个时候障碍就除掉了。上帝的怜恤和赦免就是肯定的,非常肯定的。
在这个经文里面说,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只有祂是义的。大家要理解,我们得不到祝福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我们好像自己能够去努力得救一样。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得到很大的成功,但是很快会陷入到沮丧当中。因为最终我们发现,我们无力去做成自己的得救,所以要在基督耶稣里面去寻找希望。
3、两个“归向”
这里说当归向耶和华,又说当归向我们的上帝,两个“归向”这和约一1:9节是类似的,在前面我们看到的章节里面,既有称义又有圣化。在这里又说两个“归向”,也是相对应的。 所以有这个应许大家不要感觉到,好像自己没有救主一样的,好像祂对我们没有怜悯的意念的,所以不要沮丧,我们是犯罪了,但是上帝不会撇弃我们,我们是做错了,圣灵担忧了,但是大家不要沮丧。拿着这个可靠的应许来就近上帝,我们在无助无力当中,这个时候耶稣邀请我们,来投靠祂。
这样一位非常好的朋友,如果我们对祂不信任的话,觉得你对我是不是真诚的?骗我或者是说,耍弄我,让我走这条道路,最后又不救我,是不是不救我到底呀?如果产生这样的想法的话,确实是上帝感觉到很惊人的伤心。就说我对他这样,他竟那样的这种感觉,上帝就会感觉到很惊讶。就是你们竟不相信我的话,你们不相信我对你们的真诚救赎的这种愿望。所以我们要确信这个应许,并且要学会正确地来认罪,要抛弃自己的沮丧,然后来认定耶稣,我们是有一位救主的,现在仍然是有希望的。
学到这里我们还要明白,我们指望自己的功劳想获得到上帝的眷顾,那么不免就要灰心了。好像就是说我先要做些什么,在罪当中得到释放,我改了,看起来改了,这样的话我就有信心,上帝会救我了,现在我这个样子,我真的没有信心上帝会救我。我一定要改,改好了,我有些改变了,别人也认可了,那个时候,我就真的有信心上帝一定会救我的,这是一种最大的错误。当你的心中有这样的想法和争论的时候,肯定会灰心的,我们学了这个应许不断地消除这样的想法。
我们现在有罪,现在软弱、失败、跌倒这些都不足以使我们感觉到上帝不救我们,这些更加促使我们抓住上帝的应许。信心是建立在上帝的话上,不是说建立在我们自己改好的这种感觉上,是不是大家很多,做的不错了,自己有信心是吧?就感觉到好像上帝的话我容易信一些,有这种感觉,什么事情做的都很不对,这个时候就感觉上帝的话不容易信一样,这个就是一种错误。单单对上帝的话的信不在于自己的这种情形,我非常失败非常跌倒依然信上帝的话,我做的非常好了这也不等于对上帝的话就真的信了。
大家说这些道理好像是太不好没有意思了,但是确实在我们的信仰当中就是根本的问题,我们的思想当中如果有种不正确的思想争论在这个里面,我们不免会灰心的,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好像改好了,这个时候才生出信心。或者说等我做的不错了,各种评价也好了,然后再觉得这回上帝肯定会救我。上帝救我们或者改变我们,都是我们建立在祂的话语上。
所以我们通过这两处经文,第一,我们学会了我们要花时间揣摩这些话,然后把我们所有的忧虑灰心,以及彼此之间这些眼见的事情,从这个当中收回来,找到对上帝话语的信心,不再怀疑,满有慈爱怜悯对待我们最好的朋友。然后我们要来做一种真正的认罪,在祂面前虚心,不只是承认而是虚心,这时候祂的应许可定会实现,不只是给我们饶恕,而且还给我们义。
在我看来大家正是在一种挣扎当中,在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单纯的信心,不要看别人也不要看自己,需要的就是单纯的信心。并且绝对不是说,先做了什么才能生出信心,而是现在就信上帝的话。还有大家要明白怎么实现这个应许的条件,不只是认罪,而且要去掉心灵当中的障碍,真正的虚心来接受。
三、摩西举铜蛇的教训
1、迟延和不信导致了死亡
