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134.到路上和篱笆那里

当然,这并不是指天主教否认耶稣的道成肉身,也不是指天主教不承认耶稣成为了人,而是指天主教否认耶稣的人性的真理。大家理解这个话吗?

我们再看约翰一书4:2-3节,“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上帝的;从此你们可以认出上帝的灵来。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上帝;这是那敌基督者的灵。你们从前听见他要来,现在已经在世上了。”圣经强调敌基督的核心是否认耶稣道成肉身的这个真理,但并不是指天主教不承认耶稣成为了人,而是他们对耶稣的人性有错误的理解,这是教皇制,敌基督的教理的关键的错误。

我们学过提摩太前书3:16节,“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上帝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或作:在灵性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敬虔的奥秘就是上帝在肉身显现。上帝在肉身显现是敬虔的奥秘。那么,反过来说,否定上帝在肉身显现,这就是不法的奥秘。所以敬虔的奥秘是保罗所强调的福音,那么不法的奥秘,也就是敌基督的灵的道理,否定耶稣是成了肉身来的。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涉及到耶稣的人性。是堕落的人性呢?还是未堕落的人性?是堕落的本性,还是未堕落的本性?是罪的本性还是无罪的本性?对于这一点,圣经和预言之灵有清楚的论述。

大家知道这样的话语,耶稣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有没有这样的话?如果他的本性和我们有所不同的话,他也就不能凡事受试探和我们一样。当然最直接的说明是在希伯来书第二章,耶稣并不是取了天使的本性,而是取了人的本性。这个就是照kjv圣经的翻译有这样的话语。他是取了亚伯拉罕的后裔的本性。圣经罗马书一章也说,耶稣按着肉体说,是大卫的后裔生的,他说是大卫的后裔。罗马书也说到,上帝差遣他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加拉太书说他为女子所生,生在律法之下。当然,在预言之灵里面,大家都知道《历代愿望》的话,耶稣是取了堕落4000年之久以后的人性,有没有这样的话?这个就是在耶稣降生这一章有说明。

在《信息选粹》卷一408页说,有人有些信寄给我,断言基督不可能具有与人类相同的本性。果真如此。如果真的有与人类相同的本性,他们就说,耶稣就会跌倒。但是预言之灵说,“假如他不具有人类的本性,他就不可能做我们的榜样。假如他不带有我们的本性,他就不可能受试探与我们所受的一样,”这是《信息选粹》卷一408页。在《属灵的恩赐》卷四115页有这样的话,“按照上帝的计划,基督将要取堕落人类的本性和形状”。堕落人类的本性和形状。《早期著作》105页,“他宁愿取了人类堕落的本性。”《医药布道论》181页,“他曾在无罪的本性上披上我们的罪的本性。”所以说到耶稣取了堕落人类的本性,罪的本性。对于这样的概念大家应该理解。

现在有一点,在我们往下谈有一点。当我们说耶稣取了堕落的罪的本性的时候,是这样理解吗?耶稣的身体是取了这个堕落的本性,但是,耶稣的心灵是未曾堕落的本性,是这样理解吗?是不是这样理解?不是。如果这样理解,就成了二元论。我们复临信仰,我们是相信灵魂体,就是全人合一的,这个就是心灵和肉体是不能够分开的,是一个整体。所以如果耶稣的肉体是有堕落的本性,也意味着他的道德力,他的智力也都带着堕落的本性。在《历代愿望》里面有这样的话,“耶稣取了肉体的软弱,一切的软弱,他在体力上,智力上和道德价值上,都是退化了的”。就是有这样的话。所以既包括耶稣的体力,智力,也包括他的道德力。刚才说到耶稣取了堕落人类的本性和形状,所以就是肉体和心意都是一样的。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耶稣的堕落的本性究竟如何理解?是指耶稣有罪吗?不是。所以当我们说到本性的问题上,并不是在谈品格的问题,并不是谈罪和义的问题,不是在谈品格的问题,是在谈人的本性的问题。耶稣这个堕落的本性究竟如何理解呢?就是指他取了人性一切的软弱,有屈服于试探的可能,并且体力,智力和道德力都经过了4000年的退化,也包括他具有堕落人性所属的一切软弱和罪的倾向。

现在大家注意听。在《基督和他的义》,琼斯和瓦格纳《基督和他的义》这本书的第五章有这样的话语:“基督取了肉身,不是一个无罪的生命,而是一个有罪的人类的肉体。也就是说,他取了肉身具有堕落的人性所属的一切软弱和罪的倾向。这一事实,从以下的陈述中可以见得,他按肉体说,是从大卫的后裔生的。大卫具有人性所有的情感”。这是《基督和他的义》第五章。在琼斯和瓦格纳合作的《信心的功课》第16章有这样的话:“上帝能够在肉身彰显他自己,那是担负罪,并带有一切对罪的倾向的肉身,就像我们的肉身一样。这是一个奥秘,是的,这是上帝的奥秘,并且这是一个荣耀的事实。这就是上帝的奥秘,从今日直到永远。上帝显现的肉身,在人的肉身,在担负罪,被试探,受试炼的肉身里。无论在哪里,只要有人相信,上帝就将在那里。在这样的肉身里,使关于他自己的荣耀得以彰显。相信这一点,并赞美他的圣名”。

