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51.因信称义(1)创造

大家应该知道“因信称义的真理”是教会属灵奋兴的基础,并且因信称义的真理也就是预备我们接受晚雨的前提。所以这样的时候到了!各个地方的百姓都被感动研究因信称义的题目。我们也有必要深入地学习这方面的问题。有时候因信称义并不像大家所理解的,就那么简单地说靠着上帝的恩典守诫命。其实复临信徒都是这么讲的,来自新派的信徒也是这么讲的,我们靠恩典守诫命。但是并不是这么简单。 实际上有很多的问题信徒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仍然处在这种软弱的状态中。我们要通过连续几次、由浅入深地探讨、来一同学习这个真理。 因信称义的真理首先应该从对创造的理解去学习。第一个方面就是对创造的理解,从这里开始去学习;第二个方面从对圣灵的理解去学习;第三个方面通过对圣所制度的理解去学习。这是最基本的。当然把它展开也与耶稣的人性有关系,甚至和星期日法案、第三位天使信息的含义都有联系。但是最根本的是从创造、圣灵和圣所这三个角度去理解它。

基督是创造主
我们今天从创造的角度来理解学习因信称义。大家看诗篇51:10节,“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这里在说到我们人被救赎的时候,是上帝再造我们。这里说上帝为我们造清洁的心,使我们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也就是说一个罪人是污秽的心、是不义的灵;这个要改变,这就是救赎。而这救赎的工作圣经说成是上帝造我们,也就是重新地再造我们。 再看林后5:17节,“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这里说到我们被拯救,不是部分的改良,而是更新变化,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也就是在基督里我们被救赎,圣经说成是重新被创造。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再看弗2:8-10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这里再一次讲到,我们被得救是在耶稣基督里被创造。这被创造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上帝在我们身上的工作,上帝要作的一个完全的工作。这里说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是上帝所赐的,这都是一个意思,是上帝的工作。他救赎的工作都是再造我们的工作。这样讲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救赎不是出于人的行为。不是说我想到天国里去,我现在怎么去作,我想作到一件什么事情,就去作吧。不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它是上帝的工作。 

 

以上的三处圣经讲到我们的被救赎是被再造的工作。那么从这一个概念我们来看一下圣经对耶稣基督的救赎是怎么描述的:我们会发现在新约圣经的每一个地方,凡是讲到耶稣救恩的地方,它都在这个之前讲到耶稣的创造。无一例外地在讲到耶稣救赎之前都说明了耶稣是创造主。我们来理解上帝怎样救我们,也就是理解上帝怎样来创造我们,而且是重新创造我们。 当然我们被再造、被救赎是基督的工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下圣经对基督救赎的启示。我们看约1:3节,“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这是在讲基督是创造主,这也就是基督的神性。只有他是创造主,他也才能救赎。也只有认识耶稣是创造主,才能够理解他的神性。14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这是讲到的耶稣的人性,也是讲到耶稣的救恩。16节,“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从这一段圣经的上下文我们来看,在讲到耶稣的人性,也就是耶稣的救恩之前,先讲耶稣的神性和耶稣的创造。所以在耶稣基督里创造和救赎是结合在一起的;耶稣既是创造主也是救赎主。这个创造的能力也就是救赎的能力,创造的方式同样也就是救赎的方法。并且创造和救赎的结合,也就是耶稣神性与人性的结合。 这里给我们这样的思路:究竟上帝是怎样创造的,从这里我们来理解上帝是怎样救赎的。 再看歌罗西书1章,在圣经这个地方同样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记载的。1:16节,“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为什么圣经的作者都是这样的写作方法呢?先启示耶稣的神性,他是创造主,然后接下来描述他的救赎。

 