我们看一个生动的例子,在民21:4-9节,这个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民21 :4-9节,“他们从何珥山起行,往红海那条路走,要绕过以东地。百姓因这路难行,心中甚是烦躁,就怨讟上帝和摩西说:“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于是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百姓到摩西那里,说:“我们怨讟耶和华和你,有罪了。求你祷告耶和华,叫这些蛇离开我们。”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
他们从何珥山起行,往红海那条路走,要绕过以东地。这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第二次到达迦南地的边界,他们眼看就要进去了,但是错过了通过了以东地直入迦南地的时机,魔鬼全把路挡了,因为他们的迟延和不信,魔鬼就把路挡了。后来他们又绕过以东地走,但是在这个地方要绕过以东地,马上就要走非常难走的崎岖的山路,所以他们就很烦。“就怨讟上帝和摩西说,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 所以他们甚至到了最后对上帝的神迹也开始反感的程度了。
“于是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就是上帝呀,收回祂保护的手了,任凭这些蛇,其实在旷野当中一直都有蛇,上帝一直保护他们,他们才是平安的。现在上帝收回他们的手,因为他们厌弃上帝的神迹,这时候火蛇就真的来咬他们了,非常有毒的蛇,所以他们很快就是全身又痛又肿就死去。
“百姓到摩西那里,说:“我们怨讟耶和华和你,有罪了。求你祷告耶和华,叫这些蛇离开我们。”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所以摩西真是很谦卑的人,刚才他们还向他大发怨言,现在求摩西为他们祷告,摩西真的祷告了。“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摩西制便造一只铜蛇就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蛇,就活了。
大家知道这个故事,以前我们学习这段圣经的时候,讲了一个题目《十字架神秘的来历》,今天我们不是很细的看这个故事,我们就想一点,这件事情非常真实和生动,是对我们的救赎直接地说明。
2、不要自怜自爱,仰望就得医治
大家来看一下约翰福音,约3:14-15节,“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这句话语如此的简单,并且把摩西在旷野举蛇的事情,和耶稣对我们的拯救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从这个当中有非常直接和生动的教训。
事实上,摩西举蛇的那个事情,用在耶稣钉十字架和我们的得救的事情上,没有一点的差别。大家不要感觉到,摩西举蛇的事情容易理解呀,就是把蛇举起来,一看就医治了,没看的就灭亡了。但是现在耶稣的十字架去仰望事情上,就不那么简单了,千万不要这么去想。同样的简单,同样的直接,同样的准确。那么我们就想一点,这确实是耶稣亲自所说的应许,耶稣被举起来,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就像蛇被举起来仰望就得医治的一样的。
但是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大家在想一想在这个以色列人非常悖逆,主就任凭毒蛇去咬他们的时候。摩西也的确叫蛇举起来,叫人仰望得生,这个信息也传遍了整个以色列人。那些被蛇咬的以色列人当中周围确实有正在死去的人,他们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现在被毒蛇咬了,若不是上帝的救助,结局必定是死。他们也知道周围的人正在死去,他们以也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创伤,自己的痛苦,自己然后难免于死的命运。但是他们怎么样呢?就是在一种悲痛当中,而想望那个蛇得医治,这个好像,上帝命定的方法有效,他们对这个不信,然后他们就在一种自哀自痛,自卑自怜当中磨蹭,结果时间错过了。最后他们在自我的挣扎当中,精疲力尽了,眼睛也昏花了,再想看也没法去看。