在《信心的功课》26章的这样的话语:“他这样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和所有人类一样的极大的不利条件中,在每一点上变成我们的样子,并且凡事受过试探和我们一样。然而,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肉体的倾向或喜好,甚至在思想上给予最轻微的认同,而是凭着上帝的能力,将每一个肉体的倾向和喜好全然根除。他通过神圣的信心将上帝的能力带进人性之中”。

我现在在给大家说明之前,我们来打个比方,就是说这个土地是不是受到了咒诅啊?这个土地如果没人管它,它就会荆棘丛生,对不对?这个土地就相当于我们的这个肉体,也相当于我们的本性。那么,耶稣也是有相同的这样一个肉体和本性。但是在这个土地当中,如果我们把真正的种子撒进去的话,人和上帝开始合作的话,人开始耕种,开始把种子放进去的话,那么上帝的神能就开始运行,这个土地就可以长出庄稼五谷来。同样是那块土地,只要人和上帝合作,一旦上帝把他的种子放在这个土壤里面了,然后这个庄稼就会长出来。

这个庄稼从哪里长出来呢?从这个堕落之后的这个土壤当中长出来。所以上帝把真理的种子放在我们里面,然后圣灵就开始浇灌它。然后,这个真理的种子到我们里面,就会成长,然后透过这个肉身,上帝的圣灵的果子会彰显出来。在这一点上,耶稣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也是那块土地。耶稣可以说成了给我们示范的那块试验田。这个种子是从外界种进来的,但是是扎根在这个土壤里面,并且透过这个土壤来生长。苹果的出生是上帝的工作,但是这个苹果是长在这个土壤里面的。所以上帝把真理放在我们里面,这个种子就会开始萌芽和成长,然后到我们这个肉身的生活当中去彰显出上帝的果子。

现在问题在哪里呢?耶稣没有犯过罪,但是我们犯过罪。所以耶稣跟我们稍微有点不同在哪里呢?我们这块土地上有荆棘杂草,也有很多的石头。所以我们需要怎么做呢?需要把荆棘杂草除掉,把这个石头也捡开,然后把这个种子种进去。这个种子有非常大的力量。种子的力量非常的大,它可以破土而出,它可以推翻这个压盖着它的石头。大家注意听。这个土地,耶稣的这块土地跟我们是一样的,但是耶稣没有犯过罪,所以那块土地没有石头和荆棘。但是我们是犯过罪的人,我们犯过罪以后,把这荆棘石头抛弃掉,然后我们剩下来的,我们这个本性和耶稣是一样的。我们跟耶稣的区别是指品行上的区别,因为我们犯过罪,但是耶稣没有犯过罪。

大家现在来看何西阿书,这里就是用这样的比喻。用这个土地出产的比喻来做的说明,有这样的话语。何10:12节,“你们要为自己栽种公义,就能收割慈爱。现今正是寻求耶和华的时候;你们要开垦荒地,等他临到,使公义如雨降在你们身上。”这里是按照什么样的次序来说明的呢?是不是先要开垦荒地?开垦荒地之后是不是要撒种?撒种以后是不是有雨浇在上面,最后是不是就会成长?最后就会有收割。所以栽种的是什么呢?也就是耶稣的义,这就是圣灵。那么这个雨在这上面浇灌,也就是真理和圣灵是同时临到的。这个种子就像是真理,上帝的话语临到我们里面,也就在耶稣基督里面的福音。然后圣灵就会开始来浇灌,最后就会收割慈爱。耶稣是不是就是爱,收割慈爱是指最后培育出了像上帝那样的品行。但是先要怎么样呢?要开垦荒地,也就是要预备好这个土壤。

现在大家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说,当我们说到罪的本性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是指耶稣的人性这个题目,不是在讲述耶稣的品行。罪的本性并不是指犯罪的一种习惯性,不是指这个。不是说人一种习惯性的罪,不是指这个,是指耶稣的肉身而言的,是指耶稣的人性而言的,是我们因着遗传的规律所承受的一种后果而言的。亚当夏娃犯罪之后是不是所有他的后裔都带着一种软弱的肉身啊?这是罪的一种后果,但是不是罪的责任。所以亚当就成了我们的先祖,遗传给我们这个软弱性。