看22-23节,“但如今他藉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这里讲到救赎是让我们成为圣洁、没有瑕疵,让我们回到上帝面前去。 这就是耶稣来寻找这些堕落的罪人的救恩。这样的救赎是把这些罪人变成圣洁的,重新带回到上帝面前去。这样的一个救赎是和创造不可分开的。23节,“只要你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稳固,坚定不移,不至被引动失去福音的盼望,这福音就是你们所听过的,也是传与普天下凡受造的听的。”这里说到这些人是上帝造的,现在同样的一位上帝来救赎他们。 这里讲到使人们圣洁、回到上帝那里去的福音。我们理解福音的时候要理解:耶稣是创造主、我们是被造的。所以在字里行间贯穿着这个道理。

 

我们看来1:10节这当然是论到基督的话。“主啊,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在这样说明以后,到第2:3节就这样说:“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后面就讲救恩。 我们以上看到的约翰福音、歌罗西书和希伯来书都是相同的写作方法。在为了说明耶稣的救恩,先都向人启示耶稣他的神性和他是创造主的真理。这个道理很简单,现在我们理解了:我们被救赎是上帝的工作,是创造的工作,而我们的救赎主基督也就是创造主。在基督的工作当中创造和救赎密不可分,就和他的神性与人性密不可分一样。 

 

那么由此我们就要展开我们的思考,我们看罗1:16-17节,(创造的能力)我不以基督的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简单地说福音是救一切相信的人。这里怎样说明上帝的福音呢?大家非常熟悉的话语:“上帝的大能”。然后17节说“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这是什么意思呢?福音也就是救我们。救我们是什么意思呢?使我们成为义人,可以得到永生,这就是来救我们。但是在这样救赎我们的福音当中,里面有什么呢?有上帝的义显明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信,在这个福音当中所显明出来的上帝的义。这里说的福音也就是救赎,也就是因信称义。 

 

这里讲到因信称义是什么呢?上帝的大能,创造的大能。这个经文就是说福音使我们成为义人得救,那么在这个福音里面有上帝的义显明出来。那么我们信的人就可以得救,这就是因信称义的话语。那么在解释因信称义的话语的时候也就是在解释福音和救赎的真理。在这里这样开始来说明了:救赎和福音、这因信称义的道理也就是上帝的大能。上帝的大能究竟怎么样用有形的看见的东西来揣摩思想?在接下来的20节,保罗就这样说,“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罗1章的思路和我们刚才看的圣经一样,但是是把次序颠倒了一下。他是先讲福音,再讲创造。而其它各卷书都是先讲创造,再讲福音,但是意思是一样的。

 

保罗就说福音是上帝的大能,在这个当中有因信称义。而这个能力怎样来理解呢?借着上帝所造的万物,就可以晓得。也就是说:在上帝所创造的这一切当中有一种启示:是人的耳朵所听不见的、一种无言的启示、无声的启示。 但是各个国家的人都能够懂,不像我们口传的福音有言语的阻隔。这自然界当中有一种启示,不是耳朵去听的有声的信息;而是人的心可以去体会的无声的信息:那是关于上帝创造和救赎的信息。所以保罗就说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理解的,每一个人也都可以听见的。关于这一点在罗10章有进一步地说明。罗10:18节“但我说,人没有听见吗?诚然听见了。他们的声音传遍天下,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 保罗的意思是说:有什么人说他没听见福音呢?有什么人对上帝好像说没有认识呢?保罗说借着万物不但启示了创造主他的存在,而且也向人的内心启示他的救赎。所以保罗说:有人没听见吗?当然都听见了。

 

然后保罗就引用了诗篇19篇的话语:“他们的声音传遍天下,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诗篇19篇的话是怎么说的呢?“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没有声音可听,但是言语传到了地极。所以在这19篇里面讲到:“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但是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到地极。”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话语。也就是说人从这个被造的自然界当中可以去理解福音。在这里面包含着跟圣经里面的话语一模一样对应的启示。他说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这是什么言语呢?也就是关于福音的言语,诸天和大地所显明出来的。到现在我们可以理解,根据罗1:16-17节这里说因信称义,并且说福音也就是因信称义的原理,而这个能力也就是创造的能力,人们可以揣摩而得。  