其实他们可以立即得痊愈的对不对?如果他们听从相信这个应许,他们立刻可以得痊愈,那时候上帝的灵也会完全改变他们的心。就是人的心和这个应许碰撞的时候,人的心也会完全改变的。他们是怎么死去的呢?明明知道身边有垂死的人,自己也在一种悲痛当中,但是他们精疲力竭,最后眼睛昏花而死。
当耶稣讲这件事情和祂讲救赎的事情上,一模一样的情形,一点也不差的一种情形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这教导我们什么呢?当我们感觉自己有罪的时候,千万不要把你的经历放在一种忧伤懊恼上,我们感觉到自己有罪了。哎,愁眉苦脸的,就是唉声叹气地哭。然后忧伤懊恼,又烦自己又烦别人,就是这样挣扎。最后肯定精疲力尽,灰心了,也不想再求。
这是什么呢?就是说人不要在罪中感到忧伤懊恼,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不要这样。你就是花时间这样,一个人独自在那里消沉,不如立即跪下来研读这个应许。我们在一种自怨自哀,自暴自弃当中,不如立即停止,来打开这个应许,我们仰望就得生。
但是现在很多人感觉到自己有罪的时候,他把力量都放在了自己心灵的忧伤和懊悔上。然后挖空心思在那想,我错了,我哪里错了?我是错了,然后我有什么长处呢?我究竟能不能得救呢?就这样在一种精神消耗当中,这是很多人的情形痛苦的情形。这个时候要立即要求耶稣,事实上成千上万的人就是因为,拒绝了耶稣所提供的这种恩典而灭亡了。但是只要信靠无一人被撇弃,只要你信靠没有一个人被撇弃灭亡,没有一个。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在什么情形下信主的,只要信靠这个话,都会得救。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现在犯罪了,和上帝远离了在这种情形当中时候,在这种无助的处境当中,千万不要灰心,决不可灰心,要来仰望被钉死而复活的救主。所以有罪病的人真是可伶啊,但是这样的人不要灰心,耶稣的话是保证。现在就可以来得享安息,我们来正确的信,正确的来接受,正确的来承认,就必得赦免,就必称义。
你感觉到自己是无助的软弱的,是的,这是真的,但是这种感觉往往不是人。在基督里面的一种醒悟,往往是撒但给你的暗示。大家明白我的话吗?如果我们在耶稣基督里,在对上帝的应许完全相信的这种心情当中,感觉到自己不足,这是对上帝的一种依赖。但是我们往往在对上帝的信发生以前,感觉到自己不足和灰心,那是撒但给我们的暗示,撒但使这样的人灰心失望。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责备我们,或者藐视我们,我们自己感觉到不足,不管是从任何方面来的,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景况没有希望的描述,都不要促成我们灰心。
然后我们只相信耶稣一点,耶稣是可靠的,世界上就祂是可靠的。然后这个世界上只有祂和我一样的,我有一位复活的救主信靠祂,决不至于羞愧。我信靠祂的名必定得胜,他是我的公义,是我的冠冕,这个应许一直到耶稣再来的时候才能够完全实现。那时候真的罪一下子被涂抹,人就是被完全的安舒所充满的时候,那时候主的应许一句也没有落空啊。
当我们看出自己有罪的和很可能灭亡危险的时候,千万不要绝望,就是你发现这点的时候,正是你需要救主的时候。当人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是非常好的,感觉到我太有罪了,几乎快灭亡了,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是非常好的,也有可能是非常糟糕的,就是如果灰心下去就非常糟了。如果这个时候抓住上帝的应许就是非常好的时机,人产生深深的绝望和一种软弱感,这时候就应该及时来认罪,一刻也不停留地来抓住救主,人就必得到喜乐的冠冕。实际上在人的心灵当中在救赎的问题上,不断地产生冲突和挣扎,也就是信赖上帝和信赖自己这个问题上的冲突,不是什么别的。就是魔鬼使我们往后退,而上帝要我们信靠祂的话,在这个问题上的挣扎,心灵的挣扎无疑是在信心上的挣扎,