但是问题在哪里呢?耶稣这个罪的本性究竟怎么理解?首先是指对罪有种软弱性,对不对?这种软弱性具体的说是指体力,智力和道德力,也是指有种受试探和受试探跌倒的可能性,对不对?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只是理解人跌倒的这种可能性。大家这样思想,亚当夏娃没有跌倒之前,他有没有跌倒的可能性?亚当夏娃没有犯罪之前有没有跌倒的可能性?是有的。那么耶稣带着罪的本性,如果仅仅只是理解成一种有跌倒的可能性的话,那么耶稣无罪的人性也有一种可能性。如果我们说耶稣取了未曾堕落的本性,也同样有一种跌倒的可能性。所以耶稣取的是堕落的本性,这个里面的含义比跌倒的可能性,只是有这种可能性,还有更深的内容。大家理解这个吗?所以是对罪有一种软弱性,有一种倾向性。现在的问题争论就在这里,耶稣的罪的本性很多人都认可,但是他们说,耶稣罪的本性当中没有这种罪倾向。这个当中有问题了。

这个当中有个什么问题呢?我给大家再看一下,在《教育论》第四章有这样的话,“在人的本性上有一种邪恶的倾向,是一股不加外援而自己无法抵御的势力。”这个是对所有的人而言的,也包括耶稣。这里说有一种行恶的倾向。在《信心的功课》里面说:“那是担负罪并带有一切罪的倾向的肉身”。在《基督和他的义》这本书里面说:“他所取的肉身,具有堕落的人性所属一切的软弱和罪的倾向”。这三处都说到了同样的就是罪的倾向。这个罪的倾向用的是一个什么词呢?tendency就是这个词。罪的倾向,这个tendency,也就是罪的本性所包含的内容,对罪有一种软弱性,也就是对罪有一种倾向性,这是指本性而言的。

但是大家要知道,耶稣从来都没有对任何一个肉体的倾向性给予轻微的让步,甚至在思想上也没有给予轻微的认同。就是说,每当这个罪的倾向性有所表现的时候,他都通过神圣的信心,把上帝的能力带到人性当中,将它连根拔除。所以他从小都被圣灵充满,他从来就没有让这个罪的本性去支配过他,而是圣灵来支配他。但是他这个肉身里边是包含着这个内容,但是从来就没有让这个罪的本性抬头,大家理解吗?

现在大家的争论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说,在预言之灵里面圣经注释卷五有这样的话,“当你考虑如何看待耶稣的人性时,要十分小心,不要在人面前把他认作是一个带有罪的嗜好(penchant)的人”。大家要注意,预言之灵在这里用的是另一个词“penchant”预言之灵里说耶稣不具有这个。但是耶稣和所有的人一样都具有这个(tendeny),这个就是倾向,这个词是指人性而言的,而这个词是指品行而言的。”penchant“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去查字典的话,这两个词有所区别,但是非常接近。在翻译有关耶稣的人性的这样的怀著的地方,就是一些中文的译者没有注意这两个词的区别。他把它翻译成是一样的了,所以你看到就矛盾了。有的地方看起来有罪的倾向性,有的地方看起来的没有罪的倾向性,因为他把这两个词就当成是一样的了。

那么这个词pebchant是什么意思呢?是嗜好的意思。嗜好是一种癖性,是这样的一个词。所以这个词是在论述一种恶的品行上而言的。在圣经注释卷七有这样的话:“我们不必保留一个罪的pebchant嗜好”。就是这个东西在我们身上也是不要保留的,是耶稣没有,在我们身上也不能保留。所以看起来这不是讲人性的问题,是讲品行的问题。大家理解吗?

那么这个papensity是什么意义呢?在《评论与通讯》1893年有这样的话语,“放纵自我,取悦自我,骄傲和奢侈必须弃绝,我们不能作为基督徒同时放任这些癖性。”所以可以看到papensity癖性,这个是指的人品行上的错误的一些地方。耶稣没有犯过罪,所以耶稣没有任何“papensity癖性”。但耶稣带着人相同的本性,耶稣对罪有种软弱性和倾向性。不过耶稣因着被圣灵的充满,从来没有让这个力量去支配他,而是让圣灵来胜过这个罪的本性。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说,我们犯过罪。我们犯过罪以后,这个罪会不会留下一些习惯性的一种惯性?会不会留下一些记忆?所以我们对这个罪是不是变得更加软弱了。就是先天上有,但是后天上又加以培养,是不是我们这个罪的本性在这个量上是不是就变得强了?在这一点上,耶稣和我们有区别。但是人和人之间也有区别,就是抽烟的父母生下来的孩子和不抽烟的父母生下来的孩子,他在这个问题上是不一样的。就是说,曾经抽过烟,喝过酒的人,他对烟酒的试探和从来没有抽过烟,喝过酒的人对烟酒的试探,他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人和人之间也不一样。耶稣在这个罪的本性的问题上,在量上和我们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在质上是一样的,在量上有所不同。