基督是救赎主

 大家想一想,因信称义的原理是不是救赎的原理啊?你想一想救赎的问题是从哪里开始的呢?创世记第4章。第1和2章有创造,第3章有堕落,所以第4章救赎开始了。在创世记第4章里面有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圣经里面说亚伯是因信称义的见证。那么整个圣经一直到最后,到启14章,因为15章是七灾,恩典时期结束了;那么一直到14章,里面说:“看哪,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这也就是因信称义的话。这样说大家理解吗? 圣经从创世记第4章到启示录14章都是贯穿着因信称义的原理。在希伯来书11章讲信心的时候是从亚伯开始的。所以亚伯和该隐是两条道路,是两群人,在创世记4章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有一条是因信称义的道路、有一条就是错误的救赎;这两条道路一直延伸贯穿在圣经当中。

 

到了末了的时候,当三天使的信息充分地传播的时候也是出现了两群人。一群人就是根据因信称义的原理而得救的,另一群人也就是因走错误的道路而灭亡的。整个圣经救赎的原理就在这里。 那么上帝说福音的能力也就是创造的能力,并且这个不是人的言语给人启示出来的。这是通过自然界受造物无声无息地启示出来的。这就要把我们引到对这个自然界更多的默想和揣摩当中,这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悟出上帝创造和救赎当中的伟大能力和慈爱。当我们看到这些星宿的运转,我们就看到上帝应许的可靠。当我们看到高山就想到上帝的保证是多么坚固。当我们看到万物的成长,就看到一种来自于外界的神能。当我们看到阳光和雨露在自然界当中的运作,就看到上帝救赎的因素。 刚才我们看到了创造的能力,也就是救赎福音的能力。以上我们讲到了三个要点:第一,我们被救赎就是被创造。第二,救赎我们的耶稣也就是创造我们的耶稣。第三,救赎的能力也就是创造的能力。所以圣经当中从这些一步一步的话语给我们作了说明。现在我们开始引入思考比较重要的问题了。 

 

大家来看:希伯来书11:3-4节(创造的方式),“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亚伯因着信,献祭与上帝,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希伯来书11章写作圣经的思路和我们刚才看的所有圣经是一样的。先讲创造,再讲救赎。并且从第4节开始讲因信称义,整个希伯来书11章是在讲解因信称义。 从谁开始呢?从亚伯开始。亚伯的故事在圣经什么地方?创世记第4章,这就是第一个得救和灭亡的道路的起点。第3章上帝一说福音,地上就开始有两等人的选择。但是在这个之前同样先启示上帝的创造。所以我们就明白从“对创造的思考”来理解因信称义的道理。 第3节:“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这里有没有说到上帝创造的能力呢?那是罗马书1章所说的;但是这里说到了什么呢?说到了上帝创造的方式:“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并且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换句话来说就是:从无到有。

 

上帝的话,因其大能,就从无到有,这是上帝创造的方式。 我们素来明白创造的能力就是救赎的能力,但是很少思考创造的方式就是救赎的方式。但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能够理解因信称义。上帝究竟怎样创造呢?从无到有,然后因他的话去创造。这是非常的奥妙的事情,但是我们能够理解。 我们看诗篇33篇,我们看到了创造的能力和救赎的能力。现在我们看创造的方式怎样说明救赎的道理。诗33:6-9节,“诸天借耶和华的命而造,万象借他口中的气而成。他聚集海水如垒,收藏深洋在库房。愿全地都敬畏耶和华,愿世上的居民都惧怕他。因为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希伯来书11章讲到了诸世界是借上帝的话而造的,然后怎么有的呢?耶和华的命,或者说他口中的气,或者说他说。他说和他命都是一个意思,也就是上帝的话,上帝的道,都是一个意思。 他的命令、他的话和他的道都是一个意思。

 