如果我们看善恶之争的话,那里的每个改革家,如果我们看圣经当中那些得救的圣徒的话,无疑的他们最后到达对上帝完全的信和得救的地步之前,都有过内心的挣扎.那个挣扎都是一个,就是我在有罪软弱当中怎么去得救呢?以及对上帝完全的信,在这个问题上的挣扎。不管是路德也好,卫斯理约翰也好,他们最后完完全全的经历救恩之前都有这样的挣扎。那个挣扎就是说想靠自己的努力,或者在自己的不足之处灰心,那种情形上的经历,后来他们发现了这些应许,非常大的改革就在心里面发生了。
所以第一,上帝的话是可靠的,对上帝说过的话不信就是对上帝的侮辱。第二,我们来认自己的罪,会接受这个恩典,改变我们的心灵,动机和情绪,第三,就是祂给我们的饶恕这是给我们唯一的希望,在这个问题上所有的人都一样。
我们学习了这些内容可以看到,的确对上帝的应许,信与不信就是一种挣扎,这就是在摩西举起铜蛇的故事当中,在那些底下的人当时的状况。他们就在一种痛苦当中,最后眼睛昏花就死了。如果他们仰望,立刻得痊愈,现在也是这样,所以来就耶稣,接受安息日的平安,用我们全部的心思抓住这个应许,我们就会有一个新的体验。
四、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的不义
1、赦免是称义的经验
我们再来看约一1:9节,前面的话语我们一一作了说明。现在我们看后面一点,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句话是两个部分。赦免我们的罪是称义的经验,然后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个圣化的经验。这里即讲到悔改,又讲到饶恕,然后又讲到基督徒品格的成长。在这节经文里面,我们已经学过认罪和悔改,也是上帝圣灵的工作。那么饶恕和称义也是圣灵的工作,接下来洗净我们的不义,这个基督徒品行的圣化和成长,也是圣灵的工作。什么叫悔改呢?就是有一种罪疚感,在圣灵的感化有一种罪担,有一种罪责,感觉到需要上帝的饶恕,需要从祂那里得到饶恕,这个呢就是悔改,有了这样悔改的时候就能蒙赦免。
赦免是什么呢?就是这种罪责感去掉了,知道自己是一个罪人,得到了饶恕,这种罪疚感,这种罪担在心中去掉了,所以人心开始悔悟了,就是转向上帝的恩典了,对上帝的恩典有一种悔悟和信赖,这就叫赦免。所以真正的赦免和悔改是随着而来的,但是悔改是一回事,赦免是一回事,悔改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一种罪责感,有一种罪疚感,感觉到需要饶恕,这时候圣灵就把我们引到了悔改的地步,然后这种罪责感真的去掉了,我们对上帝的恩典生出信心,在心里有一种觉悟,这是上帝的饶恕。
2、洗净我们的不义是圣化的经验
但是有了这样经历的人,接下来你想一想,上帝仍然熟悉我们的软弱,我们作为一个罪人,一个软弱的这种身份并没有改变。我们还是我们,所以仍然还有一切软弱,还有很多不足和缺点。这个时候我们要发现一点,我们随时随地都要需要主的同在。在这节经文里面,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所讲的,就是在悔改蒙赦罪的基督徒身上,需要基督的灵帮助我们的软弱,否则我们不能得到成长。也就是说把自己的灵性,已经悔改了的灵性要交给圣灵去保守,要把这个悔改一直保持下去。耶稣的恩典在我们的心中已经发动了,祂要继续工作,直到完成为止,所以我们把自己交托给上帝,这一点上人同样会犯错误。
我们刚才谈到了接受悔改和应许的这方面的事情,那么在保守我们的心灵、保守自己的悔改灵性成长的问题上,同样人们会经常犯错误。他们怎么错误呢?一方面他们把自己交托给上帝;另一方面又大量地依靠自己。
悔改和赦免是上帝的圣灵的恩典,圣化同样是圣灵的恩典。不等于说我现在悔改了,我努力来报答上帝,然后我自己开始做些努力。圣化同样是圣灵的恩典,人没有一刻不靠着基督的恩典能够成长。人们在成圣的经历当中,常常又去依靠自己,这是不对的,很多做法是不对的,很多的模仿和方式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在心灵当中感觉到每时每刻不能够离开圣灵保守,这时候我们要学会的就是警醒。如果不警醒的话,试探一来了,我们跌倒了,心灵的安息就没有了。