在量的不同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我们犯过罪。我们犯罪以后,虽然重生了,但是这个罪加强了,我们先天就有了这种罪的本性有所加强了。但是这个罪的本性,在我们重生以后,圣化的过程当中,它就会越来越弱,它就会越来越弱,越来越弱,但是一直存在。当耶稣来的时候,我们变成荣耀的身体,就完全脱去了。到耶稣来临之前,它是会越来越弱的。就是说以前抽烟喝酒,但是我一次拒绝,又一次拒绝,又一次拒绝,这个圣洁的力量在加强。在这方面的这个罪的本性就会变得弱。它就算是再有一种冲动起来,想要诱惑我们的时候,它就没以前那么强了,大家理解吗?所以区别就是一个,我们犯过罪,耶稣没有犯过罪,但是这个没有产生在本性上,耶稣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大家看对耶稣的本性的这个真理的研究,也是对耶稣的人性的真理的研究,这就是开启上帝的奥秘的钥匙,这是我们理解敬虔的奥秘的关键所在。

在《时兆》1889年6月17号有这样的话,我们没有借口在生活上偏离上帝,你可能因着你的人性,因着你的试探和试验要求更多的宽容,并因着遗传的倾向企图原谅自己的罪。这里说到我们的人性,还有遗传,还说到我们受到的试探和试验,对不对?这些常常成为人的借口。但是基督也常常取了人性的立场,所以没有失败的理由。基督曾经受了你从来不会经受的试探,他曾忍受了你从来不会忍受的苦难,他知道你一切的悲痛,他已经担当了你的悲哀,他已经使你可能成为一位得胜者。不要说你不可能得胜,不要说这样做是我的本性,我不能有别的方法,我已经继承了软弱,但我在试探面前毫无能力。这里怀先知说,不要这样说。不要说我们先天或者后天有什么软弱的倾向。

《历代愿望》73章,基督已经赐下他的灵作为神圣的能力,来制胜人类一切遗传和后天养成的一切恶的倾向。就是不管是先天的,后天的一切恶的倾向都可以把它制胜。在《圣经回声》1900年9月3号,基督过了人类的生活,以便可以在凡事上做人的榜样,他经受的试探,正如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一样。他相信上帝,正如我们必须相信上帝一样。他学会了顺从,正如我们要求学会顺从一样,并且他得胜了,正如我们必须得胜一样。他从各种各样的试探中走过,因此,他知道怎样救助那些受试探的人。这些话语是不是非常清楚?这些话语是不是带来确信?是不是带来对永远的福音的确信?所以这样的一篇稿子,我会给大家打印出来留给大家。

因为关于耶稣的人性,现在我们教会这个真理要遭到攻击。所以我们不是和人争战,我们是和谬道争战。所以我们为了清楚的应付这种危机,所以写了这样一篇稿子。我刚才只是抽一部分当中的内容扼要的说明一下。所以大家如果读预言之灵,你就会看到预言之灵所讲的和琼斯瓦格纳他的著作,一模一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一本书叫《圣经注释》,对吧?圣经注释的后面附了一些就是复临教会对于救赎的原理的这些基本的题目的怀著摘录。但是其中《圣经注释》卷五,这个当中有一段话这个翻译有一些问题,就是我们不要把耶稣说成是像人一样有不顺从的嗜好和癖性,但是翻译的人把它翻译成了倾向。所以,他们就拿这一处怀著定出来耶稣无罪的人性这样的题目。这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一个对怀著的歪曲。

那么最近,也有一些同工翻译的一本书叫《为复临信仰辩护》,这是哈特兰大的神学院的院长科林所写的一个著作。大家可能读过他所写的《新神学的欺骗》,对吧?那么,在《新神学的欺骗》这本书里面,科林非常清楚的讲述了就是“”“”这两个词在怀著的用法上的区别。所以在《新神学的欺骗》里面,这个作者,同一作者很清楚的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他绝对不会在他的另一本著作里面自相矛盾的。但是就是我们的同工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把“”这个词完全翻成了倾向,就和“”这个词完全等同起来了,结果就产生了一种混乱和有一种误解。大家的理解吗?