他的话是什么呢?也就是他口中出来的气。这里非常奇怪,上帝的话一出来,这个东西就有了。上帝的话里面有生命,因他是生命的源头。所以他说一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本身就包含在这话里面。对这一点大家怎么理解呢?举例子来说,圣经当中是不是有很多预言啊?上帝说什么事,写作这些话的时候,这些事有没有出现呢?不存在,还没有出现,美国有没有出现?没有。但是没有美国演变的历史产生以前,上帝的话就已经写了。那么他这个话本身就包含着后来要发生的全部历史事实。大家理解这一点吗? 就是说一个历史事实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东西,但是在这个东西没有以前,在上帝的话语当中就已经包含在里面了。上帝的预言一出来,那么所有的事情就都照着他的话去发展。所以上帝的话里面包含着所要成就的一切事。因为他的话说有就有,命立就立。

 

 再比如说,现在在我面前摆着的是尘土,在这尘土里面你能不能看到人的样子呢?能不能看到人的形像啊?没有,就是土啊。现在上帝开始创造了,然后吹出他的气息,也就是吹出他的生命,结果一个和上帝的形像非常相似的人就出来了。因为上帝发出他的气息,这气息就包含着这个人的生命,就包含着这个人所拥有的形像。这就是上帝把他的义、把他的品行、把他的话发出来。 好了,当上帝的话一说,就从尘土中出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本身在尘土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但是因着上帝的话,这个人从尘土中,从无到有出现了。这就是上帝创造的方式。这是不是一个很难懂的问题,但是圣经就是写得如此简单,这样奇妙。确实他的话里面已经包含着东西本身。 

 

比如说,圣经里面说:“看哪,圣徒的忍耐就在此!看哪,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就在此!”这话是二千年前说的,对不对?但是圣经说看哪,到时候这样的人自然就出来了!因为圣经的话里面包含着这个能力。圣经里面关于救赎和创造的话语是一样的。他说有就有这样的创造。圣经写作这样的话,到时候这样的人就会出现。 你想一想,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人是不是包含在圣经里面啊,他们本来不存在,但是当这话语上帝说了,到时候就有了,这不是很真实吗?上帝的话就是这样:圣经本身是在地上进行再造的工作,这是创造的方式。所以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这就是圣经写作本身的思路创造的能力就是救赎的能力

 

我们理解了“创造的方式”“创造的能力”,现在我们来理解救赎和因信称义的原理。现在看赛40:6-9节,“有人声说:‘你喊叫吧!’有一个说:‘我喊叫什么呢?’说:‘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百姓诚然是草。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报好信息给锡安的啊,报好信息给耶路撒冷的啊,你要极力扬声,扬声不要惧怕。” 这里告诉我们;要我们去喊、要我们要极力地传、传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呢?在这话语里面向我们在启示:上帝创造的能力以及他救赎的能力!然后他就说:百姓是草、草必枯干、花必凋残;但是惟有什么呢?惟有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这就是说上帝来救赎我们的时候,他是用他的话来创造我们。 他看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17节“他看我们尽都如草,万民在他面前好像虚无,被他看为不及虚无,乃为虚空。”这个话大家要理解。就是在上帝创造我们以前,在人被造出来之前,只不过是尘土。同样在救赎以前,我们这些被救赎的人在上帝眼里,不过是虚无的,并且还不及虚无,乃是虚空。这是不是说我们人很小、个子很小呢?是不是说地球上的人像蚂蚁一样非常渺小呢?不是。是说人里面没有良善,也没有义,是必死的人,他们靠自己不可能得救。 上帝来救他们的时候,他们不过是尘土。或者说上帝看他们就像是大麻疯病人,或者说看他们就像永远起不来瘫痪的人。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上帝的创造是从无到有,是从虚无当中创造出有形的东西,是靠他的话去造的。那么他来救赎我们的时候,我们被救赎的人在上帝眼中是没有一点良善的。我们本身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

 