3、时时警醒
有些人可能是经历了上帝的饶恕,也承认了自己的罪,也悔改了,他也相信自己的罪得到赦免了,但是这样的人往往有时候没有安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警醒,在试探面前跌倒了,这个安息就又失去了。如果经常性地跌倒,这个安息又经常失去了,灵性时不时的就会被束缚着,所以这样的人仍然是徒劳无益的,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已经认罪了,已经悔改了,罪已经蒙赦免了,可是接下来仍然要警醒,仰望上帝的恩典保守我们,无时无刻都去抵挡试探,这个时候人就在安息当中。
有些时候人的跌倒,你不要理解成就是好像上帝没有饶恕我,我们没有悔改,不要产生这样的怀疑。有些时候是由于不警醒而跌倒,暂时失去了安息,从这个当中人要学会经验,人要学到经验。我要警醒,我是软弱的,时时刻刻依赖主。
比如说,一个早晨,就是我们一起来了,我坐在电脑前做事了,我的爱人在看书了。看完书了,她要出去活动一下,她要开门,这个门怎么打不开,钥匙怎么打也打不开,然后她就拿着钥匙回来了。然后她就站着对我说:“你怎么把锁头锁得打不开了?”我一听就莫名其妙,我就说:“这个锁,我怎么能把它锁得打不开了呢?你这话是啥意思呢?
当然她是开了很长时间的锁,她就烦了对不对?这个时候,就应该祈求圣灵来保守自己了,当她回来的过程当中肯定没有学会这一点,然后那个反感就越来越强烈,结果到我的面前就说。当时她戴着耳机在听别的东西,所以她说话的声音是很大的,自己是不知道的,她对着我喊,你怎么把锁锁得开不开了?我一听,我正在安安静静地做事情,怎么突然对我说这样的话,然后我就站起来说,怎么我把锁锁的开不了,你这话是啥意思?
然后我就去开这个锁,真的开不开,怎么开也开不开。后来我在开锁的时候突然想,这么小的事情,我们又跌倒了,这么小的事情又让我们跌倒了,这么小的事情一早晨就能够让我们跌倒,那还得了。我就突然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我就说不管它,我就继续做我的事情,开不开就开不开吧,不管它了。后来过了很长时间,迦勒就起来了,他拿去一下就打开了,一点也不费力,这就很奇怪呀,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我们当时怎么打也打不开,确实是这样。
后来我就想,主藉着这么小的事情来试验我们,然后感觉到不警醒,就跌倒了,一跌倒就失去了安息了。但是这个时候人不要太灰心,就感觉到上帝至今还没有救赎我呀,我至今还没有脱离罪呀,就感觉到很灰心,不要这样。如果这样就中了魔鬼的诡计。魔鬼就是要把你绊倒,你走路的时候他突然把脚一伸,然后你看不见,你就扑在地上。这个时候我们要学要警醒,我们要恳切地祈求爱上帝的心,然后在心里因着信,信赖祂的保守。很自然而然我们就在主的同在当中了,很自然而然我们就在主的爱当中得到安息了。这个时候的感觉,未必是一种狂喜的感觉。
在基督的爱里面安息是什么呢?上帝接纳我们,有一种爱在我们的心中涌出来,这种感觉是一种安宁的感觉。安宁的,信赖的感觉,觉得非常安宁,在基督里得到保守,然后非常信赖于祂,很依赖于祂。我的这个平安是依赖于基督的,不是我自己去实现的。每时每刻都必须和祂结合才会有,所以要依赖于祂。然后在这个里面保持不变,所以有一种很信赖和安宁的感觉。这时候重担就变得很轻省了,基督所有的轭变得很容易了,我们从事的一切日常工作圣工变得一种快乐了,所做的牺牲也变得很愉快的事情了,因为公义的日光照在我们的心中,这就是约一1:9节的应许,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那么我们以上所学习的,这些内容当中有几个要点,大家是不是都能够记住呢?你拿着这几个要点然后,花足够仔细的时间去揣摩这四段圣经,要在基督里面去寻求平安、称义、饶恕和安息。好,我们就学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