现在很多人是这么认识耶稣的本性的。现在就是说耶稣受试探跟我们一样,耶稣有一种犯罪的可能。那么我要问你,亚当夏娃没有犯罪之前也是有犯罪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不能把耶稣的本性只是理解成跌倒的可能性,有比这个可能性更重的,更深的一个意义在里面。大家听懂了吗?这不仅仅是可能性,可能性在没有堕落之前也是有的。可是耶稣是取了堕落之后的本性,所以不仅仅是跌倒的可能性,而且处在我们相同的一种这个水准上,大家一定要确信这个,这就是敬虔的奥秘,这就是第三位天使的道理,这就是1888年的信息。

琼斯瓦格纳所著的《信心的功课》第16章有这样的话,这就是如今在第三位天使里面,要指示万国的民,使他们信服的奥秘,这是上帝的奥秘,在这个时候要完成。不仅要结束这个世界,而且在相信的人身上要完成他崇高的工作。现在是上帝的奥秘要成全的时候,在每一个真实相信者的身上,在每一个可以找到相信者的地方,上帝要在肉身显现。事实上,这就是守上帝的诫命和耶稣的真道,这就是1888年的信息。所以大家不管是谁,如果去研究1888年是信息不会徒然的。你会得到报赏。如果我们存着一个敬畏的心去研究关于耶稣人性的真理,你就会得到报赏,这也就是现代真理的一个关键。

对这个问题,我们说明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样的提问?我们说到这个人性的时候,是指这个罪的本性,也是指这个肉身的一种本性,大家理解吗?那么在我们身上,这种本性,在重生以后它是继续存在的,为什么呢?因为重生以后,你是不是仍然在肉体当中活啊?肉体是不是仍然是一个要堕落,要衰亡一个肉体啊?这个肉体是不是最终会朽坏的一个肉体啊?这个肉体是不是最终就会腐烂的一个肉体啊?这个肉体是不是受到了一种罪腐蚀过的一个肉体啊?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地上的土地,是不是亚当夏娃犯罪以前的土地?不是,是受咒诅之后的土地,对不对?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

所以我们在讲本性的时候,并不是这个罪的本性和重生的道理无关。就是人重生以前是什么呢?是在罪的支配之下,也是有肉身。重生以后是在圣灵的支配之下,同样是有肉身,大家理解这个的区别。就是以前在魔鬼的权下,现在在耶稣基督的权下。以前是罪在我们身上做王,现在在恩典在我们身上做王,这就是重生前后的变化。但是重生并没有带来肉体的变化,也没有带来我们这个肉体的本性的变化,大家理解吗?我们刚才所说的是,就是说一个经历了重生以后的基督徒,他带着这种肉身,但是接受圣灵来生活,这就相当于耶稣在地上的生活,是这个意思。就是耶稣在地上的生活,并不是一个罪人在地上的生活,而是一个重生以后的基督徒的经验。

耶稣和我们相同的肉体,这个大家没问题吧?这个肉体是个堕落之后的肉体,大家没问题吧?这个肉体当中有种罪的本性,大家没问题吧?这个罪的本性之中包括对罪有种软弱性,这个也没问题吧?有一种跌倒的可能性,凡事都会感受到试探,这个大家理解没问题吧?唯一的,大家理解的区别在哪里呢?就是这个罪的本性究竟包不包括对罪的倾向性?就是这个问题上有分歧。而这个问题,在1888年的信息里面清楚的讲到,既然是肉体的软弱,就包括了软弱的肉体是附属着这种对罪的软弱性和倾向性,是有的。但是预言之灵说到,不要把耶稣说成是带着这种罪的嗜好的人,很多人把这个词翻译成的倾向这个词,所以产生了一种混乱,就是这样的。

大家不是手上有这本书吗?《耶稣无罪的人性》这卷书,这卷书里所有的怀著的段落,别的段落都是没问题的。但是有一个段落有问题,就是《圣经注释》卷五这样的一段落,在翻译上就把它翻译成了,不要把耶稣说成是带着罪的倾向。把这个嗜好就翻译成了倾向,所以他们就以这一段怀著,一个误译的基础上提出来了耶稣无罪的人性上的标题,听懂了吗?这个标题本身是他们加进去的,这个标题所依据的那段怀著是建立在一个误译的基础上的。别的怀著都是对的,但是把所有的别的怀著都给遮盖了,然后就用一个误译,得到了这个错误的标题。

我刚才说过,怀著本身没问题,但是对怀著的翻译可能也不准确。还有呢?他们所用的标题可能是不对的,这些标题是作者加进去的。这卷书如果你的看它有没有对错,你只要看它的前言,这个前言就是非常的错谬。关于这个怀著翻译的错误,比如说,我给大家讲,在《历代愿望》,大家如果手上有历代愿望,现在可以打开看。《历代愿望》的第117页,这是英文的页码,是这样翻译的:耶稣在旷野与撒旦交战之时,情形大不相同。就是和亚当以前大不相同。那时人类的体力,智能和道德价值,已经受到4000年的退化,耶稣承受了堕落人类一切的软弱,唯有如此,他才能将人类从堕落的深渊中拯救出来。刚才我念的是正确的翻译。