 大家看罗7:18节,“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所以赛40:17节说人乃是虚无、虚空的话语也就是罗7:18节的话语,在人里面没有良善。我们再来看罗3:9节“这却怎么样呢?我们比他们强吗?决不是的!”就是说在地上有没有好一点的、差一点的?有差的,有没有好一点的,没有。就是根本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好像我们比他们强,这样的想法根本就不要有。因为上帝看我们都不过是虚空和尘土,因为在人里头确实没有良善。 第10节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上帝的。”就是说没有上帝来寻找我们的话,没有一个人会去主动地寻找上帝。人失去了对上帝的认识,没有义人。12节“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无用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虚空,也就是虚无,没有用了。这就是救赎之前的人,也就是上帝创造之前的模样。理解这一点确实是有一个过程。并且现在对这一点要有彻底的认识,就是我们自己没有良善、也没义。救赎完全是依赖于上帝的话语,每时每刻对上帝话语的依赖性而存活。

 

 比如说,大家可能看到有些人是非常有礼貌的人,有一种品行,非常善良,也不贪心,也不害别人。但是往往他们同样有很强的自私和自尊心。一旦他的自尊心被触犯的时候,他也会显出非常恶的报复别人的想法。一直都是非常温和和善良的人,但是一旦发现自己的利益被触犯的时候,可能就会有像魔鬼一样有非常恶的复仇心。 再比如说,大家可以看到那些航空小姐,就是飞机上的服务人员。那些空姐们是非常有礼貌的,脸上也带着微笑,对每个客人也是那么亲切,那么谦卑,那么地乐于帮助别人。但是如果你发现她们在下了飞机以后,私下里为了一个什么事情而争吵起来,相互打架的时候,那个时候你会怎么想呢?就是说看起来如此有温柔谦卑礼貌的人,实际上他里面也是没有义的。 所以有时候我们想自己的一生,我们没有杀过人哪,也没有偷过别人的东西,好像我们没有作什么特别恶的事情。固然那些抽烟喝酒看起来是比较严重罪刑的人,我们好像没有。但是在每个人的心里面,每个人的自私心和骄傲,最终会导致人的灭亡。违背道德律的那些精神几乎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是相当明显,同样存在。

 

 抽烟喝酒看起来是很明显的恶,但是更严重的更深的恶是人心里面的骄傲和自私,这个人人都有!有时候我们一直过很敬虔的生活,但是有时候我们就会失去基督的精神,这时候我们就会深深感觉到人真是没有义啊,自己真的是不足啊。你想一想,我们有时候说的一些话,可能这些话是实事求是在说的,但是仔细去理解的话,是出于炫耀自己的动机,是为了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我们有时候做的一些事情,往往是出于一个很错误的动机,这个时候我们突然认识到在我们里面真的是没有义啊。像耶稣那样完全舍己,柔和谦卑,又是如此忍耐,这样的人在地上真是没有啊。 在理解经历因信称义的经历之前,必须很深刻地领悟的就是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人本身没有义和良善。我们所有的一切不过是污秽的衣服,就像无花果树的叶子一样。并且我们非常的自夸一些东西。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这真是粪土,什么也不是!看到耶稣基督的品行,常常感觉到我的心里面这些都是没有的!多么需要依赖于上帝,多么需要上帝去赐予啊! 然后每时每刻都感觉到自己心里面的不足,这个是经历因信称义和理解这个真理的开始

 

在这样的基础上,现在我们来看,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每个人就会在上帝面前真正的自卑。也不会把人和人之间相互比较,也绝没有自夸的想法,也没有一点自恃的想法,每时每刻对耶稣基督就有一种真正的屈服。经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再进一步举例子来说,我们先看一下罗7章这里所讲的人,他爱不爱良善啊,渴慕不渴慕律法,渴慕不渴慕圣洁?是渴慕的。那你想一想这个人究竟是悔改还是没悔改的人呢?大家知道,没有悔改的人是不是很贪恋恶的事情啊,喜爱作恶。圣洁和良善对他来说是格格不入的呀,是他不喜欢的呀。但是现在在罗7章的人,当然他不是得胜的人,当然他还是被罪所捆绑的人,当然他还不明白在基督里面的胜利,还没有经历真正的因信称义,这些是到第8章才有的。 当然大家知道罗7章的人,他是在一种挣扎、被捆绑、在一种彷徨、困惑当中。这个大家能看得出来。但是现在我问的是:罗7章的人是不是悔改的人呢?这里说他渴慕圣洁、公义和良善啊;悔改不说是心意的改变么?悔改不是说以前恨的变成喜爱了,以前喜爱的现在变成恨了么?那么罗7章这人是不是悔改的人呢?罗7章的人和因信称义比起来究竟“差”一点什么呢?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把罗7章这人的例子来比较的话,就可以理解罗3章说地上没有义人,没有良善的人都是无用的,对理解这一点是有帮助的。罗7章这里的人他是正在悔改当中的人但他还没有达到完全屈服于上帝的地步我们既不能说他是没有悔改的人,也不能说他是已经悔改的人;他是正在悔改当中的人,只是他还没有达到完全屈服于上帝的地步!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还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一些善良的事情,并且他还凭着自己的行为去做出一些努力,这是律法主义的失败。 律法主义失败的根源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认识到我们心里面自身是没有任何良善的。就算是耶稣给我们了,也是在一种依赖当中,不是说给了我就成为我的了,而是在每时每刻的依赖当中,这是完全的屈服。罗马书第7章这里的人没有到完全屈服于上帝的地步,所以内心里头还没有经历因信称义。那种自义的心要完全死去;那种对上帝完全依赖和屈服的心要在我们心里面产生。这是因信称义的前提和开始。这是上帝来施行救赎的时候要叫我们明白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亚伯拉罕的例子:上帝应许亚伯拉罕要生一个儿子,但是他后来娶了夏甲,之后生了以实玛利。在这个事情发生以后,上帝叫亚伯拉罕要进行割礼,这是什么意思呢?亚伯拉罕娶夏甲生以实玛利,那亚伯拉罕相不相信上帝的话?是相信的。但是他还没有到完全屈服于上帝的地步,也就是对自身还没有真正的认识;他觉得上帝不是这样说了使我有一个后裔,那我就尽我所能的创造条件生出一个后裔吧,我们让上帝的话去实现吧!亚伯拉罕在这个时候的经历和罗7章的经历是一样的:正在悔改当中,但是还没有完全屈服于上帝。所以他是处在律法主义的失败当中。也就是他的心还没有完全屈服:没有意识认识到自己的虚无。 这个时候上帝叫他行割礼,然后亚伯拉罕的名字就改了。割礼虽然是行在肉体上的外在的一个手段,但是更重要的教导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道理,这个以后,他的内心改变,然后亚伯拉罕开始放弃他律法主义的失败。这割礼行在他的身上,是给他一个很深的教训,这个以后他并不是肉身行了割礼就得救了,而是说上帝叫他这样作的时候,他就得到了一个教训:他的内心就产生了一种改变!我是多么不足的人哪!上帝拣选我,也可以拣选别的人哪!我算什么呢?我以前也是在拜偶像当中的,主的话语谁能达到呢?在上帝面前谁能称为义呢? 所以亚伯拉罕就开始屈服于上帝:你饶恕我、你赦免我、并且你来救我吧!这种完全屈服的心,亚伯拉罕开始产生。这个时候因信称义的道理开始实现。

 

这个时候,也就是罗马书第8章开始实现,也就是以撒的出生,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看的罗3章后部分内容的话语。罗3:21节“但如今,上帝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律法本身确实是显明了什么是义,但是这个义不能靠律法本身给我们,这个义要在律法以外要显明。 就是我们认识到律法是义的,但是我们本身没有这个义,所以这个义需要从我们自身以外去获取。第22节接着说:上帝的义,就是真正的义;耶稣那样的义,就是守律法的义;在人性当中去履行的那样的义,怎么样呢?就“因着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这就是因信称义。这义加给一切相信的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我们信上帝应许的时候,这个应许就在我们心里面:产生出来、创造出来、实现出来!你若因着信,当我们一呼求的时候,上帝的义就会进到我们里面充满我们!因为这个义我们本身是没有的,唯有从上帝那里获取。我们领受圣灵以后,圣灵常驻我们内心,我们就不断的进行圣化,我们就因信成为义,完全属于上帝。 