它的英文是这样的翻译。但是中文的《历代愿望》翻译成了什么呢?人类的体力,智力和品格。听懂了吗?他把这个道德价值这个词翻译成了品格受到了4000年的退化.那么就把这个退化只能用在人身上,就不能用在耶稣身上了,对不对?你不能说耶稣的品格退化了,堕落了,理解吗?但是他们把这个《历代愿望》这个词明显的误译了,说品格经过了4000年的退化。但这个退化就只能用在人身上,而不能用在耶稣身上。但是在这里说的显然根据上下文,也要用在耶稣身上。体力,智力和道德力受到了4000年的退化。它是把这个道德力的中文《历代愿望》翻译成了品行,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啊。大家知道,这个品行的英文单词和道德价值的英文单词是完全不同的。就是这是指基督徒的品行,但是这个英文里面是这样一个单词。这样一个单词完全是指人的道德力,是指人的道德力,也是指人的道德机能。这个和人的体力,智力都是不可分割,所以在这个方面都有退化和软弱,大家理解吗?

耶稣到地上来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困啊?他的记忆力是不是没有以前的人那么好啊?他是不是身体也有软弱的时候啊?如果他不好好休息,是不是也会感觉到特别软弱,头脑甚至有时候不清醒呢?耶稣在试探面前是不是再也没有亚当夏娃拒绝的那么容易啊?是这样的。亚当夏娃没有堕落以前拒绝试探,是不是非常容易?那个时候,他带着圣洁的肉身,人的身体没有受到任何罪的污痕,并且没有罪的倾向性,但是他只是有跌倒的可能。最后,他真的跌倒了。

刚才你提的问题就是说,重生以前的本性还是重生以后的本性。就是我们单单的说到人的罪的本性的时候,它和重生前后没有关系。就是说罪的本性是指人肉体的这种软弱性,就是重生以后这个继续存在。重生以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不再被习惯性的罪支配着。以色列人在埃及是不是为奴的?是不是为奴的?那么出埃及之后是不是他们自由了?就是这样的。以前罪在我们心中掌权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罪的奴仆?现在恩典在我们心中掌权的时候,是不是得到了救恩?所以在恩典之下。以前在律法之下,现在在恩典之下,这就是重生。重生就是指把我们从罪当中的拯救出来,然后实现圣灵和我们同在,这就是重生。

我再问大家,罗马书七章中的人是不是重生的人呢?是不是呢?那么还保留着一些罪,也做了部分的悔改,这样的人是经历了重生的人吗?罗马书七章的人说,我是属乎肉体的,我已经被卖给罪了。那么重生的人是属乎肉体,被卖给罪的人吗?不是。所以大家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区别。大家如果去看罗马书第八章的话,保罗在罗马书第八章,所有的讲到这个次序和章节和约翰福音第三章耶稣的这个讲话是不是很一致的,完全一一对应的状态。就是约翰福音第三章不是我们今天学习了吗?这个在罗马书第八章也有一样的话。所以在罗马书第八章的人才开始得救,就开始成为上帝的儿女。在罗马书第八章里面,他是经历了恩典和重生,在第七章他们没有经历。

在罗马书第七章所表达的人是谁呢?就是尼哥底母来问耶稣的时候,就像保罗在悔改之前,叫扫罗的时候,这种信仰的状态,就像尼哥底母晚上来求问耶稣的时候,他那种信仰的状态。现在很多人生活在罗马书第七章当中,但是现在他们认为这样的人是已经重生了,所以这是非常大的一个误解。第一次向教会宣讲说罗马书第七章的人是重生的人,第一个这么讲的人是谁?你们知道吗?也就是天主教的奥古斯丁。所以奥古斯丁是发明了原罪论和预定论的人,他也是发明了耶稣的人性和我们不同。然后天主教里面就有这样的教理,耶稣是无沾成胎说,他们就认为马利亚在降生耶稣之前,马利亚奇迹般的变成一个无罪的人,所以耶稣就没有受到遗传规律的支配。所以耶稣一生下来,就是不带着罪的本性的人,这样的人,所以才可以得胜,但是大家知道这是一个错误。

圣经说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也说他是大卫的后裔,难道亚伯拉罕和大卫也成了无沾成胎说当中的人吗?所以这是一个错误。为什么天主教会发明这样的错误呢?因为他们有了预定论,他们有了这个原罪论,然后他们就没有办法来解释耶稣了。如果人一生下来就有原罪的话。那么,请问耶稣有没有原罪?他们就无法解释这个问题了。所以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他就发明另一个错误,在另一个错误的基础上,又发明一个新的错误。这样一个错误接一个错误,这就构成了天主教的神学体系。先有了原罪论,然后有了预定论,结果就有了无沾成胎说。所以天主教的核心道理就成了否认耶稣是成了的肉身来的,这就是敌基督的灵。