 

这接下来话语的意思,也就是罗8章要讲解的,也就是亚伯拉罕生以撒的经历。大家知道亚伯拉罕和他的妻子撒拉是不是已经到了年老的时候了,亚伯拉罕自己也说他是将死的人了。那么撒拉也是绝经了,不可能生育了!那么上帝应许:你要产生一个后裔!这个时候上帝的话里面就有能力,这时候就开始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亚伯拉罕自身根本不可能生以撒,但是上帝话语的能力在撒拉的肚腹里面创造出来了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奇迹,是上帝自身的工作,是一个属灵的后裔,这个也就是因信称义。 就是我们感觉到自己是虚无的,但是我们多么渴慕圣洁和良善,所以只有耶稣基督能够给我。他的话语里面有应许,这个话不只是一个应许,而且有一种创造的能力。他在相信的人心中产生一种工作,是上帝自身的工作的运行。然后就在人的里面生出义来,是属天的,一个新的生命,是属灵的。

 

这义是怎样成就的呢?上帝宣称要将耶稣的义加给一切相信的人。他的宣称就是话,就是应许,也就是创造。 所以原来什么都不是的人,上帝说你是公义的,就是这样一个相信的罪人,他立时不再是罪人,就得到了饶恕!上帝的话语在公义里面所应许的就会在他心中,罪人一旦相信,凭着信心将这话接受在心里。那么立刻在他心里面就会生出上帝的义,在心里面就会发生生命的这种能力,一个新的生命就开始了,是一个新的属灵的生命。所以,从圣经中逐渐的认识上帝到完全的相信上帝,从量变到质变,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当你的信使你产生质的飞跃,那么信靠上帝就是越来越简单的一件事,就如祷告就成就义那样的简单与敬虔。 就是说你读了圣经,耶稣是怎样在柔和谦卑中成就义,然后我们就说:“主啊,我也愿意接受这一点!”那么上帝就给我们。然后我们读到圣经里面说要爱惜光阴,我们就说:“主啊,我们愿意接受这一点”。然后上帝就给我们。然后上帝说:你们没有智慧,可以求属灵的智慧。我们就说:“主啊!我愿意接受这一点。”上帝就给我们。就是当我们接受这些话语,这些话语从我们心里面流过的时候,就自然而然产生改变。

 

 就像这水,春天来了,冰雪开始融化,那么所有的小溪开始流淌,它不会把水储存在某一个地方,就让它流吧。但是它流到哪里,就滋润到哪里,到处就开始变绿了。所以当上帝的话语从我们心里面这么去过的时候,这话语里面的应许和能力,我们相信,我们愿意,这时候就在我们心里面产生创造,这个人自然就变了。就像树木在阳光下,自然就成长,自然就结果子了一样。 所以我们就时时刻刻这样去想:“主啊!我是不足不义的人哪!我所有的动机可能都是自私的,都是恶的。我的本性的一切堕落我愿意全部去除放弃!但是你的话语里面有义的应许,我愿意接受,你给我吧!你的话语在我心里面改变创造我吧!”就是时刻屈服于依赖于相信上帝话语的心,人就是经历了因信称义。 这个相信不是说我们点头,表示相信,不仅仅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把我们的愿望都放在这个上面,稳固的,这是肯定的,这个话是耶稣说的,耶稣说的还不可靠吗?就像把耶稣说的话绝对是可靠的,绝对是可以做到的,绝对是信实的。所以我们把我们的心建立在这个上面,稳固在这个里面。 

 