我们今天晚上的学习是不是回到了1888年的时候。1888年的时候,也是为了这样的问题,就是有非常激烈的,不同的观点,大家理解吗?所以现在不是关于1888年的信息,大家的手上有这么多书吗?就是《基督和他的义》,《信心的功课》。有很多的人把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所以从那里去看的话,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这个三天使的信息里面所包含的真理。当然,预言之灵也都讲过这些真理,预言之灵只不过是把这些真理分散在整个怀著当中。琼斯瓦格纳只不过是一卷书,一卷书做了分析,就像一个系统的神学研究一样。预言之灵就是接受灵感,就是说,就是像写作圣经一样,它不是做什么专题论述,因为他不是神学家。但是他是传达上帝话语的人,所以他就写写写,就像圣经那么写写写。那么所有的真理都分散在圣经当中,如果你对一个主题要进行研究的话,你就必须要把它重新归纳起来。所以大家把这样的题目输入到怀著里面,你全部汇编在一起,你就能够清楚的知道这些问题。

我们看一下,就是圣经的一个严重的误译,就是导致我们对很重要的一些道理模糊不清。大家看启示录17章,也就是对大淫妇的预言,大淫妇和兽是一个整体,也就是对教皇权的预言。淫妇是指宗教的特征,兽是指政权的特征。天主教作为一个宗教一直存在,当他骑在一个兽上的时候,是证明天主教重新拥有了政治的权利。我们在启示录17章有什么样的内容呢?这个大淫妇是不是有许多的女儿?也就是支持他的宗教团体。那么这个兽是不是有十角支持他?十角是不是以兽为首领呢?所以兽是首领,他手下有十角;大淫妇是母,她底下有很多女儿,是不是相似的这种结构?是不是?那么这个兽是什么呢?就是教皇权。这个大淫妇是指天主教,这个十角呢?就是指世界各国的政治联盟。这个是在《主必快来》里面,预言之灵有清楚的说明的一个预言的结论。

现在问题在哪里呢?启17:16节,“你所看见的那十角与兽必恨这淫妇,”这就成了什么呢?就成了兽恨这个淫妇,对不对?那么兽是天主教,淫妇也是天主教,这就逻辑上就好像有点说不通了,对不对?是不是?所以人们就不相信这个预言正确的解释,因为这节章节卡在那里。但是这个章节非常有意思的是,它是一个误译。如果你去看英文圣经版本的话,有五个圣经版本是像中文这么翻译,又有五个圣经版本是另一种翻译,其中包括kjv。大家知道kjv是正确的翻译的英文版本,对不对?那么英文圣经是怎么翻译的呢?你所看见的那兽头上的十角,必恨这淫妇。就是说,你所看见的那兽身上的十角必恨这淫妇。简单的说就是十角恨这淫妇,而不是兽恨这淫妇,理解了吗?是十角恨这淫妇。也就说世界各个国家的政治联盟,他们起初支持天主教,后来他们抛弃天主教,是这个意思,理解了吗?

所以这个给大家做个说明。还有在路加福音,还有在这个启示录,就是关于什么呢?关于羔羊的婚宴。关于羔羊的婚宴这样的一个主题,中文圣经的翻译有两处误译,所以就让我们模糊不清了。1844年耶稣是不是开始婚姻?是不是开始婚娶?1844年查案审判,是不是耶稣开始婚娶?好,我这样说。耶稣是不是王?他是在得国。得国,那么是不是先要有国民?然后是不是要有首都?最后是不是要有国土?是不是这样的?得国是不是有这三个因素?那么为了实现这三个因素就有个过程。查案审判是耶稣要得国民,对不对?就是地上有这么多的信徒,谁是属耶稣的国民呢?通过审判来确认。当国民预备好了,耶稣就会再来接他们升天,这个时候,他们进入天上的圣城新耶路撒冷,是不是首都就拥有了?但是国土呢?是不是还在魔鬼的权下?这个地球是不是还在荒凉之中?所以1000年之后,耶稣要再次来临,收服这个失地,然后要复兴这个新天新地,这个时候是不是真正的得国就完成了?所以得国从查案审判开始,到耶稣再来,一直到千禧年,新天新地,都是耶稣得国的工作。

那么,耶稣得国的工作用婚宴的比喻来讲解。1844年查案审判的时候,就是婚姻开始了。但是不是我们去赴婚宴呢?不是,是婚姻开始了。婚姻开始的时候,是指要预备新妇。当新妇预备好了,耶稣就再来,把新妇接到天上去。接到天上去干什么呢?去参赴婚宴。那么婚宴究竟什么时候才举行呢?新天新地的时候,那个时候耶稣得国的工作就完成了,那才是真正的婚姻的宴席。但是大家看马太福音25章,这个中文圣经的翻译就有问题了。马太福音25章,大家知道十童女的比喻。太25:10节,“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这里是不是说1844年的事件?十童女的比喻是不是说1844年的事件?那么聪明的童女进去,是指他们进入到至圣所的真理当中,对不对?这里把它翻译成了同他进去坐席,就好像1844年就是婚姻的宴席就来了,对不对?实际上英文不是这么翻译的。英文是指他们进入到婚姻的关系当中,进入到婚姻的这种婚娶当中,理解吗?不是进入到婚宴当中。