比如举个例子彼得,彼得是不是向耶稣这样说:“主啊,我愿意到你那里去”。耶稣怎么说呢?耶稣就说:“来”。这时候彼得一开始在水面上走。你要知道人在水面上走这是反常的,这是超自然的,这能力绝对不是彼得本身所拥有的。但是当耶稣说“来!”这句话,里面也就包含着这件事情可以实现的能力。耶稣说出这句话就是创造,奇迹就会产生。所以当彼得相信的时候,他去走的时候,自然这个事情就能发生。 因为耶稣是创造主,他救赎的时候他的话语就是有这样的功效。所以这义的应许也是如此!当人感觉到自己是虚无,同时又感觉到上帝话语创造能力的时候,这时候,人就那样去信,把他的话作为一种基础,作为一种坚固的根基。然后把我们的心依托在这个事情上。但是要记住,这种接受上帝话语的创造和接受义的经历:是一种持续不断和依赖性的。就如使徒约翰依附在主耶稣基督的怀里那样,是在爱中的相互合一的过程。 那彼得在水面上走的时候,后来又突然掉下去了,是为什么呢?显然他忘记了耶稣的话“来!”这个话开始在脑子里面忘了。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失去义和犯罪呢?也就是圣经里面的话在我们心里面忘记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对上帝失去信心的时候,我们不信的时候就会犯罪。上帝的话在我们脑子里面忘记了,这个时候属肉体的东西就会冲上来代替它。当彼得的思想和脑子里一直思想着耶稣来这句话,然后说:“好,我来!”那么他肯定一直在水中行走。 所以很快我们将要学会从上帝的话语当中得到能力和生命,这就是上帝赋予我们真正的义。

 

大家最后看一处圣经罗4:17节,“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上帝。”也就是他相信创造的能力和创造的方式。他理解了这一点,所以18节说:“他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国的父。”19节“他将近百岁的时候,虽然想到自己的身体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经断绝,他的信心还是不软弱。”也就是说他的信心完全放在上帝说的话上。 他理解上帝的话也就是上帝从无到有的有能力的话,所以他仰望上帝的应许。第20节“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上帝。且满心相信上帝所应许的必能作成。所以这就算为他的义。”这里非常清楚地说,亚伯拉罕是怎样因信称义的。亚伯是第一个因信称义的历史,但是在圣经旧约第一段历史当中,着重是在描写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现在能够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教导,也就是他生活当中的经历,这经历对因信称义作了说明。 现在我问大家:亚伯拉罕是不是因为生了以撒而称义呀?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称义?不是。这个事情是他生活经验当中之一,这只是象征性的,并且只是一个说明和启发性的。真正的因信称义是亚伯拉罕的内心向上帝的屈服。所以就以这个来讲解、来说明。

 

大家想一想,在新约圣经的作者当中为了说明因信称义道理的时候,列举亚伯拉罕的例子一共有几次呢?就是亚伯拉罕生以撒的例子,被新约的圣经作者反复来说明因信称义的道理一共出现了几次呀?反复地说明这一点,亚伯拉罕是虚无的,但是上帝的话是有能力的,他信上帝的话,这就是因信称义。 我们自身没有义,耶稣基督给我们提供了义的应许,并且人去接受这个话,并且依赖于这个话,在他心中就会生出义来,然后说有就有,命立就立。我们接受,我们就得着了。这是不是很奇怪的一个道理呢?在这个当中最关键的是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首先自身的屈服,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是虚无的。这也就是该隐和亚伯之间最大的区别。这也是亚伯拉罕个人在经验当中所摆脱了的东西。亚伯拉罕在真正经历因信称义之前,他必须摆脱一点:就是靠他自己自救的想法。还有在罗8章之前,必须要摆脱罗7章的生活。这是同样的故事。 我们现在更多的人处在悔改当中,但是还没有到达对上帝完全屈服的地步,所以因信称义的道理还没有完全的经历。大部分的人并不是没有悔改,而是不知不觉地处在一种律法主义的失败当中,处在罗7章那样的状态当中。我们必须对自身的完全抛弃和屈服!这样完全的义才会有!到这里我们对因信称义是从创造的能力和创造的方式这样去理解。这是一个方面。以后我们再从圣灵和圣所角度来理解,就会越来越清晰了。

赞(6)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