我们再看启19:7节,“我们要欢喜快乐,将荣耀归给他。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这个婚娶的工作从1844年就开始。那么当耶稣来的时候,新妇在地上就预备好了。这个时候,耶稣就来婚娶她们。这个时候第9节这样说,“天使吩咐我说:“你要写上:凡被请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这个时候是不是才被接去赴婚宴啊?所以耶稣来的时候,才被接去赴婚宴。但是,我们不是一到天上就赴婚宴。这个婚宴真正的进行是在耶稣得国完成之后,在新天新地,那才是羔羊的婚姻晚宴。所以婚娶的过程,先约定,耶稣升天之前就跟我们约定了。然后他说,他要来婚娶,1844年就开始了,新妇预备好了,耶稣就来接我们。然后到天上去得到了首都,最后来得到了国土。那么得国的工作完成,就进入到婚姻的宴席上。这个时候,耶稣就束上腰,来侍候我们,圣经就这样说明的。

所以马太福音二十五章就有一个误译,这样的类似的情形,在路加福音的耶稣所讲的婚娶的比喻当中也有一个误译。所以,因为这个误译,很多人思想上非常混乱,他始终不明白这个婚娶的比喻是什么。怎么读《善恶之争》总是感觉到有矛盾,这是英文的这个翻译上的误译。所以在耶稣的人性的问题上,也同样存在着这个翻译的一个误译,对这个问题大家要正确的去领会。虽然不是所有的信徒都有可能这样去研究,但是传道的人应该清楚。

我再给大家说明一点,在耶稣得国和婚娶的比喻当中,那么,关于耶稣的来是不是有审判的来到?1844年并不是耶稣再来,而是审判的来到。那么,然后会有耶稣再来,对不对?耶稣再来是像贼一样来吗?圣经上说耶稣来像贼一样来,是指耶稣再来吗?不是的,不是指耶稣再来。首先,耶稣的来是审判的来到,然后耶稣来是像贼一样来,然后耶稣来就是耶稣的再来。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耶稣是像贼一样来,从来就不是指耶稣的复临。因为耶稣复临是不是公开的驾云降临的?甚至在耶稣复临之前的很短的时间,我们会知道耶稣复临的日子,对不对?那么,耶稣复临不能说像贼一样来。像贼一样来,是指审判临到了某一个人,恩典对这个人结束了,这个是在不知不觉当中来到。

所以耶稣的婚娶有这样的步骤,耶稣的得国有这样的步骤,那么耶稣的来也有这样的三个次序,按照次序发生。先是审判的来到,然后是像贼一样来,然后是耶稣的再来,理解了吗?耶稣像贼一样来是指恩门向一个人关闭了,向教会关闭了。可是教会还在地上照样的礼拜,可是恩典已经收回了,天上的判决已经下来,在不知不觉当中,恩门就会关闭。大家如果去读《善恶之争》28章,预言之灵去做过这样的解释。在《证言卷八》有这样的话,就是耶稣像贼一样来是指耶稣的再来吗?不,不是,而是指恩典的门向一个人悄悄的关闭。所以恩门的关闭并不是在耶稣再来的时候,恩门的关闭是在耶稣再来之前。恩门的关闭也不是全人类统一的一个时间,恩门的关闭就是在审判的时期当中,随时都有可能。恩门的关闭是取决于一个人对待亮光的态度,这就是审判的道理。所以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末时代,我们对这一点要确信。

我们今天晚上就到这里,大家起立,我们一起祷告。慈爱圣洁的天父,感谢你赐给我们一天的平安,引导了我们的学习。求你使我们晚上能够安稳的入睡,恢复我们身心的一切的力量。求你赐给我们安静的心,也保守我们聚会的场所。求你使我们在接下来两天当中能够充分的领受进一步的真理。主,你来教导我们,你按照我们需要赐下你的话语,更求你指引我们当怎样去做你末时代的工作。我们需要在你引导我们的事情上找到确据。历史会重演,预言带给我们确据。所以我们求你来引导们进入到圣经的预言和历史当中,让我们为现今的时代所有的问题寻找到真正的答案和确据。求你祝福聚集在一起的你的百姓,让我们能够充充满满的拥有你的真理和恩典。奉耶稣基督圣名求!阿们!

赞(0)

洁净内心 迎接晚雨

当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你很可能像其他无数人一样,被吸引到基督面前。你可能会看到耶稣正站在你身旁伸出手来对你说:“你个人的属灵需求,我都能满足。”